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231|回复: 6

丢车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7 22: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1971年10月16日,我第一次回京探亲。还没到佳木斯就把火车票丢了,且同行知青的车票一并丢失。
1
    一切都是兴奋惹得祸。从四人(北京知青梁晓英、李淑英、魏坚与哈市知青于清瑗)被批准回家探亲之日起,便沉浸在与亲人团聚的喜悦中。
1
    自1971年1月开始,兵团知青可以享受探亲假了。春雷掠过大地,蓝天格外灿烂。经过憾人心魄的戍边扎根教育已沉寂于静默中的广大知青无不欢欣鼓舞。
1
    行程设计、行装收拾、挤乘班车、车站购票等探亲准备工作无一不在兴高采烈中进行。
1
    行程是自鹤岗乘火车去佳木斯换乘78次(佳木斯至天津)特快列车分别抵哈至京。上车后憧憬着与亲人重逢的情景,尽情欣赏着沿途久违的城市风光。兴奋之中全然不去留意身边来往的旅客,路人几乎一眼就能识别我们的身份。
1
    通道上站满了人,行李架上、椅子底下和门口堆满了包裹行李。我们被拥堵在车厢门口,任凭乘客在身边和行李中挤来踏去,模糊记得曾有几个当地小伙子不止一次在我们周围钻来钻去。
1
    越担心出事越出事。根据众多探亲归来知青传授的安全乘车经验,我们上车后将车票交给最沉稳的知青统一保管。重大责任迫使她异常警觉,惟恐车票有失,经常下意识按摸衣兜,感受车票是否硬硬得还在。她不时拿出车票数数是否还是8张(每人1张通票1张加快票,频频出示车票恐怕便被心怀歹意的人盯上了)。当快到佳木斯准备下车时,衣兜蓦然空空如也,四个人的8张火车票都不见了。
1
    我们发了疯一样地寻找车票。三个女知青紧紧搂着丢票知青的外衣揉来搓去把所有的兜都翻个底朝天,我和鲍晓冀(7团北京知青,鹤岗购火车票时结识)上天入地翻江倒海,把行李彻底检查一遍。最后钻到椅子底下,推开各色鞋袜几乎测量了每一寸车厢地板,身边的旅客都起身协助寻找并不断安慰我们。
1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全部车票像水蒸汽一样蒸发了,消失得无声无息无影无踪。所购鹤岗至北京至哈尔滨通票分别是28.5元、8.5元。78次至天津至哈尔滨加快票分别是4.4元、1.2元,回京车票相当于当时一个月工资。
1
    不补票不许出站。我们的慌乱立刻引起了车站的警觉。当确认票已丢失正在手忙脚乱地往车下搬行李时,一个高冷严峻的检票员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身旁。她可能属于站台巡查人员,职业练就火眼金睛。随意一瞥就看出我们的行态可疑,径直来到跟前要查票。
1
    做贼心虚无票心也虚。没票没魂,似乎失去了立足之地。看见从天而降的铁道卫士,我们像犯错的小学生忐忑不安,结结巴巴地诉说难以启齿的噩运。国家铁路利益捍卫者的意志似铁如山。她庄严地宣告祖国的神圣规定,没票必须补票,没票不许出站。恐惧笼罩大地,威严凝固一切,在突如其来的横祸惊吓和庄严威慑下莫衷一是,茫然不知所措。
1
    同情并声援我们的旅客渐渐散去,看着他们坦然出站的背影无比羡慕。车站内空旷寂静,周围都是身着蓝制服的铁路工作人员。她们义正严词。人人都在申明国铁大义,凛凛天条至今记忆犹新。我们不但要补票,还要从始发站补票。如查出有逃票动机或有前科则加倍处罚。丢票知青泪眼汪汪捧出她攒的全部路费(我至今记得那是厚厚的一沓面值两元人民币,约一百多元)。
1
    危难关头,胆从急中生。毕竟已是英武的兵团战士,屯垦戍边的漫天风雪淬砺成的苍凉坚韧性格,凝炼了患难不舍情谊。冤情和重压迫使我们困境奋争。钢铁意志几乎瞬间迸发,坚决不补票!不让出站就不出去了!
1
    很多事物运行到高潮往往就意味着结束。面对意志越发坚强,几乎是刀枪不入的劳苦知青。一位似是领导的中年女士不耐烦的挥挥手,制止了责难与辩解。算了算了,你们不用补票了,赶紧出站吧!
1
    乌云突然散去。能出站了!看着信步离开检票员的背影,担心她们翻脸变卦。大伙瞬间把行李肩扛手提,快步疾走,恨不得一步离开倒霉之地。
1
    不能出站!出站可能买不到当天的车票了。新的难题迫使我们停下脚步。始终声援并陪伴我们的鲍晓冀也告诫,坚决不能出站,如果买不到车票就无法按期归队了。
1
    瞬间决定不出站了。在站内静侯当晚8点佳木斯站始发的78次特快,设法上车补票。没有按时完成清场任务的车站工作人员看到我们出现异常,不再轰撵而是婉言相劝,甚至要帮我们拿行李礼送出站。
1
    心静如水,绝地求生。梁晓英和李淑英看守行李,我和鲍晓冀与于清瑗申诉争辩,和站方又开始了斥责─申辩─再斥责─再申辩─直至重新开始的无限轮回。
1
    哀兵易胜。再次引发的喧哗持续敲击着寂静的站台,站内工作人员几乎都到室外观看但不再集体训斥我们。僵持中,佳木斯车站站长悄然露面了。他鼻梁高耸,目光炯炯,嗓音洪亮,威风凛凛。当时我们认为他严厉冷峻,成熟老练,后来得知那年他才28岁。
1
    他平静但威严地要求我们拿着行李跟他走。出自从小养成的对铁路的敬畏,顺从地来到位于站台尽头的站长办公室。站长没有斥责,静静地听完我们的申诉后不置可否,只是让我们据实写出购票地点、时间、售票窗口、票款和车次。并让鲍晓冀写出所知情况的详细说明,随即拿着我们的“交代材料”静静地离开了。
1
    大家沉默无语。激昂退去回归平静后却越发感到绝望,开始冷静地面对严峻现实。佳木斯车站与78次列车没有义务承担车票丢失的责任。如果能让我们上车补票就是天赐恩惠了。
1
    似乎过了很久很久,站长终于英雄般凯旋。他告诉我们,经向鹤岗车站售票处核查,前面所述情况属实。考虑到我们是远道而来参加边疆建设的知青,车票丢失纯属意外,他允许我们无票进站。并答应向当晚78次列车长说明情况,至于能否上车补票,得看运气了。
1
    光芒拨开了重重迷雾,眼前豁然开朗。压抑沉闷的心脏顿感轻松。按照站长的建议,我们把行李放在站长办公室出站散心放松。
佳木斯阳光灿烂,每一条街道每一间房屋都洋溢着欢迎的微笑。70年代的边陲小城,人杰地灵,秀美无暇。我们漫步街头,空气清新,天高地阔,迈步轻松高远。
1
1       当晚7点,我们如约准时来到站长办公室。当时我们已是佳木斯车站无人不晓的“名人”,进出车站如履平地,出入自由。站长把我们交给78次的一位列车员,递给我一个纸条后就转身离去。因回家心切,没有留下他的姓名,只是望着他远去的高大背影连声道谢便匆忙上车了。
1
    和蔼可亲女列车员的安排非常妥当。人人都有舒适的靠窗座位,行李能放在行李架上,还将鲍晓冀调换到我们车厢,令人惊讶的是竟然没让我们补票。我们从地狱回到了人间,探亲的喜悦荡涤着丢票的阴霾。大家急不可耐地打开了站长的纸条,那是一张皱皱巴巴的铁路行车记录单。上面赫然写道(永远记得):
1
沿途车站:
    兹证明北京知青魏坚、梁晓英、李淑英和哈尔滨知青于清瑗于1971年10月16日在鹤岗车站所购鹤岗至北京通票叁张(车票编号)、78次特快票叁张(车票编号),鹤岗至哈尔滨通票壹张(车票编号)、78次特快票壹张(车票编号)均已丢失。
佳木斯车站值班站长蔡玲

