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6666|回复: 13

《大荒印痕》读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8 13: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荒印痕》读后

1
    《大荒印痕》是颜逸卿荒友在2010年推出的一本散文集,全书共分六个篇章《青春岁月》、《走笔荒友》、《回首黑土》、《回访碎片》、《再访琐记》和《聚友纪行》,散文杂记共96篇,说的都是咱北大荒和北大荒几人的事。
   《大荒印痕》的部分文章,颜兄在名山家园网发表过。十二位荒友撰写了读后感,也在本网发布过。
    很遗憾,名山家园几次横遭几次严重事故,整年整月里发布的东西损失掉了,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各位网友如果发现自己的作品不见了,建议重新发布。近年微信兴起,传播面更广,经名山家园再转发至名山微信群 ,点击阅读量量大幅度增加,让更多的荒友分享到好咱们自己的好作品。
    自名山家园建立至今,承蒙颜兄支持、鼓励,他在名山家园发表了大量各类题材的好作品,为名山家园增辉添彩。应该向名山荒友的老哥们、好朋友颜逸卿致谢、致敬。
    现将几位名山家园文友撰写的《大荒印痕》读后感增补出来,请大家欣赏。
    读后感作者:
    冯绪杰、杜淑华、陆秀娟、石予民、王显庆 、杨捷、柳鸿文、宋宝安、窦忠强。
1
     趁此机会,也向各位作者致谢、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4: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5245817d323388a459207057b7072fa.jpg


a4033e88b8dcb569a908151372778ea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4: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入笔端都是情
—读颜逸卿《大荒印痕》有感
陆秀娟

    我曾不止一次地猜想,颜逸卿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虽至今未曾谋面,但对这个人心里感觉很熟很熟,上世纪九十年代,经常在农垦报上看到叶青的文章,洋溢着对黑土地北大荒的深情,后来得知,叶青即颜逸卿,心里有一种遇见老熟人的感觉。近年,在宝泉岭论坛上更是常常看到颜逸卿的大名,俨然论坛中的名星,粉丝众多,不但文章写得好,对他人文章的评论也中肯、到位,透着一份真诚。印象最深的是,08年春节,我在宝坛上发一篇稿《儿子“今年过年不回家”》,得到众多朋友的热情回应,颜逸卿的跟帖别具一格,手书《游子吟》一首,我不敢枉评书法,但只觉得那字是真漂亮!对颜逸卿这名敬佩之外更多了份亲切。

    获赠《大荒印痕》实属喜出望外,书一拿到手,迫不及待一气读完。第一感觉是,字里行间,充满深情。整本书,篇篇不离大荒,其情可感可叹。当时有一种冲动,想写点什么,但几次提笔又放下,生怕写不好,有辱了这好文。
    近日,把书品读,被文中处处流淌着的真情所感染,心中再次涌起冲动,不吐不快,遂忘了顾忌,信笔涂鸦,希望不至惹大家见笑。
    通读全书,发现每一篇文章都离不开大荒:大荒的山水,大荒的人情,大荒的故事,看得出,大荒已刻骨铭心,深深地烙印在作者的记忆中。
   开篇之作《黑土白桦》,从下乡到北大荒开始写起,寂静的旅途中,点染着白桦树的“近乎奇迹的美丽”,不禁想起茅盾的《白杨礼赞》,其文笔、韵味,无不令人赞叹,读来心生敬意。结尾一句“人海熙攘,让人深深怀念那无垠的黑土和洋溢着生命甘美的白桦”,更是令人动容。再往下读,发现北大荒的山水,竟然是书中的主色调,你看那《高高四方山》上走来了“打绑腿、敞怀,身背长枪的狩猎大叔”,那清清鸭蛋河边流淌着杨子和秀秀的笑声,元宝山开荒建点,凤鸣山的美丽传说,北山的沟荡,沟荡里的清泉,水泡子的泥鳅河沟里的鱼,山林里的野兔老龙岗的狼,作者似乎永远走不出北大荒的山山水水,北大荒的山水已成为作者散文的“永恒的背景”。正如作者所言:“大山的血液,已注入我的血管,大山的灵魂,已注入我的生命”。“我虽然走出了白桦林,可我永远也无法忘怀那份缱绻的情感”。
    正因了这份不倦的情感,作者离开大荒10年、20年、30年,仍念念不忘那里的山水,那里的人,那里的一切,触景生情,所见所闻都能和大荒联系上。喝酒时想起北大荒65°;洗澡时想起北大荒的蜂蜜河、鸭蛋河;刷牙时想起在北大荒扒雪化水刷牙的日子;喝茶时想起在北大荒醉酒饮茶;大街上乃至电视里看到光头,想起在北大荒剃个“秃佬亮”的那份享受;和朋友谈及名画,会想起北大荒的向日葵;入冬睡觉时,就想起北大荒的热炕头;翻开相册,想起北大荒的连长父子……
    真是睡里梦里,时时处处都能想到北大荒,作者对北大荒的深情,可见一斑。想起北大荒,总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情趣。作者不慌不忙,娓娓道来,你就一个接一个的听吧:垦荒队员老马与狼斗智斗勇,惊险离奇,让人惊叹(《背狼的故事》);精明的瘸狼竟然会“先叨东西砸翻了夹子再吃肉”,真让人对狼的智慧生出几分敬畏呢(《一只瘸狼》);《摸秋》虽然只摸些生瓜蛋子,但也同时摸来了无穷的乐趣;《山林套野兔》不但有趣,还大有学问呢;你只听说老鼠吃粮食,没听说过《耗子偷表》吧?读完你会忍俊不禁的。
    如果说这些故事让你感受到的是北大荒的神奇、野趣,那么,更多的是严酷、艰苦的生活中,作者所经所见。
北大荒的《烟儿炮》能让人冻白了耳朵,冻出水泡,冻得火烧火燎,这一点,不亲身经历的人是很难体会的。作者对烟儿炮的描写,让我似乎回到几十年前风云弥漫的冬天,又体会到那种被风噎得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心里没底,不见天日,又闷又躁,窝得心慌,不知何处是头,见不到人,无从探询……”这样的路你走过吗?《钻沟荡》虽然是最难走的路,但也丰富了人生经历,“人生旅途有这样的路垫底,什么样的路都能对付了”。
    “干活一身汗,风吹满身寒,吃喝用的水,是刨来的冰块,洗漱用的水,是挖来的雪。吃冻白菜汤,啃苞米面饼……”

