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817|回复: 3

卢新华:一夜之间,好像就到了云天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12 10: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伤痕》作者卢新华:一夜之间,好像就到了云天里
微信图片_20200812100941.jpg
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发表卢新华的小说《伤痕》
图为卢新华(中)在复旦大学读书时与同学唐代凌(左)、李辉(右)合影
未命名_副本.jpg

卢新华



本刊记者毛晨钰 / 文

楔子

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整版发表了卢新华的小说《伤痕》。“伤痕”这个词很快成为一个文学思潮的名称,卢新华也因此被视为“伤痕文学第一人”。在那个时期,这篇小说的发表是一群人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对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一种参与。

毕业后的卢新华去了《文汇报》当记者,后来又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下海经商,在当时被认为是“中国文人下海第一人”。此后,1986年,他又飞往美国,在大洋彼岸求学、生活……

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不会有之后的文艺大解放。虽然发表《伤痕》后,卢新华逐渐在公众视野淡去,但“伤痕文学”的影响一直向后延伸,之后的“反思文学”“改革文学”都受到它的影响。
文艺界这种打破传统、渴望求变的尝试在新时期尤为明显。在此之后,余华、莫言、格非等一大批作家的创作开始井喷,形成了当代文学的繁荣期。2012年,莫言还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为中国文学在世界上赢得了最高荣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10: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夜之间,好像就到了云天里
一道帘子,把上海虹口区和平公园附近的一间阁楼分成两个声部。
一头的呼吸声一松一弛,高低相间。不大的床铺上睡着一对夫妻。另一边则有连贯的“沙沙”声。那是黑色钢笔划过纸张的声音。一个年轻人坐在缝纫机前,上面摊开了一本笔记簿。他叫卢新华,是这对夫妇的准女婿。
这是1978年4月上旬的一个周六,复旦大学77级文学评论专业学生卢新华回到了未婚妻家。从当天晚上6点开始,他就很少站起来,埋头在缝纫机前工作。一笔笔,在纸上落下针脚,缝出了一篇叫《伤痕》的小说。此后,中国文学界有了件“新衣”——伤痕文学。
《伤痕》的主人公是个叫“王晓华”的女学生。“王”是卢新华母亲和岳母的姓氏,“华”是卢新华和当时的未婚妻名字中共有的字,“晓”象征了黎明将至。为了与自己的“叛徒妈妈”决裂,还没毕业的晓华就报名上山下乡改造自我。母女一别,就是9年。即便如此,她仍处处受挫,不能第一批入团,被迫离开爱人。直到粉碎“四人帮”后,她才重新回家,却已然错过跟母亲见上最后一面。
卢新华写得很快,一气呵成。他说:“整个写作就像有人在给你讲故事,而你做的就是记录。”第二天凌晨2点,他终于给故事圈上了一个句号。
扔开笔,卢新华擦干眼泪,揉了揉眼睛,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可以死了!”

“那个时代,人人都有伤痕”
小说写完后的周一,卢新华把文章拿给中文系的一位教写作课的老师看,并暗自期待,倘若老师觉得好,还能代为向相关杂志投稿。两天后,老师对他说:“卢新华,你这个小说写得不错,挺感人的。但是,我得直白地告诉你,这样的小说是肯定发不出来的。我曾在《朝霞》杂志社呆过两年多,相信我还是有自己的判断力的。至于为什么不能发,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我还是建议你多读一些马恩列斯毛论文艺的著作,从那里也许能找到答案。”
就连同学们的看法,也都莫衷一是。卢新华曾把文章拿给班里几个文学理论水平比较强的同学看,他们的反应都很平淡,而且觉得有很多问题。这对卢新华打击很大,于是把《伤痕》锁进了抽屉,心想,“十年后再说吧”。
4月中旬的一天,晚上9点钟,同学倪镳找上了躺在床上看书的卢新华,管他要稿子出墙报。这是开学后的第一次墙报展示,班里每一个同学都要拿出自己的作品。
卢新华翻身下床,原本想重写一篇。提笔写了一两行,实在写不下去,于是从抽屉深处翻出了《伤痕》。第二天,他把小说重新誊写在稿纸上,交给了倪镳。
几天后的一个周末,一大清早,卢新华被不寻常的嘈杂声吵醒。他有些恼火,不得不起床洗漱。走出宿舍门,就见走廊里挤满了看墙报的人。他没在意,洗漱完走回寝室时,才发现很多同学手里都拿着纸笔抄写,还有不少女生在抹眼泪,其中不少是外系学生。所有目光汇到一处——墙报的左上角。那里写着醒目的文章标题——《伤痕》。
一时间,《伤痕》在复旦校园引起轰动,《文汇报》的编辑钟锡知也听说这事了。他托复旦的老师向卢新华要了稿子,很快就印成小样分寄给各界人士,征求意见,却迟迟没有真正发表。此时,过去十年所带来的“伤痕”并未真正痊愈,这篇小说无疑会戳到很多人的痛处。
近3个月等待中,《文汇报》始终没有回应。于是,班级里一批特别喜爱《伤痕》的同学建议卢新华将此稿投给北京的《人民文学》。推荐信递出去两个月后,卢新华就收到了《人民文学》的回信:“卢新华同志,你的来稿经研究决定不予刊用了,现退还给你,欢迎继续来稿。”
《文汇报》的信在7月暑假来临前姗姗来迟。编辑部通知卢新华,希望他暑期不要离校,因为《伤痕》可能会在这期间发表,双方需要沟通修改意见。
钟锡知约卢新华在文汇报大楼6楼见面。他们足足给卢新华提了16条修改意见。学校酷热难耐,有一天卢新华便搬张课桌在校园的路灯下改稿。为了防蚊子,他不得不穿上长靴。
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用了一整版刊登《伤痕》。一经上架,很快售罄,当天加印到了180万份。小说作者卢新华跑了七八个报点,最后在一个偏僻的邮局买到了几份。
小说刊登后的两三个月里,卢新华收到了近三千封读者来信。有一位西安的读者给他写道:“我和你小说的主人公王晓华同名同姓同岁,同年下乡,同样的家庭遭遇。我不知道远在东海之滨的你,如何这么详细地了解到远在西北古城的我的这一切的。”尽管小说中的故事并非卢新华亲身经历,但“那个时代,人人都有伤痕”。
卢新华曾写过一篇名为《众缘成就的》。他认为没有复旦那些因《伤痕》落泪的同学和各界人士的支持,就不会有大家看到的《伤痕》。而一切的大背景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在卢新华看来,“《伤痕》的发表也是对改革开放中思想解放运动的参与”。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卢新华觉得,这篇文章与《伤痕》是“相互促进”的。这篇文章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伤痕》的发表,而后者也促进了社会的思想解放。
也是在这一年的冬天,思想解放的春风吹到了诗歌界。诗人北岛等人在北京创办了民间诗歌刊物《今天》。这本刊物被视为中国朦胧诗派的聚集地。之后鼎鼎大名的诗人舒婷、顾城、芒克、江河等,都在《今天》上活跃创作。这群憋坏了的诗人点燃了新诗变革的火种。一时间全国创办或复刊了上百家诗刊。
对于身处其中、见证历史的卢新华来说,在变化来得猛而疾的1978年,“一夜之间,好像忽然一下到云天里面去了”。