               一九七一年十月十六日 (盖章)
1
    大家瞬间默默无语,女知青流泪了。曾设想了多少个将要面临的困境,憧憬过多少次美好结局(能够上车补票),但谁也没想到也不敢去想能无票上车,更没想到还能梦幻般坐着回家。大家彻夜无眠,亢奋的心情,激昂的主题。女知青的泪水,无休止的感叹,蔡站长给我们上了一堂牢记一生的赤诚助人之课。
1
    上车不易下车也难,于清瑗出站颇费功夫。78次特快次日早上到哈,停车十分钟,我送于清瑗出站,飞奔到哈站出口。她按照连夜设计的出站模式告诉检票员,车票在后面,话音刚落便推开栏杆闯出站口。检票员随即怒喝,回来!回来!我赶紧上前,票在我这!
1
    检票员随手关闭出站口。长长的旅客队伍停下了,无数双眼睛在审视我。后来听说,当时有人采用类似方式逃票。逃票者告诉检票员车票在后面,趁其视线转移便逃之夭夭,所以检票员对类似情形格外警惕。
1
    我急忙呈上救命天书,并絮絮叨叨的罗嗦丢票过程。检票员可能没处理过此类情况,没听完解释就把丢票证明装入衣兜。喝道,靠边等着。
1
    火车长长地鸣笛在催促站台上的旅客上车了。我顾不上着急出站旅客的白眼,缠住检票员不断地重复丢票过程并郑重提醒她,佳木斯车站已将我们丢票一事通知沿途各站,你们不日即可收到通知(美好地猜想)。在她迟疑之间,我趁机要回行车记录单,刚跳上车列车就启动了。
1
    78次抵津是次日凌晨。我们没敢出站也没人轰撵,在寒夜中瑟瑟静侯进京列车。睡眼朦胧的列车员疑惑地看了看异样“车票”就让上车了。