    干的是什么活呢?伐木、打桠、赶套子,截件、劈柈、装出窑;喂马、养猪、赶大车;采石、种地、盖房子;烧炭、修水利、打山火、刨草炭、抬蘑菇头(木头)、搭炕砌火墙;开胶轮车拖拉机、装车、走跳板;拣橡子,敲松子……无所不学,无所不会。
    天下父母,哪一个听说孩子过着这样的生活会不心酸,不难过?谁的宝贝谁不心疼?所以,知青们只报喜不报忧,向家里描述的都是北大荒的奇闻趣事,都是自然美景,都是丰收的快乐。你看那沟荡里:“野兔、山鸡、花鼠子屡见不鲜,有时还会跃起一只狍子、窜出一条狼、跑过来一头野猪来”,在这里,可以“捡木耳、拾蘑菇、采猴头”;庄稼地里,“小麦金浪翻滚而来,大豆绿潮涌动而去”。在作者笔下,北大荒是多么神奇、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啊!
    虽然所有人都承认,那个年代磨难大于风流,但斗转星移,流走的是岁月,沉淀的是真情。几十年后,作者笔下虽然不乏对大荒艰苦生活的描写,但看得出,这些描写,反映的是作者对美好青春的眷恋,对大荒生活的深情回顾。
    每每提起那段大荒生活,感恩多于忆苦,对美好过去的留恋多于对痛苦往事的回顾。行文不乏幽默,风趣之笔。文中夹杂着的东北方言,令人莞而。在东北“那嘎达”生活,口味自然也随了东北人,要“吃顿饭唔的”,就“得意东北菜”,来瓶“北大荒蓝标“,“一口能啁下二、三两去”,“干豆腐卷葱白段、萝卜条”,“就曲么菜蘸大酱,吃过水大馇子”,“烧糊的苞米棒儿埋汰”,咱就“发明烤苞米棒儿的高招”。“整个浪儿”就是东北人了。“嗯哪”!哈哈!看到这些,咱这纯东北银儿也禁不住乐了。现在,东北土生土长的孩子怕是也说不出这么纯正的东北话了。
    每每提到荒友、黑兄黑妹,提到大荒的父老乡亲,作者如数家珍。在作者笔下,小人物的平凡人生,也足以令人感动,留下来的知青,回城打拼一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知青,重病、残疾打不倒他们,只要希望还在,明天总会好的。老农垦的温情,老军垦的胸怀,也一直温暖着作者的人生,几十年后,见到这些人,还能亲切地叫着名字叙旧,拉家常。《回访碎片》部分,四篇文章提到七十多人的名字,我真的佩服作者的记忆,更感动于他对第二故乡父老乡亲的深情,真情。
    因了这份情,他时时处处牵挂着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去豪华餐厅吃时令补品——“土龙”时,立刻想到:“将泥鳅的身价告知父老乡亲”,“兴许也能走出一条致富之路呢”。知青聚会,谈的是帮助第二故乡,“只想让山里的父老乡亲日子过得好一点”。回到第二故乡,看到地里的麦子,情不自禁估算产量,想着:“但愿父老乡亲的钱包更鼓一些”。回访毕,分别在即,想的仍然是:“但愿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自身献子孙的老垦荒,晚年生活有保障,身体更安康”。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怎样的一种深情啊!
  掩卷沉思,《大荒印痕》之所以会引起同时代人的共鸣,皆因反映了那个年代的大荒生活,代表了很多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的思想、情感。我不敢说完全了解、理解一代知青的心路历程,但因上学时从小学到高中教我的几乎全是知青老师,所以对知青从内心里有着一种亲近感。总以为,知青下乡,主动也好,不情愿也罢,是那一个时代的需要;而返城,不论是积极争取,还是势在必行,亦是形势发展使然,不是个别人能左右得了的。正所谓个人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但不管怎么说,知青的情感是真的。来时的慷慨激昂满怀激情是真的,走时的高兴、激动、不舍、矛盾是真的,现在的怀念、回想、感恩、祝福也是真的。因为,北大荒毕竟是他们付出最美好青春年华、付出最纯真情感的地方,是他们一生的牵挂,一生的念想。岁月可以流失,沉淀在记忆深处的情感越发强烈。正如作者文中所说:“老去的是年龄,不老的是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4: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荒印痕》看印痕
冯绪杰
1
       与颜逸卿兄相识在宝泉岭论坛,零八年我在宝泉岭论坛上撰写的《知青岁月》颜兄褒奖有加的同时对行文的内容、方法、技巧都提出中肯的意见,使我受益匪浅!几年来数次对面交流,我惊讶的发现,外表书卷气十足,文笔细腻、淡然的他,对知青运动、上山下乡的成因、后知青时代有着切身的体会和认识,而这些真知灼见却从他发表的大量文章少有涉猎,因为他清醒的知道;知青群体从来就没有就知青运动年代的内容有共识。去年获悉其文集《大荒印痕》将问世,期盼拜读!第一时间得到,匆匆阅读后又再次细读,感慨颇深!
    颜兄在《青春岁月》的栏目描述了黑土地生活的点滴,用他那支细腻的笔,真实的记录了当年的生活,这种很少加以评论的记录文字给人一种超脱淡然的感觉,记录自已的故事却像给别人讲述遥远的传说。从他的文字中要告诉我们:青春似乎是永恒的话题。老知青们的青春经历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他们担当了曾经的历史落在肩头的那份沉重,他们的青春岁月收纳了一生的成长时间,他们从失去中得到,也从获取中舍弃!他在《永恒的背景》中写道:“有一天,我读自己的散文。我惊异地发现弥漫在散文里的那种苍老的黑土地文化的韵痕;黑土、白雪、烟泡儿、大豆、苞米、老白干、北山、沟荡、鸭蛋河……象征着我们曾有过热情、纯真和热情,也给我的散文抹上一笔怀旧的情调,是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无论失去还是痛惜,都呈现出凝重和悠远。这和我10年北大荒生活显然有深厚的渊源”。这段话让我沉思:每当战友再聚首,添酒回灯处,我们回望那山、那水中的青春的丽影浮动,我们在沉静的面对即将到来的暮年,飞越了岁月的河山,飞越了内心的河山,我们回到曾经“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缅怀那无法重新投入的青春怀抱,我们默默地同历史相对而坐。一群中老年的“北大荒人”,早就相识的和刚刚相识的,聚在一起就有着兄弟姐妹般的亲情与坦诚。黑土地铸就了共同的爱憎与共同的魂灵(虽然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那年代给我们留下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从心底从生命中滚滚滔滔地涌流出来,每个人都争抢这回忆了感叹了、激动了,一会儿噙着泪花、一会儿忘情大笑,一会儿陷于思索。我们把那段历史在感情的潮水里浸来浸去,颜兄的文字表述何尝不是这样?


