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20-12-1 18:08 编辑
九州韵痕(155) 要看真的长城得赶快
要看“真的”长城,应该去河西走廊,去古时的凉州与甘州。看惯了北京城外的八达岭长城,误以为长城就该是那种规整宏伟的模样。其实,重修一新的八达岭,失去了历史的沧桑感——一个曾经千军万马的老者,如果一根胡子都没有,还涂脂抹粉地靓丽着,我们如何还能肃然起敬? 明代长城离312国道很近,近得打开车窗好像就能碰到它城垛上的黄土。它像一只倒下的雄狮,王气虽存,但鬓毛已颓。大漠沙如雪,关山月如钩,长城慢慢老去。在很多地方,它的烽火台已经老成一个黄土堆,它的城垣已经老成一线土垅。 老长城的年龄大不一样。我们看到的最古老的一段长城,是在通往渭县的公路旁。如果不是一块“战国秦长城遗址”的石碑立在那儿,很难注意到那条在山坡上若隐若现的黄土垅——它是当年秦将蒙恬主持修建的秦长城的一段,上边或许还残留着孟姜女的泪痕? 最奇妙的,是甘肃武威地区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国道上,往张掖的一级公路北侧,有很长一段都可以看到汉长城与明长城平行延伸,外侧是汉长城,内侧是明长城。汉长城已然成了连结成串的夯土堆。明长城则仍有城墙甚至女儿墙的模样,烽火台也依稀可辨。 汉武帝对北方匈奴的坐大,一直耿耿于怀,他的大将卫青、霍去病逼退匈奴取得河西之后,他立即开始经营这条漫长而重要的“走廊”。一来可以切断匈奴与青海羌族的通道,防着他们联手抗汉;二来保住了与西域诸国乃至西欧的商业通道——丝绸之路。汉武帝征调人马在祁连山脚下修筑长城。“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匈奴人沉痛地望着大片丰美的牧场落入汉人之手,惆怅地看着长城从敦煌一直绵延向东,接起秦长城,“烽燧日夜相望”…… 热衷于重修长城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着退回大漠的元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武威从东向西在汉长城的基础上增修了百余里坚固的边城。这汉、明两道关城,看来确实让蒙古铁骑望而生畏,息了窥视中原的雄心。 行走于丝绸之路,看到的最有“长城模样”、保存最完好的,是张掖地区山丹县境内紧贴312国道的那一段明长城。奇怪的是,这段长城没有建在山脊之上,而是贴着田畴平地垒起,宽约1米,最高处也不过4米。它为什么不建在山上?它挡得住北边来犯的铁骑吗?据专家猜测:建长城,要和泥脱坯,需要大量的水,而这里山上不容易找到水源。这段长城,恐怕只是国境的标志,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这里距关城颇远,只有少许驻军,大军都驻扎于100公里开外的张掖,真的有事也援救不及的。 要看长城,赶紧到河西走廊来。真的不知道,这绵延了两千年的黄土墙,还能让我们看多久,大漠的风,吹得实在太凌厉,已经变成黄土垅的长城,近乎不堪一击;西部开发,修路造楼也会越来越多,难保不会对古长城再动干戈。对如何保护西部的古长城,目前无论是技术、资金,还是地方领导的观念,似乎都让人看不到希望。 (原载于《甘肃旅游》1999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