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王国荣

灯谜浅说(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19: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们先把上节“异称解读法”试猜的四条灯谜谜底公布如下:

(1)小巴(川的别名为“巴”;娃娃,小孩)

(2)《道藏》(别解为说西藏;西藏别称“世界屋脊”)

(3)目无余子(自己的儿子谦称“小犬”;谜面别解为眼里没有我自己儿子的身影)

(4)张乐平(张,别解为“看”,“昔阳”别称“乐平”)

  下面我们接着介绍“怎样猜会意体灯谜”的第6种方法:

  
6、巧用顿读法
  在讲述这种方法之前,先来听一段趣事。相传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的大书法家祝枝山(允明),春节来到浙江杭州,见当地的文坛领袖人物徐子建的家门上贴着两张无字的红纸对子(杭俗,新春贴无字对,以祝一年平安无事。“无事”与“无字”谐音),便从书童手中接过笔、砚,挥毫写下了这样的话:“今年正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徐子建见后大怒,把祝枝山拽往学宫的“明伦堂”评理。祝枝山当着悻悻不平的杭城人士笑着说:“子建兄误解了我的好意,把我善颂善祷的吉语读成了咒人的话,真是马屁拍在了马脚上,好人难当啊!”说罢,读起了门上的联语来:“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祝枝山巧用顿读,戏耍了徐子建一顿。
  在过去,我国的古籍中除了乡塾使用的训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外,一般是没有标点的,长长的文章连成一气,读起来很费劲。于是读书的人一面阅读,一面用朱墨等色做停顿记号,其作用类似今天使用的标点符号。不过,当时的停顿记号只有两种,一种是在句子的语气完结之处,画上一个小圆圈,旧时称之为“句”,它的作用相当于现在句号。另一种用在语气需要停顿一下的地方,用笔点上一点,形状很像今天的顿号,旧称“读”(音“逗”)。它的作用就如目前的逗号。文句的这种停顿叫做“顿读”。在读古书时,把“句”与“读”(音“逗”)点错了,会得出截然不同的解释,就像上面说的趣事中祝徐二人对门联的不同读法一样。这对研究古典文学或历史等会带来不便,可是灯谜作者牢记《文心雕龙•谐隐》里“回互其辞,使昏迷也”的古训,故意将谜面或谜底的文字(更多是谜底)按作者的意图巧用“顿读”,制作出极为有味的谜趣来。因为灯谜是专靠别解文字本义的手段来吸引猜者的,因此故意“顿读”使原文产生曲解,正符合灯谜的扣合逻辑。比如某报的体育新闻有这样一个标题:

      
“ ××杯”足球赛申花队打败长虹队获得冠军

  获得冠军的是谁,根据不同的顿读,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如果这样顿读:“ ‘××杯’足球赛/申花队打败长虹队/获得冠军”。显然冠军为申花队。倘若改读为“ ‘××杯’足球赛申花队打败/长虹队获得冠军”。那么坐第一把交椅的应该是长虹队了。

  使用顿读法猜谜,需要见机行事。在谜面上进行顿读比较容易,只要在不同的地方试着停顿几次,看看能否产生歧义,按谜目去求出谜底即可。例如:

  不重生男重生女    (打唐代科学家一)   谜底:
一行

  谜面借用唐人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原来的读法应为:不重生男/重生女,意思是从此风气变成重女轻男了(重,在此作重视解)。如今解谜时,须将谜面另行“顿读”,读成:不/重生男/重生女,别解后的意思是不再第二次生育男孩或女孩了,换句话也就是生一个就行了,故扣“一行”。“重”,别解为重复的意思。

  因为在暗处,所以谜底顿读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依照谜目要求,揣度谜面的意思,也是能够找到解决办法的。如:

    碧眼儿坐领江东    (打《水浒传》诨号三、人名一)

  谜底:
小霸王、短命二郎、紫髯伯、孙立

  谜面是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上的回目,该回所示内容是:当时江东八十一州的霸主是人称小霸王的孙策。他因怒斩术士于吉,而被于的鬼魂所扰而死,死时年仅29岁,其弟孙权继位执掌江东。据小说载,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此谜据谜面所示,应运用小说内容进行会意求解,猜时必面将谜底“顿读”如下:“小霸王短命/二郎紫髯伯孙/立”,别解为:小霸王(孙策)短命而亡(年仅29岁),老二“紫髯伯”(伯,作男子的尊称解,如画师亦称“画伯”等)孙权被拥立为江东之主,方能与谜面扣合。如果不了解其中还有个“顿读”之法,此谜是断难破底的。

