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王国荣

走进宁夏(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3 10: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跟随王老师的脚步畅游宁夏,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许多知识,真佩服王老师丰富的文化积累和写作能力, 特别喜欢读您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11: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天里的小雨 发表于 2013-12-22 14:03
《走进宁夏》的(三)、(四)、(五)篇,众多的旅游景点使我们目不暇接,阅后不得不惊叹宁夏这块 ...

   夏老师一直关注此帖,并多予鼓励,十分感谢!我两次走进宁夏,感觉那里很有地域特色,陆续写些旅途见闻,与荒友分享。遗憾的是记忆力大不如前,只能记些印象较深的片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15: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12-24 16:26 编辑
夏天里的小雨 发表于 2013-12-22 14:44
据说岩画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它是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记载和表达形式,手法大多是粗犷、现实的,后 ...

    在银川世界岩画馆参观中了解到,中国是发现岩画最早的国家。全国已有二十余个省区一百个以上的县(旗)都发现了岩画。宁夏对贺兰山岩画所做的工作,走在其他岩画省区的前列。银川世界岩画馆是中国第一个岩画博物馆,它的建成,把学者和观众的眼光引向更广阔的空间。我这次到宁夏有幸看到了许多岩画,增长了见识。可惜的是,在贺兰山观看岩画时,不巧天开始下起雨来。导游担心地说,这里山势陡峭,曾发生过山洪暴发。为避免出现意外,我们就没继续往山沟里走。不然的话,会看到更多珍贵的贺兰山岩画。生活在城市的人是难得见到这些刻在大山岩石上的古老画面和神秘的符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16: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12-24 17:07 编辑
石予民 发表于 2013-12-22 17:18
类似太阳神广场的现代建筑,在国内著名景点建有不少。有的让人产生画蛇添足、喧宾夺主之感。再者,我敢 ...

予民兄言之有理,国内某些人造景点确实不可取。
  张贤亮是个很有经济头脑的人。他在一篇文章中写到
“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商业运作,仅凭在劳改队通读过二十几遍《资本论》,有一些市场经济知识,就赤膊上阵了。首先我必须非常准确地估量西部影视城的市场定位。镇北堡在完全没有什么西夏建筑群的时候,到来的电影摄制组就络绎不绝,那又何必要造一个“西夏城”?况且西夏建筑是什么式样,历史资料一无所有,专家学者也茫然不知,即使化钱造出来,也会弄得四不像。经济二字的意思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于是我决定保持曾给我与其他到过镇北堡的电影艺术家以震撼的镇北堡自身的视觉美感,只营造一个适合拍摄电影电视的外景氛围,用最优良的软件服务来接待摄制组。凡来此拍摄电影电视的剧组,我一律优惠,并允许他们随意搭制布景,只要求留下一些场景和少许服装道具剧照供我向游客展示。这样,到镇北堡西部影城来拍电影电视的反而更多了。这种滚动式发展,形象地说,就是只放一池清水,让别人来投鱼,他们拍了鱼的照片走了,留下鱼让我给游客观赏,游客给我付观赏费,我的任务仅仅是把鱼喂好养好。于是西部影城内的景点和可观性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它的前景也无可估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4 21: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决定保持曾给我与其他到过镇北堡的电影艺术家以震撼的镇北堡自身的视觉美感,只营造一个适合拍摄电影电视的外景氛围,用最优良的软件服务来接待摄制组。”(王国荣引张贤亮语)这正是张贤亮的高明之处,而这一点是居庙堂之高的领导们学不到、看不到甚至不屑的,如果他们未居庙堂之高,或许出于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盈亏核算,其中也许会出现一些像张贤亮这样的高人。可惜官场惯坏了他们,他们的才干也许一辈子施展不了。张贤亮是体制外的先行者、开拓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4 22: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国荣 发表于 2013-12-22 12:45
(六)

  宁夏之行,让我认识了平生从未见过的一种十分奇特、绝妙 ...

