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宋宝安 于 2020-10-14 06:30 编辑
塘沽西廠村和西廠大坑
作者 艾玛
50年代初西廠村還是地地道道農村景,種菜,養畜,有很多農戶養鵝看家(那時狗己被全部打殺),鵝遇到生人路過會伸脖仰頭展翅,一付打鬥姿態。在西廠村西邊就是西廠大坑.西廠大坑南北長近四百米(和海河寬差不多),東西寬三百多米。離坑(湖)沿二十多米水就有齊腰深(1.2米),到離沿三十米時就到脖子那(1.5米),中間就更深了。聽說52年時一志願軍歸國報告團軍人,用自行車輪胎充氣做救生圈游到中間,輪胎洩氣被淹死了。我們幼時常去大坑游泳,因為曾有人溺水,所以都比較謹慎,只順著湖邊遊,就是遊會了,也是向中間遊一段就返遊回來。
西廠大坑東接西廠村,西邊不遠就蓋了現在的二中,南近海河,北邊到現在體育場及原展覽館一帶。聽老人說它原是和海河相通的一個洩湖,以後和海河阻斷成湖(坑)。
54-55年時,塘沽建港完工,對外貿易驟增,首期工程後碼頭還不夠船泊停靠,開始啟用沿河碼頭。為了保證三千噸船泊能進河停靠碼頭裝卸貨物,就對海河清淤挖泥。西廠大坑被吹泥船泵上的海河泥漿淤積填平,近河部分被修建成現在的河濱公園。
河濱公園修好後,遊人並不多,那時在連塘莊與歸莊交界處還有一個永利小公園,雖小些但綠化景色優於河濱公園,夏秋季傍晚還是有不少消暑照像的人群,我記得還有一個游泳池,在醫院辦個體檢合格證明,就可以買票入池游泳。
以後河濱公園越建越好,隨著塘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遊人越來越多,我離開塘沽幾十年,每次回來探親,都能感受到她的變化。
回塘沽近幾次,畄下了和家人的合照或風景照,通過照片就可看到河濱公園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