  下面有四条或是谜面,或是谜底必须“顿读”后才能解开的灯谜,请你试猜一下:

(1)夏日消融    (打字一)

(2)家长学校     (打外国小说名二)

(3)玛格丽特以死殉情   (打花卉名二)

(4)巧舌如簧    (打四字电脑名词一)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1 23: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国荣 发表于 2014-3-20 19:33
今天我们先把上节“异称解读法”试猜的四条灯谜谜底公布如下:

(1)小巴(川的别名为“巴”;娃娃,小 ...

家长学校应该有一个谜底是≪ 简爱 ≫吧。

一般家长学校都会提醒家长别溺爱,即减爱。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09: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olderworm 发表于 2014-3-21 23:51
家长学校应该有一个谜底是≪ 简爱 ≫吧。

一般家长学校都会提醒家长别溺爱,即减爱。呵呵

    谢谢张老师跟帖,本节我们介绍的是关于如何猜会意体灯谜中的“巧用顿读法”,因此这四条请大家试猜的灯谜皆要巧用顿读法来破解。
  谜面:“家长学校”(打外国小说名二),谜底是《教父》、《母亲》。
  谜底须顿读为“教/父母亲”,别解为是教育父母亲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6: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将上次“巧用顿读法”试猜的另三条谜底公布:

   (1) (谜面须读为: 夏 /日消融;  以“暑”代“夏”,再将“日”字消融掉,便为谜底“者”)

   (3)茶花、女贞  (谜底须顿读为: 茶花女/贞。谜面取法国作家小仲马名著《茶花女》中的故事情节,“玛格丽特”即女主人公“茶花女”。“贞”,贞烈)

   (4)人工语言  (谜底须顿读为:人/工语言,别解为此人工于说话)

  下次我们接着介绍“怎样猜会意体灯谜”的第7种方法,“运用典故法”。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14: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7、运用典故法

  以前在新春元宵灯节时,人们喜欢在彩灯下悬挂谜条进行猜射。由于谜条的空间有限,不可能写上很多字,因而要求语句浓缩,文字简洁,概括性强,信息量大。鉴于此,制谜者不得不考虑如何使谜面更短小精悍。于是运用典故,便成了他们常用的制谜手段。谜面上寥寥几字,却能引出一段故事,一串人物,一篇诗文。言简意赅,字少意广。既满足了灯谜文字凝炼的实际需要,又能给猜谜者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这类灯谜,文化品位高,知识含量多,颇受广大灯谜爱好者钟爱。

  在灯谜中使用典故,通常分为取故事为材料的“事典”和取语句为材料的“语典”两种。灯谜中的用典,不同于古代诗文里的用典。它运用“事典”比较宽泛、自由,所引用的故事不局限于古代,也可取材于近代、现代、乃至当代。这些故事不必拘泥于史实,神话传说、轶闻趣事,甚至寓言、小说、戏曲、影视、曲艺、新闻、时事等材料均可。其所引用的“语典”则更宽泛了,并不死抠诗词、曲文中的名句,只要是有出处有来历的话语都行。

  我们接触到这类典故灯谜时,首先要读懂谜面中典故的意思,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如果是“事典”灯谜,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解读:时间、地点、人物是什么。先把人物找出,再联想在这些人物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联想故事情节,从中搜索出关键的别解字、词,一步步缩小包围圈,最后找出谜底。例如有这么一条谜:

      明熹宗看望乳母    (打五字商用新词语一)

  据《明史》记载,明熹宗朱由校幼年丧母,由奶妈客氏抚养长大。熹宗即位后便封客氏为“奉圣夫人”,客氏与宫中的秉笔太监魏忠贤勾结,狼狈为奸。谜面上的明熹宗即天启皇帝,其乳母则为客氏,知道了这些史实典故后,谜底就自然明白了,它就是“顾客是皇帝”。别解为:看望客氏的是(熹宗)皇帝,“顾”在此作动词看望解释。这是有史实的典故灯谜,然而大量典故灯谜的“用典”是出自于小说、戏曲、影视、新闻、时事之中。比如:

      青梅煮酒论英雄   (打中国少数民族一)

  谜面是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典出该书的第十一回上。一天,曹操与刘备两人煮青梅下酒,乘兴议论起天下的英雄来,刘备故意韬晦,一会儿说这个,一会儿说那个,都被曹操否定了。结果,曹操说:“当今英雄,惟使君(即刘备)与操耳。”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今的英雄惟有你使君(即刘备)与我曹操两人罢了。吓得刘备把夹梅子的筷子都掉了。“我”,在文言文中又称“吾”;“你”又可叫“尔”;“维”字在古汉语里,可与“惟”字相通。因此谜底为“维吾尔”(别解为:惟有我和你了)。你看谜面寥寥七个字,包含的内容还真不少呢。

  下面谈谈运用“语典”的灯谜,先说说采用诗词名句的,如下例即是用两句脍炙人口的唐诗作为谜面: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打宋代词人一)

   猜“语典”灯谜,首先要弄清楚此语为何人所讲,是诗词得弄明白是何人所写,题目是什么,诗(词)句的大概意思是什么,然后才能解开谜结求出谜底。上面的诗句是由唐代“饮中八仙”之一的贺知章所写,题目叫《回乡偶书》,全诗仅四句,前面两句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整首诗是说诗人贺知章离家几十年后,初次回到故乡的情景。猜的人通过这些诗句,马一会联想到作者,即诗人贺知章,接着眼前会浮现出他离乡背井后,初次回归故里的场面,通过如此解释“语典”,谜底就渐渐凸现出来了,它是“贺方回”(别解为贺知章刚回家乡。“方”作刚才解释)。贺方回,即为写下“梅子黄时雨”而名噪一时的贺铸,“方回”是他的字。

   也有利用现代诗人名句撰面的灯谜,如:

    轻轻的,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打上海地名一)

  熟悉现代文学的人见了谜面,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它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名句。不幸的是,诗人因飞机失事英年早逝,正应了诗中的话语。了解了这些背景,猜起来就不难了,谜底是“徐行”(别解为徐诗人走了)。

  当然,“语典谜”远不止诗词文句撰面的这些,更多的是直接用知名者的话语设计成谜面的作品,如用南宋奸相秦桧的欺世名言所撰的灯谜:

      莫须有    (打聊目名三)

  “莫须有”是也许有、或许有的意思,原本出自秦桧之口。当时秦桧与宋高宗密谋阻止岳飞抗金,以迎回被俘的“二圣”(赵构的父兄徽宗与钦宗),就诬告岳飞谋反,使他下了大狱。大将韩世忠责问秦桧有何证据,秦桧说出了这三个字,后世便以此话作为诬陷的代名称了。“聊目”是《聊斋志异》的篇目名,这是一个集锦式谜底:《秦桧》、《织成》、《冤狱》,组合的浑然一体,别解为秦桧罗织罪名制造了一个大冤案。

  再看一例,谜面是古典小说《水浒传》里人物的一句话语:

      你这黑厮为何坏俺山寨规矩?   (打唐代诗人名二)

  看过小说的人自然会想到谜面是梁山上的“一把手”宋江的口吻,而被问的“黑厮”,不是别人,一定是操板斧的好汉“黑旋风”李逵,明白了人物的姓氏,再揣度谜面的句式,谜底也就和盘托出了,那便是“宋之问、李白”,别解为:宋江问李逵的话。“白”作说话解。

  有时候,谜面是用戏曲人物的语气组成的,如下面的例子:

    红娘姐,小生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氏  (打唐代诗人名二)

   明眼人一看,这是京剧《红娘》或《西厢记》里“男一号”张生对红娘自报家门的话,再细看就发现漏掉了姓氏没说,这正好露出了制谜者藏掖的“马脚”,准是把姓氏“张”隐匿在谜底中了,顺藤摸瓜,谜底就出来了。它是“张说、张籍”,别解为:张生在说张生自己的籍贯。附带说一句,谜底里诗人张说的“说”,在名字里读“悦”。