   王老师,我在张文楹的旅游门票帖子中看到两张“世界岩画馆”门票,发上来欣赏。
前年去过甘肃、青海,本想再去宁夏,老伴说太累了,没去成。王老师的“走进宁夏”,令本土豆非去不可了。
DSCN0537宁夏贺兰山贺兰口岩画馆风景名胜区简介(门票背面)_副本.jpg

DSCN0536贺兰山岩画 门票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1: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淡风清 发表于 2013-12-23 10:41
跟随王老师的脚步畅游宁夏,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许多知识,真佩服王老师丰富的文化积累和写作能力, 特 ...

   谢谢淑英鼓励,你过奖了。我们退休后有时间去旅游了,闲时写点游记,荒友之间互相交流很愉快。我也喜欢你的旅欧游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1: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石予民 发表于 2013-12-24 21:42
“我决定保持曾给我与其他到过镇北堡的电影艺术家以震撼的镇北堡自身的视觉美感,只营造一个适合拍摄电影电 ...

   谢谢予民兄跟帖。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曾来影城视察,张贤亮向他介绍时说:“我认为在市场经济社会,每一个地方只有推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商品才能在国内外市场上占一席之地。我分析宁夏除了有它的主要资源,还有一个别的地方没有的旅游资源,这就是荒凉。我这里出卖的就是荒凉”。吴副总理听了哈哈大笑,连声说好。张贤亮还说过:“其实,别的省市比镇北堡更荒凉的地方有的是。出卖荒凉,一定要有精致的文化艺术作为包装。影城中的景物,它们的审美价值与历史价值必须有人去将它们发掘出来告诉游客。西部影城全部导游词约五万字,全都出自我的手笔 ,这体现了作家办企业的无可比拟的优势”。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蒋子龙在西部影城写下一段话:“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能创造一种令世人瞩目的现象,形成一种强烈的文化经济效应,非常难得,堪称是一种奇迹。”张贤亮确实很有能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1: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土豆 发表于 2013-12-24 22:56
王老师,我在张文楹的旅游门票帖子中看到两张“世界岩画馆”门票,发上来欣赏。
前年去过甘肃、青海, ...

    谢谢土豆兄的跟帖,张文楹收集的旅游门票,我看了真是叹为观止,十分难得,相当精彩。第二张票面上的太阳神岩画,是贺兰山岩画中的精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8 10: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9-9-14 07:07 编辑

                                                                           (七)

    在宁夏固原,让我难忘的是一座山与一条河。山是巍巍六盘山,河是清清泾水河。壮丽的山水风光、杰出的历史人物、美丽的民间传说,让这里的山水充满神奇色彩。

  六盘山,古代称为陇山,位于宁夏南部的黄土高原,平均海拔比贺兰山高,在2500米以上,主峰米岗山海拔高度2942 米。六盘山山路曲折,峡谷处悬崖峭壁极为险峻,历来就有“山高太华三千丈,险居秦关二百重”之誉,是历代兵家屯兵用武的要塞重镇。与雄浑苍茫的贺兰山不同,六盘山峡谷中溪流交错,水流每到陡落处便会飞泻成瀑或落地成潭,形成潭、瀑、泉、涧,溪等多种自然景观。我初登六盘山是初秋时节,放眼望去,但见满目苍翠,生机勃勃。

DSC00657.JPG
六盘山一瞥

  导游介绍,六盘山也叫陇山,是泾水的发源处。此地发掘出的古人类遗址有300多处。这儿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部,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境内丰厚的文化遗存,见证着曾经繁荣的丝路盛况。来到六盘山,我才知道,居然有那么多历史人物与这里的山山水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山海经》、《黄帝内传》、《庄子》、《史记》等文献都记载了远祖神农氏、黄帝、西王母在这一带有过活动;西周时期的周穆王西巡,曾越泾源北上;战国时期的秦惠文王将泾源置乌氏县;秦始皇统一中国第二年,以39岁的英姿浩浩荡荡巡陇西、北地,出鸡头道、过回中宫;汉武帝24年内六次到六盘山;南朝南梁简文帝萧纲的足迹也到过陇山泾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更是把军事大本营设在六盘山,最后病故在六盘山。其子孙蒙哥汗、忽必烈灭南宋、灭大理、征叶蕃多是从六盘山出发,以六盘山为大本营的。六盘山还是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在这里毛泽东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清平乐 •六盘山》。巍峨的六盘山,叠叠层层地沉积着古老的灿烂文明,清澈的泾水河,演绎着数不清的令人动心动容的历史故事。

