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243|回复: 8

苔痕(47—49)油饼 影院 春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1 22: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19-7-11 22:32 编辑

叶青苔痕(47)
小巷油饼香

  去年的一天,我刚走到小巷一端,就闻到一股扑鼻香味 。那种咸鲜的葱花味儿,最是挡不住的诱惑了。循着香味儿快步前往,捕到了一个消隐多年的葱油饼摊。
  摊主是个高大白净的师傅,一身雪白的工作服,动作颇利索,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种海派大师傅的韵律味。葱油饼每只8角,摊边有一个粉色塑料盒作钱箱,顾客无论买多少,一律自己动手,饼钱自付,找钱自取,摊主连眼角也不扫视一下。这种方式既卫生,又对顾客充分信任,让所有的买主感动,不敢丝毫冒失。
  饼香不怕巷子深。几次走进小巷,就听得附近有大人招呼孩子:“起床了,葱油饼香唻!快起来吃,再晚要迟到了!”吆喝,端的是饼香报晓。
  郁郁的饼子总是郁郁的情。曾将小巷葱油饼告知老朋友,一位退休同事闻饼起舞,几次生生起个早,专程骑上自行车赶来。光自己吃2只饼未免太不值,亏他好心,干脆每次买上10来只,余者尽送邻居家。使得我也想何日早起买上一袋,带去单位,让同事同乐呵。
  一次,有位青年要求打点一袋葱油饼,包装讲究保温,说是要赶乘去日本的飞机,让前往接机的亲朋友人,葱油饼同好们一饱口福、一圆香梦:“你们可知道,到日本下了飞机这饼子还是温热的哩!”
  买过几次饼,摊主居然有些认识我了。因此,知道他每天凌晨起身揉面。为了保证质量,7点前每锅只做三四只饼。也知大家不爱吃猪油,他抽走了饼中的“华彩部分”。饼“心”不古,令我遗憾不已。
  最近每逢星期天,师傅不做葱油饼了。他喜滋滋地告诉我,读中专的女儿又加读了日语,只剩星期天休息一天。做父亲的说,这天将为女儿做菜烧饭,还要陪陪女儿,“让她生活得香甜一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眼前晃过师傅悠然揉饼的双臂。正是它们的恒久,支撑着自家女儿的甜梦,做成了悠长巷子的香梦。

(原载于《北京日报》2004年6月25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1 22: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19-7-11 22:19 编辑

叶青苔痕(48)
电影院的变迁

  小时候,除了盼望过年过节,还盼望看电影。附近的那家大戏院,改名为电影院,深灰色的建筑基调,很有些神圣庄严的味道。
  记得六十年代初,放映新电影时,附近单位都包场,小学生也能从老师手里领回一张学生票。尤其是周未晚上,人们便结伴去看电影。往往提前进影院,找到座位,接着就和前后左右的人说着笑着。大人交给孩子两角钱,就能让孩子兴高采烈地举回几支冰棍,一家人便吱吱拉拉地吃起来。等到影院里的灯灭了,银幕下早已是座无虚席。
  我还记得当时看过的影片《红日》、《海鹰》、《苦菜花》、《林海雪原》、《七天七夜》、《野火春风斗古城》……于收音机里听过的“电影录音剪辑”就更多了。尽管对剧情一知半解,但对一些走红的影星却熟悉。我上山下乡到农村,跟天南海北的知青聊起来,发现大家看过的影片八九不离十,谈及经典台词,众人对答如流。那时候,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电影院。电影院无愧为文化娱乐中心。
  后来,我返城工作,常常从电影院前走过。现在,它的东西各耸起一幢高楼,北面的商贸大厦富丽堂皇,电影院夹在中间像受气的村妇。因为看电影的人少,电影院早已名存实亡,听说影院职工已是勉强拿到基本工资。他们曾以几部进口卖座片调动人们对电影的兴趣,甚至许诺观众有中奖机会,但应者依旧寥寥。他们也曾将电影院易名为“多功能娱乐厅”,投资装潢开设了桌球、录像、卡拉OK等项目,又一度改建增设舞厅和咖啡馆,于是年青人来热闹了一阵后便降温了。电影院终究无回天之术,挂出了“出租场地”的牌子。
  人们似乎越来越懒了,已逐渐习惯于出门买东西、在家看电视。人与人之间没有了电影院里的那种亲近,偶尔遇见也只是淡淡地打个招呼,回到家之后,关好防盗门,接着才做早就安排好的事。
  斗转星移,电影院墙壁已难见原色,斑驳的画廊还在诉说着陈年旧事,是啊,现在的孩子有电脑,有卡通片,谁还要去电影院呢。而中年人,却永远忘不了在电影院里手举冰棍、呼朋引伴的快乐。

