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18-4-15 18:50 编辑
当年进口食品
女儿圆鼓鼓的小肚子里,已日积月累出一个“联合国”的雏形:美国的可乐、日本的饼干、韩国的泡泡糖、泰国的沙丁鱼……她洋洋自得,却又悲天悯人地打探我小时候吃过什么进口食品。明知故问,分明是居高临下,取笑老爸。 其实本人儿时的进口食品并非女儿自以为是的一片空白,搜肠刮肚列出来,也有三样:伊拉克蜜枣、古巴砂糖和阿尔巴尼亚的油橄榄。品种虽少,但旧闻掌故一种也不少,说出来以压一压女儿得意的气焰。 60年代初,我国陷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但仍念念不忘尽国际义务,进口伊拉克蜜枣便是例证之一。记得小小的我吃完之后,总是情不自禁地用舌头舔去拇指上的甜浆。 此后不久,新生的古巴遭到了美国的封锁,糖业生产在古巴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大米换食糖成了我国支持古巴的重要举措。 品罢古巴糖,我国进入了不堪回首的“文革”时期,红彤彤的阅览室中唯一的外国画报是《新阿尔巴尼亚》,每册4角人民币,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阿国被我们誉为“明灯”。阿国也向我国运来了一些货物,其中能勉强波及至百姓的有两种,一为油橄榄,一为卷烟。欧美各国以橄榄枝象征和平,指的就是油橄榄的枝叶。它黑色的果实可以食用,亦可榨油,依稀算得上该国的“拳头产品”。至于阿尔巴尼亚的香烟,我是尝过的,还是在下乡东北时,禁不住洋烟的诱惑,价钱不算贵,吸上一根,味怪怪的,又辣辣的,极为呛人。 一番国际旧闻的拉杂谈,令女儿听得意犹未尽。“你吃了一个‘联合国’,你能说得出什么吃后感吗?”我问。 女儿默然,然后又不甘示弱地反问:“你很怀念那个时代吗?” “是追忆,是那一去不复返的少儿时光的记忆……” 儿时的进口食品显映出心中那一段怏怏的悲凉,然而紧随其后向周身袭来的却是今非昔比的时代震憾! (原载于《贵阳晚报》1997年7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