1    18日清晨,北京站的检票员毫不犹豫地把我扣住。我们惯技重演,当梁晓英和李淑英昂然出站后,检票员根本不听我的解释,把行车记录单没收并责令我靠边等着。
1
    那天出站的旅客如浪如潮,且都在蜗牛般蠕动。似乎人人都知道我无票乘车,无数目光在训斥我。五个出站口终于陆续关闭了。检票员精神放松了开始大声地说笑。突然有人发现了蜷缩在角落的我,你怎么还不出站?没收“车票”的检票员才想起我,挥舞着比金子还贵重的纸条厉声呼唤。不知因为听到乡音还是见多识广,她没等我罗嗦完就放我出站了。
1
    丢车票事件开创了九连知青探亲史上财产遗失的先河,该记录至今无人打破。九连职工无人不为我们的霉运而心疼,为我们的幸运而赞叹。连队领导很同情我们,批准凭行车记录单报销了探亲车费,患难之交的四人姓名同时出现在一张报销单上。
1
    此后我探亲、返城、出差再也没去佳木斯换乘或停留,在退休前没有机会再见到蔡站长。但是他与九连知青的情谊却源远流长。
1
    1973年7月10日,九连上海女知青陈丽丽(小卖部售货员)和徐珍珠探亲返黑时在火车上遇到几个强行搭讪的男青年。他们挤坐在她俩的周围,出言不逊,话语放肆,把她俩吓得不轻。到佳木斯换乘时陈丽丽决定不出站以甩开他们,没想到他们纠缠着陈丽丽也拒不出站,大有胁迫陈丽丽与之同行之势。陈丽丽忍无可忍在站台上怒斥他们,蔡站长在巡视中发现了蹊跷的争吵。立即撵走了这几个不怀善意的青年并亲自送陈丽丽与徐珍珠上车。
1
1     英雄救美壮举让陈丽丽久久不能忘怀。尔后她经过佳木斯必见蔡站长,并相继介绍了九连若干知青与之相识。蔡站长对知青所求慨然应允,不论代购车票,送站上车,接站转乘,联系住宿等事宜竭尽所能。
1
    岁月如歌。每每看到车站就经常想起无比神武的蔡站长,被检车票时也时常想起那些口剑腹蜜嘴硬心软的检票员。蔡站长与我素昧平生却真诚相助,短暂接触刻骨铭心。他的音容笑貌时时重现,洪亮嗓音不时在耳边回响,拜见蔡站长感谢当年救助之恩已成不解心愿。
1
    退休之后委托黑龙江省的朋友协助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佳木斯市铁路局协助,2014年终于找到了已经退休蔡站长家庭地址。我特请他们不要惊动蔡站长,送给他一个孕育44年的惊喜岂不更好。
1
    2015年7月5日,期盼很久的首次东北地区自驾游箭指佳市。沿途无暇旁顾,兼程北上,离京第三天中午便赶到佳木斯市铁路局最偏远的宿舍。
1
    面对佳木斯市东郊由一条泥泞土路连接的七、八栋多层陈旧宿舍楼组成的居民小区,踌躇之情荡然无存。走在通往他家清冷土路上,仿佛受到某种莫名其妙的压抑而情绪不振。
1
    尽管灰暗环境带来的沉闷气氛让我有所预感,但见到他还是大吃一惊。时隔44年,在一套40多平方简陋不堪的二居室里,昔日威武潇洒的英雄站长已成一个右脚截肢、双目失明、行动迟缓的残疾老人。当我看见从破旧的裤腿中伸出来的用铁锹把做的假肢时几乎无法接受,难置一言。
1
    蔡站长身残志坚。精神抖擞,嗓音洪亮。凭声音已辨别不出我了,忆往事更是毫无印象。他对于因糖尿病造成右脚截肢和双目失明以及谢绝单位调整住房等个人大事一语略过,但提起当年途径佳木斯车站的各地知青却滔滔不绝。
1
    他说类似丢车票的事情很多,曾开出许多不同内容的铁路行车记录单,帮助过很多陷入困境知青排忧解难。因此结识众多京津沪哈温州等地知青,且近年来多有各地知青前来探望。
1
    当我转告九连上海女知青陈丽丽始终惦念他时,他瞬间回忆起陈丽丽楚楚动人的清秀容貌,爽快干练的怡人风采。
1        ......

