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975|回复: 8

九州(170) 重读萧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9 17: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州韵痕(170)
重读萧红


    一个春日,我拜谒了萧红的故居。我怀着悲怆的心情,缅怀一位蜚声一代文坛的女杰。我伫立在萧红雕像前,垂头不语,黯然深思。
    在20世纪初,一个弱不禁风的少女,想冲出这瓦房,想逃出这庭院,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力量,需要多么坚定的信念!她终于冲出了封建樊篱,挣脱了礼教的枷锁。她与一种顽强势力决裂,与一个时代决裂!撕破了家庭温馨面纱,割断了与“亲人”脉脉情思。等待她的是数不尽的磨难,看不尽的白眼,瞥不尽的冰雪面孔,走不完的不平路……一叶孤帆,沉沉黑夜,茫茫大海……
    好在她贫困潦倒时,有几人雪中送炭;需要同情时,有几人送上一束玫瑰花;需要安慰时,有几人和她说说心灵深处的话;需要爱抚时,有几人熨贴伤痕累累的心;在身卧病榻时,有几人在身前服侍;在她走向墓地时,有几人追随灵柩嚎啕失声……
    孤寂吗?看来好似,可她精神是充实的。近百万文字作品,展芸芸众生图像:王大哥的死,王亚明的“手”,芹的失业,翠姨坟头的草,小团圆媳妇的苦命,赵三哥、李青山的境遇……她的心和他们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
    10年凄苦生活,10年艰辛跋涉,10年笔耕不辍,留给人间的是无限思念……1947年,萧军在哈尔滨主办的《文化报》,出版了《八月的乡村》、《生死场》、《呼兰河传》、《跋涉》……于是,那出没于深山老林、乡村城镇的抗日游击队,在人们眼前一队队闪过;那贫苦人民痛苦地生,悲惨地死,一幕幕在人们脑海中掠过。人们听到了先觉者有力呼唤,看到了先知们高举火把,也结识了伟大作家萧红。
    浪迹天涯,潦倒一生,魂归故居,看到这一切,魂有灵兮,将宽慰于九泉之下。在萧红的故居,我购买了她的著作,以充实书柜。
    走出故居,穿过狭窄的街道,迎面扑来了鼓噪的市声,它震动我深思的耳膜,猛击我宁静的心房。
(原载于《青岛日报》2005年5月17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9 18: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坛近代女台柱,
击节尤吟洛神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9 20: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浪迹天涯惊女红,
潦倒一生愤难平。
魂归故居叹缘在,
洛神歌赋几多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21: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宝安 发表于 2020-12-9 18:34
文坛近代女台柱,
击节尤吟洛神赋。

    萧红散文风格的小说,总算被人们所重视,认为是文学上的丰碑,被誉为“上世纪三十年代文学洛神”,与张爱玲、石评梅、庐隐共称“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女作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0 16: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毛佩莲 于 2020-12-10 16:13 编辑

去翻翻我的书柜,我也想读萧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0 20: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博览 发表于 2020-12-9 20:16
浪迹天涯惊女红,
潦倒一生愤难平。
魂归故居叹缘在,

    1942年1月,病魔无情地夺走了这位仅31岁新女性的生命。然而她不足10年的创作生涯,却给祖国文学宝库留下了近100万字的珍品。柳亚子作挽诗云:“天涯孤女有人怜,病榻残诗泪泫然。”1957年萧红骨灰从香港迁葬广州银河公墓。呼兰的萧红墓葬的是一缕头发。1999年7月,黑龙江呼兰县举行隆重仪式,移回萧红的骨灰。她终于回到了养育她的呼兰河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3 12: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佩莲 发表于 2020-12-10 16:07
去翻翻我的书柜,我也想读萧红了。

    萧红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散文化结构,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并以其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的文体风格在我国现代文坛上独占一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3 1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颜逸卿 发表于 2020-12-13 12:43
萧红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散文化结构,形成了别具 ...

华夏文坛独一寓,
公知泣泪读心语。
岁月无情难善事,
书论翩跹惊寰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4 17: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博览 发表于 2020-12-13 19:52
华夏文坛独一寓,
公知泣泪读心语。
岁月无情难善事,

    萧红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 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5 07:17 , Processed in 0.02245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