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5710|回复: 10

《名山-我的第二故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7 19: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名山龙都 于 2013-4-24 17:13 编辑


                                     《名山-我的第二故乡》
                                            天津知青  于秀凤
                             初踏黑土地
          196956日,这是我最难忘的日子,蓦然回首,惘然一梦。岁月的沧桑交织成水云间多少情怀浩渺。68届初中毕业生未满16岁的我,告别了培育我的父母及养育我的家乡,踏上北去的列车,望着送别我的表哥,心情无比激动。因为在我心里一直认为,我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有志青年,心感无比光荣。一声长笛火车徐徐开动,全体起立,齐声祈祷“祝毛主席万寿无疆!”随着列车的移动我的泪水滚滚而下,心里默默的念叨,再见了妈妈!再见了哥哥姐姐,再见了家乡!此时我的耳边响起了依依惜别的一片哭声… …。一天一夜过去了,我们在一个很小的城市鹤岗下了火车,五月的鹤岗冻得我们都穿上了棉大衣,“领队”又把我们叫上汽车,又是接近一天的路程,我们到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二团,我和其他9人上了一辆蹦蹦车(拖拉机)一路颠簸来到了一个让人一看就尽收眼底的地方——五连。连队的全部家当就是一个帐篷和一个既是伙房又是马厩的木板房,这就是我即将生活战斗的地方,一个既荒凉又破烂的地方。这难道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吗?
       刚放下背包不久,我们一起的一个男生喊我们女生出去,走到山坡上,他问我们;他们(指在我们之前到的知青和老职工)对你们好吗?话音刚落,我们十个人一起抱头痛哭,哭声越来越大,连长和几个温州,北京知青都赶来相劝,可是怎么也阻止不了我们离乡背井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那时我们多想自己的父母在眼前,自己的亲人来到面前啊!一小时候,我们回到了帐篷,躺在木板搭的铺上(由于地方小,铺为上下层)静静地没有一个人说话,没有一个人去吃饭,可能是几天的劳累,终于我们慢慢的进入到了梦乡。我去的地方是兵团,和部队的编制是一样的,团里多半干部是现役军人,连队的连长,指导员,副连长,副指导员,排长都是复员兵,所以每天的行动和部队一样,早晨吹起床号,洗漱完毕,按班到饭厅吃饭,吃饭时不准说话,不许往宿舍带吃的东西,然后听号声集合分配干活,其中有农机排 基建排,农工排,后勤排等,所以当时在青年当中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我们是7083(七零八散)装甲(装假)部队,主要任务同样是干活,和插队不同的是我们可以挣到工资。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吃过早饭,连长就把我们叫在一起开会,然后分班,由于人生地不熟我们十个人分到了不同的班相互都不认识,不由得又让我大哭一场,这时我的班长,也可以说我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帮助我的人,他给我做了不少的思想工作,他的话让我有了一丝丝安慰,既然来到这里就踏实干吧。(说实在的当时就是让我自己跑回家我都不认识路)几天的熟悉,慢慢地心也就踏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19: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名山龙都 于 2013-4-24 17:15 编辑