  我到六盘山适值成吉思汗病逝六盘山780周年,山上有固原市人民政府与宁夏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成吉思汗与六盘山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大幅海报。数行大字赫然在目:“成吉思汗,一代天骄。草原雄鹰,人间俊豪。起于漠北,征战经年。统领铁骑,驰骋欧亚。雄才伟略,威震天下。公元1277年,由陇右挥师东进,驻跸泾水河畔,避暑凉殿峡中。建行宫,谋大略,雄视天下,志在一统。怎奈奔波劳顿,病染沉疴,英雄情怀,终成悲壮!”。我默诵数遍,心中感慨,遥望群峰,高山仰止。想象一代天骄当年驻足山巅,俯瞰云海,吐纳山川之气魄。泾河威名传诵,六盘胜迹长存。

  在六盘山的主峰,我们参观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其整体建筑由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广场、纪念亭、吟诗台五个部分组成。纪念馆内有实物、图片、电子图表、沙盘、蜡像等,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纪念碑坐落在纪念馆顶部4900平方米的平台上,正面为江泽民题写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名,东西两侧分别为毛泽东手书的著名诗篇《七律•长征》和《清平乐•六盘山》。纪念广场门口两组铜制群雕再现了回汉人民迎红军和红军翻越六盘山的壮观场面。纪念广场的迎壁墙由三面红军军旗构成,上面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长征精神,永放光芒”八个大字。由胡耀邦题名的“红军长征纪念亭”和毛泽东吟诗台坐落在纪念馆对面的主峰上,与纪念馆遥相呼应。整个景区气势恢宏,雄伟壮观。

  我第一次知道“六盘山”,是中学时读毛泽东诗词《清平乐•六盘山》。这次在参观中了解到了这首著名诗篇的来龙去脉,原来其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很感兴趣。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长征登上六盘山,遥想红军走过的艰难里程,展望革命的未来前途,临风寄景,随即吟出了《长征谣》:“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他以自由诗的形式,采取重复比兴等手法,展示了红军将士金戈铁马,风雷激荡的雄姿,体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此歌谣一出,即在红军及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中流行,并刊于1942年8月1日的《淮海报》副刊。歌谣虽琅琅上口,骨架却是古词《清平乐》。1949年8月1日,上海《解放日报》发表由毛泽东作了删改的这一作品时,使用的词牌便是《清平乐》,虽然有字句上较大的削减和改动,但无内容上的实质变化。只不过将重复出现的呼语“同志们”删除,将重复的“屈指行程已二万”和“何时缚住苍龙”各保留为一。句中除将“屈指行程已二万”的“已”字删掉以符合词的格律外,还将“望断南归雁”的“归”字改为“飞”字,将“赤旗漫卷西风”的“赤旗”改为“红旗”,将“今日得着长缨”,改为“今日长缨在手”。1957年1月《诗刊》创刊,毛泽东将这首词抄录发表时,把词中“红旗漫卷西风”句的“红旗”改为“旄头”。195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布置北京人民大会堂宁夏厅时,构思将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的诗词手书,刻在宁夏特有的贺兰石上得以展示。于是自治区领导请董必武副主席出面联系。1961年,在江西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挥毫书写了《清平乐•六盘山》,并回复一封信,请董老一并转交宁夏同志。看着这幅毛泽东主席手书的《清平乐•六盘山》,深感笔墨酣畅,行云流水,铁画银钩,刚劲有力。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吟诵这首气势磅礴的长征诗篇,令人心潮起伏,豪情激荡。

5708117_103240826000_2[1].jpg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手迹


