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古镇丽江(4)
古镇的文化与传播者 王念周娅
青藏高原东西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了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于是,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便成为温暖湿气流北上的通道。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顺着横断山的山脉北上进入中华大地,给青藏高原的东南地区带来暖风和丰沛雨水,调节了整个地区和邻近区域的气候,暖气流的移动让整个横断山区的气候也得到了调节。丰沛的雨水注入江河水,让流经横断山区江水的流量更大,更充盈。横断山的植物和生物随气候的变化而进化,显示出对气候的适应性。 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 生活在横断山的人与其它大山中的人也不同。横断山区由于交通不便而闭塞,许多区域很少受外来影响,一直保留着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在横断山区生存的人大都是少数民族,而且族群多,要占到中国少数民族族种的一半。各民族和部落间因地势而交往少,一些族群在横断山区世代繁衍、继承和保留了各自的古老习俗和文化,其中就有纳西族。纳西族人数大约有30多万,人数上在中国56个民族中是个少数民族,但是这个民族文化之古老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丽江坝子是纳西族世代居住的地。纳西族约有一半人生活在丽江,在大研古镇所在地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人类社会发展到我们今天的社会,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与与文化并重。中国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时,往往在自然和文化两个方面同时申遗。丽江在申请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同时还申请了世界记忆遗产。于是,丽江有“丽江古城”和“三江并流”作为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外,还有“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作为世界记忆遗产。一个地区能够同时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三个遗产认证,这等殊荣对丽江来说实至名归,让国人让世界更了解丽江的山水和文化,尤其是支撑纳西族生存和延续的东巴文化。在丽江旅游离不开纳西族,更离不开纳西族东巴文化。 东巴象形文字
东巴文化是用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宗教。东巴教的经书是一种既有表达意义的成分又可以表达声音的图画象形文字。东巴经书的形态如图画,文字很美,比甲骨文的字还美;东巴经书的文字古老,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甚至比甲骨文还要古老。东巴文的经书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瑰宝。做为世界少上少有的形象古文字,东巴文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也很大。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中华民族十五项重点保护的绝学,其中就有纳西族东巴原始宗教及其古老经书。
东巴象形文字 来丽江游玩的外国人很多,其中也有不少外国人到丽江后就常驻不走,有的甚至开店、娶妻、生子,做长久打算。其中有一个当地导游时常提及,丽江人也没有忘记的人,这个人在丽江是一个传说,也是一名美国人在丽江事实的故事。
这名美国人的名字叫约瑟夫·洛克(Joseph Charles Francis Rock),确切说洛克是奥地利人,后加入了美国国籍。他是一名被人称为“植物猎人”的植物学家。1920年洛克曾经去东南亚考察植物,了解了云南和丽江。于是1922年他受美国农业部派遣又到云南,专程寻找抗栗子树病毒的树种。受丽江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从1922年到1949年,洛克前后六次到丽江,与丽江结下不解之缘。尽管他从1930年起就没有任何收入,于是变卖家产,仍然自费往来丽江。在洛克往返丽江的这27年间中国社会正处在动荡之中:他初到丽江的时候中国正处在民国时期。那时中国历史上社会很好的一段时期,但后来也发生军阀混战;以后是日本侵华和国共逐鹿中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洛克离开了中国。在到过滇西高原的西洋人中,洛克对丽江的热爱和执着毕其一生痴心不改。洛克对丽江山水和纳西族文化的这种执迷程度至今无人能够超越。 洛克在丽江的家 这名美国人在丽江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他以丽江为中心,在青藏和云贵高原以及横断山一带对当地植物、人文风俗进行考察。这片区域大川大水,交通僻绝,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存的地区。洛克跋山涉水,考察艰辛,他取得的业绩十分傲人。仅仅在1923年,洛克就采集卡6万植物标本、上千鸟类标本和几十个哺乳动物标本和相关照片。洛克在中国的二十多年间,写了许多有关中国高原植物的论文和有关中国高原风土人情的考察资料。在丽江居住期间,洛克在从事植物研究的同时逐渐关注中国云贵高原人类的社会发展。在丽江,他本人也由一名从事植物研究的科学家转为人类社会学家。他在美国杂志上发表的纪实散文把横断山区的民族风情、纳西族文化和传统习俗介绍给西方社会,从而引发了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灵感。希尔顿1933年在其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创造了香格里拉一词。香格里拉这个词是音译,如果按照意译就是世外桃源的意思。香格里拉一词成就了一个伊甸园的传说,让中国的横断山成为世界人间的美景之地。
1949年那年,65岁的洛克不得不离开中国。那时的他为研究纳西文化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没有任何生活来源,在美国完全靠朋友的接济生活。他唯一的财富是在丽江收集的8000册东巴经书,最后为了生活和出版他的专著不得不将经书变卖。
洛克终身未娶,他半生追求的精神依托就是丽江的山水、雄奇的雪山冰峰,纳西族的古老习俗和文化让这位美国人难以忘怀,以至于他在弥留之际还在留恋丽江:宁愿死在丽江,也不愿意孤独地在病房里等待上帝的召唤。洛克的丽江之恋在生死之间,情深意切非语言能够形容。
美国人洛克是文化使者,第一个向西方社会推介横断山,推介丽江的人。今天的丽江已经是一座国际旅游城市,成就在今日,它对外开放迈出的第一步却始于九十多年前。丽江今天的名气与当年洛克的奔走的因果关系我没有论证,我只知道丽江人民没有忘记洛克,在丽江地方发展史上是否应该提及。洛克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走遍了丽江地区的山山水水。他写了多本介绍横断山以及周边地区的专著,包括《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和《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洛克在丽江的历史上给自己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洛克与纳西助手
洛克是一名植物盗窃犯,他从中国滇西地区偷取了几万个植物标本。洛克还是一名文化盗窃犯。东巴经共有三万余册,其中失散到国外的约一万多册。流失到国外的经书百分之八十是由洛克拿走的。在今天的社会,偷运动植物标本触犯了中国野生动物和植物的保护条例,也违反了世界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东巴经属于国家文物,偷运出境的是走私行为。可以说,洛克是一名动植物和文物国际走私犯。古人有千秋功罪留给后人评说的做法。对于洛克老人的定性,谁来评说?用哪个阶级的观点来评说?作为一名游客,我对此多少纠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