    颜兄在《走笔荒友》栏目用大量的笔墨,深情的刻画这黑土地的实践者们,<山里大姐>曾在论坛《知青足迹》中读到,也曾让我潸然泪下。<迟到的爱,却真>一个情窦初开的年轻人真实的思想。<丁香秀钢> <宣绿苔痕><残疾无碍> <卖油饼的大姐>把这些黑土地的战友、论坛的网友们情怀表露的淋漓尽致!因为他们是被上山下乡运动所锻造的一代知识青年。饱尝辛酸的一代。不屈不挠的一代。这些兄弟姐妹们,能不为他们感到骄傲?曾经的理想和激情,那些为了单纯的目标走向征程的故事,那些在艰难困苦中谋求生存的经历,都是让人不能忘却的记忆!在《回望黑土》的章节让我看到了颜兄浓浓的大荒情!重返北大荒,为了那片繁衍了那么多悲欢离合故事的黑土地,为了一代人烟花般一闪即逝的那么短促而无奈的青春,为了依然生存在那里如今已是一脸木刻般皱纹的老农垦人和老知青,为了逝去了那么多当年和我们相濡以沫的当地老农垦人和那些当年年龄比现在我们自己的孩子还要小的知青亡魂。当然,为了我们自己。为我们的初恋,为我们的友情,为我们的理想,为我们的命运。新的一代,正在扑面而来,一代知青,已经走到了尾声,到了借助于总是记挂于心的标志,审视自己,考虑他人的时候了。好像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会唤回和恢复记忆之旅。当经历使人不得不仰起头来对远方以一种傲然于天下的姿态,企望心中那份承载——乡音,乡情,魂牵梦萦地几时来去几时归兮?正是颜兄的始终不渝勤奋笔耕在生活的原野上,怀着对黑土地老农垦人的炽热情感,深刻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之后的经验所得。或许曾经长期生活在黑土地上,不断以新柳拧成的口笛吹响动人的心曲,是不断激发对黑土地感恩时的创作生命之源。透过《大荒印痕》那些韵律优美、清新可读的篇章,颜兄就这样体现为一种来自黑土地深处的诗情画意。


