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509|回复: 0

再访(5)宝泉岭农垦城见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2 23: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14-8-22 23:19 编辑

再访琐记(5)
宝泉岭农垦城见闻

    去年6月,咱有幸随团回垦区参加纪念知青40周年活动,并回访宝泉岭。一年过去了,提笔写宝泉岭农垦城,是以为2009年,无疑是一个挖掘中国和中国人命运的颇有意味的年份,因为往前推进一个甲子,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恰恰也是宝泉岭建设之初。
    当年在这里勘察场址、开荒建场的,是东北军区解放一团。后来,人们习惯将开发北大荒的老一辈拓荒者,称之为老军垦、老农垦。一个个英雄的名字,代表一个时代。他们有的斯人已去,有的已是人到暮年。60年的记忆,注定不可能在曾经光荣的历史中走向沉寂。
    宝泉岭,一座生机勃勃的农垦城,经过前三十年的艰苦创业和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座充满了活力的新兴农垦城,在今天已经被赋予了太多的新城标签和内涵。然而,每当人们提起它的时候,更多想到的还是它曾经的红色传奇。

    宝泉岭,是赵尚志的牺牲地。赵尚志烈士纪念碑和赵尚志将军纪念馆,坐落在城北山坡顶端的苍松翠柏之间。在这里,每个周末和节假日,都聚集着大量本地和外地前来参观的人们,他们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当年抗联的英雄人物和战斗故事。在这里,他们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去贴进、去想象当年的革命斗争。但令人感叹的是,赵尚志将军的遗像竟是一幅凭人们记忆的素描。
    大荒情展馆,在有着“职工乐园”字样的老房子里,门口挂着“青少年年教育基地”的铜牌,倒也显得挺协调的。馆内记载了五十年代转业官兵等老一辈开垦北大荒的光荣历史,记载了六、七十年代知青上山下乡,投身北大荒建设,奉献青春年华的足迹,在这里,不仅可以使拓荒者在故地重游时追忆那令人震撼的艰辛,还可使他们的子孙后代重觅父辈的艰难历程,品味人生的甘苦。
    宽达50米的宝泉大街,是“权力服从规划”的典范,被誉为“北大荒第一街”,成为展示农垦城规划的名片。徜徉于此,感慨不已,不由地想起一句老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是老一辈拓荒者开发北大荒时,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如今走进宝泉岭农垦城,看到亘古荒原上崛起的服务设施齐全的现代化新城,以及城镇里多彩多姿的生活场景,先辈们一定会产生换了天地的感觉。
    来到原二师师部机关大楼前,大楼早已停止使用,里面空无一人,一行老知青在这里流连忘返。旧地重游,老房子又勾起了老知青对老人、老事的回忆。曾在这里工作过的老知青指着窗户,辨认当年的办公室,寻觅当年的机关食堂、集体宿舍。当听说马上就要拆老房盖新楼,又一处老房子将悄悄地隐身了,老知青纷纷在楼前留影纪念,用镜头留住老师部。旧消新生,这是规律,也是历史,不由人的意志转移。
    要说随人意的是宝泉岭高级中学,2008年又获得黑龙江垦区高考五连冠的佳绩。据农垦日报报道,宝泉岭高级中学“在垦区高考文科前10名中占7人,理科前10名中占3人。其中,于帆以635分、张汝峰以632分、袁晶靖以628分、赵丹以627分位列垦区文科高考前4名,梁嘉良以686分、王顺成以678分夺得理科前两名。于帆、梁嘉良分别为垦区高考文理科第一名。”今年自然也会再创佳绩,垦区高考的状元、榜眼、探花,宝泉岭儿女榜上有名。
    值得一提的还有尚志公园文化广场,从原来的3000平方米扩建到13000平方米,广场用彩色水磨石铺设,两侧安装了造型新颖的彩灯、草坪灯、高档的音响设备,并配置成套体育健身器材。文化广场现已成为城区居民平日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举办大型文艺演出、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近10年来,先后有宋祖英、毛阿敏、彭丽媛、吴雁泽、刘斌、阎维文、关牧村、徐沛东等一批国内知名歌唱家、音乐家在此登台演出。
    来也匆匆,走也匆匆,咱将所见所闻落笔成文,恐怕也是挂一漏万,倒是尚志公园湖心岛上,有一座15米高、名为“勃勃生机”的标志性雕塑,颇具意韵,集中向人们展示着宝泉岭的过去、现在、将来。

                                                (写于2009年6月1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4-19 21:42 , Processed in 0.04083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