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765|回复: 7

比拉河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27 22: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罗永占 于 2014-2-27 22:16 编辑

比拉河畔
罗永占
   比拉河,是异国他乡的一条河。到了那里,尽管我仍觉得没有迈出自己的国门,但此时此刻,我真的已经驻足在异国的土地上欣赏着比拉河畔的美景。
11
   比拉河的春天是美丽的。初春稚嫩的美还没有完全伸展开她迷人的身姿。她就像一位未成年的少女,面带羞涩地荡漾在清新的空气里,流淌在人们温柔的目光里,浸润在人们舒畅的心田里。此时,渲染在林中的翠绿将浓浓的色彩倾倒在树身下的水中,宣示着它已经成为这个季节的主色调。比拉河的春天似乎只有在这个主色调层林尽染之后才肯拉开春的帷幕。一条河流荡着春意,带着这座城市的惬意,在青翠的色彩间缓缓流动,这就是俄罗斯比罗比詹最生动的符号。
的美景。
11
   比罗比詹是俄罗斯犹太自治州的首府,是一座只有8万人的城市。俄罗斯地广人稀,在这座城市里,人与物的律动就像比拉河的节奏,缓缓地、静静地,没有城市的沸腾,也没有车水马龙的喧闹。在比拉河畔,男男女女三三两两地悠闲地坐在岸边的石阶上或者沙滩上,手里拿着一瓶啤酒,边喝边聊,那种生活的惬意该让疲于奔命的中国都市的男男女女平添多少妒嫉。俄罗斯虽不富足,但是国民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却客观地反映出这个国度老百姓的幸福。他们在慵懒中享受着生活,他们潇洒地边喝、边舞,在欢快中尽情挥霍着时光。无忧无虑、悠闲自在,是我对俄罗斯人生活状态最深的印象。
的美景。
11
   比拉河是美丽的。这种美丽,是由内至外的美,是纯净的美,将其延伸地说是一种文化的美。我敢保证,这条河流是没有被污染的。在比拉河畔,我只看到寥寥的垂钓者,没有看见一位撒网者。在驱车驶向比罗比詹的沿途,我看见碧绿的片片沼泽与田野相间,那种自然的原生态不知已经沉睡了多少年,至今仍做着甜甜的美梦,这真是一片处女地。此情此景,令我这位生活在被誉为世界上最大湿地保护区的北大荒后代,都感到我们的自豪该有多么的夸张!如今,我们的大片湿地都已经变成了耕地,只有一少部分尚存的保护区在向游人展示当地官员的政绩。在人的积极作为下,我们的环境已被严重透支了,这种透支,又成为许多官员升迁的政治资本。
的美景。
11
   欣赏比拉河的美景,心中却不禁产生阵阵愧疚,我的心情不由自主地复杂起来。是出于一种责任的本能?还是参杂着许多说不清的情愫?在这明显的反差之下我的内心如果无动于衷自己又会变成什么呢?我明知面对现实自己不可能改变什么,但仍有一种忧思占据在我的心里。此时,我并非羡慕那轮外国的圆月,但是面对自己的缺憾却又无论如何不能回避掉这不争的事实。
的美景。
11
   这块脚下的土地曾经沧海,如今却不属于我的国度。比拉河的美景将我陷入思考的深渊。我深深地叹息,这种游历,让我太沉重了!
                         写于2012年6月6日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22: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罗永占 于 2014-2-27 22:19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0: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篇文章,心情很复杂,即为失去的国土感到惋惜,又为这片土地在别的国家能保持得这样好,感到庆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9: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永占此篇散文和前前篇《头道沟》竟然生出很不同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9: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土豆 发表于 2014-2-28 19:30
读永占此篇散文和前前篇《头道沟》竟然生出很不同的感觉。

怀念莲花泡。当年的莲花泡,鸭蛋河难道不是也很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21: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比罗比詹
http://baike.soso.com/v7478421.htm

  比罗比詹是犹太自治州的首府、经济和文化中心。它因附近的比拉河和比詹河而得名,1937年设市。这一地区原为中国领土,被沙俄通过不平等的《中俄瑗珲条约》(1858年)强行割占。俄罗斯远东区南部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犹太自治州首府,经济和文化中心,是犹太自治州最大的城市。由附近的比拉河和比詹河而得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22: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14-3-1 16:38 编辑

    赏读永占兄妙文,不禁从心里叫好。头道沟里的欣慰赞美,比拉河畔的忧患思考,其实是从两个角度谈一个问题,即考察人和自然的关系。
    由此想到,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日益城市化的过程,但也很可能同时埋下明天新的病源。许多人则陷入矛盾和无奈当中。他们基本上生活在城市,既厌恶城市又依赖城市,既批判城市又不愿意离开城市。他们渴望回到自然其实并不能真的回去。他们一会儿乐观一会儿悲观。在两难的生存境遇中他们游移着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特别是在这个过渡年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22: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予民 于 2014-2-28 22:33 编辑

    犹太人被迫远离(下乡时听同学介绍是被驱赶到那里的)家乡来到西伯利亚快紧东头,是沙俄还是前苏联的民族歧视所致,历史上应该有说法。
    乘船游额尔古纳界河,两岸风光大相径庭,我们为河流南边的日渐繁荣而自豪,这是与对岸一片原生态对照而自然而然地从心底生发出来的。其实这种心态挺狭隘的。
    罗部长描写名山周边的散文很优美,还有深深的沉思。建议老土豆转发到宝坛上,以扩大名山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5-21 15:48 , Processed in 0.02676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