    来也来过了,去也去过了。归,寻问傍晚落霞,黑土地连队乡村小院,绿色的窗棂玻璃明净,那房顶上的烟囱,袅娜缭绕的炊烟,曾经读过一首诗歌《珍珠颂》这样写道:“香要吸收大地的精华,甜要吸取雨露的甘汁,美要承受大自然的风暴,只有苦才是没有劳动的收获”。用作家肖复兴这样话来评价颜兄的《大荒印痕》:“在热闹中回忆,在时尚中怀旧,让回忆和怀旧联手,为我们的今天蒙上一层雾帐,为我们的心境涂上一层防水漆,温柔地欺骗着我们自己;让回忆和怀旧合谋,共同为我们点燃起一堆枯枝,从中蹿出我们生命的火焰,燃烧着我们自己的最后的岁月”。可以看出,他说的就是颜兄写这本书时内心涌动的核。因此,对于知青时代和后知青时代的清醒认识,是这本书的价值,这是一本青春回忆录,其实更是颜兄的一部心灵史。他的这一点的努力,让它区别其它有关知青的书。也让我们看到了《大荒印痕》作者心中的印痕。

                                                                                                          2013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5: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荒印痕》读后感
杜淑华

    看了颜兄的新书《大荒印痕》,感触颇深。
    那天是丹华给我送来的书,傍晚我俩聊聊天,送她回家后,我随便吃点什么就看书了。书的封面就有一种亲戚感,让我爱不释手,一气儿看完!

    序的作者以自己对颜兄的了解,写对文集的看法,文笔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尤其看到张惠达写到《我读逸卿》,说得非常确切:“逸卿善于锤炼文眼,文眼是文章的魂。有了魂,文章就有了生命,神到意留,气韵生动。”我也有同感!此书是分六个部分:青春岁月,走笔荒友,回望黑土,回访碎片,再访琐记,聚友记行,字里行间写的都是大荒情,对黑土地的爱。

    因为我也是知青,就有了同感,看此书时就放不下,越读越有味道。看颜兄的书,有与他聊天一样的感受,看着聊着,聊着看着,不知是几点,剩下没有几页时,才发现天亮了,书也看完了。
    我最爱看的是青春岁月部分。

    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青春,共度过的岁月,感受最深。文章中写到黑土白桦,神交,洗澡,刷牙等等,颜兄把每一件小事描写的那么活灵活现,仿佛就在昨天。喝茶对我们那个年代就是一种奢望,喝酒倒是一种品位。

    十年的北大荒生活,看着颜兄的散文:苞米,大山,水泡子,苞米棒,热炕头,鸭蛋河……,都是发生在黑土地的故事。连队的生活虽然苦与累,在文章里看出来,也在收获成长和快乐。颜兄对北大荒的乡亲,有着渊源的感情。我们只是分工不同,我下了火车被分到卫生队工作,我只是一个高中生,不懂医学知识,工作起来蛮难的,可想而知,学习对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从此书就是我永远的老师。

    我不知怎么,看起此书感想频频。而在论坛里,我几乎不敢跟颜兄的文章,因为我的文笔太弱,有些胆怯。看书则不然,有随意豁达,是思想的沟通,像是在聊天。记得与颜兄聊天也是蛮快乐的。我说这本书是颜兄的一个总结,颜兄说有点大,是打理。那好,打理也是很好的,打理得有条有理,耐人回味!

   多彩的人生,就在这样路过着,路过春夏秋冬,路过喜怒哀乐,路过成功失败,路过岁月中那一首首动听的歌,无论是哪种路过,都会收获一份心情,一份感悟。

    看书后的遐想:北大荒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因为我们建设过你,我们赞美过你,我们仍在眷恋着你。肥沃的黑土培育了我们的成熟,大自然的美景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丰收的喜悦驱散过我们的疲劳,艰苦的生活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无休止的劳作增长了我们的技能。

    老一代拓荒者的情怀,教导了我们怎样面对人生,黑土地无愧于我们,北大荒给予了我们丰富的知识,给予了我们无穷的精神财富。人世间,酸甜苦辣都是味,喜怒哀乐也为情。北大荒的生活并非都是画一般的美丽诗一般的浪漫,我们也都曾有过酸苦,我们也都曾有过悲伤,可曾记否:
                思乡的眼泪伴过孤灯,
                惆怅的思绪迎过黎明,
                委屈的哽咽留过梦中,
                辛勤的汗水饮过蚊蝇,
                伤痛的身躯战过寒风,
                初恋的苦楚刻进人生。

