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王国荣

对联趣谈(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2: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63、曾公亮巧联对父

  福建晋江有座灵源山,隋朝时在山上建了灵源寺。
  北宋真宗景德年间的一天,晋江(当时属泉州管辖)少年曾公亮随父亲曾会到灵源寺进香。曾会,字宗元,宋太宗端拱年间进士,做过两淅转运使,明州知州。公亮,字明仲,仁宗天圣年间进士,历任会稽(今天的浙江绍兴)知县、郑州知州、开封知府等, 一直做到宰相。
  这一天,父子二人到寺里进香、叩拜以后,漫步山上,一边聊天,一边揽胜。
  亲曾会由眼前的山和寺院出句,让儿子来对:

      灵山好作西天界

  曾公亮幼年时就继承家学,聪明过人。他听了父亲的出句,当即就明白了这是要以山名和寺名“灵源”冠顶。冠顶是作对联的艺术手法之一,是嵌字的一种,就是把所要镶嵌的字放在上、下联的开头,又称凤顶格、鹤顶格。这时他看到不远处的海湾便朗声对道:

      源水能通南海潮

  “山”与“水”、“西”与“南”,都属于小类工对,极为贴切。还有一个妙处,那就是“西天”与“南海”都与佛教有关,用在这里,非常恰切。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12: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天看微博,有这么一贴:
某红楼迷现一神帖:上联“贾宝与林黛遇,薛宝拆”。
众人皆赞,乃千古绝对也!无人能解。
忽一日有人回帖冒出一下联“陈冠吸张柏汁,谢霆疯”。
瞬间全楼为之惊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23: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沙钝 发表于 2013-6-27 12:05
那天看微博,有这么一贴:
某红楼迷现一神帖:上联“贾宝与林黛遇,薛宝拆”。
众人皆赞,乃千古绝对也! ...


真是绝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1: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沙钝 发表于 2013-6-27 12:05
那天看微博,有这么一贴:
某红楼迷现一神帖:上联“贾宝与林黛遇,薛宝拆”。
众人皆赞,乃千古绝对也! ...

  谢谢沙钝老师跟帖,介绍妙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1: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64、黄庭坚巧对舅舅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字鲁直,分宁(现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间进士,在朝中任过文官,因受排挤到地方任职,从鄂州市长(知州)到太平市长(知州)等。

  历史上评价黄庭坚“文章天成”,在北宋文坛上,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同出于文学家、书法家苏轼门下,位居“苏门学士”之首。而他又长于诗,甚至和苏轼并称为“苏黄”。他还擅长行草书,自成一家,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苏轼、米芾、蔡襄齐名。
他父亲黄庶,字亚父,庆历年间进士,曾做过廉州知州。很早就注意对黄庭坚的教育,所以他5岁时就能背诵“五经”

  黄庭坚的舅舅李常是一位诗人,又是藏书家。他常常到黄家来,也很注意对黄庭坚的培养。
这一天,舅舅又到黄家,叫来黄庭坚,指着院子里的一棵桑树,出了个句子让他对:

      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织锦绣;

  从桑树联想到桑叶养蚕,又从蚕吐丝到用丝来织成锦绣,关系紧密,环环相扣。艺术手法上,用的是顶针格,又称连珠格,就是前一分句结尾的字和后一个分句开头的字重复,前后蝉联。
正在读书学习的黄庭坚思索片刻,看到手中的笔,来了灵感,于是以此为题对道:

      草藏兔,兎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

  从它们同样密切的关系入手,同样环环相扣;艺术手法上,同样用了顶针格,一气呵成,尤其是切合自己的学习生活。
舅舅李常高兴得连连称赞,认为他日后一定会大有出息。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11: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65、王禹偁少年妙对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音称),字元之,济州巨野(现山东巨野)人,七八岁的时候就能诗能文,擅长对对子。

  宋真宗时与寇准同时任宰相的毕士安,当年在郡从事(郡长官的属官)任上的时候,就听说了这个神童才华过人。便派人把他找来,问他家的情况,原来王家以磨面为生。毕士安就让他以《磨》为题作首诗,小小王禹偁不假思索,当场吟道:“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若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不但写出了麿的特点,而且富有哲理。毕士安“大奇之”,马上把他留下来,请他为子弟讲学。

  一次毕士安宴请知州。知州在席间出句让人对:

      鹦鹉能言争似凤

在座的客人一个个大眼瞪小眼,谁也对不出来。毕士安便将这句话写在了屏风上。
王禹偁看见后,在旁边写出了对句:

     蜘蛛虽巧不如蚕

  后来,这成了一个以动物为对的著名的对子。其巧妙之处在于“鹦鹉”与“蜘蛛”都是联绵词(由两个音节联绵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

  毕士安见了,不禁叹息道:“果然是经纶之才呀!”从此称他为“小友”。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8: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7-5 04:56 编辑

66、陈起宗巧对老师

  北宋陈起宗,字兴祖,少年时候就到上庠(当时的大学)读书,异常聪明。
他小时候,有一天,老师带同学们出去游玩。在水边,马走过沙地后,一个个蹄子印形成一个个小窝窝,阵阵风吹来,细沙流动,又把那小窝窝填平了。见此情景,老师吟出一句,让他来对:

