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563|回复: 18

书写毛主席诗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7 15: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3-2-19 16:41 编辑

              书毛主席 《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

               和柳亚子_副本.jpg





                         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 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

  柳亚子先生是一位典型的诗人,他有热烈的感情,豪放的才气,卓越的器识,一生写了许多好诗。尤其难得的是,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还是革命家。从清末以来,他就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后来又倾向马克思主义,特别景仰毛主席,思想能够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他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深恶痛绝,一直不屈不挠地进行着坚决的斗争。这样的诗人,不是一般吟风弄月的文士,而是爱国的,进步的,有骨气的,爱憎分明的战士。他大节凛然,有着可贵的性格。毛主席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应该约略地叙述一下毛主席和柳亚子先生之间的一段友谊,因为这同理解这首诗很有关系。
   到这次赠诗的时候为止,毛主席和柳亚子先生一共有过三次聚会。第一次在广州,时间是一九二六年的春天。那时毛主席正主持著名的农民运动讲习所,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柳亚子先生也因参加国民党的中央会议而来广州,所以彼此见了面。第二次在重庆,时间是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当时,毛主席为了满足全国人民的喁喁热望,抱着大无畏的精神,由陕北飞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而柳亚子先生恰巧也在重庆,于是又见了面。这一次柳亚子先生曾写了一首七律呈毛主席并索句,毛主席也手书有名的《沁园春 雪》词送给他,后来还约他到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谈过一次话。在这两次会晤的中间一段时间以及第二次会晤以后,柳亚子先生有好几次寄诗给毛主席,毛主席也有回信,双方文字上的来往是不少的。一九四九年二月底,柳亚子先生应毛主席电召由香港北上,三月十八日到北平(当时尚未建都改名),二十五日,毛主席莅平,柳亚子先生到机场迎接,这就第三次会见了毛主席。这天夜里,毛主席宴客于颐和园益寿堂,柳亚子先生也应邀参加,归后写了三首诗,里面有几句说:“二十三年三握手,陵夷谷换到今兹。珠江粤海惊初见,巴县渝州别一时。”这几句话恰好地把三次会晤都说到了。过了几天,柳亚子先生写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四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写诗的一个月之后,游园归来,就得到毛主席赠他的诗。这就是这首七律。
   诗的起句,首先就提到第一次聚会。柳亚子先生一九四一年寄诗给毛主席,有句云:“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品茶。”也提到“品茶”,也说“难忘”,可见这一次双方留下的印象都是很深的。到过广州的人都知道那里有许多茶楼,可以品茗谈心。毛主席和柳亚子先生大概就是在这种茶楼里欢会高谈的。这句接着写第二次聚会。这一次,毛主席在重庆耽搁了四十多天,同柳亚子先生交往较多,柳亚子先生写了好几首诗,其中一首云:“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倘休。霖雨苍生重建园,云雷青史旧同舟。中山卡尔又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诗里对毛主席赤心为民为国、毅然来渝谈判的伟大精神极为推崇,可以说是“情见乎辞。”又一首云:“后车载我过磻溪,骏骨黄金意岂迷。”“最难鲍叔能知管,倘用夷吾定霸齐。心上温馨生感激,归来絮语告山妻。”又一首云:“得坐光风霁月中,矜平躁释百忧空。与君一席肺肝语,胜我十年萤雪功。”此外,柳亚子先生还有几首诗,有的是得到毛主席手书之后写的,有的是题毛主席绘像的,有一诗里面说:“冠裳玉帛葵丘会,骥尾追随尚许从”。从这些诗里显然可以看出毛主席对柳亚子先生的极为重要的影响,也可以看出柳亚子先生对毛主席的五体投地的倾倒。这些都是在重庆时的事,可见“索句渝州”句可以连带地引起许多回忆,有着丰富的内容,不是仅仅指手写《沁园春》词相赠一事而言。这一句的“叶正黄”,明点出秋天。第一句没有说时间,但据柳亚子先生一首诗里的自注“一九二六年春夏之交,余与季恂、绍裘暨超弟先后赴广州”,又据何香凝先生《纪念柳亚子先生》一文所记“一九二六年中山舰事件发生之后,蒋介石暴露了他背叛革命的阴谋,当时会议(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尚未闭幕,亚子先生就离开广州了”,可知毛主席和柳亚子先生在广州会晤,大约在三四月间,至迟在五月,因为五月下旬国民党的会议就闭幕了。
   三四两句,写第三次聚会,用流水对法,语势流走,最是律诗中高格。上文提到,柳亚子先生三月二十八日曾经写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华章”大概即指此。这首诗说:“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头颅早悔平生戝,肝胆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自注:“分湖为吴越间巨浸,元季杨铁崖曾游其地,因以得名。余家世居分湖之北,名大胜村。第宅为倭寇所毁,先德旧畴,思之淒绝!”诗中的“感事”不知何指,但就全诗来看,却是大发牢骚,很有情绪。柳亚子先生多年奔走革命,向往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这次真个到了北平,看到全国即将解放,革命大业即将完成 ,照说应该欢欣鼓舞兴高采烈的——柳亚子先生在北上途中写了许多诗也确乎表现了这种心情。可是,到写这首诗的时候,不知为什么,心里忽而有了另外的想法。细玩诗中“说项依刘我大难”以及“无车弹铗”、“头颅早悔”等句,似乎对自己的政治待遇还不够满意。末句“分湖便是子陵滩”,更是明白说出要回家乡做隐士,大有怏怏之意。这大约仍是旧知识分子患得患失的常态,心胸既狭隘,眼界就不广,对当时的大好形势没有足够的认识;对自己也缺乏恰如其分的衡量。这样,思想上有些问题想不通,是很自然的。
   五六两句,正是针对柳亚子先生的这种思想情况而发的。“牢骚太盛防肠断,”是说不要感情易于冲动,遇到小不如意就发牢骚以致影响健康;“风物长宜放眼量,”是说对于一切事物都要看得远些,看得全面些,不要只把眼光局限于个人的得失和眼前的利益上。事事能从大处着想,从几亿人民出发,小我的一切自然就渺小不足道了。这两句,特别是后一句,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结尾两句又针对柳亚子先生归隐的想法提出劝告。吴江分湖的风景虽然比得上富春江,但严子陵式的人物已经不是今天所需要的了。毛主席电召柳亚子先生北上,是要他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襄大计的,柳亚子先生在政协里大可施展长才,你何必回去垂钓呢?国家初建,经纬万端,又哪里是隐居的时候呢?这两句诗的语言,它只拿昆明湖和富春江来作对比,就把上面这些意思又具体又委婉地表现出来;孰得孰失,何云何从,也显然说得再明白没有了。柳亚子先生得诗之后,接连和了好几首,其中有句云:“昆明湖水清如许,未必严光忆富江。”又云:“昌言吾拜心肝赤,风度元戎海水量。倘遣名园长属我,躬耕原不恋吴江。”又云:“名园真许长相借,金粉楼台胜渡江。”这些句子都说明了柳亚子先生对毛主席十分感激、十分心折,南归之意很快地就打消了。
这是一首友朋间来往的诗,可是,却不同于一般酬应之作。诗中有往事的追忆,有友谊的叙述,有浓厚而真挚的感情,有精邃而透辟的哲理,读了使人自然眼界开扩,心气和平。感染力和说服力之强,可以说是各造其极。