    正是这些磨练了我们吃苦耐劳的意志,锤炼了我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广袤的沃土留有我们的足迹,伴有我们的歌声,我们的汗水在这里流淌,我们的青春在这里流逝,北大荒的富饶闪烁着我们青春的光芒。

    我们不会忘记,为建设北大荒有多少战友身残终生,又有多少战友洒下了一腔热血。他们,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我们没有豪言壮语供后人欣赏,也没有辉煌的业绩供后人歌颂。我们却实实在在地用青春和热血在北大荒这片土地上谱写下一篇篇青春之歌。青春有限志无限,岁月无情人有情。

    光阴荏苒,岁月沧桑,而今我们已过不惑之年,虽无当年的风采,却有往日的深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5: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大荒印痕》
王显庆

颜逸卿与我本不相识。照实说,到现在为止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说认识也还为时尚早。因为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见过面。只是2007年回访名山农场后,我在205网上发了那篇《一别名山三十年,再回首已花甲人》,在众多的回帖中,颜兄给予了那篇拙作最中肯的评价。我觉得,他是真正读懂了我的心的,这使我感到万分的欣慰,同时也在心里把逸卿引为知己。从此在网上就比较关注他的文章,感到这个人的文采的确不俗,不仅文字优雅,笔法高妙,而且见解清晰,思维缜密,是知青群体中不可多得的才俊。可是,转眼又是四年飞逝而过,我与逸卿终未谋面,也许还是缘分未到吧。
这一回,逸卿出书了。而且承蒙不弃,还特意签赠给我一本《大荒印痕》。当收到窦忠强兄用邮政快递寄来的书,看到扉页上那潇洒的签名,就像看到了逸卿其人。
那一天捧书在手,已是无暇他顾。一只手揽着外孙,另一只手迫不及待的翻阅浏览。但见一个个标题就已经精当优美,引人入胜,待到深入期间,早已爱不释卷。正当我读的如醉如痴,一会儿忍俊不禁笑喷出来,闹醒了怀里的娇孙;一会儿难抑激情老泪纵横,泪水滴落书上。恰在这时女婿下班回来了。他诧异地对我注视良久,才悄悄钻进自己屋里。他们说些什么我一概不去理会。不久只听见女儿说:又回他的北大荒了呗,没事!
逸卿的散文多很短小,我想是因为报刊版面所限吧。但结集出版,有些就显得过于简约,缺少必要的铺衬和充分的展开,就好像用大材料做了个小模型,未免可惜。但一篇篇小巧精到,如美玉一般,令人爱不释手;也如美玉一样,有点儿瑕疵才是天然。
书中故事,都是逸卿的经历,读来却像我自己的一般。比如去凤翔县城上澡堂子,比如夜行遇到狼,再比如在大宿舍里逮耗子……。故事一个个趣味横生,引人入胜。同时又平凡之至,就是你我亲身的经历,惟其如此才更感亲切。
是夜,读着逸卿的书,我真的又回到了当年。想起来了——北大荒酒、白桦林、大烟泡、大碴子粥、傻狍子、黑瞎子;还有那打羊草、劈柈子、托大坯、拉禾辩,小六户、仓房、菜窖、柴禾垛;还有那五十五、二十八、康拜因,大犁、圆盘耙……。也想起雨中抢麦子、场院扛立肩儿、江边卸煤船、山里抬肩杠……。一切都历历在目,恍如昨日。然而,俱往矣,果然人生易老。在人生的旅途上,那一切一切,都已渐行渐远,变得飘渺虚幻,像海市蜃楼忽而呈现在遥远的天际,转瞬又踪迹皆无,只有逸卿兄的书真真切切捧在手中。
夏夜读书,凭窗眺望。附近公路上时有汽车掠过。忽如鬼使神差,轻风送来王菲那天籁般的歌声:“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
我又失眠了。
                            2011-6-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5: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北交融  精彩纷呈
石予民
    颜逸卿的《大荒印痕》分了六个部分。这六部分,按地域划分,大块渲染的是一北一南隔了多半个国土的黑龙江的北大荒和江浙沪上鱼米乡,中间在京津哈地区落了稍许笔墨。从语言角度来看,凡是“涉黑”即反映北大荒抒发黑土情的,无不如作者在上海“东北一家人”酒店见到的关东汉子,带着大?子味儿。
    作者以浓浓的乡情、缱绻的笔触、铭刻于心的方言,如同大犁、重耙、轻耙、木耢子等轮番下地,梳头似的来回篦了好多遍,把鸭蛋河到烟筒山一带描绘成了怡人悦目的山水民风画廊。而畅叙荒友小聚小酌走动走访的散文游记,刻画上海返城知青艰辛生活的人物特写,又凸显出江南才子或风流倜傥或哀婉细腻的风格。南北腾挪,作者运用自如,似探囊取物一般,足见其文字功夫了得。
