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354|回复: 2

八怪的故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9 21: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怪的故乡
冯绪杰
     
    站在扬州空旷火车站广场北端,眼前人寡车马稀的景象实在令人惊叹,与人满为患的北京火车站相比,扬州确实是个宜居的好地方。只不过此时描述扬州却与本篇小文的题目有些不贴切,因为扬州在江北。扬州这个地方我从没来过,说来有趣,对扬州最初的印象始于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但最深的印象却来自金庸先生小说《鹿鼎记》主人公韦小宝那个诡计多端的小家伙,他的机灵、他的大方、他的口头禅、他的恶作剧,让我对扬州有了另类的喜欢。既然小说把天纵奇才的主人公韦小宝的家乡安在扬州,又有智禅寺的精致,同时还是扬州八怪的故乡,不到此一游,不但辜负了金大侠的美意,也拂了历史名城的名头。

    扬州似锦繁荣源应拜赐隋炀帝大运河的开凿。自隋唐至宋元明清,世事沧桑,扬州依江南而近中原,惯看城头变幻大王旗,千年不衰。我一直以为“扬州八怪”是指郑燮、金农、黄慎、高翔、王士慎、李鳝、李方膺、罗聘八个以书画谋生的读书人。后来才知道“扬州八怪”的“八怪”是虚数,如同民间俚语“丑八怪”的八怪。史传,活跃在“康乾盛世”期间的扬州书画家共有十五人之多,而我略有了解的只有郑板桥,从“难得糊涂”的扇面,到“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对联,再到“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的警句。扬州城因这些历史名人而变得厚重。而扬州八怪这帮落魄的书生,却是因扬州城得以青史留名。“扬州八怪”究竟“怪”在哪里,说法也不一。有人认为他们为人怪,八怪本身经历坎坷,他们有着不平之气,有无限激愤,对贫民阶层深表同情。他们凭着知识分子敏锐的洞察力和善良的同情心,对丑恶事物和人加以抨击,或著于诗文或表诸书画。我不懂画,只是对他们的“怪”感兴趣。我想任何事物到了见怪不怪的地步说不定就是悲哀了。难怪杜牧诗云:“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留的青楼薄幸名”。


   扬州固然是古今名人的聚居地,但让他们留恋忘返的主要原因我看还是那历史源远流长的淮扬菜。据说扬州是淮扬菜的中心和主要发源地。扬州烹饪历史悠久享誉天下,它始于春秋,兴于汉唐,盛于明清,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体系。汉代时的扬州(原称:广陵)烹饪就达到相当水准。枚乘《七发》中就反映出淮扬宴席盛况,称之为:天下之至美也。唐宋时期扬州餐饮业有百种饭食异常弥满之说,有:“万商落日船交尾,一市春风酒并垆”之誉。明朝皇帝朱元璋曾钦命扬州厨子司内膳,看来穷人出身的朱皇帝不光喝“珍珠翡翠白玉汤”,对淮扬菜也情有独钟。史书记载:“扬州饮食华奢,市肆百品,夸视江表”。


   清康、乾南巡,扬州接驾宴争奇斗妍。《扬州画舫录》最早记载了中国满汉席。扬州盐商:饮馔精凿,殆无虚日。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苏轼等任扬州太守期间,经常举行诗文酒会,评点菜肴。孔尚任、王士桢、卢雅雨等著的《虹桥修禊》在中国烹饪史上有重要地位。郑板桥、朱自清、汪曾祺等古今名人为扩大淮扬菜的影响做出了较大贡献。这就使扬州人享尽了口福。听说扬州有句老话叫做“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是用来形容扬州人比较惬意的生活,意思是说早上扬州人吃包子,吃干丝、喝茶,晚上洗澡。真实的描绘了扬州人的悠闲生活,扬州人会享受生活,扬州人都悠闲的生活着。这是不是与现今快节奏的生活有别?看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此言真之至。


   扬州街道整洁,空气湿润,瘦西湖优雅清新,八怪纪念馆令人流连忘返。经宾馆领班指点,我们特意来到著名的君临苑餐馆。在品尝着淮阳名菜:粉蒸狮子头、拆烩鲢鱼头、大煮干丝的同时,念头飘起:套用韦小宝的口头禅:“辣块妈妈的”,以后真的闲下来,一定到此住上几年。  

                                   2010年12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9 21: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州八怪是虚,名人辈出是实。
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2 20: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怪存扬州世出名,
文化底蕴有传承。
历史有序出高圣,
美食美景泡汤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4-20 12:45 , Processed in 0.01800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