(根据张涤华《毛泽东诗词小笺》整理)

      颐和园益寿堂.jpg   

             颐和园益寿堂毛主席曾在宴客,柳亚子先生应邀参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7 19: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王校长的文章长知识。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9 09: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邢军 发表于 2023-1-17 19:48
读王校长的文章长知识。点赞!

  谢谢邢军的关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祝你兔年吉祥纳福


                   剪纸兔子.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9 17: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王老师书法,赏心悦目;读王老师文章,增长见识!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0 16: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姜永年 发表于 2023-1-19 17:18
看王老师书法,赏心悦目;读王老师文章,增长见识!赞!

  多谢永年美言。祝兔年新春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17: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3-2-18 11:09 编辑

     书毛主席词《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长沙_副本.jpg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糞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词是毛主席在长沙时记游之作,在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出版《毛主席诗词》单行本时编在卷首,创作的时期较早。据萧三同志《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等书所记,毛主席一九一一年就来长沙,直到一九一八年九月才离开。但在一九二五年又回韶山,住了半年,积极从事农民运动。这首词就是这一时期写的。
    全词分前后两段。前段一开头就点出来游的时地,时是寒秋,地是湘江里的桔子洲。“独立”句的“独”字又点明这一次是作者一个人来游。这句要跟后段第一句“携来百侣曾游”合看。游的是同一个地方,而过去却是集体来游,因而独立时很自然地就引起回忆。两段虽然分开,但仍有紧密联系。
  
     “看万山红遍”七句,写独立时眺望所见。“万山”二句是向高处望,是山景。岳麓山靠近湘江,山上枫树较多,红叶自古有名。山腰有爱晚亭,也正是由唐朝诗人杜牧称咏枫叶的名句而得名。寒秋霜降,山上一层层的枫树,叶子全红了,简直像染了色似的,多么鲜明!“漫江”二句,是向低处望,是江景。湘江是一条大河。常有成百的船只往来行驶,只一句就写出江上热闹情况。万山的红叶和满江的碧波上下映照,构成一幅阔大又绚丽的图画。“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纯是静境,“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却又静中有动。这就使得画面更为复杂,更为生动。“红遍”、“碧透”都与“寒秋”相应,遍字透字正说明确已到了寒秋。“鹰击”句写天上所见,“鱼翔”句写水中所见,一是仰观,一是俯察。击字、翔字都极精炼。“长空”、“浅底”也切合“寒秋”,无一虚设。足见作者不但体物精工,用字也经过锤炼,不可移易。“万类”句总写所见的一切。“万类”包括很广,不只是上文所写的枫树、鹰、鱼等,许多未写出的也统统在内。这是独立眺望时所得到的总的印象,也是高度的概括,写得新奇生动。《诗经旱麓》篇说:“鸢飞戾(至)天,鱼跃于渊。”朱熹注释这两句诗,说是形容“怡然自得”。鸢飞鱼跃也确乎描写出一个活泼自由的完美境界。毛主席在这一段里写鹰击,写鱼翔,也有这种意味,但又推广到“万类”,并说“竞自由”,有自由生活须由竞争取得的意思。这就比《旱麓》更进一步,看得也就更深远了。