    作者初中未读完,就从上海去往七千里外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到了与我所在12团(现名山农场)毗邻的14团(现共青农场)10连。都说北大荒是块神奇的土地,而兵团似乎更胜一筹。吸引眼球震撼人心的不但有广袤的黑土原野,无垠的绿地麦海,更有那暖人心窝的人文气息,别具风味的文化氛围和机械化生产的大农业风范。东北农垦成立以后很短的时间里,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形成了源于黑土地又有别于黑土地的北大荒文化,在各种文化形态中独树一帜,且经久不衰,绵延至今。应该承认,从整体而言,与其他地区相比,到北大荒兵团的知青是幸运的。
    作者是个有心人,十年的北大荒生活,并未虚度年华,扎扎实实地学习掌握了农业、畜牧、基建、机务等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先后当过班长、副排长、排长,时间不长,就被任命为连队领导。返城十七年回访时,揪一株麦穗,一搓一吹一嚼,仍能熟练地报出待收小麦的千粒重、含水量,以此准确地预测单产,博得老农垦“没忘本”的褒奖。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浦江两岸、东北边陲的语言差异极大。从关里特别是南方到东北生活过的人都有体会,东三省的口语文化远比南方丰富多彩。老百姓唠嗑,俏皮话、歇后语一套一套的,有些甚至略嫌低俗,但意思表达得恰到好处,准确契合,逗人发笑,过耳难忘。而南方的口语相对乏味,其他地方人还听不懂,地域局限性太大。但不可否认,南方人书面文字的表达能力却普遍较高,文学大师出自南方尤其是江浙一带的居多,这与南方历来重教兴学礼数治家有关。北大荒的老垦荒、知识青年,外省外乡的占绝大多数,说话南腔北调,但在黑土地的浸润下,话语间多了豪爽大气、诙谐幽默。土生土长的北大荒人,说话语音介于东北话和普通话之间,谈吐用词却比屯子里的要高挑儒雅些。
    作者文革前接受了比较规范的学校教育,又喜好文学,再加上家庭渊源,语文基础扎实。下乡前,未满18岁就能上老家学校讲台执起教鞭。到北大荒后,语言环境大变,作者用心学习收纳。这本书里,北大荒的语言俯拾皆是。作者确实把他的情感与当地人溶合在了一起。有了共同语言,更促进了与老职工的感情交流、融通。可以预见,如果没有大返城,留在北大荒的作者,肯定是个群众关系密切、生产管理内行、能文能武的优秀干部。
    当然,风流绝不能掩饰磨难,历史也没有假设,更不能倒退。浩劫扼杀不了土生土长的乡风民俗,绝大多数人的人性人情不会泯灭。有心人身处磨难依然倾心于叩问民情民风,从中汲取养分,充实自身,开阔视野,提升品位。恰如一位圣人所说,他们好比种子,到了一个地方,就会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和不少知青一样,作者视书如命。当年探亲回家,作者途中换车在沈阳、天津等大城市停留,第一个去处必是书店,尽管那个年代“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可读之书也不多。返城后身居斗室,将内藏式缝纫机作书桌,挑灯夜读,笔耕不辍。经典名篇,国学精粹,作者烂熟于心,可谓饱学之士。在文章里,我们可以隐约看到魏晋骈体的影子,领略唐宋大家的遗风,品味鲁迅文风的语韵。
    本书选用作品140篇,刊登时间跨度15年,可见作者写作并非“高速度”,而是放慢脚步、回望从前,慢慢积淀的结果。这其实渗透着他对文学的思索感悟,蕴涵着他对写作本质的生命体验,包含着以写作实践得来的经验。对当下浮躁、喧嚣的文学现象,也是触及许多弊端的,如追求写作的“高速度”,究竟有多少读者在关注、“悦读”这些作品?天晓得!写作不同于其他事业,不应该追求“高速度”的。它需要长期的生活积累、体验、感悟,在写作过程中又要经过反复提炼、修改等等,才能出精品。
    本书收集的多是散文、随笔,这种文体的语言可以优美、平实、精练、深沉,也可以浪漫、恣肆、激情、昂扬。以本人愚见,到了甲子之年,还是多一些思索、辨析、过滤为好。毕竟我们已经阅历了人生的大半,应该渐臻沉稳、练达、老到了。作者从小事琐事着笔,总能提炼出精妙独到的人生哲理,启人心智,耐人寻味。优美稳练的文笔,散发着幽幽的馨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转益多师是汝师,半路出家成杂家。我们早就期盼颜逸卿集文成书,现在这一愿望实现了,衷心祝贺他。同时,希望他有更多的佳作问世。
2011年1月1日于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5: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赏心悦目的美文
杨  捷

