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586|回复: 3

青春(48—50) 队里的家属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4 14: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春岁月(48)
队里的家属工


  当年队里的家属工,其实年龄并不大,不过30岁左右。因为不是正式职工,干一天才1块钱,80多人组织起来干活,人称“大学校的老娘们儿”,后来,编为7排、8排。至今,我都没有弄明白,当时为何称之“大学校”。也许,“大学校”的含义是参与劳动的非正式职工,包括男女老少,“老娘们儿”是其主体成分。
  在家属工中,有各地投亲靠友来的,也有结婚迁移来的,还有预七师和信阳军校的随军家属,更有不少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志愿垦荒的青年女职工。60年代初期,她们响应号召为国家减轻负担,下岗退职回家,一夜之间成了家庭妇女。那还是在档案中看到的,从没听到过她们抱怨发牢骚,哪怕是拖儿带女、养家糊口最困难时候。
  60年代后期,农场经济好转,队里也缺人手,家属作为辅助或补充劳动力,活跃在队里生产第一线。记得那年冬天修水利,抡镐挥锹,浑身冒汗,大家脱了棉袄干活,身上出的汗,在毛衣外结了一层白花花的霜。后来见不少老娘们儿干得把毛衣都脱了,连小伙子都自叹不如,打心眼里佩服,同时也疑惑,她们咋有那么大耐力。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收工后,老娘们儿做完饭,一头倒在炕上,累得直哼哼,饭都不想吃。老爷们儿心疼,次日一早替她请了假。可一转身,又见她扛镐提锹,乐呵呵地上工地了。
  她们很在意这份自食其力的“临时工”,依旧默默地沿着勤俭持家的生存轨迹,每天起早摸黑,家里家外,两副担子一肩挑,依旧对生活充满乐观。她们大嗓门说话,大步流星走路,大吃大喝待客,大大咧咧处世,甚至于出现了场院干活歇息时“挤奶逗乐”的闹剧和夏锄天热出汗时“敞怀凉快”的尴尬。
  不过,后来这种粗俗的玩笑和陋习渐渐少了,生活习惯开始向城市知青靠拢,慢慢地习惯成自然,说话、举止文明多了,最大的变化是穿衣打扮。有时,人们几乎都分不清哪是大姑娘,哪是小媳妇。
  城市知青也通过白天干活交流、晚上串门唠嗑,渐渐走近老娘们儿、小媳妇儿,了解、理解并吸取了她们吃苦耐劳的生存理念,以及充满乐观的生活态度。返城后,一切从“零”做起,进厂拜师学技能,恋爱成家育儿女,刚有点消停,又得面对下岗、失业、再就业等。
  对于大半辈子在风雨中度过的特殊群体——知青来说,男人不易,女人更难。她们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承受能力,不少是得益于当年“大学校的老娘们儿”。
(原载于《宝泉岭论坛》2007年9月7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4 14: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19-4-24 14:48 编辑

青春岁月(49)
想起女知青包车组


  前几天,看到当年的女知青拖拉机手胡萍在网上发布主题为“14团10连女包车组”的组照,心里感慨不已:久违了,萝北的共青农场;久违了,10连女知青包车组。37年了,整整37年呐。脑海里思绪如拖拉机履带般翻滚,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文字……
  14团,后来叫共青农场,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的场名,无疑是挖掘50年代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的颇具纪念意义的历史。记忆,也注定不可能在曾经光荣的历史中走向沉寂。至今,人们依旧记得各地青年志愿垦荒队在茫茫荒原上建立了8个以自己城市命名的青年集体农庄——“萝北八大庄”,也曾命名为青年农场。
  当年,咱农庄的第一批女拖拉机手刘桂芳,是天津第一批青年志愿垦荒队员,劳动模范,上过1956年第10期人民画报的封面,在农垦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1970年,咱连队的第一批女知青拖拉机手胡萍、沈凤娟、王萍、赵海芹等,在车长梁传学、驾驶员汝良贵带领下,成立了第一个女包车组,在知青史上写下浓浓的一笔。
  那时,全连人均75亩地,种、管、收全指着农业机械。女包车组的那台东方红75,当时是连里最新的拖拉机,每天做“例保”时,她们细心检查,认真清洗,及时加油,把车擦得与小脸一样干净,一抹鲜艳夺目的中国红。出车时,总见它走在头里,开荒、运输,翻、耙、耢,播、耕、割,牵引着大犁、播种机、中耕机、割晒架、康拜因等农机具满地跑。人们称赞女拖拉机手一点不比男爷们差,在连队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胡萍, 上海知青,天生的乐天派,干活累得身体像散架似的,回来依旧乐呵呵的。返城后,再就业境遇不佳,屋漏偏逢下雨,动了大手术,但从没听她怨天尤人,好过难过都能过,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退休后,学电脑,学唱戏等。荒友聚会,她自告奋勇来段经典沪剧,唱得字正腔圆,委婉动听。
  沈凤娟,上海知青,平时话语不多,干起活来毫不含糊。三班倒的小虫咬得她腿上起疙瘩,挠破了感染流脓水,结痂与裤子粘在了一起,整得小腿像撒了小豆的发糕似的,惨不忍睹。但她咬牙挺着,从不耽误干活。后来当卫生员更是尽心尽力。回上海进厂做事一如既往。
  王萍,哈尔滨知青,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身体力行,透着一股稳当劲儿。后来她到连队子弟学校当“孩子王”,回哈尔滨进一家研究单位工作,“人气指数”都不低。隔三岔五给上海的师姐妹打打电话唠唠嗑,其情悠悠,其乐融融。
  赵海芹,哈尔滨知青,朴实无华,随遇而安,嫁给本连青年张怀玉后,别人假离婚或拉家带口往城里挪,她却成了“留下来的知青”,守望着那方黑土地,依旧是老公孩子热炕头。1996年我去她家拜访,问及是否想回哈市,她轻轻摇头,一脸平静。
  写到这里,笔停了下来,脑子却在想,37年后的今天,假如当年女包车组全体人员聚在一起,将会是怎样的场面……
(原载于《宝泉岭论坛》2007年9月1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4 15: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19-4-24 15:05 编辑

