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6138|回复: 53

《苔青——4904国防工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1 17: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苔青——4904国防工程》
马雁民
    “备战、备荒”的年代,为落实“深挖洞,广积粮”的最高指示,奉师部命令十二团去苔青接替八团、九团、十团,并与现役工程兵一起进行国防施工——在山中建筑战备物资储备洞库。储备武器、弹药、油料等,工程代号4904。现役军人是213团二营五连、七连,部队编号是3241部队80分队。通信地址是——伊春市100信箱88分箱。生产建设兵团三个连为一个营,我们十二团是二连。
    七零年秋天,接到命令后全连动员,惯例是上级领导讲形势、重要意义、注意事项等,随后是各班、排分别表决心。连长安排了日程及具体分工:一、二排清渣,就是把放炮炸下来的碎石装在矿渣车里顺轨道推到洞外倾倒;三排检修,铺设轨道,检修矿渣车;四排打眼放炮,按标记打炮眼、装炸药、放炮;五排(女生排)清理现场,把倾卸在洞外的渣石辅平;司务长带领炊事班保障后勤。
    四排提前(70.10.2)到苔青,向前期的单位(兵团九团八连)学习打眼放炮技术,四排回来后全连整装待发。听四排人讲,打眼的艰苦、放炮与塌方的惊险。他们还讲述了一件意外的凄惨事故。一次一营二连(兵团九团八连)到苔青火车站卸水泥、任务完成后,浑身的汗水粘满水泥粉尘,一个个活象石雕。领导带大家到附近的西林铅锌矿洗热水澡。洗澡水比较烫,在浴池中间横担着的一块木板,四个人坐在上面正享受着桑拿的熏蒸……,没料到木板不堪重负折断,四个人掉进热水中,其中三个挣扎着从热水中爬上来,只是受了身体表面烫伤。身高一米八的上海知青张成齐被卡在了池中,荒乱中大家好不容易才把他从热水中拉上来,伤势严重。为抢救年轻的生命,工地指挥部向沈阳军区求援,军区特派一节专列火车头(行话“铁路摩托”)将伤势严重的上海知青张成齐及北京知青王小虹、当地知青小张送往哈尔滨第一人民医院抢救。张成齐已不行了,经检查,张成齐3度烫伤55%,2度烫伤20%,1度烫伤15%,由于吸入了热水呼吸道全都烫坏了,植皮输血也没能挽留住他。1970年4月2日张成齐在医院痛苦中过世。太不幸了,离开家乡,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就这样地逝去了,他长眠在苔青沟。其它受伤的战友也留下因植皮后无毛孔无法排汗,浑身奇痒的后遗症。在苔青还有两人非正常死亡,一个是北京女知青张润芳,患抑郁症在洞中自尽;另一个罗北青年张震因一块丢失的手表被怀疑卧轨自杀。另有一次塌方五名现役军人牺牲,他们都与张成齐烈士埋葬在苔青沟。
    七一年一月二十日早早就起来打好背包,八点来钟分乘九辆卡车,一辆客车出发,天阴沉沉得飘着雪花,百十公里竟走了近三小时,到鹤岗换火车。火车是闷罐,拉开笨重的车厢门,一个炉子,两堆木柴和煤,车厢两边辅着草席,高处四个通气的小窗紧闭着,两盏马灯挂在车厢两头,晃动着昏黄的火光。天气冷,上车后七手八脚地生火取暖,傍晚七点十九分才开车。坐在背包上靠着车厢壁闲聊,想往,憧憬着未来……,据说这次上去施工就不再换班了,大约要两年多才能完工。工期长,有一定的危险,本地青年思想波动比较大,有兄弟俩都是本连的,家长就找连长说情,因为孩子都没离开过家,离开过父母,是否能留下一个。知青则平静多了,有换工种的新鲜感。
    列车经南岔向北,向伊春方向开去。过了南岔雪更密了,真应了那句:“从南岔到嘉荫,十天就有九天阴,剩下一天还落(là)啦”林区气候的老话。到苔青已是第二天临晨三点半,拉开车门,一股寒气拱来,外面一片漆黑……,憋了一夜的几个性急毛楞小子抢先往下跳,其不知苔青站小没有站台,一下跳进半米深的积雪里。大家趟着雪向站房走去,不见五排女生跟来,折返回去敲打车门才发现他们的车门打不开,冻住了。男生有尿顺着门缝往外就滋,女生内急,只好就地解决,结果门被尿冻住,闹出了笑话。换乘带篷卡车,大约二十分钟到了住地。住地三面环山,中间是个篮球场,南北有四个帐篷和一个大木屋,东面是连部、食堂,南面帐篷后有一条冰封的小溪,小溪旁顺着山势有一座孤坟,那就是烈士张成齐长眠的地方。