    我和颜逸卿是从未谋面的朋友,认识他还是通过《宝泉岭论坛》。看过他的散文,我被他的黑土情所打动。蹉跎岁月中的件件往事,北大荒的一草一木,垦荒队员的一言一行,下乡知青的一举一动,都被他深深印刻在脑海里。十年知青生涯的艰苦磨练,成为他一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给予了他无尽的创作源泉。
    他善于在生活细节中观察事物,启发灵感,挖掘题材。譬如洗澡、刷牙、剃头、喝茶,又如热炕、葵花、泥鳅、瘸狼,还有啃苞米、吃松子、忌讳十三、耗子偷表等,这些在北大荒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琐碎事,都成了他创作的主题,使人看了亲切感人,充满了生活情趣。
    他的人物描写细腻感人,善于从人物的一个眼神、动作、口语、打扮中刻画人物,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文集中“马号老王头”、“山里大姐”、“盲人的笑容”、“黑土姑爷赵二”、“茶钱随意”等篇章,向读者展现了一群朴实无华的北大荒人,揭示了人世间的真善美。在当今盛行的拜金主义社会风气面前,这无疑是净化人们心灵的一付良药。
    他笔下的知青,既有才华横溢的“京培印象”、“庆涵情怀”、“丁香秀钢”,也有“爱的面片”、“扫街大嫂的欣慰”、“修车师傅的资本”,真实再现了大批知青返城后面临的生活困扰和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特别是他对黑土地的眷恋之情,从“不敢看雪”、“近乡心怯”、“一张老照片”、“乡情浓似酒”,到“故乡的云”、“人在雨中”、“静坐清晨”、“萝北吃香瓜”,充满了对故土的热爱和对乡亲的深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颜逸卿。
    他的散文,感情丰富描写细腻,文笔朴实用词优美,充满哲理引发思考,引经据典雅俗共赏,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色彩。看了他的散文,使人热爱生活,增长知识,学会思考,也是一种享受。
    阅读他的文集,会发现其中涉“酒”的篇目不下十余篇,让人看了不免心醉。是北大荒使他学会了喝酒,艰苦的生活练就了他的酒力,人生中的美酒和苦酒,磨练了他做人的品格,使他喝出了豪爽,喝出了情感,喝出了诗意。北大荒的酒,犹如涓涓泉水,滋润着他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不断前行。
    据了解,逸卿不是科班出身,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和对生活的热爱,使他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他自小酷爱读书,在北大荒的艰苦日子里,他以书为伴,以书为乐。返城以后,他如饥似渴地挑灯夜读,博览群书,熟读名篇,辛勤笔耕。由于他的坎坷人生经历和数年的潜心阅读,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文集中可以看出,他爱好广泛,作品中涉猎文学历史、诗词歌赋、书法篆刻、绘画摄影、戏曲音乐、人文地理、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称得上一个“杂家”。同时,也为他的作品增添了可读性和知识性,不乏文学创作中的精品。
    我之所以成为逸卿的忠实读者,成为他的知心朋友,最主要的是我敬佩他的人品,可谓“文如其人”。他博学多才,但从不骄横跋扈,对知青对乡亲对朋友总是肝胆相照,平易近人,给人理解、尊重和宽容。在文集中,他所描写的大多是小人物,他能够在几十年后准确写出上百名知青、老乡的名姓,实属不易。他对留守知青和困难知青,都给予了极大关心和帮助,足以证明他的人品。
    应该看到,《大荒印痕》毕竟是一部反映知青上山下乡那个特殊年代的纪实性作品,虽然文集整体格调高雅,乐观向上,但似乎感觉缺少一点沉重的话题和悲剧性人物,有些缺憾。我们都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那场运动给我们的命运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但是我想,由于个人的经历和阅历不同,感受也会不尽相同,应该允许差异,不应求全责备,仅此而言也不会影响这部文集的美誉度。
    衷心祝贺文集付梓,热切期盼逸卿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2010年12月29日于尼亚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5: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笔端点染小人物
窦忠强

