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汕头 1 在汕头,我发现上海游客挺多,市区、礐石公园、炮台山,随处能听到上海话。能吸引上海观光客的城市,多半是因为这里有“十里洋场”的旧痕可寻觅。潮汕这一惯称仅是地域的概念,其实,潮州、汕头的区别是很大的。到潮汕,必须潮汕两地都得走到,潮是潮,汕是汕,上海人的眼光没错。“海滨邹鲁”更契合潮州,汕头可是西风东渐的前哨。 “小公园”在汕头旅游景点中名列头牌。它以中山纪念亭为核心,向升平、国平、安平路、民族路等路五向辐射,居平路、永平路、商平路等道路环形连接,构成了环形放射状的路网格局,颇似上海的江湾五角场,只是马路窄了点,机动车禁驶。这片街区是全国唯一呈放射状格局的骑楼街道,汕头老城区是我国开埠的34个城市里至今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开埠区,也是中国大陆面积最大的一片骑楼群,徜徉其间,感受到异国他乡之风,彷佛在新加坡的牛车水、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在小公园外围,有邮政局、市政厅、外国银行等中西合璧、具有浓厚欧洲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甚至更早。汕头于1860年开埠,十多个国家在这里设立了领事馆。汕头是侨乡,世界各地的潮汕籍华侨总人数接近本土居民数,海外本土比例几近一比一。骑楼当是侨民带回的东南亚风情。汕头有个“侨批博物馆”,“侨批”是海外华人汇钱时给家人留的附言,充满思乡之情和对家人的惦念希冀,读来感人肺腑。小公园范围里的天后宫、关公庙比邻而居,建筑格局、环境摆放一样,是明代建筑,工作人员介绍,都是原汁原味,未曾损坏,无需修葺。延寿善堂前影背墙有八仙过海、双龙戏珠等嵌瓷作品,题材多样,色泽鲜艳,造型活泼,呼之欲出。嵌瓷是潮汕地区独特的工艺美术传统艺术,随处可见。小公园核心地区有我党与中央苏区的秘密联络点,从未被发现过,堪称奇迹。汕头是东南沿海的繁华都市,是香港、广州、上海经贸、交通的重要节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开通过港穗汕沪水上飞机航线。中山纪念亭特殊年代惨遭拆除厄运,天后宫、关公庙却毫发无损,彰显了汕头百姓信仰天后、关公的一片赤诚之心,可敬可叹。 炮台山公园是以崎碌炮台为主景点建筑的纪念性公园。崎碌炮台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已有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它位于旧汕头的东南角,为环圆状带形墙体的城堡,是清代粤东地区的主要海防建筑。炮台外面环绕23米宽的护城河,水深3米以上,炮台内圈直径85米,外圈116米,外圈高度6米,内墙高5.15米,炮巷宽4.1米。炮巷是隐于墙体内、贯通全台的隧道。隧道内开有多个通往台内操场的拱形门,也开有许多对外的枪炮眼。炮台外大门两侧设有东、西辕门。内墙东沿有3米宽的27级波浪起伏状的花岗岩石台阶梯,大炮就是顺着这一阶梯推上台面炮位。环炮台安放了18门大炮,朝向四面八方。墙体以贝灰、沙、煮烂糯米及红糖调和夯筑,配以花岗岩石料,十分坚固。建成至今,未发现裂缝和崩塌现象。在国外旅游,游览过一些城堡要塞,崎碌炮台让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些地方,似曾相识。 汕头是唯一有内海的城市,礐石公园就在内海南岸。斜拉索礐石大桥连接两岸。礐,音确,词义有二:一是风或水击石成声;二是山多大石。礐石公园丘峦簇拥,怪石奇峭,古朴的南粤民居与殖民地洋楼并存,原英国领事馆、德国领事馆、基督教堂、海关、汇丰银行等都保留完好。登上塔山,能俯瞰海湾对面汕头城市全貌。登山途中,一路欣赏摩崖石刻,“春潮八百里,南国第一州”、“海纳三江,气吞百粤”、“云衢天街”、“百载商埠,楼船万国”,形象地表述了礐石气魄雄浑的特征,不负4A级景区之名。三十年前来汕头,没有跨海大桥,汽车行人都靠轮渡过海,别有风味。 汕头的牛肉丸闻名遐迩,正宗老店人满为患,排队等候稀松平常,店家忙得不可开交,还兼顾外卖快递,累并快乐着,靠快递吃全国已是家常便饭。烧鹅店也火热,多为当地人排队购买,极少有外地客与他们争享的。汕头,别具韵味,耐人咂摸。(以上素材摘自网络) 石予民(2023.8.21)
(网络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