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370|回复: 0

再访(3)京培兄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7 19: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14-8-7 19:50 编辑

再访琐记(3)
京培兄印象

    常见北大荒的老知青在某个地方某个场合见面聚会,那种亲热的劲头,实在让人动情。不说“荒友见荒友,两眼泪汪汪”的场景,起码也有类似半个知己的情份。
    2008年初夏,我随一行人回访黑龙江垦区、参加纪念知青下乡40周年活动,哈尔滨是必到之地。6月19日中午,在北京机场候机厅,沈惠钟告诉我:“农垦总局接待我们的陈京培,是一位留下来的温州老知青,一位阅历丰富、满肚子都是知识与故事的高人。”
    当天下午,怀着尊敬的心情在哈尔滨机场见到京培兄时,真有不虚此行的感受。首先使我惊愕的是,他既能说一口纯正的温州话,又能讲一口流利的东北话,还带着佳木斯那嘎达的口音。记得小老蒋(庆涵)曾对我说过:“在各地知青中,温州人说普通话难度最大,原因是上学时老师说的普通话,很不标准,带着浓重的温州腔。”
    京培兄曾有不到20年的温州人经历,可近40年的北大荒生活,使他了解了生活,懂得了人生,增长了阅历和才干,造就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思想品格。1969年,京培兄告别永嘉老家的陈家宗祠,离开了温州城南的蒲鞋寺仓坦,下乡到黑龙江的莲江口农场。1976年,京培兄拎一个装着全部家当的旅行袋,到佳木斯兵团司令部军务处报到。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当年走进火车站对面这座办公楼大门的小伙子,后来成了农垦总局佳市留守处的主任;佳市家喻户晓的兵团办公楼又倒在了他的手里,继而,原址又屹立起一座更引佳市人注目的大厦;再后来,他进哈市任农垦总局国资委的主任。
    黑龙江之行,日程安排很紧,几乎一天一个地方,我有幸与京培兄同车行,近水楼台先得月,也有机会接触、了解,更长了不少见识。
    用京培兄的话说,他是天然地对农业生产有兴趣,解说北大荒农垦系统不能种转基因大豆,实质是保护中国民族农业,分析南方长11个叶的水稻不如北方长13个叶的水稻,主要原因是温差与光照,等等,简单扼要,通俗易懂,俨然农业专家。但他对工业经济一点也不外行,从市场经济角度,评价宝泉岭肉业公司的技术含量与企业品牌、加工能力与产品附加值,甚至连生猪与猪肉的市场走向等,说得头头是道,句句中的,犹如行家。
    在佳木斯农垦机场,京培兄领着我们一行人参观停机坪上、机库里的飞机。他津津乐道,这是波兰进口的“沙漠骆驼”,那是澳大利亚生产的“农夫”,还有国内南昌、石家庄制造的农林专用机。介绍起农用飞机型号、性能特点来,他更是如数家珍,还特意对喜爱摄影的惠钟兄说:“这种新式飞机很适合你‘航拍’。”“那就先拍俺们名山农场。”惹得惠钟兄跃跃欲试。
    如果说上述与京培兄工作经历有关的话,那么他的业余爱好呢?说起来更是了得,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没有他不喜欢的。就连一路上他不经意间讲的知青故事,也如同其撰文一样,从不咬文嚼字,也不见华丽词藻,更多地是来龙去脉娓娓道来,情节细节引人入胜。
    说到书法,京培兄同样津津乐道。我说:“硬笔书法行吗?”“行,现在就能写。”他说话如行文,以短句见长。我惊谔,递上纸笔:“就写我的名字吧。”一会儿,他递过纸来,一看,在时速110公里的越野车上,他居然用美工笔,书写了三个篆体空心字,令人惊叹不已。
    北大荒生活,也赋予了京培兄独特的艺术见解:崇尚粗犷深厚。从他舒展的书法作品中,不难想象,若笔墨纸砚伺候,一定有一股“奇峰可搁笔,急流宜濯缨”的大气扑面而来。“难道说江南秀美的意境你都摒弃了?”我问及。“这么多年来,生活在茫茫风情的北大荒,我几乎跑遍了垦区所有的农场……”他说道。
    于是,我想,京培兄接触的山脉和河流全然有着朦胧的感觉,峰峦的线条模糊了,耳濡目染便成烙印,自然笔下流露的是景致的映照。真可谓“造化自然”。至于江南的秀美,只能是留在脑海中的回忆了。环境能改变人的一切,艺术崇尚自然也不例外。
    我遇京培兄,一见如故。一路行,一路唠,话题开阔。
(写于2008年7月22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4-25 05:57 , Processed in 0.02799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