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韩荣杰 于 2022-10-24 23:12 编辑
上学时,一直想把各种经典读完,譬如《论语》《道德经》《庄子》等等,上高中时读了半部《论语》,觉得颇有心得,便与一位同学炫耀起来:“子贡问孔子,乡里人都喜欢的人,是不是就是好人。孔子说,不能这么说。子贡又问:那乡里人都厌恶的人呢?孔子答道:好人喜欢而坏人厌恶的人,才是好人。” 不料那位同学随口说了一句:“那乡里的这些好人与坏人,又是以什么为标准呢?” 说得我目瞪口呆,因为孔子没说。 由此可见,当时书是读进去了,但没读出来。 后来一直断断续续地读着,但却也一直没读进去,或者虽然读进去了,却没有读出来,主要是觉得这书中并无想象中的高妙绝伦的智慧。 《围城》里有这样一段文字: 听到苏小姐的反应后,方鸿渐忽然有个可怕的怀疑,苏小姐是大笨蛋,还是撒谎精。 之所以想起这一段来,因为这正是某日我读经典时忽然产生的想法:这经典其实讲的并非什么高深的智慧,而只是一些浅显的道理。 这当真是可怕的怀疑,首先把我自己吓坏了,被历朝历代那么多人顶礼膜拜的经典,却被我认为只是一些浅显的道理?那一定是我自己错了。 于是我停止阅读经典,因为继续阅读会加深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显然是“政治不正确”的。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我读到另外一个人的观点,一个与我的看法非常相似的观点,我才知道,我不是唯一一个“政治不正确”的人,那人叫王小波。 有人帮我壮胆,我又开始阅读经典,但这次不再是仰视,而是平视,平视经典能够让我发现经典中的很多问题。 仰视与平视,差别在哪里? 我讲个故事,八十年代,北京晚报还只卖两分钱一份的时候,有位画家找到《北京晚报》编辑部,要求人家发一幅他的画,如果不肯发的话,也行,请编辑在他画上写下哪里画得不好,并签字。 副版编辑们商量了一会儿,最后一位年长的编辑走出来,拍着画家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您的画,还得练。” 至此,这是一幅前辈教导或者开导后辈的画面,而且你不得不承认,人家讲得很有道理。 但没想到,画家想都没想,就说出来:“废话!谁的画,不得练。” 这句话,在我看来,石破天惊,令人回味无穷。 因为它一下把对方从前辈高人的人设中拉平,同时说破了对方政治正确的猫腻所在,迫使对方从俯视角度回到平视。 据说那位编辑一时无语,回去与其他编辑再次协商,最后同意发一幅那位画家的画儿。 平视经典就是我们可以质疑,可以不同意,可以反驳,甚至可以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