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345|回复: 22

读写(71)惠钟兄《防疫日记》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5 14: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22-6-30 22:18 编辑

读写札记(71)
     读惠钟兄《防疫日记》有感

    自4月1日起,申城浦西封控防疫。惠钟兄3月31日开始写《防疫日记》,每天写一篇,配图片视频,微信发好友,自然成了我每天期待的阅读文本。
    三天后,我回复点赞:
    居家防疫,得闲走笔,是纪录,更是放飞。
    一连三天,防疫日记,是分享,更是欣赏。
    一周后,我回复交流:
    赏读《防疫日记》,通俗却不粗俗,轻松却不轻飘,深沉却不深奥,尖锐却不尖刻,传递着真诚、温润与善意。这也是坚守的定位、防疫的态度。我真诚希望,这些文字能为这座城市的软实力润色、添彩。
    在我看来,惠钟兄笔下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来源于原从事职业的新闻敏感,也来源于这代人骨子里的忧国忧民,可谓封控区的市民代表,也是居家防疫的代言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惠钟兄独自居家防疫,偏遇腰病复发,痛得坐不住站不直,几十篇日记都是平躺着在手机上完成的。他的文字让人心动,他的坚持更让人感动。
    我们一同感受封控的生活,一同等待解封的日子。惠钟兄在日记中写道:“最难的,就是等待;更难的,是不知终期的等待。”于是,给他奉上我的拙文《说“支点”》、《也说“等待”》、《又说“等待”》、《再说“等待”》、《母亲花》,以及小诗《七绝·抗疫天使》、《五律·居家防疫》。在下一管之见,既是文字交流,也是给他解闷。
    我与家人在封控区(足不出户)熬了一个多月,前几天降为管控区(出户不出小区),今天改为防范区(出小区不出街道)。好在微信联系得知,至亲挚友检测无阳性,大家安好无恙,自然颇感欣慰。眼下,人们静态检测,期待动态清零。其实,期待也是等待,等待商店开门、公交恢复、医院复诊、企业复工、学校复课。
    封控一个月后的5月,有劳动节、青年节,还有母亲节,更有下乡纪念日。无巧不成书,我和惠钟兄的下乡纪念日都在5月。惠钟兄在日记中为不能聚友纪念而感叹不已。今天想来仍有些味道,也觉得沉甸甸的。青春岁月经历的重量,在这样现实的搬运中,似乎变得可以度量了。
    下乡10来个年头到底有多沉?返城40多个年头到底有多重?对于每一个经历过这段岁月的血肉之躯来说,或许永远无法准确言说。但见小青年都成了老人家,所搬运的这些经历只会离我们越来越遥远,遥远到我们必须不忘纪念、不忘记忆。每逢纪念日,从不同的角度,走进过去,触摸心底的记忆……
    这一把疫情的遭遇,日后也会不忘记忆。封控的日子,前所未有;防疫的记录,难能可贵。由此可见,人们真正关注的经历,是每一个人在生活中真实的体验,是生命细微的充满着人性情感的感触。见证者也好,亲历者也好,让我们走进这段防疫岁月,关心人们穿上怎样的外衣,关注自己的心灵是如何承载……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2022年5月6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5 22: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冠以来,有关《防疫日记》成了我喜欢看的文种之一。尤为身临其境之时,更是感同身受,心动、感动。其中的焦灼与抗争、痛苦与希望,每一段故事都是一曲生命之歌。正如颜老师所说,“封控的日子,前所未有”,值得每一个人去记忆和记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6 08: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颜逸卿老师的有感而发,上海疫情一封一隔离就是一个多月,令人担忧、惦念,幸运的是上海战友们都平安地度过来了。期盼疫情早日消除人间皆安。祝愿战友们都平安无恙!祝颜老师阖家平安健康!天佑中华,我们一起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6 09: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一首儿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里......   
  小孩子的语言,小孩子的心理,自问自答,很有趣也很向往。


  要是青年人和成年人也在疑惑春天在哪里?,那问题就很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6 10: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这一句话,个中滋味,只有亲历者自己最清楚。一代知青,经历的磨难,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在进入古稀的岁月,又经历封控,见证我们国家防疫的力度和艰难,确实不易!你们珍惜了,我们也要学习,也要学会珍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6 12: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国庆 于 2022-5-16 12:05 编辑

上海封控一个多月了,疫情来的迅猛,传播面广,每天疫情的各种信息,正面负面的不断,看后让人们揪心。
封控的日子真的难熬,但愿疫情早日过去,但愿城市能早曰解封,但愿人们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6 12: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一代人多灾多难,老了老了还赶上疫情了,是不是上天感觉我们受的磨难还不够?上海的疫情感同身受,同样经历了封控,只是时间短一点。祈祷疫情快点过去,战友们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7 11: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家乡、亲人的担忧,决定了我的信息取向。惠钟忠实、中性的记录,让我了解了上海疫情下的小区,无法谋面却微信蜂起,隔空传递呼唤,互帮互助鼓劲加油,彷佛新“七十二家房客”,又彷佛苦乐交加,共赴灾难的新“难民图”。现在新增已连续数天两位数,清零在即,解封在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7 14: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乡10来个年头到底有多沉?返城40多个年头到底有多重?
上海这三个月疫情有多难?诚知此恨人人有,就是挥之不去在心头。

   颜老师有感一文也是每个经历过疫情封控中的上海人感同身受的记忆与苦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7 20: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成兴 发表于 2022-5-17 14:56
下乡10来个年头到底有多沉?返城40多个年头到底有多重?
上海这三个月疫情有多难?诚知此恨人人有,就 ...

  惠钟兄在5月17日的日记中写道:"昨天下午取快递,今天倒垃圾时也在小区走了一圈,眼睛有些湿润了......"

  今天再来感受“感同身受”这个词,有了新的感受。
不“身受”其中,“感同“”哪里那么轻松容易呢?

  土豆以后使用这个词,要格外小心,尽可能不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3 20:38 , Processed in 0.02232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