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19-4-20 14:13 编辑
打油评电影
文革开始后,文化艺术遭到严重摧残,电影大多被诬蔑为“大毒草”而遭到批判。文艺舞台上陆续推出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等八个所谓“样板戏”,先后又拍成电影放映,造成了一花独放、百花凋零的局面。人们对当时的景象用戏言表示:跑了吭大吭,看个《沙家浜》;跑得喘大气,看个《红灯记》。人们的生活,特别是文化生活,被八个样板戏包围了。后人称之为:八个样板戏,被八亿人看了八年。 上世纪70年代,国内放映的外国电影主要来自苏联、朝鲜、阿尔巴尼亚、越南。虽然都是译制片,但是这些外来影片由于文化背景、审美情趣和地域习俗的不同,也构成了它们各自独特的表述方式、叙事方式以及语言方式。以至在当时人们总结出一个顺口溜评说: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苏联电影,搂搂抱抱;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越南电影飞机大炮……这是人们对70年代影片的生动概括,并因此广为流传。 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无论城市农村,昔日电影的“序曲”,曾是集体收看的“新闻联播”。放正片开始前,少不了10分钟新闻纪录片,将观众引入观影状态,同时讲述着这个国家发生的最新动态。当时看到的“新闻简报”,印象是几十年一贯制的老一套,大多是半年或一年前的老新闻。经常出现尊敬的西哈努克亲王和莫尼克公主,大概是在中国呆得时间最长的外国首脑了。 后来才知道,新闻不新是文革时期的“新闻简报”,从原来每周一期变为每月一期,甚至不定期制作。尽管如此,在电视机进入家庭之前,与新中国同龄的“新闻简报”,是一个极为广泛而有效的大众传播渠道。我想,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珍藏着关于成长的记忆,“新闻简报”也是如此,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也有我们这一代人美好的回忆,真希望这些重要的影像资料不被时代遗忘。 苏联电影,搂搂抱抱。 中苏关系恶化,曾经在中国被大力推广的苏联电影也因此禁止引进。但苏联老电影依旧受到人们青睐。苏联电影在男女关系上较为大胆暴露——充其量也就是夫妻拥抱分别、穿超短裙跳芭蕾而已。但这在当时极端禁欲主义盛行的年代,已经是破天荒,看得人眼珠子都要掉出来。 “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是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年》里,列宁的警卫员瓦西里与妻子拥抱分别、又互让家里仅有的一块面包时说的,看了很感人。这段经典台词,很快就在知青群体里成为一句流行语,激励人们勇敢地面对困境生存。后来也成为国产电影《牧马人》里秀芝的口头禅,也在那个时代成了很多人的一句口头禅。 兄弟连队放映《列宁在1918》。看过影片的人都知道,其中有两组镜头是无法删剪的:一组是特务在剧场密谋刺杀列宁的镜头,长镜头中总有天鹅湖作背景,特务窃窃私语的特写与四小天鹅欢快的芭蕾舞步交替闪现;另一组是以防不测,列宁在瓦西里家的客厅里席地而睡,瓦西里的爱妻将头靠在丈夫的肩上,进而相拥相吻。当放到这两组镜头时,放映员有意无意地用手挡一挡镜头,银幕上出现小天鹅穿超短裙赤裸大腿跳芭蕾舞和瓦西里夫妇相拥相吻的画面,变得模糊起来。毫无疑问,放映员是在执行领导的指示,而放映现场一时间气氛杂乱起来,人们不无遗憾,黑暗中不知谁喊了一声,于是一片叽叽喳喳。 朝鲜电影,哭哭笑笑。 “我是个《卖花姑娘》,住在《鲜花盛开的村庄》,是一位战斗在《看不见的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也同情《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在《摘苹果的时候》,遇到了《南江村的妇女》和《火车司机的儿子》……”这是印象中朝鲜电影名串烧,也是我们一代人的文化记忆。当时我所看的外国电影中,以朝鲜为最多,场景很美,歌也动听。朝鲜电影文化的确充实了下乡知青的青春年华和情感世界,主人公遭遇和时代背景深深唤起了知青的喜怒哀乐,以及对生活美好向往和追求。 我们连里有个绰号叫“600工分”的女知青。之所以叫她“600工分”,是因为当时正好赶上朝鲜电影《鲜花盛开的村庄》热播。剧中的老人介绍一位“一年能挣600工分”的粗壮姑娘给儿子,可儿子的感觉很不爽,老人一生气,便说:“漂亮的脸蛋能长大米吗?”连里的这位知青身体结实,干啥活都是一把好手,甚至敢跟男知青比高低,年年都被评为“五好战士”。看着连里这位出名的劳动能手,再比比电影里那位“一年能挣600工分”的姑娘,发现她俩长得真是像极了,于是大家私下里都叫她“600工分”。一个绰号,记录了她的青春年华的痕迹,也直接表达了人们的内心感受。 那个年代讲究忆苦思甜,朝鲜电影更是如此。于是,人们悲喜交加,融入一连串的哭哭笑笑的场面。喜悦中,人笑得前俯后仰的,捂着肚子直叫“妈”,半天起不来;悲痛时,一条手帕不够擦眼泪,泪水鼻涕一把,全抹在手帕上了。尤其超级催泪电影《卖花姑娘》引起巨大轰动,插曲也传唱一时,成为一个时代的标签。记得来我连放映时,全连的男女老少陪着银幕里的主人公,共同流着伤心欲绝的泪水。一起落泪,一同伤悲,抽泣声、呜咽声此起彼伏,甚至盖过影片的对白。可以说,没有任何国家的电影能够在整整一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唤起如此深沉的情感记忆。 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 提起阿尔巴尼亚电影,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个口号:“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墨索里尼,总是有理”等电影台词也一度家喻户晓。虽说那时候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就是这样具有很强的口号性,以及阶级斗争造成人物脸谱化,但充满异域风情的阿尔巴尼亚电影的进入,如《海岸风雷》、《地下游击队》、《广阔的地平线》、《宁死不屈》等电影,无疑让下乡知青眼前一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阿尔巴尼亚电影在中国的火爆得益于两国当时的国家关系,也因此伴随着一代下乡知青度过了许多漫长而单调的夜晚。 人们谈及阿尔巴尼亚的电影,也有人说不能够完全看懂。也许是在叙事风格上与我们传统的线性叙事不同,多半采用多线条、多点的方式,更多表现为影像表述方式,因此会有故事场景上下衔接脱节的感觉。民间还有一个说法,是由于官方在审查影片删除、剪辑得过多,造成故事情节前后表达不连贯不完整,导致观众看起来像预告片,常常会有莫名其妙之感。其中以《第八个是铜像》为甚。 越南电影,飞机大炮。 在那山连山水连水,同志加兄弟的年代,我国动用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支援越南进行抗美卫国战争。越南的每一部影片,总少不了越南大炮在怒吼和美国飞机在轰炸,大地到处是一片火海焦土。 当时越南电影主要以越战为题材,如《阿福》,《森林之火》和《回故乡之路》等,电影里听到、看到的都是隆隆的炮火和呼啸而过的战机。 飞机大炮,其实更多是指当时越南的战争纪录片。有一部长纪录片《铜墙铁壁的永灵》,讲的是永灵地区长期遭受美军的狂轰滥炸,但始终没有垮掉,人们在地道里生活,坚持战斗的故事。据说,这部电影完全是实录,拍摄时许多摄影师殉职。越战结束后,留在那里的飞机大炮默默地讲述着一段历史,一段故事。 曾经的时代,就在不久的过去。
(作者应国光 原载于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青青旱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