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531|回复: 4

温州人与情、文化与山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 17: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内旅游文札
温州人与情、文化与山水
第二部分 温州文化
人文历史五马街
周娅


       五马街在温州鹿城区,属老城区的商业街。凡是来温州旅游的人都要到五马街一逛。

       思想上保持一致出于政治需要,城市建设整治雷同就显得管理能力缺失。每座城市都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步行街、小吃街……规划和整治缺乏创意创新。在几座城市游游玩后人们会有城市雷同,无特点之感。这次在温州逛五马街,感觉这里与其它城市的街区不一样。街道的整治基于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大限度保留了民国时期的城市建筑风格。
1.jpg
鹿城五马街

       就像其他许多城市的步行商业街一样,四百多米长的五马街是温州城标志性的购物步行街。步行街往往都选择在老城区的中心区域,选择那些能够反映城市历史和文化,代表这座城市商业繁荣气氛的街道。温州的五马街就在温州老城区的商业街,这里从历史上就是温州城最聚人气的街道。温州地区的一些老字号的厂商以及温州市的几家大型商场和百货公司都扎推在这条街上。五马街对温州之重要,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和前门大街在北京人心中的位置。经过整治后的五马街是人们休闲、购物的好去处。游人漫步在这条街上,可以体会温州浓郁的商业气氛,欣赏温州老街独特的建筑风格,还可以追溯温州的历史,领略温州地区不一样的风俗和文化。

       五马街与其它城市的商业街和步行街的建筑风格不同。一般城市步行街的建筑大都采取中国古典建筑常见的那种抬梁穿斗、大屋檐、四角飞檐翘起的建筑风格。即使全是钢筋水泥的建筑,外形也采取雕梁画栋,外观装饰得与木材建的无二样。我注意到,五马街的商业建筑基本上是二十世纪初,民国时期一些仿西洋建筑形式的楼房。朋友告诉我,不少建筑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存在,最近一些年,在城市的改造整治中,人们对原旧的楼房按照原风格恢复或根据原风格和形式重建。在五马街能够见到西洋风格的商业建筑多少让我心头一震。我的思绪断断续续,在时空飘忽。
      五十年前我闯关东的时候,所在的12团九连有十来名来自温州的知青战友,也就是在北大荒支边时我知道温州是一座城市,其它所知有限。毕竟在中国偌大的版图中,温州名不见经传,只是东南沿海诸多城市中的一座。1949年建国后,我国外对闭关锁国,对内采取城市和农村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二元户籍制度画地为牢,从制度上限制了人员的流动,温州人虽然被认为是东方的犹太人,天生精明聪慧,善于理财经商,但在二元户籍制度管理下,纵使他们空有本事和能力,却也无法施展。改革开放后的温州开始腾飞。我国1984年公布的第一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就有温州。温州城市在发展,温州人也开始游走四方寻找商机和生命的支点,他们甚至远走海外在异国他们创业谋生。
2.jpg
本文作者     孙宁摄

       温州人出国选择法国是有历史原因的,两次世界大战,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时中国是参战国,不少服务于欧洲战场的军人和民工来自浙江温州。这些人之中战后有不少人留下与法国姑娘结婚,定居在法国。1976-1978年在法国留学时我到法国南方内地游历,在一些小村庄就见到过这样的中国老人。当时我们在国外见到中国人就躲避,潜意识认为对方可能是国民党的特务。我们有外事纪律要求,外出时随便与生人搭言怕日后说不清楚。那时,我与那几位来自中国浙江温州地区的老人只有简单搭话,没有细谈,至今深感遗憾。这些中国劳工在法国有的还被授了军衔和奖章,至今电视台还时有报道并有纪录片播出,包括介绍他们后代在法国的生存状况。后来有温州亲友来投奔这些老兵,开始不知道国外是什么样子,随身背着暖壶、炒锅、瓢勺乘船,乘飞机来法国。一个温州人来法国就能带出几十甚至上百个乡亲。后来黑道出国谋生甚至成为一种产业链。到1986年我再次来法国时,温州人数已有20来万人,现在又过了三十年,这个族群的人数应该翻了一番。