  典故灯谜的产生,使灯谜的文化品位和艺术趣味上了一个台阶。与此同时,对于猜谜者来说,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猜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为此,建议爱猜典故灯谜的朋友,闲时不妨找一些典故辞典或历史故事书翻翻,多积累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以为攻破典故灯谜做积累。
  下面有四条典故灯谜,请大家试用上述方法猜猜:

(1) 追韩信   (打毛泽东《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词一句)

(2) 杜康   (打饮料名一)

(3) 顺治出家   (打法国名胜一)

(4) 非战之罪   (打四字成语一)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6 18: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将运用典故法试猜的四条灯谜谜底公布如下:

  (1)此行何去  (此次追赶一定是萧何去的)

  (2)善酿酒  (杜康是古代善酿酒的人,被奉为酿酒的祖师)

  (3)爱丽舍宫  (相传,清顺治帝为了妃子董鄂妃而离宫出家。“丽”别解为“佳丽”;“舍”,别解为“舍弃”)

   (4)不可胜数  (谜面上的话是项羽在乌江自刎前说的,意思是:是老天要灭我,不是我打仗失败造成的。谜底须顿读为:“不可胜/数”,别解为打不赢仗,乃天数也)

   下面我们接着介绍“怎样猜会意体灯谜”的第8种方法,“承上启下法”。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7 15: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4-3-27 15:09 编辑

8、承上启下法

    一般说来,我们遇到的灯谜,不管它是什么体裁,多会就谜面上的文字去猜谜底,唯独有一种“承上启下”的灯谜与众不同,它须由谜面引出后文,联想下句的意思才能求出答案。要是不懂这个诀窍,硬是就面论面,纵然绞尽脑汁、搜遍枯肠,也是白费功夫。

   这种灯谜有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谜面往往“话到舌尖留半句”。这类灯谜多半采用现成的诗词文句的上句,或是歇后语的前半部分以及多字格成语的一半,把另外的部分留给猜谜者去捉摸了。举个例子,有人用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的词句作谜面:

      问君能有几多愁    (打四字成语一)

   此谜若只往“君”、“愁”上打主意,是很难攻破的。假如我们改用“承上启下法”试猜,便能“直捣黄龙”,一举破底。根据面上的词句,很快可以联想起它的下一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绪之长犹如滔滔东去的流水,这条谜又是利用设问形式,解底时就需要补上“应答”意思的词语。这么一来,谜底就豁然开朗了,是成语“应答如流”,别解为“应当回答它如同流水一般”。

   又比如有这么一条谜:

      春色满园关不住   (打《水浒传》诨号二)

  谜面为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名句,它的下句为:“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枝红艳艳的杏花毫无遮拦地开于墙垣之外,谜底的信息也就随此透出,是“一枝花、没遮拦”(分别是梁山好汉蔡庆与穆弘两人的诨号)。如果不用“承上启下法”去思考,恐怕很难猜中它。
用俗语作谜面的这类灯谜也不少,例如以半段歇后语制成的灯谜:

      山中无老虎    (打茶叶品名一)

  运用“承上启下法”,要把在掩去的歇后部分拿来寻思。这条歇后语完整的说法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猴子称大王”也就是猴子称为魁首的意思,由此便可得出谜底:“猴魁”(一种著名绿茶)。

   又如以多字俗语掩去一半作谜面的灯谜:
  
      没有规矩    (打中国现代作家、歌唱家各一)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承上启下,可得出下半句“不成方圆”。显而易见,“成方圆”是位女歌唱家的名字,就剩下一个否定词“不”还没着落,我们只要寻找到一位作家的名字,经过别解后能与否定词的意思吻合,谜底就能揭穿了。正好有位著名作家叫“莫言”,可别解为“别说能够”的意思,把它当作否定语,谜底是“莫言、成方圆”。

   下面有四条灯谜,必须先知道它的下句,再以“承上启下法”去猜,你有兴趣试试吗?