不用再背油条回家
如今回忆起来,卢新华觉得,也许一切都是有伏笔的。
1954年,卢新华出生在江苏如皋,后来一家人随在部队的父亲到了山东。15岁时,卢新华回江苏插队落户。1973年,他应征入伍,在山东曲阜某部当侦察兵。当兵期间,卢新华陆续读到了托尔斯泰、契科夫等人的作品。不过,他最喜欢的是鲁迅小说。在他的枕边和军用挎包里,总会放一本《鲁迅小说选》。纸张边缘已经起毛,他还专门用白纸做了个封皮,“鲁迅把中国封建传统的国民性看得太透彻了”。从那时开始,卢新华就想过,如果打算写小说,那么鲁迅的文风会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4年后,卢新华从部队退伍,到南通柴油机厂当了名油漆工。如果这年冬天没有恢复高考,也许卢新华会从车间调到科室,做一名文员。
1977年,卢新华最早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很快文件也传达到了厂里。
当时,厂里还有另外两个同事一起报名参加了高考。一位同事帮他们弄来了几张南通一中的听课证。每天五点下班后,三人结伴去听课。先走一段陆路,再由小船摆渡过河,往返需要1个小时。
这年12月,卢新华与570万学生一起走进考场。
1978年2月28日,卢新华到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评论专业报到,他的班级被称为“7711”,77是指1977年考入复旦,11是中文系文学评论专业的代号。最初全班有50个学生,平均一个省招2个。其中有不少人已近而立之年,年纪最大的已经33岁。
开学不足两月,在一次作品分析课上,老师讲到鲁迅好友许寿裳对《祝福》的评论:“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封建礼教吃祥林嫂。”这引发了卢新华对过去10年的反思,“每个人的身心都留下了不可愈合的伤痕”。
那天中午下课后,在回宿舍的路上,抑制不住的创作冲动让他突然决定要写一个儿子与父亲决裂的家庭悲剧。后来,考虑到女性情感更细腻,他把主角改成了一对母女。至于篇名,也是受了鲁迅先生《狂人日记》的启发,从“文革歪歪斜斜的历史里就看到两个字,那就是伤痕”。
对卢新华来说,能有机会考大学就是乘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他记得入学第一年,有一个从大连来的同学。放假回家时他买了一麻袋油条带回老家,“那时候什么都要票,布票、粮票,后来这些都慢慢消失了”。第二年再回家,那个同学就不再买油条了。
“要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灰终究有落下的一刻。

1979年,第六期《河北文艺》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歌德”与“缺德”》的文章。该文作者李剑认为,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歌颂党、国家和社会主义,而不应当专门揭露“阴暗面”“伤痕”。“伤痕文学”一下子被推上风口浪尖,首当其冲的就有卢新华的《伤痕》。

微信图片_20200812103055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00812103552111111111.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12 19: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洋镜,一生能看过两回以上的人不大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12 22: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宝安 发表于 2020-8-12 19:08
西洋镜,一生能看过两回以上的人不大多。

感慨岁月无情,
思绪畅怀横行。
多少祭奠文字,
命运蹉跎朦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6 15:17 , Processed in 0.0624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