                                                                接 受 考 验

      初到北大荒,最难过得第一关就是劳动,不到十六岁的我,在家排行最小,几乎没参加过什么体力劳动,而我的第一次劳动就是脱大坯,先用铁锨挖土,然后中间挖个坑,里面放上麦秸,一层土一层麦秸然后放水和泥,我的手握着锨都费劲更别说和泥,我的班长一位老职工,手把手教我,终于和好一堆泥,看着自己的劳动果实,看着我们相互沾满泥水的脸和衣服,都哈哈大笑起来。和好泥后就是脱坯。拿起坯模子不知怎么用,还是班长指导我们,将泥放在模子里,左手一推,右手一推,将四个角填满泥,中间用手一抹,双手轻轻一抬模子坯就脱好了,然后沾点水再脱下一块,就这样半天下来还真脱了不少,可当要收工时,我几乎站不起来了,晚饭后躺在床上,看着 满手的血泡,再有就是浑身的疼痛,不由的又让我想起了家。
         大坯很快就干了,紧接着我们就用它盖房子,由于那里条件有限,所以当时盖房子都是底下有一米左右高的砖,然后上面都用大坯,排长为了培养我,让我当上了排里唯一的女大工,大工负责砌墙,小工负责递灰、和泥。我站在两米高的跳板上,心扑通扑通得跳,十几斤重的大坯一手都拿不动,可是我还是勇敢的砌起墙来,砌墙时要格外小心,因为要是砌歪了,就有倒塌的危险,慢慢的几天下来,我的技术有了很大提高,我还学会了砌火炕,瓦瓦,等活。不到一个月,我们亲手盖起了自己的宿舍,望着一排排自己盖的房屋心里无比高兴,但这里付出了我们多少汗水,只有我自己知道,那时候,夜间站岗是我们最怵头的差事,由于北大荒的冬天非常冷,谁也不愿意从热被窝里出来站岗,我们是一个小时一换班,有时去喊下一班的要喊几遍,虽说只有一小时,可是一折腾就是两三小时,记得一次我带班,新来的一个北京青年和我一班,夜里站岗真是很吓人的,一是怕遇上狼,二是怕二毛子(苏联人)出现,正当我站在水井旁观看时,一个身影走过来,我警惕的望着,原来是那个北京青年,他告诉我说那边山包上发现有人,我一听头发丝都立起来了,我们两个慢慢的朝山包靠近,只听到树叶刷刷的响,我们趴在地上仔细观察,哪有什么人啊,原来是我们连队的那头老牛在啃树呢!我两个站起来对视着,不由得哈哈笑起来。 由于我们是兵团,所以一切的要求和部队几乎一样,夜间屋里不准放便盆,所以要起夜就必须到离我们还有100来米的厕所,一天我起来方便,回到宿舍,突然感觉自己的裤腿里有什么东西在动,我下意识的一把抓住裤腿大喊:“耗子!”我的脸色顿时变样,这是全屋的人都醒了,一个北京的张大姐马上跳下床,帮我抓耗子,她一边说别怕,一边慢慢的脱下我的裤子,脱到最后也没发现什么耗子,反而是我晚上换下来的裤头露了出来,顿时屋里一片笑声,第二天一大早连长就问我,听说你昨晚抓耗子呢,我听后不由的自己也大笑起来… …,在冬天,我们都要去割苇子,去之前连长告诉我们那里很艰苦,我们思想都有了准备,可是到那里一看,简直比我们想象的还苦,先说住处就是一个帐篷,没有床,地下铺满了草,每人只分到一肩宽的地方,只要躺下就很难起来,一起来就再也找不到你的地方了,屋里没有炉火,晚上睡觉时就留一个人往一个大汽油桶里烧木头,我有幸轮到一次,一夜下来我的眼几乎是失明了(由于烧木头会冒烟,用烟熏一夜可想眼睛会如何)。那时候如果不小心火掉到草上,那我们全连都有可能成为烈士。
         再说用水,全连100多人只有一个碗口大的井,做饭用水都困难,别说洗脸洗衣了,我们把雪化成水然后几个人同时洗脸,(和现在使用的洗面奶,诸多的化妆品是无法比拟的)然后吃饭,吃完饭后用雪擦擦碗准备下一顿再用,然后怀揣两个馒头出发割苇子,天冷馒头很快结冰,中午吃饭时就用镰刀削着馒头吃,一旦镰刀沾到嘴上,就会掉下一层皮,疼的钻心… …
       记得一次我被派跟车到莲花泡砍木头,在大雪封天的冬天,我们艰难的砍足了几车木头,由于在雪地里一根根的拉着木头,所以脚都出汗了,再加外面趟着大雪,雪遇热就融化,所以整个鞋都湿透了,在回连队的路上,我坐在马车上,两只脚冻得已没有了知觉,于是我跳下车跟着马车跑,跑累了再上车,上车后脱下鞋,把脚裹在棉大衣里,可是再下车要穿鞋时,鞋已冻得帮帮响,再也穿不进去了,我用力蹬着鞋回到了宿舍,脱下袜子再看看我的双脚,冻得都是大泡,战友们用雪给我搓,总算保住了我的一双脚。差点把我的一双脚献给我的第二故乡。
在兵团除了白天的体力劳动,最最害怕的就是晚上的紧急集合,有时一夜之间要两次,当紧急集合号吹响后,任何人不准开灯,摸黑穿衣服,打背包,不准说话,要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外面集合,。由于白天很累,我们的年龄又小所以有的人睡得很死,听不到号声,当被叫起来时就已晚了,所以匆匆抱起被子,就往外跑,当全连集合完毕,连长让我们分班,一个班一个班的从全连面前走过,这一走不要紧,什么姿势的人都有,有的抱着被子,有的把被子搭在肩膀上,有的用绳子一缠背着绳子,再看看衣服,有的穿着秋衣,有的球衣从衣服里露出袖子,有的衣服扣子张三扣给了李四,有的秋裤也露在裤子外面,再看看鞋,有的穿了一样一只,有的穿倒了,我自己觉得很聪明,干脆就穿了一双雨鞋,(因为好穿)可是一跑到上坡上,雨鞋就被树枝扎破,我在北大荒不知穿坏了多少双雨鞋呢,光齐步走这是好事,更可笑的是连长让我们跑步走,这一跑你再看我们,有的被子整个披在身上, 有的抱着被子五花八门,犹如逃难一般,那个场景我永生难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19: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 队 生 活