    蔡玲站长于2019年7月因糖尿病并发症去世,享年76岁。

                      二○二○年七月十七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7 22: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魏写文章,亮点后头,和老鼠拖木锨场景差不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7 23: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宋宝安 于 2020-7-17 23:59 编辑

      把一段探亲回家丢失车票的故事写得栩栩如生。知青是懂得感恩的人,文章的重点也在于此吧。
     有一点还是提示一下吧,天津佳木斯往返的77 ,78次列车是直快,不是特快。那时的客运只有三类客车一一普快,直快,特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8 06: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宋宝安 于 2020-7-18 08:59 编辑

        我写的 铁轨伸向远方,录一段:                 松花江畔的佳木斯到了。七大位要在这里等待换乘开往哈,长,沈的任何一趟客车,半夜下饭馆—赶上啥是啥,只要是往家的方向开。美丽的佳市是兵团司令部的所在地。司令部设址在此,具有战略意义的老谋深算。
       佳木斯是木材的集散地,眼下领教尤深的佳木斯,是探亲人流的集散中心。聚集的是“铁流”。这股铁流远比书本中的木材集散要恢宏直观许多。站前广场上四面八方云集而至等待进站坐车的知青,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一点不过分。不同地域,不同师团,不同连队,不同城市的知青们集结成大大小小的团体,象旷野中一堆堆尚未点燃的野性猿人的篝火。激动,焦急,亢奋,与回家的迫切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蓄势待发的野蛮……。站前广场很宽阔, 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硕大的领袖穿风衣站着的大理石塑像,他老人家伸出一只胳膊,大手微张……,我捉摸,看到杂乱无章拥挤不堪的车站,老人家会做何感想?伸出的巨手是在禁止列车前行,还是在告诉它要挂五档高速前进……。
      寒夜笼罩着广场,广场没遮挡地寒冷,冷得令人打怵。“篝火”逐个变小,象燃烧后的灰烬……,留下看行李的人,轮流去候车室暖和。候车室已是纯粹休息取暖的地方,与站台的通道封闭,进出站都在外面的门口。大厅里无定向走动的人来来回回相互挤蹭着,人像漩涡里的沙石,想站稳休息一下吸颗烟都很难做到。进来暖和,我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挤哪算哪,放任自流,估计人们还没有把我挤回萝北的本事。摘下皮帽子夹在腋下,挠挠刺痒的头发,双手搓把脸,跺跺脚,打个寒颤,真暖和。
        有人来告诉,开始进站了。广场上已经出现躁动,象临战的士兵开始披挂。车站里一时间出来许多穿大衣戴袖标的人。这些戴袖标的人庄重的称谓叫工人,是铁路吃紧的这段时间临时调拨来的。站成六列纵队,六列!从中间开始六列纵队向车站相反的方向带出,沿着广场匝行,兜了一大圈,然后转向车站大门口检票。这些工人,问他们事情,不会理你,耳朵塞了鸡毛。他们惯用的是肢体语言,毫不客气地将稍稍出列的知青推搡入队,肩上荷重的知青,常常被推得趔趄踉跄。怒目以对,大多是知青怯了,忍了。已经开始进站,忍一忍就能坐车回家了,回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工人阶级毕竟是领导一切的阶级,一切里包括推人。那段时期,每个城市都视知青为另类。即便回到家乡,小脚侦缉队的老太太也会不加掩饰地提醒人们,下乡的回来了,居民要加强防范啦。可悲,可悲的知青,可悲的小脚老太太。数典忘祖!她们哪里知道,果真苏修进犯,被排斥的知青要挡第一枪,要搪第一炮。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8 10: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9 10: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国庆 于 2020-7-19 10:36 编辑

      每个知青回家探亲,都有种种难忘的经历,拥挤的车箱,大包小包的行李,到后来的托家带口,最可恨那无形的三只手,艰难的旅程。还有那些列车员,站台的检票的员,像母夜叉一样,横眉怒目,像防贼一样防着知青。
难得如蔡站长样的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9 22: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国庆 发表于 2020-7-19 10:34
每个知青回家探亲,都有种种难忘的经历,拥挤的车箱,大包小包的行李,到后来的托家带口,最可恨那无 ...

岁月沁含伤情泪,
感恩知遇思酬最。
有心时光照沮曲,
只把曾经来回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4 15:44 , Processed in 0.02987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