      五马街西洋形式的商业建筑已经存在一百多年。在大街中段路口的一个商业大厦迎面顶部,1868几个清晰的大字告诉人们这座西洋式商业大楼的建造时间。我不觉想到,温州的开放时间要提前150年,而且开放的力度之深非内陆城市所比。仅采用西洋建筑式样盖大楼一事,与西方交往和思维逻辑西化不到一定的程度不可能有此想法。这也是我在五马街看到众多西式商业楼房倍感震惊之处。        

       走在五马街上,老远就可以看到一组五匹骏马拉车费奔的青铜铸像,这组铜雕按一比一的比例铸做,主体是几匹争先飞奔的骏马。作为一组雕像,尽管五匹健马各自奔走的姿势不同,形象各异,但作为一组雕像在结构上布局严谨,每匹马之间配合精巧,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会给人同样的视觉观感。古人在形容骏马飞奔时有风入马蹄空的描述,我眼前的五匹骏马雕像栩栩如生,凌空向前飞奔的姿态所显示的冲击力度,能够给人一种力的美,间接也显示能够驾驭如此骏马之人的品位和伟大。我喜爱铜雕艺术品,尤其法国的一些铜雕人物和动物做很精致,人的手指、随风摆动的衣折以及动物的毛发都清晰逼真。青铜群雕铸造的飞马作品并不多见,这组作品无疑属上乘之作。五马匹匹神采飞扬,那种奋蹄扬鬃、腾空飞奔的矫健姿态能够让人过目不忘。骏马凌空飞奔显示出的张力,引人遐思。五马铜雕像的基座上有介绍:五马街古称五马坊,相传东晋王羲之为永嘉郡守,出乘五马而得名。特立雕塑,以志渊源。温州选用这组五马拉车的群雕作为五马街的镇街之宝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延伸和呼应,是温州人民的期待,与老街古巷名副其实。
3.jpg
鹿城五马街的百年老店

       五马街是温州人的骄傲,是温州人故乡情感的念想,是温州人商行万里的精神寄托,也更是海外温州人承载故乡情感之地。远离故土的温州游子说:五马街不但是温州城市的地标,温州历史和文化的刻度,也是两千年来最能够体现每一代温州人对家乡坚守的一份赤诚。


     谨以此文献给温州的知青战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7: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念周娅 于 2020-1-11 18:55 编辑

第二部分 温州文化
瓯江水和瓯江岛屿

    温州是一座依山靠水的城市,瓯江从西边像一条飘带穿城而过注入东海。千年来,滚滚的瓯江水静静的流过温州这座古老的城市,见证着温州大地岁月的流逝,见证着温州地区朝代的更替,见证着温州千年来的发展。它无声无息自始至终滋润着温州大地,养育着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温州人。

    瓯江比钱塘江小,是浙江省的第二条大河。它发源于温州西部的山区,无论是主干流还是支流,瓯江上游溪流众多,在近400公里的流域中,不断有溪水并入,水量越来越丰沛。瓯江上游的主干流和支流顺山势流动相互交错。每条溪水都在其流经的地段有相对的名字,随着流经的地区和支流的汇入,主干流的名字不断变换。总的来说,瓯江源头至丽水段位上游,称龙泉溪。从丽水至青田段为中游,称大溪。青田石溪以后为下游。在青田石溪,名为大溪的干流和名为小溪”的支流两水并流,始称瓯江。瓯江的中上游段在山区,水急滩多。下游为滨海冲积平原,江面较宽水流舒缓。江水流经温州市后注入东海。瓯江的出海口,是我国继长江
口、黄河口、珠江口、钱塘江口之后,中国河流出海第五大河口。

瓯江.jpg
瓯江

    瓯江是温州的母亲河,瓯江山溪水流形成和流域范围的生存环境对地区文化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山多水多土地少,在这片可耕土地缺少的地区,人们只有尽可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在山多地少的范围精心耕作才能够生存。农耕时期历代人的劳作让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形成吃苦耐劳,踏实耕作,不张扬不抱怨的勤劳性格。这个地区的人一旦走出农耕社会,走出这片土地,面对另一种社会和生存方式的时候,他们勤恳的性格和做事执着的精神得到释放,无往不胜。