     由于平时零食少,冬天收获的萝卜变成了我们的美餐,东北的土壤肥沃这是人所共知,我们在新开垦的小山包上,挖个坑,洒上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大萝卜,那里的大红萝卜脆到一掉到地上就可以裂口,所以生吃起来又脆又甜,我回到天津就再也没吃过这样的萝卜,记得一次我们夜班收萝卜(白天拔完后放成堆)小郭开着28拖拉机拉着我们 ,由于是山坡,路很颠簸,只听咣当一声,我们下意识的捂住脑袋,都以为要翻车了,可是过了一会,只听到拖拉机的声音离我们远去,睁眼一看我们坐的车厢被甩在山坡下,小郭自己开着机头离我们远去,我们相互看着,不由得哈哈大笑,等了十几分钟,只听到拖拉机声音越来越近,我们都装着捂住脑袋大叫;(痛死我了)小郭下车后赶忙来看我们,问我们怎样,我们大家不禁又哈哈大笑起来,笑声赶走了困意,很快我们就拉完了萝卜。
    我们连队只有一个小卖部,平时买点手使手用的东西,因为那时零食特别少,特别是在东北就更少了,小卖部有时进点冻柿子和冻梨,偶尔进点饼干,有时进点东北自己做的高粱饴,这些就是我们的零食了,东北的冻柿子和冻梨,用水缓一下,把冰泡出来再吃,别提多好吃了,我现在试过很多次用冰箱冻柿子和梨,都没有那种滋味,开始我们吃饼干时,一股豆油味吃了就要吐,可是没有别的吃慢慢的也就习惯了,现在想起来还挺馋那种味道呢,最过瘾的是,吃高粱饴,有时小卖部一进高粱饴,我就买上二斤,坐在炕上开始大吃,过一会你在看,满炕剩的都是纸,那时也没有人担心会得糖尿病,可是这些东西不是经常有的,当时我们都十几岁,有谁不想吃点零食呢,可我们仅有这些,再想别的就是渴望和盼望了… …。
    由于与我们种的萝卜好吃,所以平时在萝卜入窖时我们会着时吃几回,(生吃)一次萝卜入窖,哈尔滨青年小丁把几个萝卜带回宿舍,晚上拿出来吃,不知是谁告诉了指导员,结果是全连开大会,指导员大讲特讲吃萝卜的事,他不点名的说:“你白天上班想着萝卜,夜晚睡觉梦见萝卜,你吃萝卜,打萝卜咯,放萝卜屁,你简直就是一个萝卜迷。”那是我们并不懂其实这是对人尊严的一种损害,反而都大笑起来,从此,这个小丁的名字再也没人叫了,代替她的确是“老罗",其实细想起来,那时我们才多大,要是现在有的还可能躺在父母身边撒娇呢,那时的大人不理解我们,更谈不上尊重我们,所以奉劝天下的父母,对孩子要尊重,要交心,不要以苛刻的语言伤害到他们。我最怕上夜班了,因为北大荒有三大害,蚊子,小咬和瞎蒙,夜间主要是蚊子,我们打夜班的工作是扫场,就是麦子用扬长机扬一下,将麦头和没打好的麦穗扫出来,我们抱着十几斤重的扫帚扫啊扫,有时困得拿着扫帚就倒在地上呼呼睡着了,我们将一个大围巾包在脑袋上,蚊子多的我们用手往围巾上一抹就会感觉一片粘呼呼的,手都变色了,整个脑袋木木的,就那样困得我们也睁不开眼,中间如果一休息,再想找人就很难,因为不知钻到那个苫布底下睡着了。一个星期的夜班下来,一个个的小脸黄黄的,就像得了肝炎,也怪,那时怎么想到蚊子会传染疾病呢!
    我小时候开始就不吃肉,什么肉都不吃,在连队这可愁坏了连长,平时还好没有什么肉吃,一到过节连长只好给我还有一个回民(北京青年)买点鱼罐头,炒个鸡蛋,就这个我们吃起来可高兴了,后来我们每个班分了一小块地,种上蔬菜,一到夏天食堂就到到各个班的菜地里择菜,可真是丰富了我们的伙食,另外连队也有蔬菜班,到时可以供应我们吃菜,记得一次我到菜地劳动,收工时拿了一个窝瓜回到宿舍,晚上烧完炕,把窝瓜往炕洞里一扔,一小时过去,我掏出窝瓜用刀切开,宿舍每人有份,那窝瓜的味道简直别提了,又面又甜好吃急了,到现在那个味道还回味无穷,回来后我多少次买过窝瓜都没有那个味道… …,好吃太好吃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19: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家 探 亲

