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王国荣

诗海拾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2 10: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极是,我以为所谓的禅,就在于心,心底无私天地宽,禅就是心平、行直、去妄,禅就是智慧、为人、济世。你这个帖子“拾禅"寓禅宗的智慧其中,读来心意坦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2 15: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成兴 发表于 2014-4-22 10:42
说的极是,我以为所谓的禅,就在于心,心底无私天地宽,禅就是心平、行直、去妄,禅就是智慧、为人、济世。 ...

  多谢成兴兄的精当点评。人生犹如旅程,最近我游历了中原古都,途中记起陆游那首《剑门道中遇微雨》,感觉意味颇深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2 15: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4-4-24 14:43 编辑

                       (5)

            清风楼上赴官斋,此日平生眼豁开。
            方信普通年事远,不从葱岭带将来。

                          ——越山开悟诗

  越山师鼐禅师,号鉴真禅师,是雪峰禅师的门下弟子。生活在唐朝末年到五代时期。相传他的开悟经历非常奇特。一日闵王请他吃斋,他赴约到了楼上,正好太阳照在他身上,于是便立即开悟了。这种晒太阳的事情在常人而言再普通不过,可是却令一位僧人突然开悟。类似的事情在禅宗历史上并不少见。


  “清风楼上赴官斋,此日平生眼豁开”一句,清风楼是闵王请越山吃饭的地方,谁知恰恰就在这么个吃饭的地方突然开悟了。这里的“眼”并非肉眼,在佛家中认为人有肉眼和慧眼之分。此处“豁开”的正是慧眼。

  “方信普通年事远,不从葱岭带将来”一句,“普通”是梁武帝的年号。佛家有达摩西来的典故,其中达摩第一个见的人就是梁武帝。这句的意思是说直到现在我才相信达摩在普通年间来到中土这件事。如果只是虚传之事,我怎么可能在今天开悟呢?所谓“葱岭”,是中国与印度的交界之地。一般人都认为达摩祖师将禅宗传到了中国。但是越山此句的意思是说关于成佛的道理并非达摩带来的,而是一直都存在的。达摩西来,不过是告诉我们这里存在佛法而已。

  越是平常普通的事情是容易被人们忽视。以为这每日都要见到的事物是天生如此,并无深意。可是,就在这些“并无深意”的常见事物中,却蕴含着这个世界最基本的真理和规则。所以换一种眼光看待那些普通平常之物,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新得。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14: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4-4-24 14:45 编辑

                                                      ( 6)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灵云开悟诗

  灵云志勤禅师,百丈禅师门下传人。这首正是灵云禅师开悟后的悟道诗。原来,灵云参禅参了多年却未开悟。一年春天,桃花开得正好的时候,他打开山门,蓦见千万丛桃花开得如火如荼,宛如一片香火海,当下身心脱落,尘识皆消,豁现本来面目,并说偈道:“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一句,“三十年”只是个概数,意指时间很长。而“寻剑客”则是比喻追寻佛道。同时,这也是个典故,语出张华《博物志》,是说张华看见某地剑气直冲牛斗,于是便要他的好友来此地当太守。最终发掘出干将、莫邪两把宝剑。这里引用的意思便是将求道的过程比喻作寻宝剑的经历。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自从那一刻看见桃花盛开之后,我便开悟了。直至今日更不怀疑我所悟到的佛性禅心。虽然桃花是色界之物,而道之所存在于禅者本题,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本题获得的佛性正是凭借色界的外相而体现的。所以,灵云禅师见桃花而开悟是符合禅理的。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我们跋山涉水历尽艰辛之后,才发现我们要追寻的东西就在当初离开的原地。这种人生的“误会”并不少见。只是,我们有多少个三十年可以重复这样的“误会”呢?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6 12: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4-4-26 12:07 编辑

                                            (7)

          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漫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

                         ——何山开悟诗


  何山守旬禅师,南宋临济杨岐派僧人。浙江人。得法于太平佛鉴慧勤禅师。开创浙江何山移忠寺,故又称何山守旬。他是借灵云禅师桃花悟道的诗开悟的,因为他是杨岐派的门人,所以开悟的过程刚好和黄龙派相反。

  一天,佛鉴慧勤上堂对大众说法道:“森罗万象,无非一法所印现。”守旬听了之后,如草木重光,豁然开悟,踊跃欣喜,不能自己。佛鉴看了笑道:“可惜,一颗明珠被这疯癫汉拾得了,快说,你悟到了什么?“弟子终于了解了灵云志勤禅师‘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的心境了。”佛鉴追问道:“如何是灵云不疑之处呢?”守旬坦荡回答道:“别说灵云不疑,弟子今天要找个疑惑处,却了不可得。”佛鉴仍不放松追问:“当初灵云也曾将此诗呈育给玄沙师印证,玄沙却说他没有彻悟,哪里是灵云未彻悟之处呢?”守旬听了,跪地合掌,深深揖拜说:“感谢和尚慈悲,如此苦口婆心调教弟子。”拜起,呈上自己的这首悟道诗偈。


  “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漫始抬眸”,整日看天却不抬头颅令人疑惑,原来,何山此句的“天”即是悟道所在。禅宗认为佛性是无所不在的,所以何山看“天”自然无须抬头。就这样,直到桃花烂漫之时,却才抬头一看,于是刹那间便悟到了佛法所在。