  发源于六盘山的泾水风光秀丽,自古就吸引历代文人来此寄情山水。李白、李商隐、王昌龄、张籍、温庭筠、陶谷、张铎、范仲淹、韩琦、滕子京、谭嗣同、林则徐、于右任、张恨水路经泾水或旅寄泾水。成语“泾渭分明”中“泾”字即指泾水,这条成语意思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到此一游,我才知成语后面还有故事。清乾隆年间,乾隆帝在读《诗邶风谷风》中“泾清渭浊”之句时,看到文后解释是泾浊渭清,顿生疑义,为搞清楚这一问题,特派遣时任中卫县令的胡纪谟实地考察。胡纪谟奉旨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来到泾河源头,终于探清了泾水本源。做《泾水真源记》一文,上报朝廷。乾隆帝读阅数遍,欣而笑曰:“泾渭分不明,此可昭然也”,便颁召天下,记于史册。自此,“泾渭分明”一语得以御正。胡纪谟在《泾水真源记》中附诗曰“无数飞泉大小珠,老龙潭底贮冰壶。汪洋千里无尘滓,不至高陵不受污”我们在去老龙潭的山道边看到了刻有胡纪谟诗的一块石碑。我看着这块石碑,心中感慨,乾隆皇帝不仅是清代乾嘉学派的推崇者和倡导者,而且是一位躬行者。他倡读古书,率先质疑辩析古典文献中的问题。他对“泾渭分明”的考据勘正,正是躬行于这种学风的具体事例之一。泾渭分明,正本清源。若无当年实地堪察,或许谬误长久流传。这种“惟其实事求是,而不采虚声”的作风和学风,令人赞赏。

DSC00633.JPG
泾水源记石碑

 我们游览了胡纪谟诗中提到的泾水源头老龙潭,此景因传说泾河老龙居于潭中而得名。这里峰环水抱,峭壁嶙峋,碧潭相连,景色秀丽,难怪有“小九寨”之誉。


DSC00635.JPG
老龙潭一景

  导游向我们生动介绍了老龙潭的许多故事,我们听得兴趣盎然。 老龙潭中的一潭又称圣水潭,相传宋代高僧济公和尚曾在此沐浴,因而得名圣水潭,1992年6月,济公在台湾第十三代传人72岁的冯敏堂先生,持图朔源,带信徒来到这里,看到济公曾修炼过的地方,留出这么一条清澈的泉水,喜不自禁,激动异常,在河中沐浴,在岸边膜拜,把龙潭的水视为“圣水”,虔诚之态溢于言表,致使“圣水潭”美名远扬,这更为老龙潭景区增添了几分知名度。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魏征梦斩泾河老龙”和古典神话小说《唐传奇》中的民间故事《柳毅传书》均发生于此,曾留下“斩龙台”、“猛虎洞”、“伏龙洞”、“柳毅苑”等著名景点。《西游记》、《柳毅传书》我早就读过,今天到泾河一游,重温这些故事,但听来觉得十分亲切。说来有趣,除文学记载之外,固原还有关于柳毅传书故事的实物。十几年前,固原市所属的隆德县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出土了铜镜,其中一个铜镜上就有《柳毅传书》的故事。这面铜镜的造型与其它铜镜没有大的区别,上铸有高浮雕绘成的柳毅传书图画:在一棵高大的古树下,龙女驱赶着羊群在荒原上放牧。牧地上有野草和山花,尤其是有柳毅向龙女施礼做答的画面。还有侍童在远处扶马伫立等候的情景。整个画面既生动,又凄楚悲怆。柳毅传书的故事虽是神话传说,但故事的发生地点,与固原的地名全部重合,确实给人一种故事就发生在泾水河畔的感觉。风光秀丽的老龙潭,因这些神奇美丽的神话故事,给人以无尽的情趣和深深的魅力。


1_20130117120103_ofeum[1].jpg
出土的铜镜上有柳毅传书故事画面

  六盘泾水之行,耳闻目睹,深感此地山川钟秀,人杰地灵,给我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印象。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4-17 07:52 , Processed in 0.03004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