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人生目标 不懈奋斗终生 石予民 1 人的一生有大目标,也有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小目标。毛四维确定并坚守自己人生各个阶段的目标,为之努力付出,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1 初中未毕业,赶上文革,毛四维积极要求上山下乡,到祖国反修第一线黑龙江边。他那张“屯垦戍边”的留影,极其形象地反映了战备时代知识青年的精神风貌。他虽然未能加入武装战士的行列,但那是我在团里所见到的最佳戎装照。身着军装,半匍匐在战壕边,右手紧握钢枪,双眼炯炯有神地警视着前方。在农业连队,无论是养猪还是当统计,他都是尽职尽责,成为连队领导生产上的好参谋。劳作之余的有限时间,他秉烛夜读,潜心创作出多篇小说,反映兵团知青的生活,至今还记得他的笔名“晓向”。在团报道组,他十分关注青年连干部的成长经历,那是在为文学创作积累素材。上大学他读的是中文系,但他敏锐地觉察到外语在今后的重要性。上学四年,他课余时间恶补英语,尤其是后两年,他主动找英语系的同学,请他们评阅自己的译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锡拉胡同口有一家外文原版书店,我住的离那里很近,曾不止一次碰到毛四维到这个书店购书。原来,上大学期间,他已经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英语译作,有文学作品,也有国际知识方面的文章。上海外语出版社出版了他翻译的《变化中的美国文化》一书。他参加了《英语世界》杂志举办的有万人参加的英译竞赛,获得二等奖。但那时他的兴趣主要还是在文学创作上,打算毕业后去黑龙江电影制片厂,圆自己的文学梦。毕业那年,团中央跟黑龙江大学要五名应届毕业生,他因品学兼优被推荐,于1982年2月来到了北京。在团中央宣传部,参与张海迪先进事迹的宣传和推广,组织中国青年歌曲比赛。调到国际联络部没多久,他就独自一人出国参加青年工作方面的国际会议,参与英语《中国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由此可见他的英语水平已能独当一面。1993年,组织上安排他出国留学,基于自己年龄偏大、选择新的人生阶段目标的原因,他避开欧美热线,选择了去相对冷门的印度,被公派到尼赫鲁大学国际研究院南亚中心学习。出国前,在国际语言学院进行了半年的外语培训,成绩名列前茅。在印度学习的两年时间里,他选择了十几门研究生或是副博士等课程,成绩优异。这为他以后常年在印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留学和以后的工作期间,他始终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阅报刊、听广播、查资料,很快成为一名学者型外交官。退休后,他坚持关注和研究印度、巴基斯坦的政坛动态,到全国各地出席南亚问题或是“一带一路”专题研讨会,参加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东方卫视、深圳卫视南亚专题等节目。在荧屏上我们看到,毛四维对南亚局势了然于胸,谈论起来条分缕析,思路清晰,谈锋甚健。在澎湃新闻网上与网友互动,用大量事实实例回答关于印度的话题,获得好评。同时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介绍印巴情况,阐述自己的分析和观点。南亚问题研究的拓展,根本原因在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同时像毛四维这样一批热衷于南亚问题的专业人士做的具体工作,也功不可没。遗憾的是,局面打开了,他却离我们而去了,这个领域所受到的损失,相关人士再清楚不过了。愿后人继承毛四维未尽的事业,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做出新的贡献,以此慰藉毛四维的在天之灵。 1 毛四维念旧谊,重情义,刚退休回到北京,就邀请原来农场连队的报道员到家里作客,感谢大家当年对团报道组工作的支持,回忆往事,畅叙友情。 1 原十二团宣传股领导说,论才学、品德、素质、工作能力,四维都是佼佼者,他是一个深入研究的学者。此言不虚。毛四维在团报道组1978年恢复高考前的九位知青中,年龄最小。天妒英才,毛四维早早地离开了我们,悲夫! 1 四维兄弟,一路走好! 1 2018年4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