    瓯江中上游流经的村镇,或建在崇山峻岭或处在高山峡谷,通讯交通不发达,发展相对滞后,还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保存着淳朴民风和民俗。瓯江下游则不同,瓯江离开青田后水道渐宽,水流也渐缓。瓯江下游的两岸是平原,水流也变得平静从容。江水依旧夜流趟,江面清风徐徐,江中树影波动,两岸是耕作整齐的农田,远方是碧绿的茶山。白墙、灰瓦、小楼,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安详宁静的田园景象。温州农村正在全面推进乡村的城镇建设,乡镇与城市一年一个变化,发展飞速。

    温州的文化留存在民间,留存现在高山江水中,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传说里。
瓯江下游七都岛.jpg

瓯江下游七都岛
    瓯江在流经温州城的时候,在江心出现两个岛屿,两岛一大一小相差十五六倍。七都岛大,是富足的侨乡;江心屿小,是历史悠久、人文厚重的一座微型小岛。

    七都岛形成不到三百年,是个侨乡。中国的侨乡一般都是穷乡僻壤,生活富足的人是不会远走他乡去谋生的。我对此体会颇深。王念1988年初来到法国。1989年底被法国的香水集团派回国,到江苏南通一家中法合资的化妆品厂工作。许多朋友和我说,王念的工作不错,能够到国内的合资厂担任总经理不容易。其实,他们不大理解背井离乡人的苦衷:我们35岁时迁徙法国,将家安在了巴黎,如果能够在巴黎找到同样的工作,又何必舍近求远去南通。

    在巴黎和朋友聊天听说过侨乡七都岛的故事,由于是温州话,我连蒙带猜听了个大概,没有完全明白。这次在温州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去七都岛。酒店的咖啡免费供应,我和几个温州朋友边品边聊,咖啡飘香,我们在咖啡焦糊的苦香中漫谈七都岛。过去这个岛是个穷之极的地方,温州历史上曾有过好女不嫁七都岛之说。物极必反,穷则思变是中国对事物辩证的认识。现在七都岛居民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佐证了这个认知,颠覆了历史和以前流传的故事,这一组有关侨乡的数字是朋友后来向我确认的:七都岛的居民约2.5万人,其中60%1.5万旅居海外。旅居法国的侨民有三千多约占20%。朋友告诉我,生活在岛上的人不少是在海外奋斗了一辈子,告老还乡的温州侨民。落叶总要归根,他们在自己的家乡颐养天年。这些归国的侨民在国内没有人民币收入,手中所持都是外汇,根据花费随时兑换人民币,有时甚至用美元或欧元等硬通币在购物时直接支付。外汇在七都岛流通似乎见怪不怪。
瓯江江心屿双塔镇水妖.jpg

瓯江江心屿双塔镇水妖

    岛屿两个字往往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词使用。但准确说,面积小的岛称应该称之为屿。江心屿就是一座占地千亩,顺江流向东西狭长,有千年历史的小岛。它位于温州市北面,离老城区距离很近。人们到江边出游,自然会登上小岛游玩。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见到塔就会想到电影 «林海雪原» 杨子荣打虎上山后在威虎厅与众匪徒对黑化时应对的那句“宝塔镇河妖”。塔是中国的一种建筑形式,在佛教和民俗中能够镇煞
江心屿湖心岛     孙宁摄.jpg
江心屿湖心岛     孙宁摄
祈福。在中国,有塔的地方都有故事。塔是文物和古典建筑,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宗教信仰,更是人们心中的的一种精神寄托。江心屿的东塔是北宋年间建造的,兵火毁坏后在南宋时又重建。重建的砖塔也有八百多年历史。根据“中英烟台条约”温州辟为商埠。当时的英国驻温领事馆就设在东塔旁的小山下。江心屿的美景很多,而且景色都很精致。我在小岛上散步明显感觉到一步一景,景色总能随着身躯的移动变换。江心屿的十大美景已经流传百年,其中“塔院筠风指的就是这座小岛上的塔。
江心屿中的一池湖水.jpg
江心屿中的一池湖水