(原载于《广东人口报》1998年10月13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1 22: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19-7-11 22:30 编辑

叶青苔痕(49)
春雨中的故事

  窗外下起雨来,这是春天的第一场雨。春天的雨,总给人亲切的感觉。倘在雨中打一把伞,伞下一对恋人,那情调一定充满诗意。倘若独自看春雨,站在大江的桥上,江面上雨一丝一丝,一线一线,曳来曳去。像一个情窦未开的小女孩,虽然幼稚,但不虚假。
  记得有篇文章——台湾作家的千字小品,写的是一个春雨中的故事。有一对很平凡的夫妻相依为命,丈夫是拖板车的,妻是为人缝衣服的。丈夫每天早晨用板车将妻拉往去处,然后再去干自己的活。到晚上,丈夫又将妻拉回。他们每天就是这样,生活得非常平静。有一次,正是春天,回家时下起了雨。路面变得稀烂泥泞。上坡时,他使尽力,仍不能将陷在泥浆里的车轮拖出来。他努力了几次,不行。妻就脱了鞋袜,跳下来,在后面推。车终于上得坡来。他让妻子又重新坐上车,将脸上的汗水雨水胡乱地抹了抹,没有说一句话,便又拉车上路了。他的妻坐在车上,也没有说一句话,与他一样安详。
  这一则平凡百姓夫妇的故事,让我感动至今。他们那种平和惬意无所不容的生活态度,是都市生活里的一篇美丽的童话。不知有多少次,当朋友们在一起谈论婚姻和家庭时,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想到那一个遥远的故事,想到春天的雨,想到那辆板车、那对夫妇……

(原载于《南京日报》1995年5月25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2 21: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颜逸卿 发表于 2019-7-11 22:26
叶青苔痕(49)春雨中的故事
  窗外下起雨来,这是春天的第一场雨。春天的雨,总给人亲切的感觉。倘在雨 ...

坦诚地说,作为文学爱好者,真的非常钦佩颜老师文字中的阅历,视野和对事物的细腻观察,所以感觉您的文章真是有一定高度的,哎,需要我们学习的太多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3 05: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颜老师这几篇文章,如扑面而来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自己及身边的人和事。
葱油饼,牵出我对妈妈的怀念。小时候,常吃妈妈的葱油饼,可我至今做不好葱油饼。真想问问妈妈,是怎样把饼做得又香又软?可惜竟永远得不到妈妈的回答了。
唉!突然觉得想妈妈!想妈妈的葱油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3 15: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颜兄的这组散文,细腻、质朴、清雅,回味无穷,很是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3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菊英 发表于 2019-7-12 21:02
坦诚地说,作为文学爱好者,真的非常钦佩颜老师文字中的阅历,视野和对事物的细腻观察,所以感觉您的文章 ...

    吴菊英客气了。多谢您的关注关照!俺以文会友,意在取长补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4 22: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涓涓 发表于 2019-7-13 05:49
读颜老师这几篇文章,如扑面而来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自己及身边的人和事。
葱油饼,牵出 ...

    俺以文会友,交流而已。没想到分享而联想,葱油饼牵动对妈妈的怀念。俺读来欣慰,亦生些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7 23: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宝华 发表于 2019-7-13 15:49
颜兄的这组散文,细腻、质朴、清雅,回味无穷,很是喜欢。

    刘兄美言妙评,在下权当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4-20 18:30 , Processed in 0.07979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