    冬季不利施工,只能先做些开工前的准备,四排进行适应性的打眼练习,其它人上山打柴,把山上“站干”伐倒拉回来,备用。冬天积雪厚,一个人就能把一棵直径半米多,五、六米长的树干顺山坡拉回来。树少的地方还能骑在树干上顺坡往下滑,很惬意。往下滑行速度快,中途是无法“刹车”的,急转弯的地方不是撞到树桩上,就是掉进没人深的雪坑里。天生一个仙人境,无限乐趣在其中……远处传来“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的唱腔,那是战友战庆滨引吭高歌。在团宣传队战庆斌扮演过《沙家浜》中的胡传魁。皑皑白雪、绿色的红松、洁净的白桦,在这林海雪原的色彩中,裹挟飘来的浑厚男中音,忽远忽近在山谷中回响,不啻天籁之音……。
    工地按现役军人生活标准供应,有大米、杂豆等各种副食,加上从兵团带来的白面,伙食很丰富。当时大米很少,时常拿面粉到十六团或朝鲜屯去换大米。春节还有元宵可吃,一个本地青年不知何物竟生咬了一口,让人忍俊不禁。文娱生活很活跃,每月两场电影,每场两部电影连放,虽说都是些老片子,还是兴奋不已。电影在己挖好的洞库里放,银幕背面是现役军人,正面是兵团战士,放映前的拉歌必不可少,你方唱罢我蹬场,一首接一首,扯着嗓子高喊,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休息日有兴花六毛钱搭火车去伊春市里转悠一天,吃顿好饭打打牙祭。
    开春就要开工了,三月二十六日和我们一起施工的现役军人撤走了,管机械的车队也由原来的3155部队换成386部队,施工全部由兵团接管,住地也搬到了现役军人的营房,这里不用再睡上下铺了,我和马凯抽调到经尺班和军人李德贵学习测量,就是按图纸确定打眼位置,施工方按标记打眼放炮开挖山洞,下面这张照片就是在2102洞口实测,学习使用经纬仪、水准仪。
    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4904工程全部移交兵团后,兵团又把各团的实际情况做了比较,重新作了安排,把一师种植条件差,农作物收成不好的团调来换下条件好的二师。一师二团从几个连队抽人组成了一个工程营来接替我们,二团早期来学习的荒友对这里的生活条件太满足了,在赵光他们每天吃的菜只有黄豆汤。留下培训他们的有四排长“大田”,哈尔滨知青马维伦、刘长安、北京知青邢飞、本地青年“大成子”等十二人,七一年六月一日完成培训任务后回团。
    四月十三日我们撤离了苔青。由于在苔青错过了武装连冬季野营拉练,所以团里决定回团时从鹤岗拉练走回十二团。途经鹤岗矿区参观了东山万人坑,第一天中午在十五团一连吃午饭,晚上住在十五团团部——宝泉岭,第二天中午来到十四团十三连,十三连准备了丰盛的午餐,饭后继续前行,夜宿凤翔师部招待所,最后一天中午在十二团二连用餐,晚饭前到达了老场部——工程二连住地,一次三个月的国防施工经历结束了。
   现在这些洞库归沈阳军区545仓库使用,总部设在佳木斯。接替我们的一师战友以二团为主,还有少数三团、七团的共七百多人,第二年又增加了三百多人。经历了十九个月的艰辛苦干,建成十一个洞库,一条从苔青站到山沟里的铁路,完工后除少数赵光本地青年(72.11.23)回赵光二团,其余(72.11.29)都去了六师二十五团、六十八团继续开荒建点。引张国华的一首词结束这段回忆吧……
江城子   《忆伊春苔青沟》
密林日照霞微明,蝶舞庭,鸟争鸣。峭壁奇花,引野蜂长临。更有莫名声咆哮,惊猎犬,不肯行。
劈山凿洞建仓禀,汗湿巾,泪沾心。梦里把盏,尽挂念亲情。酒醉已醒人未醒,托鸿雁,寄佳音。
词的下阕写的是思乡之情,这是当时境况下的一种共鸣。大多知青或许留不下洗练的诗文,但他们磨练过的生活辎重,尽可启明于后人。
                                                                                                                                                               2012年4月26日


