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王杨

名山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8 21: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农场见到王杨夫妇,能感受到他们首次回访的新鲜、感概和快乐的情绪。
      王雅琴照片里的”大果子王“,竟然记得我2008年回访的一个早晨,刘大鼻子请土豆吃大果子的事。

DSC08093_副本.jpg

上海的荒友们,尤其是女荒友们走在名山大街上,溜达在公园里,别具风景,别在哪里,说不上来看照片:
DSC07907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30 09: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肇祥 发表于 2014-8-28 14:49
王雅琴杨建雄夫妇此次重返第二故乡确实是带着激情、带着回忆、带着热望。一路走来,感慨连连体会多 ...

       谢谢上海联谊会对我们上海还乡团的关注与支持,我们的谢秘书长代表上海联谊会冒着酷暑一次次地去车站送行,谢秘书长图文并茂的报道分享了我们激情飞扬心潮澎湃的情与景,请看8月2号小谢的报道是深夜23点零8分发的。谢谢你——肇祥幸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0 18: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杨 发表于 2014-8-30 09:24
谢谢上海联谊会对我们上海还乡团的关注与支持,我们的谢秘书长代表上海联谊会冒着酷暑一次次地去 ...

           当回访农场的集结号一吹响,一帮充满朝气已过花甲的知青们,丢下家庭烦事,聚集在回访的大旗下 ,一行20多人不顾旅途劳累,踏上了魂牵梦绕访场探友的圆梦之旅。雅琴通过你的且行  且报道,让我的心随着你们一起激动,一起欢悦。经过岁月敲打的知青情谊依然弥足珍贵,浓浓的知青情结依然挥之不去,农场的变迁发展,老职工们的喜乐安康依然是我们心中的牵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0 22: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14-8-30 22:07 编辑

    欣读王杨《名山行》,感同身受故土情。
    从都市,到大荒,越唤醒,是不是越感受情谊。
    从山边,到江畔,越亲近,会不会越接近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1 09: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 带着激情,带着回忆,带着热望,踏上了重返北大荒的旅程,相聚在第二故乡名山。四十多年前我们带着崇高的理想,怀惴着火一样的热情投身到这片神奇的黑土地,在这片辽阔而多情的黑土地上留下了我们青春的足迹,当年的汗水在黑土地上闪光,青春在北大荒飞扬,在这片黑土地上有我们挥之不去的青春记忆。”读王杨一番充满激情的话语,爽快、亲切、感动。有相同感受。这次有幸与王杨夫妇在名山相遇,缘分。是名山家园这个平台让我们相识、相知、相遇,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1 10: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 10: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家芸我们真是心有灵犀,我正想发这张照片,一看你已经发上来了。我们和王雅琴夫妇在名山相遇,是缘分呀。网友之间虽然第一次相见,但互相之间好像老朋友一样,特别亲近,这都要感谢名山家园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14: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亚琴,你的《名山行》,写出了你们回访名山激动、兴奋的场面,写出了对黑土地的眷恋以及北大荒人的朴素、真挚的情感。字字句句很是感人。
      我曾两次回名山,第一次是2000年8月,随7连部分教师返乡,第二次是2011年8月末,与我家老李一同前往。两次与当年的老职工、学生相逢、相聚,真是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动人场景。
      每一次相见,老职工们这家请那家邀,忙的我们都分不开身。学生们还轮流做东,请我们到档次最高的饭店,品尝黑龙江最贵的鱼。
      老职工和学生们几乎家家都有车,记得李家洪等开着轿车载着我们上七连、场部、莲花泡,让我们故地重游,感受北大荒今昔的变化。
     离开农场的那天,同学吴海竟从离场部200里远的牧羊场骑摩托车给我送来两大袋子臻蘑,九月初的北大荒天已经转凉,寒风刺得他两手通红,可他满不在乎,对我说:“老师,这是我自己采的,放心吃吧!下次来我还给你捎!”满腔热情叫我不知所措。
     两次回乡,名山人的热情简直是势不可挡,我想,那便是是世界上最纯最美的爱!
     2011年从名山回来后,我曾写了一篇《名山之行》的小文,今付之于贴后,作为对你《名山行》的喝彩与呼应!

                                                       名山之行
      八月三十日,我和老李在哈尔滨乘上了7019次列车,三十一日早晨六点多钟到达宝泉岭,然后又坐上了开往普阳路径名山的汽车。
      这条从宝泉岭通往名山的公路,三十年前来回无数趟,所以这次坐在车上,望着远伸的公路、窗外闪过的杨树,一股怀旧感油然而生。还是这条公路,但窗外的景色却与旧时不同了,公路两边的楼房多了,商业圈多了,从鹤岗到名山的鹤名公路正在加宽建设(原先的二车道加宽到四车道),很快就要修到名山了。道路的加宽预示着名山将有惊人的发展变化,从名山镇的旅游事业发展来看已初见端倪。
     公路畅通无阻,我们九点多钟就到了名山农场,亲家老两口迎接我们。
     新团部真的今非昔比,除了原新团部的办公旧址外已找不到原来的痕迹。主街道的两侧楼房多了起来,临街的楼房外都立着脚手架,楼外罩着绿色的尼龙网,知情人说是在给楼房贴保温层(即在楼外砖墙上再贴上一层厚厚的类似珍珠岩似的泡沫),主街道两侧有小超市、商店、邮局、银行、信用社、医院、市场,还有健身广场名华园。这些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配套设施与城市社区的规模不相上下,可想而知老百姓在这里生活是多么方便。
      新团部规划有序,街道宽阔井然,冬天楼房取暖用地热,做饭用电,比哈尔滨市民还上档次。
      九月二号正逢农场赶集,原来每月的二号十六号是农场赶集的日子,每逢这时候相邻农场的生意人都到这里来摆摊做买卖。我们发现农场的赶集类似哈尔滨的早市、夜市。人们的吃、穿、用即水果、蔬菜、肉类,衣服、鞋帽、家用什物等在集市上都能买到。我们感兴趣地想把集市从头到尾逛一遍,可途中竟几次碰到熟人。我惊叹这些人的记忆,那些与我家老李三十二年未曾见面的原七连老乡,相视数秒便能直呼对方其名。紧接着便是热情洋溢的问候、邀请,无奈只得终止逛集。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便被原七连职工浓浓的情谊包围,这家请,那家邀,简直都拔不出腿来,我俩像赶场子似地忙得不亦乐乎。这期间我们抽空去了莲花泡。大架子依然耸立,可莲花泡清澈的湖水不见了,稻子、玉米等农作物占据了原先莲花泡的位置,剩些沟壑水泡,那里有几朵残荷败莲在摇弋,似乎在向我们呼唤莲花泡的过去。
      莲花泡让人惋惜,但北大荒的田野风光依然叫人赞叹。麦田不见了,一望无际的是水稻、玉米,大豆也少见。职工们说,早就不种麦子啦,水稻玉米产量高咱就种水稻玉米了呗。一垧地,除去种子、化肥等费用少说能挣七八千,弄好了能挣一万。有些职工干脆把地出租,当起了新时代的地主。
      今年整个黑龙江风调雨顺,名山农场自然又是个丰收年。蓝天下,无边的稻菽泛着金浪,涌动着农场职工丰收的喜悦,站在天边的我们心中澎湃起无言的情感:为北大荒的过去和现在骄傲,为知青与黑土地的情结而自豪。
      我们在名山农场逗留了一周,重温了与这块土地的往日情感,带回了名山人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没有理由不信,名山农场的明天将更加辉煌,名山人的生活将更加幸福。
                                                                                      2011年9月26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4-25 23:52 , Processed in 0.03146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