青春岁月(49)

回望哈市知青下乡40年


  1968年11月9日,一群哈尔滨男生女生走出学校门,告别父母、亲人和家乡,奔赴北大荒,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于是,北大荒的青年农场16队(后为14团10连)就有了第一批城市下乡知青。
  半年后的1969年5月25日,16队又迎来了上海知青。后来从11连、1连、2连、21连、炮连、水利队等调来了8个班,便有了京、津、哈、沪四大城市知青相聚一地屯垦戌边。这个原来以山东临朐、胶南的老农垦,预七师、信阳步校的老军垦,以及旅大守备二师663转业兵相对集中的老农业生产队,因为输入了新鲜血液,而更显得生机勃勃。经过几年的碰撞、融汇,连里男女老少500多人就像一大家子。春夏秋冬,种管收囤,苦中有乐,度过十载。
  哈市知青的大有作为在队史乃至场史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如咱队的知青拖拉机手第一人李平增,知青第一批女拖拉机手王萍、赵海芹,知青电工第一人尚伟伦,知青扛麻袋第一人吴国瑞,知青炊事员第一人边桂香,知青第一批猪倌薛宝珍、王晓莹……又如从团干部股调咱连的知青政工干部第一人副指导员李俊杰,从13连调咱连的副指导员张荣华,后任团副政委,成为团级政工干部第一人。
  知青下乡十年付出青春,经历了动荡、迁徙,以及后来的返城,使得哈市知青与这一代知青一样,经历了前所未有地复杂、曲折,许多人的生活具有大起大落和各种悲欢离合的情节,相互之间的命运、前途形成巨大落差。
  对大多数知青而言,返城后的第一个十年属于迷茫,回到感觉陌生的城市,四处奔波找工作时,发现城里的青年已经成长起来,知青虽青春已过,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生存竞争。第二个十年最为苦涩,小家变化的生活,是挑起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担,大家变革的生活,得有人以下岗为代价,历史便再一次无情地首选知青作牺牲。第三个十年相继退休,步入老年。知青四十年,真的已经走到了尾声,就要退出历史的舞台。
  改革开放30年的辛酸苦辣,正好是这一代知青尤其是哈市知青的辛酸苦辣。社会地位、经济状况、自我感觉和对现状与生活满意度方面的差别,使得这一代知青除了曾经有过的一段共同的、难忘的经历,以及回忆起这段经历共有的感慨之外,很少有其他的共同点。
  然而,就是因为有了知青这个共同点,他们的经历和体验,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度强烈地影响了社会价值氛围的形成。撒落在各地的知青,隔山隔水永相望,隔不断的是大荒情、知青情。于是,老知青重返故土回访,老职工也进城走亲访友,念念不忘的是黑土地情怀;老知青热心张罗同学聚会、战友聚会,以及组织知青联谊会,超出功利的豪爽和仗义,为昔日的同窗和战友排忧解困。
  无论是浮出水面的幸运者,还是永远沉默的大多数,知青们在努力改变个人命运的同时,也在推进时代的进程,从而改变着国家的命运。人们有理由向他们表示敬意,一代知青!我们有理由相信,共和国的历史一定不会忘记知青这个特殊群体。
(原载于《宝泉岭论坛》2007年11月11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12: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几篇小文,因网站故障丢失,今补发原文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3-29 16:15 , Processed in 0.01974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