  “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任你有遮天的大网,在我悟道之后,也无法将佛法包裹起来了。我已经冲过了悟道的牢关,接下去就该守着这份悟得的道了。禅宗中有三关,一个是初关,即开始修道的境界;一个是重关,是指悟道后的境界;最后一关则是牢关,是忘记悟道后的境界,是最高的一层境界。对于悟道之人,冲破这最后一关是最为艰难的。

  众所周知,长跑中,只要能把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撑过去,便能比较轻松地跑到终点。人生亦是如此,生命中总会遇到重重难关,关键时刻,告诉自己一定要把难关撑过去,自然会有一片新天地出现在眼前。这种磨砺,便如修禅之中冲破那最后的一层牢关。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31 19: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8)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表自清。
                        ——唐. 储光羲
  
    储光羲,金坛白塔乡庄城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唐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又奉诏书入中书试文章,制科及第,为一时之秀。


    此诗描绘山中流水,全在咏物。但显然并非单纯写物,而是巧取譬喻的禅理诗。即是以山泉喻“道”,喻“真如佛性”。首联“借问不知名”,即是谓“道”不可名而强为之名之意。二联写流水在地上映出天色,在天上化为雨声。三联写流水流满深涧,涨满小池,都是生动地表现“道”无不在之哲理。尾联谓流水山泉深居山中,恬淡自守人难觅,喻道不可轻觅,但山泉欲常存永驻,永远清澄,喻道之恒久不灭。全诗处处写流水山泉,而处处喻道,自有其巧妙动人之处。

   哲人说世间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禅者的世界亦是如此。悟得禅机之人,眼中的万事万物都蕴涵着微妙禅机。如果内在的涵养达到一定的境界,我们又何愁发现不了世界的精彩呢?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1 21: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国荣兄的钻研精神。
    按以往接受的正统教育理念来看,佛教充满了唯心、怪诞、神秘,贬之为“毒药”,由此对佛教长期持抵触、排斥的态度,至今未完全散去。其实,佛教是哲学的精华、浓缩,只是被有意识地意识形态化了。起码,它教我们如何做人、处事、思维。尽管它很深奥,如《心经》,很多话,读多少遍,抄多少遍,还是不明就里,还需要悟。
    感谢国荣兄正本清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 17: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予民 发表于 2014-5-31 21:53
佩服国荣兄的钻研精神。
    按以往接受的正统教育理念来看,佛教充满了唯心、怪诞、神秘,贬之为“毒 ...

    谢谢予民兄关注。我也不懂佛学,深感佛教博大精深。随着年龄老去,阅历增加,在阅读古诗时,读到富有禅意的诗篇时,觉得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很是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 17: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4-6-1 17:22 编辑

                                       (9)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


   王维,盛唐时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字摩诘,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受佛学影响很深的大诗人,因其诗歌中多有禅宗意象,故后人将其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并称为“诗佛”。王维的诗描绘形象、气韵生动,往往在短小的诗篇中借助特殊的意象显示出浑然的意境与隽永的诗意。所以,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对王维的诗艺意境作了很好的总结。

  这首《鸟鸣涧》是王维山水禅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首句“人闲桂花落”便是以声写景,既有通感的修辞手法,同时又将“花落”的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从禅的角度来看待的话,惟有心真正闲下来,放下对世俗人情的执著迷恋,才能将个人的精神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夜静深山空”则更富有禅味,夜深人静之时,禅者的心中已经没有了万物,哪怕是白日里眼见的一片春山,此刻也化为虚无。这种心境,不是禅者无法体味得出。
  末句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深山里的幽静与闲适。与首句两相呼应,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我们的脑海胸襟,似乎也随着诗人的文字进入到那片洒脱自在的画境之中。
   
   不同的人,对待同样的事物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禅者在寂静深山中看到的是幽幽禅意,一如智者,在纷扰尘世中看到的是不变真理。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 08: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10)
          枿坐云游出世尘, 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 便是人间无事人。
                         ——唐•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棣人。晚唐著名诗人。杜荀鹤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认为诗歌可以起传播教育的作用,并可以影响后代,所谓“雅篇三百首,留作后来师。”他的诗平易委婉,如话家常,有着张籍、白居易的近体风格。

  这首诗名为《赠质上人》。上人,本指佛教中讲的上德之人,后来成了对僧人的尊称。这首诗写的质上人倒真有点不同寻常。他有时打坐,静如枯木;有时出游,飘若浮云,心无所系,随性而行,超世脱俗。其他僧人云游,还带着盛水的瓶子和吃饭的钵,而他出门连这两件东西都不带,一身之外无所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三四句“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这才写出精神上大解脱的悟道者形象。人口上说的,都是心上想的,不说人间事,是他心里根本不想这些事。因为他把人间的名利富贵看作是虚幻、短暂、无意义的。“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陷身于人事纷扰中,带给人的是无尽的烦恼和痛苦。既已从茫茫的人生苦海中解脱出来,登临彼岸,怎么会再对俗世的事感兴趣呢?在世人看来,王朝更替、诸侯争霸、胜王败寇,战乱四起这样不得了的大事,他只看作山中樵客下的一盘棋,他自己只是个旁边的观棋者。“观棋不语真君子”,他是人间大戏场、下棋局的冷眼旁观者。既不追求名利,与世无争,与人无争,还有什么挂心的事呢?当然没有!清闲自在,无忧无虑,这样的生活真让诗人羡慕,所以他曾赞叹地说:“万般不及僧无事,共水将山过一生。”

  “冷眼旁观”,不见得就是贬义。冷眼看待俗世纷争,淡泊于名利,过自己本分的生活,这又何尝不是智者之举呢?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5-3 22:16 , Processed in 0.03455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