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944|回复: 5

金宝成--我的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3 21: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选择
金宝成

留在农场
    1979年知青大返城,我们全家四口也踏上了最后的班车,当时因为我们是两个城市青年,她办回北京,我只能办回哈市。在回农埸办手续时,农场总局下达文件,一切知青返城手续停办,命运跟我开了一个玩笑,我只好认命了。
    当时知青也有没走的,如宋大鹏,曹盛芬,袁恩华,赵振泽,当时还有从城市返回农场的,像荆淑珍、赵建良他们。知青大批回城,给城市、家庭都带来很大压力,一时没有工作只能吃家里,住家里。还是别给家里找麻烦了,哪处黄土不埋人呢,我在连队的学校工作,工作生活也都很好。这样一想,心也宽慰了
计划生育风波
    生活、工作总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总要有些不顺事。事情就发生在我决定留在农场的一个月后,也就是1979年的5月未,四连的上空布满了乌云,全连50岁以下的在育全体男、女职工,都要面临着破腹开膛的命运。当时是省里下达了计划生育文件,各单位都在根据文件精神大搞宣传落实,农埸也给连队下达了文件,当时四队领导是抓的实,抓的紧,抓的也更狠。只要在有生育能力年令段,只要以前没有动过刀的,这次必顺得上手术台“来一刀”。
    我和段玉霞自然是手术台上的破腹对象了。当时连队领导在大会上做了全连职工动员,职工报名排队。因人员多,一天只能做几人,手术室设在原来连队小卖部,什么叫“站着进来,躺着出去”,在四连的小卖部,我今天真真切切地看到了,这真是:
    直直立立上术台,板车被子拉回来。
    满脸泪水俩相望,以后幸福从何来。
    我看到了,我也想到了,在当天的晚上计生组的人员给我提前送补养品(四斤猪肉)时,我拒绝了,也有其它拒收者。我深思了一夜,为明天的答复而思考。果不其然,早晨,连队的上空响起了播音声,全体职工到俱乐部开紧急会议,在会上我同领导面对面的辩论,他说他的道理,我说我的理,没有什么结果。到了晚上,农场计生办的高科长来帮助连队领导做工作。在大会上同我站在一个观点的人也越来越多,也说了很多的道理,但因连队领导当时的左倾思想很坚决,没有达成什么一致,“必须得来一刀”。
    又是一夜未眠,我左思右想怎么办。早晨起来我直接去了场部,找到了当时场保密室的韩耀桂(韩文利指导员的女儿)。通过她把黑龙江省计生办原文件拿出来,到场部的后山坡偷着看了一下。我在文件中找到了有说服力的一条:“不管你用什么措施,只要能达到计划生育目地为止就可以了。”文件中并没有“必须得来一刀”的规定。
    我回连队又一次同领导辨论,此时反对意见的人更多了起来。这时连队领导感到压力很大,也就做了一个妥协的让步,不做手术者每天罚款5元,当月开工资时我被罚了15元,连队得到了一张15元的非生产收入的票据,也是不该应有的票据。
    五天以后四连上空的乌云慢慢散去,迎来夏锄的大忙季节。                     
改革风暴
    贯彻三中全会的精神,农场迎来了翻天覆地的改革,从国营农场一夜之间变成了包产到户。土地租给个人、机车设备全部卖给了个人。这对一个人来说多么大的思想转变。随着农场改革风暴,四连队也掀起了“六六三”老兵回乡的潮流。说走就走,基本上哪个月都有走的,又是一次人员大流动。可想而之,做为知青的心态又是什么,只能慢幔的煎熬着。形势发展,也带来了人与人的关系的变化,家族势力也随之而来。一个知青在那里哪有什么家族,哪来什么势力。只能靠自己的为人而生活,从此也恨自已当时不如回城了。每年回家探亲时都不怎么出门,更不想见到在农场时的知青战友。总觉得抬不起头,没有什么可说的。
    那时总是想,我的家庭命运为何是这样呢?两个孩子也要同我一起在这里生活下去,将来长大他们会怎么想?父母都是从大城市来的知青,别人把子女都带回了城,我们还要在这里务农。
    我想起来这些就流泪,子女的前程也叫我给耽误了。
    说到子女的前程,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农场教育界的真实笑话。
    农场那时的教育水平很差。当时我在四连学校工作,因知青都回城了,四连也分来几位刚从农场高中毕业的学生来四连任教师,高中刚毕业就来教高中学生,这个难度可想而知。我记得有几个高中男生,给老师出了一个题。
    同学问:老师,抗战时八路军小米加步抢是什么意思?
    老师答:小米加步枪就是当时八路军的子弹打光了,把小米加到步枪里打击敌人。
    这个真实的故事一时传遍了名山农场的教育界。当时也感到它很可笑,今天回想起来真的很辛酸,什么叫“写照”,这就是农场当时的真实“写照”,能责怪谁呢?当时农场职工子女,在那种条件下能接受多好的教育?能见过多大世面呢?有好多20多岁的年青人没有见过火车是什么样子。我想我的子女将来也是这样吧。在那里,各方面都和城市是天地之差。就更不能同北京相比了。
    我想着,我思考着。我的前途,一家四口人的末来,就这样被我轻易的选择了一次……
再一次选择
    四连“2005相约北京”活动准备期间,提出要征集一些“文物”时,小窦说到“真、假离婚证书”的事情。“真离婚证书”不新鲜,可谁会有“假离婚证书”呢?在四连,我和小段是唯一的“假离婚”当事人。
    1985年,城市的大门又一次向我招手了,这一次说什么也不能放过。但是文件有些叫人不理解,(1)必须得是单身汉,(2)必须得是离婚的才能办理。这就给我带来很大的难度。怎么办?离婚?我前思后想,这不是玩,这可是真的。要通过法律部门正式办理,才会拿到离婚证书。这一次,我和小段很坚决的做出了决定,夫妻走向法院,去拿那张我们的返城通行证--离婚证书。
    农场方面也知道这种情况,也基本给办。当时俩个孩子判给了我,一切家产判给段玉霞。因当时哈市给办,其它城市不给办。这样我在1986年3月31日带着孩子老婆踏上了返城的列车,结束了我17年零6个月的北大荒生活。1987年又将段玉霞的户口办到了哈市,我们从此又开始了城市的生活。
    回到城里,我俩工作都落实了,生活慢慢的好起来。
    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九十年代北京又向我们再一次招手。有了以前的教训这一次我说什么也不能放过。北京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哪个人不想进京生活工作。我很快就把子女办到了北京。段玉霞也随之办回北京。
    2000年,我也退休来到了北京,我们的夕阳生活开始了。到北京,这可能是我最后的一次人生选择吧。
                                   2005 年11月9日晚   
        