      马足踏开岸上沙,风来复合;

  陈起宗看到水中的船,来了灵感,当即对道:

      橹梢拨破江心月,水定还原。

  对得不但工整、贴切,甚至比出句更胜一筹。因为“岸上沙”既看得见,又摸得着,为实;而“水中月”只是倒影,看得见,却摸不着,为虚。虚与实相对,要比实对实或虚对虚更高一着。这不但需要寻常知识,更要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05: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7-5 05:11 编辑

67、宗泽挥毫成巧对

  北宋末期的抗金名将宗泽,字汝霖,义乌(现浙江义乌)人。哲宗无佑年间进士,早期在地方做官,政绩显著。金兵围攻开封,他以副帅身份从磁州来援,连战连捷。又历任开封知府,东京留守。金兵畏惧他的威望,称他为“宗爷爷”,不敢轻易进犯东京。为了收复失地,他连续上疏20多次,都被投降派所阻。因此忧郁成疾,悲愤地吟诵杜甫的《蜀相》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临死前还大呼“过河”三声。

  宗泽幼年时就读书刻苦,才思敏捷,吟诗、作对、写文章,倚马可待。
有一天,宗泽从私塾放学回家,看见嫂嫂在院子里的树下做针线活,急忙上前问好。嫂嫂抬头扫视了四周一眼,就以门前山上的松树为题,出句让他对:

      山上青松,探出龙头望月;

  用拟人手法,描绘了松树的形状。
  宗泽听了,取出笔墨,一边将嫂嫂的出句写下来,一边思索着对句。当他直起身子时,看到了园中的竹林,马上在纸上挥毫写道:

      园中紫竹,攒起凤尾朝天

  同样用拟人手法,描摹了竹林的形象。其巧妙之处在于“上”与“中”同为方位词,“青”与“紫”同为颜色词,极为工整。
  嫂嫂看了,高兴地竖起大姆指,连声称赞道:“好,真好!”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4: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68、汪应辰少年巧对

  南宋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人汪应辰,原名洋,字圣锡,自幼聪明,5岁时就多识奇字,善于吟诗、作对,且往往语出惊人。绍兴年间,17岁考中状元,官至吏部尚书。
  汪应辰小时候,家里贫穷,读书学习连油灯都买不起,他就利用闲暇时间拾柴卖薪挣几个钱。因为买不起书,就常常向别人借来诵读,一经过目不忘。10岁大的时候,就已经在乡里颇有名气了。
  有一次,他到乡校,那里的老师想试一试他的才华,就出句让他对:

      韩愈十三而能文,今子奚若?

  意思是: 唐代文学家韩愈13岁就能写文章,现在你和他相比,怎么样啊?
汪应辰应声答道:

      仲尼三十而论道,惟公其然。

  意思是:孔子当年30岁的时候就教授生徒,如今只有您和他一样。以古人对古人,以数字对数字;巧妙的是“十三”和“三十”恰是一颠倒,也就是以“三”对“十”,以“十”对“三”。
为生活所迫,汪应辰十几岁就到县里去做弓手。当时学者喻樗在玉山县任县尉,汪应辰正是他的下属。喻樗听人说这个小伙子善于作对子,就在一次训练间隙把他召到跟前,批着旁边的匹马出句道:
      马蹄踏破青青草

  汪应辰不假思索,对道:

      龙爪拏开白白云

  以动物“龙”对动物“马”,以动物形体词“爪”对动物形体词“蹄”,以颜色词“白”对颜色词“青”,以叠字对叠字。工整而巧妙,且表达出非同寻常的志向。
喻樗一听,大为惊异,说:“这个孩子他日必定成为伟器!”于是从这天起,就把他留下衙,教他的几个孩子读书,并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为妻。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7 14: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69、王十朋妙对长老

  南宋温州乐清(现浙江乐清)人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自幼天资颖悟,超过常人,“日诵数千言”,且过目不忘。早年在梅溪讲学授徒,听讲者多达数百人,后进入太学。于绍兴年间中得状元,一直做到龙图阁大学士。

  温州瓯江中的江心寺,是远近闻名的游览胜地。寺中有个长老,饱读诗书,常和前来游玩的文人有文墨交流。这一天,少年王十朋来到江心寺,长老早就听说这个神童的大名,专门让人陪同他游览,晚上还留他在寺里住下。
  夜色中的江心屿,格外迷人。长老邀小十朋这个特殊的客人来到江边的亭子里,品茶论文。面对着此情此景,长老出了个句子让十朋来对:

      江畔高亭,明月清风留客醉;

  小十朋眨巴眨巴大眼睛,对道:

      屿中古寺,白云流水伴僧闲。

  都是从指出地点、描写景物入手,又都是写对方。仔细斟酌,几乎无一字不工。如果说后面一个分句所说的内容还不够贴切的话,那么,“江”和“屿”二字,恐怕移往其它任何地方(即使有江,有屿)都不合适。从这一副对联,也可见小小王十朋的文字功夫。
长老听了,禁不住点头称赞:“神童之称,果然名不虚传!”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5-11 16:04 , Processed in 0.02475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