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韵痕(197) 贵阳花溪美
到了贵阳,不可不到花溪。面对它那天然韵味和田园情趣,难怪中外游客到此流连忘返。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由贵阳去长顺,也曾到过今天的花溪。花溪原称“花仡佬”。这里杂居着汉、苗、布依、仡佬等兄弟民族,其中以仡佬族最多。因仡佬族妇女服饰花俏绚丽,被人们称作“花仡佬”。 花溪风景的开发,始于清道光以后。据说,当地有一塾师名周奎。在五六十年间,竟出了两个翰林、三个进士、两个举人。周家以为这地方灵秀,于是先后在麟山建楼,龟山建阁,蛇山种柏,缀以双亭;并在河中叠石为坝,堵水为潭,疏浅渚为州;周奎长子周石藩还在花溪建一别墅名“借花草堂”。这就是花溪山水园林的刍形。抗战期间,贵州成了大后方,达官贵人、文人学者云集贵阳,见花溪风光迷人,遂着意开发。当时内地的上海大夏大学,杭州芷江大学、北京清华大学附中,都在花溪办学讲课,又为花溪增添了人文荟萃之所。 花溪的水很美。从花溪桥到芙蓉洲,河水缓缓而流,溢彩流光,如翡翠铺成,至放鸽桥一带,清流涟漪碧透,水中怪石嶙峋。 花溪的山也美。花溪镇周围秀峰林立,大将山,笔架山,碧嶂屏开,苍莽巍峨;而花溪园内的山,则又小巧玲珑,妙趣丛生。麟、凤、龟、蛇四山,或傲然倚天,或起伏连绵,构成了花溪园特有的山景。麟山虽小,但峭崖嶙峋,林木繁茂,好似伏踞着一头绿色麒麟。山顶两块巨石高耸,形如麟角突兀。沿曲径石阶而上,半山有一小洞,名“飞云岫”,只容一人躬身而过。出洞有“飞云阁”,在此小憩后,可直至危崖。极目远眺,花溪的浓妆淡抹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花溪的花更美。一年四季,都有花看。春天,桃花盛开,红云漫地;夏天,睡莲凌波,榴花怡人;秋天,桂花飘香,金菊迎客;冬天,寒梅傲雪,盆花斗艳。还有数十种野花,如兰草、杜鹃、刺梨、百合等,真是花团锦簇,引来了无数的彩蝶,也吸引着如织的游人。 (原载于《漓江日报》1997年10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