      时光流转,轻卷帘幔。转眼下乡快3年了,71年底我终于被安排享受探亲假了,在这之前大多数的青年都已回过家了,我高兴的一夜没睡,那时没有电话只有写信通知家里,家里收到信得5-6天,这样还没等收到我已到家了,我回家需要将近三天的路程,我反复回忆着家里的一切,想着妈妈的样子,终于到了塘沽火车站,可当时是夜间2点多,和我同行的还有小宁和小杜,小杜是男生他把我和小宁分别送回了家,到了家门口,我心情激动,一个我想了3年的家,我终于又看到你了,沉思片刻我上前敲门,没有回音,我又敲窗户,这时里面传出了一个男人的声音:“谁啊?”“是我”“你找谁?”我说:“是我啊,开门吧。”他又问:“你是谁?”我说:“我是秀凤”“姓孟?这里没有姓孟的”我又说;“开门吧”又等了一会,门打开了,妈妈和哥哥站在门前(原来这个男的是我的哥哥)妈妈两眼直直的看着我,我喊了一声“妈”扑到了妈妈的怀里… …,写到这里我的眼泪不禁又掉了下来,三年了妈妈都不认识我了… …。

       一个月的探亲假很快就要结束了,算算时间回到连队正好是腊月二十九,第二天就是过年,母亲说什么也不让我回去,说到了初二再走,在家过一个年,我心里多想和妈妈一起过年啊,可是连队有纪律,我多少也是连队的小干部,而且别的队友也说,我们跟着你,你走我们也走,你不走我们也不走,我思前想后还是说服了妈妈,按时和队友回到了连队,连队这边,指导员和连长打赌说他们肯定不会回来了,连长坚信说小于一定回来。就在二十九那天,连队很多人站在连部门口,看从凤翔来的车停还是不停,一看车停了,连长派了很多人到路口接我们(从连队到路口还有一里地),连长笑着说好样的!晚上全连开大会,着重表扬了我们,我的心里酸甜苦辣,说不出的滋味,内心深处还是想家,可人却毅然的回到了连队。虽然我不是一个真正的军人,可是我却做到了一个军人应该遵守的纪律,细想起来心里还是甜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19: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名山龙都 于 2013-4-24 17:18 编辑