附黑板报报道稿短文《开钻之前》

《开 钻 之 前》
马雁民
    顺着崎岖的山路来到2108洞三号口前,碰见风钻班小王出洞取工具,他冲我招呼:现在正做准备,马上就要开钻了,到里面看看吗?检查检查。跟在小王身后,顺着洞壁往里走去。
    小王回头,发现我没戴上安全帽,筱马,把安全帽戴上呀,你可别小看一顶帽子,要是掉下块拳头大的石块,有它护着准没问题,可要没它,准得开个大窟窿。我把安全帽戴好听他接着说,到洞里来可不像在外面,进进出出要顺着洞壁走,这样可防万一;要随时警惕观察周围,有没有险情。有伴路途短,不知不觉已经来到4904国防工程洞库工作面。这里是引洞凿成后,主洞发轫之处。风钻班的战友们一边和我打招呼一边整理风钻、风管,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条08号洞有三个掘进口,最后三路掘进口在山中汇合,像个横着的E。目前一号口掘进六十多米遇到塌方向右转向,二号口掘进一百七十米;我们这里是三号口,已掘进三十多米了,洞高九米,宽十三米多,石质不错,炸后洞壁比较光滑。节梯式掘进,分上下两个作业台,这一班轮到在上面作业。
    来风了,高压气咝咝作响,这是来风的前兆。风钻手们不慌不忙地戴上防尘口罩、隔音耳塞,两人一组,一个扶着钻杆,一个把着YT-25型气腿凿岩机。高压气足有七、八个气压,随着气压升高,风声越来越大,检查每一个气阀和机关,机械良好!开钻!钻手们娴熟地装上钻杆、钻头,老练地操纵钻机。大周打‘拔心’,士欣打‘拱顶’,小张打‘起拱’…… 班长大声喊着比划着分配工位。风钻飞转,气锤砸在钢钎、岩石上发出震耳愈聋的呜响,在函洞中回荡……天气寒冷没法接水,只能打“干眼”,石沫粉尘充斥整个函洞。什么也看不清了,什么也听不见了,检查就此了结。我转身向洞外走去,不知怎么,几次回头,眷顾洞中的他们……
                                       1971.4.6          苔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4 15: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边的文字没了,是否丢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22: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卫东 发表于 2013-4-24 15:37
后边的文字没了,是否丢字了。

        感谢卫东君的提醒!现已更正。其实我也发现过,更正和编辑几次,还是出现问题,我以为是网站文字数量限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5 0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真不知道有“9404国防工程”这件事,文章写得具体详细,好看,希望还有。
   谢谢马雁民兄的文章,也谢谢秋生兄把它发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5 00: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雁民你写的很好很仔细,我们四排是先去了一次的70年10月,学习打炮眼装药,我去了。你们大家71年去我就没有去成,我的背包都装车上了就通知我不去了,把我调到团部去,让我把背包拿下来和谭教导员一起坐车到新团部报道,所以你后边写的我都不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4 11: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mym 发表于 2013-5-3 20:29
出发前留念

去鹤岗途中

      读马雁民的文章知道"4904国防工程的事"当年知青们真是不容易,只要有命令打起背包就出发,来不及多想,知青们饱尝各种艰辛之苦,甚至随时会面临付出生命的危险。多少知青付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集体照片前排右2孙春华,第三排右1王红荣,我们是68年11月5日一起下乡的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4 20: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卫东 发表于 2013-4-24 15:37
后边的文字没了,是否丢字了。

后面的文字没丢,留有任凭读者自行滋补的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6 02: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mym 发表于 2013-5-5 15:56
小杜可以呀,能认出那么多人,记忆还行,当年住街坊常串门吧.照片是李秋生发的.

谢谢你的夸奖那个时候我们四排。五排和营部都是住在老团部的南边离连部远,每天出操啊开会啊吃饭啊都是一起排队去天天见面比较熟,那个年代男女授受不亲啊串门是不敢的见到李秋生替我向她问个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6 02: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mym 发表于 2013-5-5 22:01
苔青站站台上

   在经尺班经纬仪测量

你可要测量准了啊不然的话我们就打偏了啊雁民,你那时候是几排的啊?是一排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7 23: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mym 发表于 2013-5-6 08:31
我是在一排,排长只记得姓王,名子已记不清,惭愧讶,你还记得吗?和大田一起调来的663复转兵.



     雁民你好你记错了吧?你要是和他照的相就不是一排的,他是二排长姓王叫什么我忘记了,不过我可以打电话问大田。一排长是卢学贵啊,三排长是老8连的姓赵,我们四排长是大田,田俊强。连长刘庆友指导员是余福义刘大划拉我回名山看见他了,余福义死了,卢学贵也死了挺惨的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3 01:02 , Processed in 0.02434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