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867|回复: 3

荒友行(15—16) 孤屿诗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0 00: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19-5-10 00:18 编辑

聚友纪行(15)
孤屿不孤


  雁荡楠溪,山川秀丽,造型奇特,神韵优美,令人感叹天工造物。而车过永嘉进温州城,繁华喧闹,车潮遭堵,瓯江南北都像个大工地,似一块潜藏着巨大活力的土地骤然呼醒。滚滚东流的母亲河向人们诉说其人杰地灵,江中沙洲江心屿则展现其古迹景观。人说它是瓯江上的一颗璀灿明珠,史称“瓯江蓬莱”。
  我最早见江心屿,是在电视屏幕上温州风光映衬的天气预报。在渡船上,摄影有造诣的沈惠钟,三句话不离本行,说它是中国四大名胜孤屿之一,东西双塔凌空,映衬着江心寺,遥相呼应,活绘出孤屿的优美轮廓,成为温州的地标。我则戏言:一寺护两塔,光头思长发。
  江心屿不大,面积千亩余,东西狭长状。据说南宋时分东西两岛,建有二寺,高宗赵构书诏川籍禅师来传经主持,僧人往来不便,遂填塞两岛间江流,于其上建中川寺,后宋高宗赵构敕赐称江心寺,至今仍是屿上最大的建筑群,素有“江天佛国”之美称。也许咱是山里农工出身,在山门天王殿前,总不忘看一眼两边的四大天王(又称金刚),记得他们分别是南方真长手持宝剑无剑鞘,意为“风”;东方持国手持琵琶无琴弦,意为“调”;北方多闻手持把伞无伞骨,意为“雨”;西方广目手缠似龙名为蜃,音为“顺”。咱祈望慈航普渡黑土地,风调雨顺,再无大旱大涝折腾,期盼乡亲们五谷丰登,生活富裕。
  有介绍说,江心屿双塔有“世界古航标”的美誉,已被列入世界百座历史文物灯塔。往来船只,遥见二塔便知已到温州市区。西峰上的西塔,始建于1000多年前的北宋,中空6边形,7层楼阁式青砖仿木构建筑。远远望去,碧水蓝天,全身披绿的西峰山托着砖红色宝塔,塔刹直入云端,蔚为壮观。走到近处,江风吹动檐角的铜风铃送声,四周枝头飞禽清脆的啼呜,交响成趣。也许年代久远,塔身已经明显向东南倾斜成斜塔。
  东峰上的东塔,始建于1100多年前的唐代,中空6边形,7层青砖围砌。原来外围层层有平座、栏杆和出檐,内有扶梯直上塔顶,可俯瞰瓯江澎湃,饱览鹿城旖旎。19世纪末,在东塔山下建成英国驻温领事馆,洋人借口警卫不便,强迫温州地方当局拆除东塔内外的飞檐走廓,留下这座中空无顶的塔身。解放后,塔顶自然生长一株榕树,曾一度被誉为奇观。虽无土根垂塔中,但仍是枝繁叶茂,全年常绿。今塔仍巍峨雄伟,像一座历尽沧桑的历史丰碑,矗立在东峰之巅。
  蹓蹓跶跶,我们一路走来,但见古树名木苍翠蓊郁,屿西南临江处,见有两树合抱了800多年的连理树——樟抱榕。千年樟树径约2米,苍劲蓬勃,粗壮的根系紧紧抱定岩石,20多米长的树身几乎平伸至江面,树冠覆盖于水面之上。江潮与虬枝辉映衬托,大有“摇摇欲试身,投入江中去”之状,其天工造险,令人击掌称奇。树旁立有“樟抱榕传说碑”,其碑文记述了两个故事,一是顾姓尚书遭贺总兵追杀,藏匿此树免难,故称“救命树”;二是明代高姓织绸工与吴财主家小姐相爱,遭拒私奔此树下,又称“爱情树”。见此景,突然想起日前江滨知青应国光出的那个上联:梁朝唯;横批:色戒。即得下联:樟抱榕。哥几个知道底细,顿时乐弯了腰,引路人惊愕。中午,应国光摆席送行,谈及,众友喷饭。
  说到树木茂盛,便想到气候,温州冬不冷、夏不热,四季温和湿润,名副其实。难怪自唐代置温州,此后历1330多年,州名沿用至今。其实,以前地名也不错,如东瓯、永嘉。温州古城建于1680多年的东晋时,因仿北斗星位置,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传说筑城时,有白鹿衔花贺喜,后化作样云飞去,又称鹿城。令人惊叹的是远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温州先民就挺能耐的,以制作陶器(瓯)闻名。温州人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谱写了现代的创业篇章,从1978年以来,农民人均收入翻了6番,城区建成面积拓展了6倍……
  温州近30年的变化中,我想也有返城知青付出的努力。他们延拓北大荒精神, 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以及对后代的期望。黑土地知青相对出色,也许得益于当年的经历,正如蒋庆涵所言:有了大荒的酒垫底,有了社会大学的磨砺,再大的风雨我们都能走得过去。
(2008-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0 00: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19-5-10 00:28 编辑