    赏读颜逸卿的新编文集《大荒印痕》,让我的目光常停留在那个微光闪烁的知青角落,有见识,也有思索。
    颜兄在北大荒生活了十年,那时候大家都是睡一铺炕、喝一锅汤的小青年,而今他修炼成了一位无忧衣食、以笔谋生的编辑、作家。尽可轻轻松松地写些应景应时小文、漫笔游山玩水、甚或诌媚权贵名流炮制些捧脚帮闲文字,聊以自wei又能换些喝酒的小钱。但他却把笔触延展到了旁人惯熟的街头巷口、饭馆桌旁、旅途车上、好友通话里,敏感地捕捉着一个个知青小人物的故事,以此作为他创作的原材料,织绘了他们挺拔鲜活的形象,剖白出他们淡淡的生存心迹。
    那场“知识青年上山下山运动”过去几十年了,早已是风流云散,也早已不是当今的社会性话题;再过几十年,“知识青年”和“上山下乡”可能真的会成为鲜为人知的词汇,只能躺在图书馆里了。
    我们这些即将老去的知青朋友或结伴回访下乡故地、或聚首把酒放歌自娱自乐、或出书回首往事自说自话、或网络口水论争有悔无悔、或国家级剧院里讴歌“兵团战友胸有朝阳”的当口,几乎看不到一些人的身影、更听不到他们声音,那些个事似乎与他们无关,好像也没有什么人去告诉他们正在发生着的那些事,岁月早已经把他们的理想抹去了光彩,生活的扁担压得他们变得很实际。因为明天早晨他们还要出摊、儿子上大学的学费还没凑齐、身上正插着几根管子躺在监护室……这些人早已经是这个社会中“沉默的人”。
    颜兄笔下点染的那些开饭馆的知青、卖油饼的知青、扫大街的知青、与死神较量的知青、纽约唐人街制衣知青、留下来的知青、修车的知青……就是这样的一群人。
    看看这群人的独白吧:
   “我们这些人啊,现在就只有孩子了!”(《扫街大嫂的欣慰》)
“妻子有病,家靠他支撑,日子过得不轻松。不过,再熬几年,孩子大学毕业,我家就出头了。”(《修车师傅的资本》)
“咋不苦呢?热天太阳晒,冷天寒风吹,落雨下雪也要出来做,没办法,要吃饭呀!”(《卖油饼的大姐》)
“反正也习惯了,当年的垦荒队员、转业军人不也这么过来了。”(《留下来的知青》)
“人活世上,谁没个难处?我腿不好,也常得人照顾,凡事往好里想想就开心,往坏处寻思就悲哀。钱是身外之物,丢了可以再赚,开心丢了就难找。”(《残疾无碍》)
“像我这样的人,想找到一份工作也不容易!要文化没文化,一句英文也不会说,张口一个洞……”(《洋插队的知青》)
    作家和媒体等文字工作者自然要写东西,他们关心的是新闻价值、历史的厚重度和社会的关注度,他们和普通百姓们的审读意识都在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而急剧的改变着。面对这样一群生命渐渐走入秋天的知青小人物,还期待他们再有什么感天动地的壮举吗?他们身上还能闪耀出什么样的精神之光呢?
    可颜兄就把这群人作为他创作的重要坐标点,扫描他们,记录他们。他把自己完全融进这些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小人物的情感之中,甘愿与之同呼吸共命运甚至视为自己的同类。他在文中写道“我与他们并没有啥两样,不过是在不同的地方耕耘而已”。作家这般真切的悲悯情怀是极其难得的,相信读者会感受到它的温度和深度。
    颜兄写这群人的文字,平实质朴,却很受感染,尤其喜欢他那种不一下子就打动人心,而是引人慢慢咀嚼细细品味。他的文字没有太多修饰,也不刻意夸张渲染,总是带着理性去叙述,不着痕迹地对人物一点一滴进行解剖,从而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思索。
    记得头一回读《丁香许秀钢》时,便有此感受。颜兄借人们熟悉的丁香,提炼一种不死的精神,喻人寄情于知青小人物,赞美他们奉献自己甚至粉身碎骨以度众生,是生命的张扬和极致。自然使人联想到这群人先下乡后下岗,一生中两次作出的牺牲。这不仅是同情,更多的是理解和敬佩。
    颜兄在《留下来的知青》一文结尾的话,展示了他心灵上的自我拷问,也是如山一样深厚的理解和尊重。
    “当我们这些‘过来人’,每每还在为往事‘不堪回首’、且有‘切肤之痛’时,而她们却始终没离开那片黑土地,如果说我们有时还觉得失落得太多,活得太累,而她们在生活中又企求着什么呢?
即使支撑她们的只是一种纯伦理和道义的力量,即使有人会对此不为然,可是,她们这种敢于正视现实、敢于直面人生的勇气,不正是一种境界和美意吗?舍此,还能有什么解释呢?”
    走近知青的那个微光闪烁的角落,体味一个个知青小人物的遭遇,感受一种独到的眼光,还是来读读颜兄的文集吧。
2011年2月1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5: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悟《岁月名山》《大荒印痕》
宋宝安

~北大荒那段生活,不是跌落谷底,而是到了山下。

~美好的文字,源于懂得敢于动笔。

~创作最糟的事情是——与放弃讲和。

~美好的回忆,无须是一段优美的文字;优美的文字,未必有可堪回首的记忆。

~在自己辛勤的创作里得到满足,比什么都伟大。

~东北风味儿的“乱炖”是道名菜。

~自视己高的,得到欣慰;自觉不如的,得到开心;同一水平的格外亲切。

~参差不齐,创造了‘不平衡不均匀’的美,与其相反者平分秋色。

~形成的文字像爱情,可以体验,很难解释。即便,也是寓言式的。

~与你接近,快要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其他的,已经不重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4 20:05 , Processed in 0.02553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