     “怅寥廓”三句,写独立时所生感触。“寥廓”就是“辽阔”,上文所写原是辽阔的境界。“怅”字有人解为“惆怅”,并认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提出一个富的哲学意味的问题。我们认为,这里的“怅”决不是什么消极情绪,而是用来表示一种郁勃而有激动的心情;这里所提出的也不仅是一个具有哲学意义的问题,而实在是一个关系到祖国和人民命运的实际问题。当时诗人看到眼前一片美景,一片生机,不禁引起种种联想,联想到在国内外反动派重重压迫之下,祖国多灾多难,人民呻吟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一时还未能管领江山,也不如万类之自由自在。这样,自然也就会进一步想到谁是大地上一切的主宰这一根本问题。当然,“主沉浮”的应该是劳动人民,应该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斗士,这问题作者当时是已经解决了的。但这里用设问的形式为前段作结,一方面有激起下文的作用(后段所出力描写的正是一些具有伟大抱负以“主沉浮”为己任的革命青年),一方面也为读者留下深入思索的余地,最是跌宏有味。

    以上是前段,写今日之游。“携来”以下,是后段,写昔日之游。由现在写到过去,层次是很清楚的。

    “携来百侣曾游”句的“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忆往昔”,都贯穿整个后段,点明以下所写的即是追忆往昔来游情事。今日是独游,昔日却是集体来游,作者之外,还有许多同学少年。“峥嵘岁月稠”只用五个字就概括了当时的情况。毛主席一九一一年就来长沙,光是在第一师范就有八年。为了进行革命活动,毛主席广泛地结识了一些同志,并领导他们与广大人民相结合,干出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一段岁月确是极不平凡而又相当之长的。“恰同学少年”以下七句,出力描写当时游侣。毛主席早年的革命同志绝大多数都是第一师范的同学,其中包括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等烈士——一些坚贞的、卓越的、不朽的的战士。他们当时正在青春年少,一个个风度翩翩,才华喷溢,意态气概也非常奔放。“指点江山”三句,写来游之时,大家指点着江山,议论着国事,还传诵或研讨彼此所写的宣扬革命的文章,把当时的显贵看得直如糞土一般。这几句突出地形象地写出这些“同学少年”的革命热情和英雄气概。这里写的是同学,但也有作者自己在内。这是我们应该体会到的。“糞土”句,写出对当时那些祸国殃民的反动军阀的痛恨和鄙夷。“曾记否”三句,临了又举出了一件可以表现少年意气的事来,以见一时豪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有人说是写在江中游泳,可能是的,因为毛主席和他的战友蔡和森等人年轻时就是经常借游泳来锻炼身体的。这几句不但写得活泼生动,也似乎象征着那时与反动势力相博的艰苦斗争,细玩可见。这一段也用问语作结,跟前段一样,但前段结句只是“住”不是“断”,这里才真正到了收束处,却又收得余味盎然,令人寻绎不尽,这是手法高妙处。

    前段描绘当前风物,是写景,是实写;后段追忆往昔游侣,是叙事,是虚写,通篇都是记游,但上下却不犯复。这种地方最能见出意匠经营,读时不可轻意放过。

    这首词总共只有一百一十四字,可是,却把来游里所看到的,所感到的以及所回忆到的,统统描写了出来,有些没有明写的,也给读者以充分的暗示,真是丰富多彩!上文曾说这首词是记游之作,从这方面说,毛主席也确乎用韵语为我们写出一篇绝妙的“长沙游记”。但是,如果我们只把它当作一篇流连风景,模山范水的游记来读,那是探骊而未得珠,理解还是很不够的。我们读这首词,至少有以下几点必须特别注意:第一,它描写了祖国壮丽的江山,描写了到处是美是动是力的南国之秋,通篇洋溢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的精神;第二,它歌颂了中国革命和初期的革命战士,生动地写出了他们在五四时代的革命活动和光辉形象;第三,它最早地透露了革命导师的伟大抱负,也最早地表现了无产阶级战士的革命激情和战斗精神;第四,它的思想感情是健康饱满的,风格是清新爽朗的,它一扫过去古典文学传统中那种陈陈相因的衰飒的悲秋情调,放出了光辉灿烂的异彩。以上这几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美和谐的统一体。

    这首词先写江山的壮丽,次写万类的自由自在,这些都是明写。国内外反动派飞扬跋扈,广大人民的灾难深重,这些都没有写出,是暗写。由于这些,自然激起革命的责任感,因而提出要旋乾转坤主宰沉浮的革命誓言,也因而忆起同具革命壮志,一直并肩作战的战友们——这是意念上的线索。摸清了这条线索,上下两段的布置和联系就容易理解了。

