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250|回复: 14

回家过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3 18: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家过年
邢军
1
1
    回山东老家过年,蒸馍馍、包饺子、贴对联、放鞭炮、祭祖、拜年、走亲戚,似乎少了哪一项都不能称之为过年。2011年的春节是我们家最喜庆、最热闹、家人最全的一个春节,时隔十多年仍记忆犹新。
    除夕之夜,全家四世同堂十几口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大人一边包饺子,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孩子们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嘴里不停地吃着糖果,手提灯笼嬉笑玩闹,将辞旧迎新的鞭炮早早拿出来摆放在院子里,等待新年的钟声。全家人沉浸在喜庆祥和的气氛中。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家家户户的鞭炮声连成一片,我们家的鞭炮是两千响一盘的钢鞭,特别响,震天动地,震人心脾,祈盼震出一个平安幸福的吉祥年,震出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
    按当地习俗,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摆起供桌,供天、供地、供祖先。婆婆在院中也搭起供台,供上鸡鱼,点上高香,虔诚跪拜。祈求新的一年全家幸福安康,子孙后代学习进步,事业有成。祈求生活富裕,日子越过越好。祈求一切美好的愿望在新的一年得以实现。
    大年初一天不亮就被婆婆叫起来煮饺子,按当地习俗,要在天亮之前拜完年。95岁高龄的爷爷端坐在堂屋,手里拿着特意到镇上银行换来的新钱,给拜年磕头的子孙发赏钱。婆婆也不示弱,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发给孩子们,孩子们高兴极了。穿新衣、放鞭炮、收红包,这就是孩子们盼望过年的重要原因吧。
    爷爷是村上最年长的人,来拜年磕头的人特别多,一般是以家族为单位的男人、孩子,三五人一帮,或十几人一伙,向老人磕头祝福,挤不进屋里的人就把头磕在院子里。那种情景,那个场面,令人感动不已,那份真情实感用任何语言都无法述说表达,只能留在心中慢慢地感受回味。
    按当地习俗初二走姥姥家。这一天下起了鹅毛大雪,我们家一行八口人在婆婆的带领下,坐面包车,风雪无阻去姥姥家拜年。93岁的姥姥身体硬朗,看到这么多孙男嫡女,高兴地合不拢嘴,满脸的皱纹笑开了花,三寸金莲般的小脚走来走去,忙个不停。舅舅舅妈准备了四桌丰盛的午餐,全家四十多口人频频举杯,菜香酒香伴着欢声笑语,飘向室外,融入瑞雪,漫天飞舞。
    初三开始家中兄弟兵分两路开着拖拉机带着礼品走亲戚,家中弟媳忙着接待来客。东庄的客人未走,西庄的客人已到,有开汽车来的,有骑自行车来的,你来我往好热闹。一杯热茶,一壶老酒,几碟小菜。一年忙到头,平时难得见面,只有过年才能聚到一起,吃什么并不重要,拉拉家长里短,唠唠一年的收成,说说发家致富的经验门道,信息的通报,情感的交流比什么都重要。回老家过年,过的是传统,过的是文化,过的是氛围,过的是亲情,过的是祝福,过的是希望。
    如今爷爷已作古,婆婆已离世,兄弟姐妹再也凑不齐了,越发怀念2011年的那个春节,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加弥足珍贵。

                                   2023年1月9日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18: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邢军 于 2023-1-13 18:40 编辑

  明天是北方的小年,提前祝《名山家园》主办、管理员、作者、读者、老师、朋友,新春愉快,安康琪祥!给大家拜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4 16: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土豆爹娘都是山东的“闯关东”,那些年里,始终保持着山东人过年的习俗。
邢军“回家过年”文中那些老人、孩子们的表现,让土豆很眼热,也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4 17: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3-1-14 17:51 编辑

   浓浓的年味,融融的亲情,热闹红火的春节气氛,读来感觉亲切温馨。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4 19: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老家也是山东的,没回过老家。困难时期,老家常有人去上海,有的一住挺长时间,父母为粮票发愁。有一次,听老家人跟父亲说起续家谱的事,父亲只听不表态。那时我上小学六年级,觉得新鲜。事后我问起续家谱的事,父亲告诉我,他在家族里属“兆”字辈,我属“振”字辈。父亲十六岁到济南学徒,以后到了南方,改了名。我出生后,徒有辈分,没按此起名。听着挺感兴趣,觉得家族挺旺的,就撺掇父亲和老家乡亲“续家谱”,没想到,父亲板起脸,严肃地对我说,这事不要再说了,出去更不能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0: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土豆 发表于 2023-1-14 16:38
土豆爹娘都是山东的“闯关东”,那些年里,始终保持着山东人过年的习俗。
邢军“回家过年”文中那些老人、 ...