    (1)八月秋高风怒号  (打已故中国科学家一)【注:谜面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
                                         诗句】

    (2)桃花潭水深千尺   (打四字成语一)【注:谜面为李白《赠汪伦》的诗句】

    (3)投我以木瓜       (打京剧名一)【注:谜面为《诗经•木瓜》的诗句】

    (4)东风不与周郎便   (打聊斋篇目二)  【谜面为唐代杜牧《赤壁》的诗句】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16: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4-3-28 16:53 编辑

   现将上次“承上启下法”试猜的四条灯谜谜底公布如下:

  (1)茅以升  (以下句“卷我屋上三重茅”之意扣合)

  (2)无与伦比  (以下句“不及汪伦送我情”之意扣合;“伦”别解为汪伦)

  (3)《谢瑶环》  (以下句“报之以琼琚”扣合)

  (4)《连锁》、《乔女》 (以下句“铜雀春深锁二乔”之意扣合)

   下面我们接着介绍“怎样猜会意体灯谜”的第9种方法,“拾遗补缺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18: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9、拾遗补缺法

  不少人初次接触灯谜时,常常会感到纳闷,好端端一个完整的句子或一组“合称”词语,有时会出现“纰漏”,不是掉了个别字,就是缺少一个词。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去责备作者丢三落四,大大咧咧。要知道这是制谜者因无奈而使用的手法,国为他既要遵循灯谜中“谜面谜底的文字不能‘相犯’”的规则,又舍不得放弃这个谜材,不得已才在谜面上故意避开一些碍事的文字,让它们安全地蕴藏在谜底里。

  由于是作者存心遗漏,玄机已泄,猜谜者正好利用这些信息,专往遗漏之处去用心思,把这些遗漏、残缺的部分找回来,再配上适当的“衬字”(别忘了别解)。这些“衬字”多为反映谜面漏字掉词情况的词语,每每含有否定或排除的意思,较为常见的有“少”、“无”、“没”、“缺”、“乏”、“遗”、“忘”、“丢”、“失”、“掉”、“漏”、“走”、“不来”等,不一而足。  例如有条流传已久的老谜便是一个例子:

      金、银、铜、铁     (打江苏地名一)

  谜面上开列了四种金属的名称,如果径直从字面上去思索,是无法揭穿谜底的。这四种金属若与某种金属合在一起,可以组成一个“合称”,面出谜人却故意漏掉了它。谜面上的四种金属加上“锡”,合称为“五金”。人们习惯把这五种金属一起连称,谜面偏偏又少写一个“锡”,所以谜底当是“无锡”。

   又如一条谜,谜面写的尽是一些大写的数目字: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  (打古代小说名一)
  
  一路读来,便会发现从一到十,单单少了个大写的十(拾),那么这个“拾”字一定躲在谜底里了。也许是出谜的人把它给遗漏了,忘记记录下来。古代小说中,正好有一本叫《拾遗记》。书名经过别解,正是“把‘拾’给遗漏了,忘了记下来”的意思 。再来看一个例子:

      赤、橙、绿、蓝、紫   (打四字成语一)

  光谱中的七原色为“赤、橙、黄、绿、青、蓝、紫”,谜面上有意漏掉了“青”与“黄”,使得光谱中的七原色不能连成一气,依据此意可猜出谜底为“青黄不接”,别解为尚有“青”、“黄”二色不曾连接。

  上述三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皆是从约定俗成的“合称”里存心漏去其中一个或几个文字,另外都配有表示遗漏或残缺意思的文字,第一例为“无”字,第二例为“遗记”二字,第三例则为“不接”二字。表示遗忘或残缺意思的附加字不确定,固然增加了猜射的难度,同时也给猜谜者留出了想象的空间,增添了捕捉谜底的情趣。

  下面有四条灯谜,请仔细检查一下有没有词语遗漏,然后设法给补上,再寻思缀上什么样的表示遗漏或残缺含义的附加字,把谜底提示出来。你有兴趣试试吗?

(1)石、升、合、勺、撮   (打用物名一)

(2)子、丑、寅、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打春秋人名一)

(3)草书、篆书、隶书    (打物理名词一)

(4)黄、绿、青、蓝、紫  (打国名二)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 15: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将上次“拾遗补缺法”试猜的四条灯谜谜底公布如下:

(1)漏斗 【别解为:在一组容积单位中,漏掉了“斗”】

(2)少正卯 【别解为:在“十二地支”中少的正好是“卯”字】

(3)失真  【别解为:在四种字体中,失缺了“真”(书)】

(4)以色列、不丹 【别解为:以七原色排列,不见了“丹”色(即赤)】

  下面我们将接着介绍“怎样猜会意体灯谜”的第10种方法,“互为因果法”。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5-6 05:24 , Processed in 0.03100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