惊诧、撅倒(惊诧、兴奋至晕倒) ——沈批《繁花》摘录感言
沈宏非批注《繁花》第47页第10行原作:“似开未开的油菜花。” 批注:“眼前‘似开未开’的油菜花盛开之际,江南就进入精神病高发季节,即‘油菜花颠病’,当地人称‘花痴’。乡间素有‘菜花黄,痴子忙’之语。” 感言:撅倒!头一次听说“油菜花颠病”。查百度,确有此病,有症状,有疗法。上海人看不起乡下人,乡下人还取笑城里人“花痴”、“痴子”呢。
批注本第52页第2行原作:“汪小姐说,好样子不学,想学插队落户这批野人,到荒山野地做生活,打‘露天牌九’。梅瑞说,啥意思。康总说,就是野合。宏庆,这就是浪漫。” 未批注。 感言:对插队知青的看法很负面。知青被视为乡下人,回沪探亲受售货员、售票员白眼;探亲要报临时户口,假期快到,里弄阿姨会关照:“早点买票,好回去‘抓革命,促生产’了。”
批注本第61页第七行原作:“交关(很、非常)好。” 批注:“比如‘1960年代,有群众批评上海交响乐团无视劳动人民,只会演奏那些交关响的音乐’”云。” 感言:“交关”,和上海知青相处过的各地知青都明白它的意思。和交响乐搭界伐?哪跟哪呀?什么颜色的幽默?不陌生。劳动人民接受交响乐从《红旗颂》、《沙家浜》开始。
批注本第144页第11行,原作:“阿宝踏进船舱,船就荡开去,船夫一眼看出,阿婆是老同乡,阿宝蓓蒂,是‘山里人’。阿婆笑笑说,不会乘船,此地全叫‘山里人’。阿宝不响。” 批注:“第一次被乡下人鄙视了。” 感言:乡下人给城里人起的绰号(外号)挺多。
批注本第166页第7行,原作:“阿宝说,博物馆里名堂最多,如果老毛再搞下去,再破四旧,肯定敲光抢光。丁老板说,这不谈了,老祖宗已经坐了龙庭,还要反封建,不谈了。” 批注:“不批了。” 感言:无语。熟恁。
原作玖章之壹记录淮海路破四旧,革命小将当街剪长波浪、小裤脚管。淮国旧(淮海路国营旧货商店)抄家物资行形行事(上海话,非常多),库房摆不落(上海话,放不下。),就堆在弄堂里,红木家什、钢琴等,侪(都)老便宜的,老红木鸭蛋凳,两三块一只,钢琴三十到八十块。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成交过万笔。老三届的上海人尤其是男生对“淮国旧”很熟悉,在那里淘到心仪之物者不在少数。 批注:“《繁花》若是章回体,这一回的标题是《破四旧小将大闹淮海路 剪裤脚沪生得趣老弄堂》。” 感言:往事重提,活灵活现。
拾壹章叙述阿宝家从花园洋房被迁到曹杨新村。 感言:都是上海人熟悉的地方,从“上只角”到“下只角”,想弗洛(想不通)是肯定的了,反差太大了。原作写文革,都是市面上的闹猛(热闹)景象,充分证明“形势大好的重要标志是人民群众充分发动起来了。”
这本书的作者、批注、排版都是上海人,令人意外的是,排版也很有历史、有学问。 石予民(2024、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