     这首词是长调。古代豪放、婉约两派词家都常用长调。大约豪放派的长调,以奔放雄健见长,其末流则失之粗率滑易;婉约派的长调,以缛丽精密见长,其末流则失之萎靡琐细。毛主席的词是豪放的,又有新的发展。最难得的,是一气浑灏流转之中,还能操纵自如,兼有缛丽精密的好处。即如此词,前段“看万山红遍”以下,一直到“万类霜天竞自由”,气势如骏马注坡,锐利无前;“怅寥廓”三句,陡然一转,便有顿挫,深得词家所谓“留”字诀,即留有余不尽之意,耐人寻味。后段“恰同学少年”以下七句,也是串联而下,沛然不可当。“糞土当年万户侯,”说到这里,仿佛已经到了尽头,无可再说。“曾记否”三句,却以一件小事作点染,轻轻接上,毫不费力,并且摇曳生姿,别有韵味,真是善于控驭。全词有写景,有叙事,也有抒情;写景叙事之中,又有许多层次。句子有整有散,有长有短,有对仗工稳的,也有不对的(凡词四字对句必密丽,对句之后,承以单句必疏宕。这都是词调本身具有的形式的美)。这些,都深得错综之妙。有人说,这首词是美与力的无间的溶合。这正道出了毛主席作品的艺术的特色。其实也不只是这一首如此,毛主席的其他诗词也都具备这种特色的。


   备考
    据萧三同志所记,毛主席在第一师范读书时,常和同学蔡和森、何叔衡、陈章甫、罗学瓒、张昆弟等到水陆洲一带游览和游泳,并畅谈人生国事,慷慨激昂。毛主席那时就已爱好诗词,偶有所作,同学们争相传诵。又,一九一七年,毛主席发起组织新民学会,一九一八年四月十八日正式成立,后来发展到七八十人,大多数也都是第一师范的同学(参看《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第三章、第四章)。这些记载,都可与此词相印证。

     (根据张涤华《毛泽东诗词小笺》整理)

       沁园春长沙图.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17 09: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3-2-19 16:40 编辑

         书毛主席词《菩萨蛮. 黄鹤楼》

            菩萨蛮黄鹤楼_副本.jpg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这首词是毛主席在武汉时所作,具体时间大约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
   这首词的题目是“黄鹤楼”,实际上是写登黄鹤楼时所见所感。全词分两段。前段写登楼所见景物。“茫茫”二句,是远景。九派分流,一线横贯,从水陆两方面写出武汉形势,雄伟开阔,气象恢弘。两句是对句,不但对仗工稳,而且笔力劲健,使一起就非常得势。凡是到过武汉的人,都知道黄鹤楼是个著名的高大建筑物,耸立在江边的石矶上,视野很远。所以这两句是写实,不是夸大。“茫茫”、“沉沉”都与下文“烟雨”句相应,由于是在烟雨中远眺,所以看来茫茫然沉沉然,不很分明,但却愈觉其远其大。“一线”二字用得极新,也极恰当。京广铁路横贯南北,凭高下望,确是“一线”。“烟雨”两句,是近景。龟蛇二山,隔江紧紧相对,在莽苍苍的烟雨里,看来更觉接近,简直是象把大江封锁了起来。一个“锁”字,下得多么自然,又多么精炼!以上四句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从表面看这四句仿佛只是写武汉形势,但其实是写黄鹤楼,因为楼高,所以才见到如此壮阔景象。切合题目,一丝不走,最是细密。第二,古典诗词名作中的写景部分,往往不是单纯描写景物,而是寓情于景,即景寄情,巧妙地把两者揉合在一起。毛主席的诗词更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为高度的思想内容服务的。因此,我们读时必须透过一层,看出寄托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感情来,这才能领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完整美妙的情景交融的境界。即如此词,上段所描写的形象,开阔深远之中又有苍茫沉重的意味,这就恰同当时的心情相应。
    后段写登楼时的感触。“黄鹤”两句,是怀古。黄鹤楼本来跟古老优美的神话和诗人的著名作品密切地联系着,因此,到黄鹤楼来游览,自然会联想到这些。不过,这里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仙人跨鹤飞向何处,尽可不必管他,我们还是注意“游人处”也即现实的人间吧,人间目前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哩。“把酒”二句,就是写出于这种大变化而引起了许多怅触。“心潮”二句,妙于形容心事如潮,正说明了一时万感纷来,郁勃激荡,不能自己。毛主席没有写出“心潮”的具体内容,我们要了解它,那就有必要简单地讲一下写词的时代背景。
    原来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武汉建立了革命政府(一九二七年一月),蒋介石也在南京成立了反动政府(同年四月),于是宁汉分裂,形成了革命和反革命双方对峙之局。当时武汉革命政府处在四面包围之中,东西南北都有敌人,而党内由于陈独秀执行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路线,起初既没有坚决打击蒋介石的反动气焰,后来又没有及时清洗隐藏在武汉政府内部的反革命分子,而只一味地妥协退让,甚至还收缴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的武器,这样给革命带来严重的危机。
    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面,还有更重要的一面。当时,在城市的革命群众已经从帝国主义手里收回了汉口、九江的租界,上海工人正在轰轰烈烈地举行三次起义;在农村,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也已广泛地开展起来。只要革命政权正确地加以领导,那正如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所说的:“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百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破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道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所以,总的说来,那时的革命形势还是十分有利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二句就是在这样错综复杂波澜壮阔的时代里写下来的。“心潮”的内容,大概说来,该是包括了作者对中国整个局势的乐观展望,对工农革命行动的热情赞扬,以及对反动派、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无比愤怒。当然可能还想到了更多的东西,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作者登楼眺望,决不会象一般文人那样,只是单纯地怀念往昔,“发思古之幽情”。作者所念念不忘的是当前惊天动地的革命斗争,他的思想感情是同这些关系重大的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思深虑远,热血沸腾,心情是激动而又沉重,因此思潮起伏,有汹涌澎湃之观,简直可以与江潮比高。这就充分说明了伟大革命家的伟大胸襟和伟大抱负。“心澎逐浪高”五个字义蕴弘深,却妙在含蓄不露,戛然而止,而人寻味。这一结也极其有力,与起处对看,更觉必须如此收束,才能前后相称。
    黄鹤楼是历史上的名楼,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人登临过。歌咏过,可是自从崔颢题诗之后,许多人都搁笔不再题。就连伟大的天才诗人李白也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可见写黄鹤楼要想不入前人窠臼,确是十分困难。毛主席此词,字数比崔颢诗还少(崔诗是七律,七言八句,共五十六字。毛主席此词,只有四十四字),然而,如椽大笔,稍一挥洒,就给我们构出雄浑高华的另一境界。它不仅把黄鹤楼的胜概、武汉的莽苍苍的景色出色地描绘了出来,而且也把作者自己的伟大抱负和民族气概生动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使人读了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开拓了心胸,扩大了眼界,仿佛分得了一些作者所特有的那种高瞻远瞩恢恢有容的气概,这就超出一般的写景,一般的抒情。
   《菩萨蛮》是小令。小令只有寥寥几十个字,一般说来,仅仅适宜于写小场面,正象文章里的小品,诗里的绝句,绘画里的条幅。前人如辛稼轩,偶有豪放之作,如《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之类,算是别开生面,但并不多见。毛主席的小令,却同长调一样,都是黄钟大吕,而且题材多样,气象境界也各各不同。这是毛主席词的显著特点之一。
  备考
  崔颢,唐代汴州人。他的《黄鹤楼》诗(见《全唐诗》卷一三0),前人推为唐代七律第一。兹附录于后,以供读者欣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根据张涤华《毛泽东诗词小笺》整理)

