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227|回复: 6

颜巷(45) 入伏晒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9 17: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颜巷留痕(45)
入伏晒霉

  江南黄梅天,缠绵得烦人。一屋子的人,连一屋子的物,都裹在湿气里,还一天连一天地不放开。屋里的泥地,湿成亮照照。橱腿脚床上的水印子,逐天朝上爬。眼看着橱门、柜门,长了斑斑点点。
  丹阳老家有六月六晒霉的习俗,也就是到了出梅入伏的头几天,一颗太阳热辣辣旺,满宅院阳光铺下来,家里的女主人都搁下了手里别的活儿,翻箱倒柜地忙着晒霉。屋前院里,几条长长的木凳上,横了几根粗竹竿或者木杆子,一捆芦苇卷帘子推开来,就成为搁晒衣被的好地方。家里大橱的门,拉开了。橱顶上压的板箱,搬下来了。
  孩子们被娘差使着,把橱里衣裳棉被、压箱底的陪嫁物品,甚至柜里垫着的棉袍和狗头帽之类,全抱出去了。赤着膊看太阳底下一件絮着棉花的长袍子,汗水都要沁出来。过去的长衫马褂时代,被随手翻晒在面前,有莫名的陌生。狗头帽就戴自己儿时的头顶上。帽角两侧,竖着两只狗耳朵,耳朵上挂着“丁当”响的铜铃。可如今太阳底下,兄弟几个抢了这顶旧帽子,拼命要朝别人头上套,自己一个个“咯咯”地笑着逃跑了。
  大人们怀抱着一个个土布段,如怀抱着一个个孩子一般。一匹匹布段,花样不相同,都卷得紧紧实实,还用几丝红线缝住了。同样的红线,还缝着一块一块折起的衣料,有土布,有洋布。乡下的织布机,农闲时一天响到晚。年终队里分了红,娘一年一年地把几个铜钿剔出来,上镇去为长大的儿女买衣料,买床单被单被面子,买准备结婚用的其他物品。姑娘背着人绣花,这枕套、床幔上,一对一对鸳鸯戏水,一双一双喜鹊登枝。这些布段、衣料等等,遮在几条用旧的被单底下,压迫得几根竹头或者木杆子,弯弯地垂了下去。
  日常里四季换的衣裳,无遮无盖地敞着,还一摊一摊,分清楚了老的和小的,男的和女的。一件件旧衣服,一条条旧被单,洗刷得布眼分分明明,褪色也都褪得白白净净。常常一件上衣,或一条裤子,补丁贴补丁的,拎起来觉得重。娘为一家人做的鞋,排排列列,鞋底都晒得翘起来了。阳光下,樟脑丸的药味道,散放着刺鼻,女人们说香。她们戴一顶大草帽,一条湿毛巾围脖颈上,一边翻晒,一边唠叨,说平日里呒穿呒着,堆起来倒变成了一院子。
  晒霉日子,一门一户的家当都在屋前院里。这上工歇脚的队里人,或者串门的邻居,洗净了一双手,要去掀罩在面上的被单布。两只手提起旧被单布的边,头钻到下面去,眼睛乌子就一动不动了。布段一个一个点,布料一块一块数,成衣一件一件算,如盘点库存来了。女人们还在一条条的旧被单下看得出,谁家儿女,婚嫁时要添了条件,多些讲究。不过看晒霉的女人都不知道,有人家的旧长袍的夹里中,缝着几枚金戒指,几副金环,或者几只银手镯。那些金银细软,已传了几代人,大太阳下和黄梅天里,同样闪闪发光。
  晒霉个把时辰,各家女人三三两两来到帘子边,将衣裳布段翻个身,让另一面也晒到家。手里忙活嘴也不闲着,阿婶说弟媳妇的鞋子做得结实,姑娘说老嫂子的布料颜色标致。有几个围着新娘子的晒霉摊,七嘴八舌说陪嫁的衣裳多,布段多,鞋子多,一生一世穿不完,又说是样样做工好得呒话说,不少东西是人家少有的。新娘子被人们说得不好意思,低头羞涩地答道:“一点点东西,不算多,我是做不来的,瞎做做的呀。”
  西面的太阳还挂着的时候,女主人都出来收着衣裳物品,一件一件掸过去,一块一块拍过去,弄得清清爽爽,干干松松。一帘子堆的衣物要理屋里去了,板箱和抽屉,也要搬屋里去了。一摞一摞的衣物,堆在板凳上、桌椅上阴晾。要让这一天晒出来的热气散发尽了,才折折叠叠放到橱里、装进柜里去。一个黄梅季节,就这样被晾晒干了。

(原载于《解放日报》2006年8月12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0 23: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着颜兄充满生活气息的美文,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2 08: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宝华 发表于 2019-7-20 23:44
读着颜兄充满生活气息的美文,真好!

一幅江南的生活画面都写的那么有诗意有民风底蕴。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2 21: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宝华 发表于 2019-7-20 23:44
读着颜兄充满生活气息的美文,真好!

    随着城乡住房条件改善,人们搬进了楼房,入伏晒霉的习俗,便渐行渐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2 22: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北沧州一带至今仍流行着送“”帐子“”(衣料)的习俗。家家都有存性。这种习俗大概源于唐朝吧。“帐子”相当于钱?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家家的这些家底儿这要是晒起霉来还真挺麻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4 22: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清云 发表于 2019-7-22 08:48
一幅江南的生活画面都写的那么有诗意有民风底蕴。学习。

    多谢韩清云美言鼓励!江南城乡自古就有入伏晒霉的习俗,还有文人晒书、佛家晒经的说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7 13: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宝安 发表于 2019-7-22 22:31
河北沧州一带至今仍流行着送“”帐子“”(衣料)的习俗。家家都有存性。这种习俗大概源于唐朝吧。“ ...

    八十年代以前,江南地区(尤其农村)办丧事,也有送帐子(多半是线绨被面)的习俗。接帐子、撘帐子、孝子叩首还礼,颇有仪式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5 00:31 , Processed in 0.86583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