  窦老师也是“闯关东”人的后代,听着熟悉亲切。回山东老家过年热闹、喜庆、浓浓的亲情与乡情,是现在居住城市里的人感受不到的。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的建设会越来越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0: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国荣 发表于 2023-1-14 17:35
浓浓的年味,融融的亲情,热闹红火的春节气氛,读来感觉亲切温馨。赞!

  谢谢王校长的关注与点赞。愿您多保重,写出更多有学术价值的文章与书法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1: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邢军 于 2023-1-15 11:24 编辑
石予民 发表于 2023-1-14 19:03
我老家也是山东的,没回过老家。困难时期,老家常有人去上海,有的一住挺长时间,父母为粮票发愁。有一 ...

  感谢石先生的关注与回帖,得知您祖籍也是山东的,改革开放之前山东农村的确贫穷落后,但现在好多了,生活水平,村容村貌,道路交通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山东人家族观念比较强,据我了解一般的姓氏都有族谱,我爱人邓氏家族的族谱有上下两册,几经续谱(每次续谱都是按上族谱的人头交费)。族谱记录了家族的起源、发展与迁移、历代名人等,有规范的辈分排序。我们邢家没有族谱,我羡慕有族谱的人,知道自己血脉起源于与传承,应该很有归属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5 19: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邢军 发表于 2023-1-15 11:22
感谢石先生的关注与回帖,得知您祖籍也是山东的,改革开放之前山东农村的确贫穷落后,但现在好多了,生 ...

    家父回避续家谱,原因是当时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地主阶级妄图变天复辟,媒体上就这么宣传,单位里不用说了。
    虽在上海,但小时候过年还是要给长辈下跪磕头的,不然拿不到压岁钱,50年末妹妹出生后就没这讲究了。尽管两千元(新币两毛)或一万元(新币一元)不多,还是能买糖块或小挂鞭,小挂鞭五百元,合新币五分一包,一包三十还是五十响,鞭炮长不到一寸,直径两毫米,我没上小学就敢食指大拇指夹着点放,点燃后扭过脸去,鞭炮声音就是老电影里的噼噼啪啪声,最响的就是二踢脚了。哑火的,掘折了捏在手里呲花,蓝色火苗寸把长,几秒就灭了,闻一阵硝烟味儿,体验过年的氛围。根本舍不得成串地放,买回来,小心翼翼地拆开,把鞭炮装在衣服兜里,点根香,出去一个个地放。有时淘气,点完朝路人扔去,吓人一跳,招来一通“小赤佬”的斥骂。过完年,衣服兜里还有火药面儿或鞭炮捻子。奶奶摆的供品,碗之间用什么连着,没细看,也不关心,反正看着挺神秘,挺庄重。供品摆在小屋里,不让人进去,尤其是小孩,禁止入内多长时间忘了,感觉是不能打扰先人,让他们静静地享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7 09: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邢军 于 2023-1-17 09:49 编辑
石予民 发表于 2023-1-15 19:21
家父回避续家谱,原因是当时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地主阶级妄图变天复辟,媒体上就这么宣传,单位里不 ...

  读石先生的文章轻松自然,描写细致入微,将孩童时过春节买鞭炮、放鞭炮的情景真切地展现给读者。淳朴的文字反应的是作者高超的文字能力。反观自己写的文字粗劣潦草,有些细节一带而过,匆匆结尾。如《回家过年》中孩子们穿的新衣服都是婆婆亲手缝制的,女孩是花布面的新棉袄,男孩是棕色绸缎面带铜钱图案的新棉袄,还有新棉鞋、新棉被。棉衣、棉鞋、棉被,这“三棉”是婆婆和弟媳的一片爱心,怕我们从外地回去不习惯而精心准备的,都被我忽略了。通过与石先生的交流,使我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名山家园》这个平台让我学习收获多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3 08:42 , Processed in 0.01955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