       黄鹤楼图.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17 10: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3-2-17 21:05 编辑

            书毛主席词《西江月.井冈山》


       西江月井冈山.jpg


   山下旅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东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主席的诗词,就已发表的二十七首看来,有许多是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西江月》就是其中最早的一首。
   一九二八年春,毛主席率部和朱德部胜利会师之后,井冈山根据地日益巩固,革命力量日益扩大,红色区域也日益推广,到了六月间,湘赣边界就进入了全盛时期。这时的斗争形势本来极为有利,可是,当时湖南省委派代表杜修经来,坚决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只留二百支枪会同赤卫队保卫边界,并说这是“绝对正确”的方针。七月中旬,杜修经强使红军主力二十八团退往桂东。毛主席(时任红四军党代表)听到这个消息就亲自带了三十一团的第三营前去迎接大队,井冈山只有人数不足的第一营留守。这时,湘敌吴尚第八军及赣敌之一部,见我军内部空虚,于是就以比我们多十几倍的兵力向山上进犯,我军凭借黄洋界天险奋勇抗拒,终于击退了敌人。这就是黄洋界保卫战。毛主席这首词即作于此次战役以后。
   这首词的题目是“井冈山”但内容却不是描写山景,而是写保卫井冈山根据地的一次惊心动魄的武装斗争,是一幅生动鲜明的战场速写,是一首雄壮真实的革命史诗。
   全词分两段: 前段写我军严整的部署和昂扬的士气;后段写军民万众一心,粉碎敌人的围攻,取得战争的胜利。
   前段用对仗领起。“山下”句是写远处,是写“见”;“山头”句是写近处,是写“闻”。眼前招展着漫山遍野的旌旗,耳边喧闻着动地震天的鼓角,这确是如火如荼,紧张严肃的战场景象。但在描写这种战场景象的同时,作者也把我军严阵以待,从容不迫的意度突出地表现出来,并逗起下文,与后段开头处两相应。这两句不但整饬流美,并且写得极有声势。“敌军围困万千重”句,有两个意思: 一是写数量上占优势的敌人已经深入根据地,并把我军重重围困起来,可见局势确是异常严重;一是为下句作垫笔,衬托出我军的坚定和英勇。这后一意思更为重要,因为这里不是长敌人的威风,而为了更出色地描写我军。“我自岿然不动”,一个“自”字,一个“岿然不动”,充分地写出我军胜自在握,屹立如山,有着高度自豪感和对敌人的轻蔑感。“岿然”,在古典文学作品里通常只是形容建筑物之类的高峻,这里用来写红军作战,居高临下,沉着顽强,就不仅点明战场形势,连无产阶级战士的伟大气魄也表现出来了。驱遣旧词而又赋予以新的意义,这正是毛主席的善于点化,如果仍照原义来理解,那就不够了。这一段只用二十五个字,就把一幅敌我战争图形象地展开在读者面前,这是多么简括有力!
   在这次黄洋界保卫战中,敌我军力相差很远,而我军却能从容肆应,取得光辉胜利。这是什么原因呢?后段开头两句,就回答了这个问题。“早已森严壁垒,“是说作战准备完成得早,布置得好;“更加众志成城,“是说广大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具备足够的精神条件。”早已“、”更加“,呼应极紧,且遥承上文,脉络分明。”森严壁垒“、“众志成城“,是前段特别是头两句的绝好注脚,也是整个根据地和保卫根据地的革命战士的绝妙赞语,八个字概括了一切。在有形和无形的长城业已筑成的情况下,既得地利又得人和的我军哪有作战不胜的呢?”黄洋界“两句,点出敌人在我军猛烈炮火中仓皇溃退,这正是必然结果。“宵遁”,写敌人连逃跑也只敢乘黑夜进行,一方面道尽了敌人的无用,一方面也见出我军声威震赫,一笔而两面俱到;妙在全词就在这里结束,更显出这一仗打得兴会淋漓,痛快之极。
