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892|回复: 3

难忘岁月(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6 08: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难忘的岁月(十)

半世纪回首五月六日
--纪念赴北大荒五十周年
许国庆

​   今年是我们上山下乡五十周年,半个世纪前的往事仿佛就在眼前……
    一九六九年初,上山下乡再掀高潮。我们六八届(老初一)全部下乡己成定局(当时一个词叫:一锅端),且去向基本确定了。
    进入四月,学校工宣队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公布了人员去向名单。我们全班50人,其中29人分配去黑龙江兵团,部份同学选择了回乡、回原藉老家务农。受政治环境影响,有的同学虽积极申请去兵团,最终也没能得到批准,而去了内蒙插队。
​   四月底,塘沽地区天气己变暖和了,人们都换上了单装。接学校通知,被批准报名去兵团的同学,五月一日下午到学校领衣服。当天,我们见到了接我们的,来自兵团的解放军一个干事。他给我们简单介绍了兵团的一些情况:我们所去的兵团,是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担负着“屯垦戌边”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任务,虽说地点在北大荒,但住的是砖瓦房,吃的是白面、大米,每月还有工资,种地全部是机械化作业……还有……还有……(有些夸张了)
   稍后,给每人发了一身绿棉衣,一件绿大衣(可到发工资时发现在扣棉衣款)。当时我穿上大衣试了试,感觉挺精神的。我从小就想当个解放军,这次虽说是下乡,但去的是解放军的兵团,还发了绿大衣、绿棉衣,感觉有点像解放军的样子了……总之想的挺美。
 学校正式通知大家:五月六日中午在学校集合,下午三点从塘沽南站乘火车准时出发。并提示了随身应携带的物品,特别强调棉大衣一定要随身带,因为北大荒五月份还很冷的。
    定下了时间,下乡出发就开始进入了倒计时。
    接下来,同学们各自开始准备箱子、被褥、衣服、日常用品……按要求用稻草绳打包好箱子,按时送到指定地点集中。
 一九六九年五月六日,早早吃完午饭,我背上挎包,拿上大衣准备出门。妈妈眼里含泪拉着我,再次的重复着、嘱附了不知多少次的:吃饭、御寒、胃口……我嗯嗯答应着(真的是儿行千里母担忧!),依依不舍和妈妈爸爸告别,出了家门。
    此一去跨出家门整整十年。
  中午,29名(31名)同学们都准时来到学校。等​我们到达塘沽南站的时候,站台内外早己挤满了送行的人。用锣鼓咚咚,彩旗飘飘,人潮泱泱形容当时的场面一点不为过。
    高音喇叭反复播放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高指示和语录歌曲“大海航行靠……”(文革的典型场面)长长的绿铁皮火车早己停靠在站台,车头喘着粗气,准备要进行长途奔跑。站台内人们大多是三五人围着一个人,轮翻叮嘱着,相信此时人们交淡的内容大体是相同的。虽然震耳的高音喇叭的音量盖住了人们的交谈声,但人们还在不住的叮嘱着,有的还只是相拥而泣,默默无语。
   出发的时间到了,喇叭传来让同学们登车的通知​,大家相继和送行的亲朋告别,陆续登上各班指定乘座的车箱。上车的同学又纷纷从车窗探出头,和送行的亲朋拉着手,说着告别的话,每个车窗口都塞满了人,有的甚至将半个身子从窗子探出。站台上一些父母就这瞬间,因没看到自己的孩子,而挨个窗口来回寻找着,大声喊着名字,头来回急速扭动搜寻,眼晴、脸上显露着焦急与不安,好像要永远的失去。
  长长一声气笛响过,​火车缓缓起动了,站台的人们开始躁动起来。车上车下拉着手,车下人们随车而行,列车渐快,人们的脚步在加快,拉着的手仍没松开,列车开始提速,人们由走变成小跑,最终无情的火车强行扯开了紧拉着的手。
​    “再见了妈妈……”  “孩子多保重……”呼叫声中带着泣语调。
   列车驶入了京山铁​路线,拐过一个大弯道,火车头发出长长的吼叫,火车开始加速了。
    车箱的同学们大都还沉浸在刚刚与家人分别的情景中,想像不出火车驶离后,送行的父母是何等心情,站台上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  
    大家挤在车窗,依恋的向外张望:长长的列车向条绿色长龙飞速行驶着:史家庄铁路道口、天矸的大烟囱、新华商场的尖顶、盐场的盐池、北塘、塘沽……一处处熟悉的景物,快速向后漂移,消失在天际处。转瞬间家乡己移出了视线。
    同学们很少出过远门,更没有去过那遥远而陌生的北大荒,长长的火车带着青春、幻想、激情、幼稚的青年学生极速飞奔,不知耍把我们带到何处?命运不知会给我们怎样的安排?
    再见了:妈妈!
    再见了:我的家乡!

    激情岁月赴荒原,
    回首瞬间五十年;
    人生处处多磨励,
    往事桩桩不如烟。

          2019年5月6日下乡50周年写于塘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6 09: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团接我们的是孙参谋(不带长),放屁响不响就不得而知了。


   家长叮嘱出远门儿的孩子们其中有这么一句,搞对象要找一个地方的,将来万一有一天能回来呢。一语成谶,言中了!
   广大知青还是有命的,大返城回来啦!
     

    永远在心里感激为命运抗争的云南知青,他们是推动大返城的先驱,是值得叨念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6 12: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选自网络


未命名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6 21: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轻叩历史的拱门,名山家园回应着作者的沉重叹息。
    撩开悲剧帷幕的一角,老知青走进文字里而被感情同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5-7 14:01 , Processed in 0.03755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