     江心屿有许多的历史建筑和人文景观,最著名的也是岛上的砖塔。两座砖塔分别建立在小岛的东西两端,人们称它们为东塔和西塔。古时建筑多为单层,高高的砖塔是多层建筑,是是那个时代的建筑形式,是人们出行定位的标志,是人们能够登高望远的地方。毕竟在岸边平视江面与站在28米高的塔上俯瞰江面的感觉不一样。可以想象那些手拿折扇的名人墨客,约上好友二三在江心屿登塔望远。江风徐徐,塔影树影映在江水,两岸是农舍田园,江水泫沄涌濤,在狭长的岛屿两侧奔流东海。随江流的方向望去,水天一色白帆点点,四维的情景催动着他们的才情诗意……江心屿上的湖、亭、庙、塔等建筑,每处都有相对应的历史故事,构成一处处具有深厚文化的人文景观。
江心屿文天祥祠.jpg
江心屿文天祥祠
江心屿人文历史监管厚重     孙宁摄.jpg
江心屿人文历史景观厚重     孙宁摄

    需要提及的是建立在江心屿东边的文天祥祠。这是一座白墙灰瓦,典型的岭南建筑,它的正式的名称应该是:宋丞相文信国公祠。从这座祠堂可以追溯八百年前南宋名臣文天祥与温州江心屿的历史联系。我们小学学习历史的时候就知道,早在八百年前的那个动荡年代,北方的金国在灭掉辽国两年后接着就灭了北宋。九年后一统北方的金国又被兴起的元朝灭掉。金灭亡四十年后南宋又被元朝灭掉。文天祥的故事就发生在偏安江南的南宋,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
    当时文天祥是右丞相兼枢密使,是南宋主管政务和军事的最高官员。他代表朝廷与元军谈判未果而被扣,后在押解的途中逃脱。当时的南宋朝廷被元军追得东躲西藏,他辗转江南寻找,途中落脚江心屿,并在此举义旗抗元。在社稷安危时的朝廷官员如何忠君爱国,文天祥用行动作出了回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谱写的这曲提人气节的正气歌,在中华大地传唱了八百年至今嘹绕不绝;他的那股正气,顶天立地至今仍荡漾在天地间。

    千年来,名人游览江心屿的题词诗作和他们的故事,在温州人的传说里,记载在温州的地方志中,留存在江心屿不大的景区内。自古以来,历代来到温州的名人总要抽空到瓯江的江心屿一游。历史上李白、杜甫、谢灵运、文天祥、孟浩然、韩愈、陆游等中国历代名人都在江心屿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诗词。导游告诉我,历代名贤留下叹咏江心屿的名篇诗作达近千篇。他们的诗篇是江心屿的写照,记叙的是温州的历史。他们给温州留下里丰厚的文化遗产。瓯江的江心屿能够名列中国四大名屿,实至名归
      
    谨以此文献给温州的知青战友。
               
                    12团九连周娅
                 20191012日于巴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5 10: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温州和温州人永远阳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5 10: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娅的文章写得真好!
    我觉得她对于温州人的评价还是准确的。我也是到北大荒以后从接触到温州知青才认识到温州人的许多优秀品质的。当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方面。其一是吃苦耐劳。这个周娅文章说得很透彻了,就不赘述了。我要特别说说的是第二点,这始终是我特别敬重温州人的原因之一:
    知青岁月,各地人员日夜相处多年,各地方言彼此听得多了,基本都能听懂了。可是各地知青却普遍反应温州话听不懂,这是为什么?我的体会是因为基本听不到。
    因为不论几个人在一起说话,只要其中有一个不是温州人,大家就都说普通话。所以虽然都听不懂温州话,和温州人交流起来从来都没有障碍。这一点滴细节提现了温州人对别人的尊重,也让我对温州人肃然起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 18: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顺致2020年新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4-20 21:55 , Processed in 0.03530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