   毛主席在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的初期就曾经指出:“巩固此根据地的方法,第一,修筑完备的工事;第二,储备充足的粮食;第三,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革命战士杨至诚同志的回忆录说:”我们早已做好了守山的准备:山上储备好了粮食,哨口上挖好了工事,哨口下面的山坡上,溪沟里埋上了尖尖的竹钉子。敌人一攻,不是被我们的机枪和手榴弹打死,便是滚到沟里被竹钉戳坏了手脚,哪里攻得上?“又,刘型同志的回忆录也说: 当秋收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以后,毛主席非常重视建立根据地中心区域坚实基础的工作,许多事务都亲自抓,而且抓得很紧。部队在毛主席的直接领导下战斗力大大加强;群众经过宣传教育,阶级觉悟大大提高;党的政策,不仅得到农民的拥护,连中小商人也齐声叫好;由于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军民关系也是团结一致的。这些记述,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早已”二句的具体内容。这次的战斗是八月三十日开始的,我军弹药不多,就兼用大石块做武器,把它推下山,砸死砸伤敌兵,使之无法前进。这样,激战了一昼夜之后,三十一日中午,我军又由茨坪调来一门迫击炮,两发命中,敌人伤亡很大,于是乘夜逃回县里。在这一次战役中,迫击炮是建了奇功的,所以“炮声隆”句大书特书。我们也必须注意这是纪实,不是泛写。
   黄洋界保卫战虽然不是一次大规模的战斗,但它的意义却非常重大。就在保卫战开始的前一天下午,党代表何挺颖同志召集连级以上的干部开会,向大家说:“目前是全国革命低潮时期,广州暴动失败了,海陆丰苏维埃区、湖北黄(安)麻(城)、湘东、湘南暴动都暂时受到了挫折,湘西未发动起来,全国目前只剩下井冈山这一小块红色政权。现在湘赣两省敌人全面向我进攻,企图乘我主力不在之际拿下井冈山,我们必须以生死与共的决心坚守井冈山。只要这一小块根据地还保存着,这面红旗不倒,就向全国人民证明,反动统治阶级永远也消灭不了革命!“这段话简括有力地说明了黄洋界保卫战的重要性。毛主席对这次战役也予以很高的评价,他说,“八月三十日井冈山一战,湘敌开始退往县,赣敌仍盘踞各县城及大部分。然而山区是敌人始终无法夺取的。”又说: “边界的红旗子,业已打了一年,虽然一方面引起了附近湘鄂赣三省乃至全国豪绅阶级的痛恨,另一方面却渐渐引起附近省份工农士兵群众的希望。边界红旗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这些话说得更是深切著明。当时我军本来驻茨坪,一听到敌军进攻黄洋界,就于八月二十一日昨夜兼程撤回井冈山。由于山下平原已经尽落敌手,战士们只能翻山越岭赶到黄洋界。尽管山间崎岖难走,荒无人烟,可是我军士气却极为高涨,一路谈笑不绝。(参看《黄洋界保卫战前后》,《红旗飘飘》第十四集四六页)。这些事实说明了早期的革命战士对这次保卫战的重大意义也是具有充分认识的。
   根据历史记载,在井冈山革命斗争初期,由于物资条件比较艰苦,也有小部分人意志不坚,信心不足,对革命前途抱悲观,甚至还有逃跑主义的思想。在这一时期,毛主席曾经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有名的文章,对斗争形势和革命前途作过详尽的分析,指出最后的胜利必然到来,对千千万万的人起了巨大的教育作用;同时,毛主席也写了旧体诗,体现了无比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健笔豪情,鼓舞斗志,成为时代的号角。这首词就是这样的典范作品之一。全篇只有八句,也没有用多少词藻,可是,素朴的笔调和精炼的语言已经把当时战争的实况、伟大领袖的思想感情以及革命战士的精神风貌无比清楚地钩勒出来,具有极大的感染力量。古人说:“成如容易却艰辛。”象这首词,就正是这种情况了。