聚友纪行(16)
诗岛浮诗


  温州江心屿不少美丽的名字,“诗岛”便是其一。千百年来,诗人谢灵运、李白、杜甫、韩愈、陆游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贤士文人留有叹咏孤屿诗章近千篇。我们雨中登屿,访古探幽,品诗读联。
  沿石阶上西峰山腰,上有澄鲜阁,下有谢公亭,都与1500多年前的太守谢灵运有关。孤屿之称、澄鲜阁之名,均出自他的《登江中孤屿》:“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谢灵运是我国山水诗流派的创始人,其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清新恬静的韵味,一改魏晋晦涩的玄言诗之风,唐代诗人大多取法于谢灵运。他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也是古代攀岩运动的先行者。他登山时常穿木制钉鞋,上山卸掌前齿钉,下山卸掌后齿钉,这便是著名的“谢公屐”。在去谢公亭的路上,我对沈惠钟说:这位贵族才子曾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也许是乐清地形独特,谢灵运登临江心屿,却没去过雁荡山,如到雁荡开眼界,山水诗定会更出色,恐怕曹植得减一斗给他了。
  谢灵运恃才傲物,温州人却厚待他。西塔下滨江处有古亭,只因他当年常到亭中观景,后人命名为谢公亭,上千年屡有兴废又重建重修。至此小憩,纵谈古今,神思激越。东晋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谢家战功赫赫,前锋都督(谢灵运的祖父)谢玄封康乐(今江西万载)公。谢灵运生于浙江上虞,长于杭州,8岁袭承康乐公,世称谢康乐;15岁时文章之美,江左(南)莫及;后随刘裕打天下,出任太尉参军、中书侍郎。刘裕取晋当上南朝宋武帝后,谢灵运却被降爵为康乐侯,37岁被降职离京城建康(今南京)任永嘉郡太守等。他几度辞官,反被诬叛逆罪流放广州,又当街斩首,归葬万载县,死时仅49岁。而他一生仅服的曹植,命运也是如此。曹植诗赋虽被人以“建安风骨”称誉,五言诗尤绝妙,但他先失宠于父,后受迫害于兄侄,最后忧郁而死,年仅41岁。一代文豪犹如一颗流星,在历史的长空划过一道短暂而耀眼的光芒,倏然而逝。至今谈及,仍令人唏嘘不已。
  边访边谈,沿路拐弯来到宋文信国公祠大门前,沈惠钟说:2006年夏天,蒋庆涵陪贾宏图、张持坚登岛游览,曾在此地合影。对于这位南宋时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我们都怀有敬仰之情,小时候念书时就记住了他的名字,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祠内有介绍说,祠建于明代,是为纪念文天祥在元大都(今北京)就义200周年。而温州人崇敬他,还因他身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赴元营谈判被拘,逃脱后曾留居江心屿,又招兵抗元,被加封少保信国公,次年在潮州兵败被俘。边走边读回廊壁嵌的碑刻:《正气歌》、《北归宿中川寺》、《江心寺》、《过零丁洋》及后人凭吊诗等。又见清代戴姓温州知府撰楹联曰:“孤屿自中川,逝水难消亡国恨;崇祠足千古,英风犹挟怒涛鸣。”再观中堂文公石刻像,威仪凛凛,令人肃然起敬。
  江心寺有名人题写的槛联匾额,琳琅满目。印象最深的是江心寺大门两边的叠字楹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用词奇特,别出心裁。相传系南宋时温州状元诗人王十朋(字龟龄)题撰。他19岁时写出“北斗城池增王气,东瓯山水发清辉”的名句。他一生经过雁荡山七次,评价道:“雁荡冠天下,灵岩尤绝奇。”“愧无笔力助庄严。”后人自然更“难下笔”了。江心寺中殿前柱对联“四面烟波,几疑蓬岛移来,金山飞到;一龛香火,剩有蜀僧胜迹,宋跸遗踪。”十分形象地描绘了江心屿风景特征与历史古迹。
  浩然楼坐落在文天祥祠东首,命名颇有争议,一说取文天祥《正气歌》中的“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而命名;一说从语本《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句;一说是纪念唐代山水诗人孟浩然曾游江心屿而建。但见楼堂栏杆,造型雅致,确是望鹿城、赏江景、听潮韵、怀古人的好处所。楼有清代李姓学使名联一副:“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初日芙蓉,晓风扬柳,一楼千古两诗人。”凭栏展望,江城为画,叫人缘情思幽而著文赋诗,触景生情而留连忘返。
  离开江心屿,我们立于驶向南岸的渡船上,南望鹿城,烟雨如丝,空蒙隐现。虽已是冬日,却觉江南春。此时此景,记起有诗云:“是烟复是雨,东风不开束,一夜霏空蒙,染得城头绿。”
(2008-1-13)      

    注:网站故障丢失,补发原文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11 08: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颜逸卿 发表于 2019-5-10 00:24
聚友纪行(16)诗岛浮诗

  温州江心屿不少美丽的名字,“诗岛”便是其一。千百年来,诗人谢灵运、李白、 ...

    早听说浙江温州是商业之城,这里的人勤劳,有着天生的经营头脑,读了颜老师的这两篇游记,才知道,这里还有着这么多的古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足不出户就游了一下温州城,长了知识了,真好!希望退休以后有时间也能去江南转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23: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菊英 发表于 2019-5-11 08:36
早听说浙江温州是商业之城,这里的人勤劳,有着天生的经营头脑,读了颜老师的这两篇游记,才知道,这 ...

    若有机会江南游,受益其中不虚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3-28 17:12 , Processed in 3.80572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