                                                            再 次 进 学 堂   
  
    三年多一点的北大荒生活转眼过去了,由于我的表现,连队给了我很多荣誉,年年评为五好战士,并让我代理副指导员,71年的3月1日不满18周岁的我又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连队第二个入党的知青,并参加了12团的第一次党代会,团长说你是我们党员中年龄最小的,72年的九月,我又被连队所有领导一致荐选到天津师范学院外语系学习,圆了我多年上大学的梦。我没给北大荒做些什么,可他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因此我由衷的认为,北大荒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它锻炼了我的思想,意志,勇气,智慧,力量和身体,在我离别的的头一天晚上,连队开会欢送,我生平第一次端起了大碗,喝下了一碗酒,发言中自己不记得说些什么了,只是热泪满面,真是依依不舍,别了,我亲爱的战友,别了我患难的黑哥黑姐们,别了那威严毅立的名山,别了我亲爱的北大荒…,我的第二故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19: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京 城 聚 会

            2009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北京2009知青下乡40周年纪念大会,心情格外激动,大会盛况空前,北京党校礼堂座无虚席。当我见到分手30多年的老战友时,我热泪盈眶,,我亲爱的战友你如果感兴趣就上我们的雅虎网看一看,这些朋友就是我要写的第二故乡里的主人公,我们一起风风雨雨度过了长达十个春秋,北大荒留下了我们知青的足迹,留下了我们多少泪水和汗水,又留给我们多少回忆… …,只有心中执着的挚念,依依撩拨我的心弦。名山—让我的情感繁衍,滋长成文字的翅膀,诗意的音符,飞向你。从北京回来后,我们在塘沽又热情的招待了哈尔滨,上海,温州等地方的战友,分别时我们紧紧抱在一起,千言万语。万语千言都汇成了无尽的泪水,久久不愿分开,再见我亲爱的战友们,让我们保重身体,五十年后我们再相聚!亲爱的战友们,到今天为止我的第二故乡暂告一段落,由于水平有限,可能有些思想和观点不够正确,恳请谅解。下乡是历史的一个阶段的产物,毕竟过去这么多年了,可是回忆起来还是历历在目,永生难忘,我们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北大荒,我和我的战友比起来,我是幸运的,他们有的在那里呆了十年,人生有几个十年,因此我们这些已六十岁的姐妹兄弟们,更要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保重身体,快快乐乐的度过今后的每一天。衷心祝福你们生活美满,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21: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阅读完于于秀凤的佳作第一段--初 踏 黑 土 地,“....我们是7083(七零八散)装甲(装假)部队,主要任务同样是干活,....",情景熟悉、语言实诚,读着亲切,仿佛有回到几十年前的北大荒。
   一下子用心用泪写了这么多的回念文字,感谢于秀凤。也感谢崔静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21: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念胜 于 2013-4-17 22:05 编辑

     文章真是好,受益,受益!也感谢楼主把好文章介绍给我们!容我慢慢细读,慢慢品味。
   提个建议,每篇都可作主贴,方便阅读,方便顶贴。
   咱团天津知青中有不少能写的,比如,吴淑英,读过她的文章,期盼再读!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1 09: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同学文画俱佳,可惜了,扎在了小地界儿,赶紧马骝地回塘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1 09: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念胜 发表于 2013-4-17 21:52
文章真是好,受益,受益!也感谢楼主把好文章介绍给我们!容我慢慢细读,慢慢品味。
   提个建议,每 ...

对第二故乡的回忆,亲身经历有感而发。读来亲切、感动,令人回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5-3 20:23 , Processed in 0.03042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