                ( 根据张涤华《毛泽东诗词小笺》整理)



       井冈山图.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17 15: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3-2-17 15:53 编辑

        书毛主席词《采桑子.重阳》            

          采桑子重阳.jpg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这首词描写重阳节的战地风光,里面有许多写景成分。但是,正象毛主席的其他诗词一样,写景只是手段,主要目的则在于透过写景来抒写心情。这首词抒写的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从全词来看,应该说,它是表现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
   上段第一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天难老”三字笼罩下文,可以说是一篇纲领。我们读这一句,有三点必须注意:首先,“人生易老”只是与“天难老”对比着说,丝毫不含有消极、伤感的意味,千万不可误会。其次,“天难老”是说宇宙一切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生生不已,光景常新。“天”是宇宙一切事物的总称。“难老”就是指发展、变化的过程无穷无尽。三个字简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宇宙观的诗的说明,不可轻易看过。又次,“人生易老”,不但不是感叹人生的短促,恰恰相反,而是说正由于人生易老,所以必须把美好的青春献给壮丽的革命事业,让“小我”为“大我”多发些光和热。这样,才会感到生命的充实和富贵,也才会理解“小我”是容易老的,但同时又是不朽的。总之,这句话的意义是丰富的,情绪是昂扬的,它揭示了永恒的真理,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象格言一样精警,真是耐人寻味。作者把这一句放在全词的开头,给以突出的地位,使一起就非常得势。发端之工,也是词中少见的。
   “岁岁重阳”以下进一步申说“难老”。岁岁年年,都有重阳节,重阳节是过不完的;每年的重阳节也各不相同。即如今年的重阳节,就别有一段风光。可见“天”是“难老”的。《采桑子》词上下段的三四两句,词家常用叠句,如辛稼轩的“爱上层楼”|李易安的“阴满中庭”之类就是。这里的“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和下段的“不似春光,胜似春光”,都似叠非叠,有反复又有递进,语势流宕,音节浏亮,风调韵致也都美极了。
   “战地黄花分外香,”这一句更值得仔细玩味。“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写重阳节总同菊花联系在一起,所以这里写菊花是很自然的。“黄花”为什么“分外香”呢?这同“战地”二字大有关系。战地是经过艰苦的军事斗争夺取的。凡是经过斗争得来的东西,总使人愈觉其可爱可贵,人们以它也愈为珍惜。野菊本来是很平常的花,可是,它却能在炮火连天中顽强地挺立着、开放着,绽黄吐香,把战地的重阳点缀得异样美丽。看见了它,就叫人对当前所取得的胜利感到加倍的喜悦。开在战地上的黄花是同胜利联系在一起的。胜利可喜,黄花因之也觉得可喜,连它的香气也似乎远胜平时了。“分外香”只有三个字,可是,却把以上这些意思曲曲传出,这是多么精炼!毛主席在《菩萨蛮.大柏地》词里描写留在前村壁上的弹痕,说是“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这首词里又说“战地黄花分外香”。这两处正可合参。从表面看,似乎只是赞美“弹痕”,赞美“黄花”,其实却是歌颂斗争,歌颂革命,歌颂胜利。这是需要透过词句进一步加以体会的。
    下段起句“一年一度秋风劲”,是紧承上段“岁岁”二句来。岁岁有重阳,岁岁有秋风,今年又到重阳,秋风也依然劲厉。“秋风劲”除了写景以外,还有象征意味,大约是指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和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而言,一个“劲”字就把这些都暗示出来了。“不似”二句,同上下文都有关联。重阳佳节,丛菊正开,战地风光,十分鲜丽,因而使人有“不似春光”而又“胜似春光”的感觉。这是与上文关联处。把上下文合起来看,这两句的意思就格外清楚了。“黄花”句是近景,是细小的景;“江天”句是远景,是阔大的景。不管是近是远,是小是大,都能体现出“胜似春光”的特点,所以它们是统一的。这样一写,也就把无处不佳的秋色突出地表现出来了。
    “江天”句也有寓意。战争胜利之后,革命前途更觉光明,对革命必胜的信心也更坚定了。“寥廓江天万里霜,”正是前程远大、如花似锦的具体描写,形象是多么美郭沫若同志解释“霜”字,以为这并不是普通的霜雪之霜,而是秋色的代字,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霜。但‘霜叶’不限于红,还有黄叶。秋色也不限于霜叶,还有各种果实以及天高气爽的寥廓景象。”这是很精到的。霜是白的,但古典文学作品有丹霜、紫霜、青霜等字面,这就说明了古人用霜字有时不是指霜本身,而是指经霜变成红紫等颜色的草树之类。所以“万里霜”不是白茫茫一片,而是五彩斑爛,各种色调都有。理解这一点,那就会觉得这一句所写的秋色,十分鲜明,十分绚丽,说它胜似春光不是非常确切吗?“万里霜”就是“万里秋”,作者选用了霜字,不仅由于押韵的关系,也是由于霜字既响亮,又含义丰富。在这里,我们又碰到炼字的范例。
    这首词,诗情画意,最为浓郁,特别两段的结句,写得尤其出色。郭沫若同志认为上下两段的前三句,别人也可能写得出,而“战地”、“江天”两句却不是任何人所能容易做到的。又指出“战地”句表现了伟大革命家的高度乐观主义精神,而“江天”句则不仅表示了作者天空海阔的气度,也表示了他的含英咀华的修养。这些话也都说得非常中肯,对我们理解这首词是极有帮助的。
  