                                       --选自“四连大荒文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22: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连篮球队.JPG

金宝成和四连篮球队(后排左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22: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宝成在我们四连武装连当班长十年之久,什么苦累活都干过了,抚远修路、上山伐木、千里拉练、江边站岗、大田割禾。当个班长哪那么容易?都是知青、都是兄弟。     宝成坚守北大荒17年,就凭这一点,土豆佩服宝成。
     今天三月,我和刁嘉书回到四队,特地为宝成为四队的“家”拍了张照片,宝成微信里回复:“就是它!”
    苦尽甘来,宝成的孙女今年都考上北京工业大学了,大喜事!。
    宝成的文章和他的为人一样朴实、真诚,他文章里的故事早已为四连熟知,真实的故事才有力量,它感动一方、一时,更可以流传下去。
    宝成为大家展示了大部分知青离开连队后连队和个人境遇片景,读来很不轻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4 08: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知青就是一段北大荒的故事,真实才能深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8 20: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与命运,四连哈尔滨战友金宝成的亲身经历,真实的故事。
金宝成下乡17年,工作兢兢业业,
勇于吃苦耐劳,令人敬佩!
17年后一家四口才回到家乡——哈尔滨,真不容易。退休后夫妻俩又到北京生活。祝福宝成夫妇晚年生活开心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31 18: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知青的故事,林林种种;金宝成的故事,不可或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5-6 19:22 , Processed in 0.03473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