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4488|回复: 8

北大荒摄影家摄影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3 2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宝泉岭论坛
李永琪先生摄影展将在北京开展

    北大荒著名摄影家、原黑龙江省宝泉岭垦区广播电视局局长李永琪先生的摄影展经过近半年的筹备和策划,目前以基本准备完毕,届时将于2013年12月8日下午2点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展厅在万寿寺内隆重开展。

    摄影家李永琪作为志愿拓荒者的一员,从十几岁开始,便扎根于北大荒,在这里度过青年、中年,直至现在的古稀之年。他以影像、文字为那些耕耘者背书,采访、拍摄、书写、编辑一人多能,在这片荒原为新闻事业也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老摄影家既是一个无怨无悔的耕耘者,更是一位背书者。他以乐观、向上的态度,为我们展现耕耘的结果。或许是有意而为,从这些影像里难觅那些拓荒、奋斗、艰苦的激情岁月。

    敬请广大坛友、知青前去参观!!!

(12月8号开幕,12月22号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2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摘: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路121号
电话:(010)68423565
万寿寺-公交车站
途经公交车:74路, 374路, 394路,  82路, 534路,  20路,  58路, 699路,  10路, [url=]特5路,  8内 特8外, 运通103线, 运通109线,运通201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21: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寿寺简介:   万寿寺在海淀区苏州街广源问西侧,北靠中国大剧院,东临紫竹院公园。万寿寺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为明清两代皇家寺院,清乾隆年间(1736-1795)高宗将万寿寺定为皇太后祝寿的庆典场所,故先后两次进行大规模扩建和修葺。光绪年间(1875-1908)为庆贺慈禧六十大寿,又进行第三次重修。该寺经过三次修建后形成了集寺庙、行宫、园林为一体的古建筑群。
   原称聚瑟寺,建于唐朝。明朝万历五年(1577年),改现名,主要收藏经卷。清乾隆十六年、光绪二十六年两次重修。光绪初年曾毁于火,之后成为菜圃,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修万寿寺作为行宫,连菜圃一起圈入。乾隆曾三次在寺中为其母祝寿。慈禧来往颐和园时会在万寿寺拈香礼佛,在西跨院行宫吃茶点,故有小宁寿宫之称。现大钟寺内的钟王“永乐大钟”原在万寿寺中。
   乾隆御碑亭万寿寺整体结构保存较完整。万寿寺山门上方,有清顺治二年御赐的石匾,上书“敕建护国万寿寺”。自山门以内共七进院落,中路建筑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即大延寿殿)、万寿阁、大禅堂、御碑亭、无量寿佛殿、万寿楼等。其中万寿阁是近年重修的,原阁于民国年间毁于火灾。无量佛殿两侧有巴洛克式门两座,建于清乾隆年间,在皇家寺院中风格独特。
  万寿寺深庭广厦,琼楼玉宇,雕梁画栋,极其宏丽。其间曲栏回廊,御书碑亭,青石假山,古道地宫,苍松翠柏错落有致,占地三万余平方米。寺内分东、中、西三路。中路为主体建筑,山门以内共七进院落,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即大延寿殿)、万寿阁、大禅堂、御碑亭、无量寿佛殿、万寿楼等,各殿两侧有配殿配房。大禅堂后建有三座假山,象征普陀、峨眉、清凉三山,假山上有观音、文殊、普贤三大殿,山后为御碑亭。东路为方丈院和圃园,即僧人生活区。西路在乾隆年间改为行宫院。
  万寿寺山门上方,有清顺治二年御赐的石匾,上书“敕建护国万寿寺”。山门两侧的卡子墙、撇山影壁的砖雕,构图精细,为不可多得之艺术精品。两侧齐胸高的宇墙虎皮底座,朱墙白顶,色彩分明。
  进得山门,便是天王殿。殿前左钟楼,右鼓楼。素有“钟王”之称的永乐大钟曾悬挂于此。
  正殿之后的万寿阁是近年重修的,原阁于民国年间毁于火灾。阁后的大禅堂,为主持讲经说法之地。堂后假山叠石,松柏苍劲,皆为数百年之物。大禅堂后为最后一进院落,内有一片假山,象征普陀、峨眉、清凉佛教三山,山上有三大士殿,正殿为观音,左为文殊,右为普贤。山后有两株古银杏树分立两旁,饱经沧桑的虬干枝叶高耸入云。其后还有乾隆御碑亭、无量寿佛殿、光绪御碑亭、千佛阁等。
  万寿寺里没有香烟缭绕,寺中的香火是这样写满祝福的木牌子这是万寿寺的一大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像背书耕耘者