   (根据张涤化《毛泽东诗词小笺》整理)

       采桑子重阳图.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17 21: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3-2-17 21:02 编辑

               书毛主席词《减字木兰花 . 广昌路上》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jpg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捲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这首词是写雪里行军的,作于一九三0年红军攻打吉安时。郭沫若同志说:“红军攻打吉安,在一九三0年一共有九次之多。第一次在二月,第二次在四月初旬,第三次在四月下旬,第四次在五月,第五次在六月,第六七两次是在六七月间,第八次是八月下旬,第九次是在九十月间。就只有第一次是在冬末,可以下雪,其余的八次都不可能下雪。故可以推定:这首《减字木兰花》是作于一九三0年二月。”又说:“参加第一次战役的有红四军和六军。红军于二月五日到达赣西后,连克雩都、宁都和永丰。二月二十四日上午十时在吉安东南不很远的水南与敌军唐云山旅接触,半小时后结束战斗。缴获颇多,残敌逃窜。这首词是行军途中作的,当作于二月二十四日以前。”郭沫若同志的考订很为细密,对我们理解这首词的时代背景极有帮助。
   词的上段,写行军途中所见。第一句“漫天皆白”,只用四个字就把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形象地展开在读者的眼前,简括遒劲,增减不得。不说“满地”而说“满天”,便见出雪花仍在飞舞,不是已止;而且天空如此,则地上早已一片白皑皑,更可推想而知。这正是用意造语精妙处,读时最须注意。“雪里”句,前四字点明一篇主旨,虽很重要,却比较容易理解;后三字看似寻常,但却充分表达出红军急于行军、急于完成战斗任务的迫切心情。一个“更”字,说明心情比雪更急,细玩可见。
   “头上高山,”“头上”二字,极通俗,却又极奇。江西的山很多,全省大部分地区都是山。这里所说的“高山”,郭沫若同志认为大约是指雩都、宁都一带的山岳,或许是雩都西北的云山。考雩都、宁都两县境内各有高山十几个,但都没有“云山”。郭文的“云山”疑系“雩山”。“云”的繁体与“雩”字形相近,所以排印致误。雩山是江西比较著名的山,在雩县北三十五里。地理书上说它“高耸于霄,盖古望祭之山也。雩水出其下,因以名。”“高耸于霄”,必须仰头才可望见,所以说“头上高山”。这样一说,高山形象就鲜明地表现出来,可谓形容入妙。“风卷”句,写出红军雄纠纠气昂昂的英姿,声容并茂。“大关”承“高山”来。雩都有平田、左坑、牛岭诸隘,宁都东陇、田阜白鹿、长胜、排云、秀岭、石涂岭诸隘,都以险峭著称。“大关”大约指此类关隘,但具体的地名很难确定。好在这种地方也不必深求,只要知道这是类似娄山关的“雄关”就行了。“过大关”三字,还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漫天”三句是过关以前的事。过关以后怎样呢?这就是下段所要描写的了。
   下段写行军所向。“此行何去,”是故意一问,逼出下文,有欲擒故纵之妙。“赣江风雪迷漫处,”却似说穿而又未说穿,含蓄有致。“迷漫”与上“漫天皆白”句相应。行军途中已是风雪交加,行军所向之处,又是一片迷漫,写当时出征,苦极同时也壮极。两句点出行军目的地,可以说是画龙点睛。“十万工农下吉安”句,“工农”二字入词,以前还未曾有过,有自毛主席始。这一句写得声势赫赫。“下吉安”的“下”,有泰山压顶、坚城指日可下之意,用字极响极劲。吉安紧靠着赣江,也即是上文所说的“风雪迷漫处”。但那里是暗说,这里才是明点。“命令昨颁,”说明行军的原由。昨日才颁命令,今日即在大风雪中行军,红军号令之严明,士气之振奋,以及战斗生活之艰苦,于此俱见。十万工农迈步向吉安挺进,挟风威雪势,愈觉其壮。郭沫若同志说:“这首词是一幅雄壮的雪里行军图。漫天风雪中,红旗在翻舞,人马在飞腾,山岳在动摇。”这几句话也是很能够说明当时红军的拔山盖世的气概的。
                 (根据张涤华《毛泽东诗词小笺》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3-19 11:10 , Processed in 0.04156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