——献给北大荒摄影家李永琪北京影展
郭广林
    我的年龄和阅历,对“北大荒”的认知只是一个词语、一个高寒的纬度、一片难以触及的荒原、一个边缘的概念,甚至一个超现实的境界。

    直到认识了在北大荒生活、工作了半个多世纪的老摄影家李永琪先生,从观看他所拍摄的那些北大荒的影像,以及听老摄影家娓娓道来的耕耘者事迹,让我对北大荒有了想更多了解的欲望。在做了一些调查后,北大荒在我的心里已然衍生为一段传说、一个传奇。

    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使人们对土地尤其是肥沃良田求之不得。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耕作方式,面对北大荒如此蛮荒的千里沃野,人们耕作与收获的愿望,却成为了一种望洋的慨叹。尽管中国人富于坚韧、吃苦的特点,但在北大荒面前,也只能止步不前。不难想象赋予这块土地以“北大荒”的名字,无奈之中又包含着祖祖辈辈们多少的希冀与渴望。

    当时间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沉睡了千万载的北大荒终于被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们所唤醒。这群青年们,不仅怀揣理想与激情,他们更富于担当与责任、执着与坚韧。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以青春和热血挑战这片茫茫荒原。最终在用他们的汗水、泪水、血水,乃至生命的浇灌下,将蛮荒之地变成富庶的沃土。

    摄影家李永琪作为这群志愿拓荒者的一员,从十几岁开始,便扎根于北大荒,在这里度过青年、中年,直至现在的古稀之年。他以影像、文字为那些耕耘者背书,采访、拍摄、书写、编辑一人多能,在这片荒原为新闻事业也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老摄影家既是一个无怨无悔的耕耘者,更是一位背书者。他以乐观、向上的态度,为我们展现耕耘的结果。或许是有意而为,从这些影像里难觅那些拓荒、奋斗、艰苦的激情岁月。

    一望无际的田野,北大荒已然成为殷实与富饶的北大仓,这些令人欣慰的画卷既出自摄影家之手,更是出自那些千万拓荒者之手。

    老摄影家不仅从大处着眼,他的镜头更多地对准了细节。凭着摄影的证据效应与客观性,从那些写实的画面中,我们深切感触到北大荒人耕耘与奉献的生命本质。曾经叱咤荒原的女青年,如今像一个普通的农妇,守着相对的清贫。北大荒的人们,激情过后好像恬淡就是最大的幸福。他们以这样的人生哲学塑造了那片土地,并被那片土地所承载。在摄影家记录影像里,无论是北大荒第一代,还是第二代、第三代,他们所呈现的精神面貌就是朴实、勤恳、真挚。生活、劳作、学习——在当今越来越物质的社会里,他们难得保持着一份充实、简单、向上的生活本质。

    毫不夸张地讲,这群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北大荒人,在共和国的篇章里北大荒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史诗,而这群献身北大荒的男女无疑是这部史诗里的主人公。

    以当今的价值观来衡量北大荒,那片土地依旧表现出超现实的一面,因为那是耕耘与奉献;当然,北大荒还是多彩的,因为那些果实的丰富多彩;而北大荒最大的特点,还是像老摄影家李永琪那些作品一样——实实在在。

                                    2013-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 21: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土豆 发表于 2013-12-3 21:18
影像背书耕耘者
——献给北大荒摄影家李永琪北京影展郭广林    我的年龄和阅历,对“北大荒”的认知只是一 ...

能看到一代摄影家的“大荒”作品真是一大兴事。真诚希望在京的老知青能多拍一些传到网上,让更多知青观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21: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8号是周日,万寿寺是要去的,必须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2: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8日下午2点
李永琪摄影展在北京艺术博物院(万寿寺内)举办开幕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23: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慈禧去颐和园有水陆两条路。老佛爷潇洒,今儿坐船吧。水路自然慢,万寿寺就成了驻跸歇息之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2 18:27 , Processed in 0.0215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