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5042|回复: 8

开会啦之二十五 怀念甘老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8 18: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会啦之二十五
怀念甘老师
张念胜


    我趁赴京聚会之机,于五月二十五日约郑武军老师,由甘霖陪同,一起去拜谒了甘老师陵墓,了却了我二十二年的心愿。
   
    我认识甘老师,其实远在调二中之前。在一九六八年九月,我们从上海刚到名山农场的当天,遇到在开批斗大会。台上被批斗的每个人的名字写在大牌子上,并被打上了可怕的红色的大“X”。不知为什么,其他人的名字,我都没有记住,唯独记住了甘老师的名字:甘光复。后来,听说有一位同台被批斗的叫侯镜范的干部,忍受不了而自杀于车轮底下。甘老师却坚强地活了下来。
    直到相隔约七年,我调二中,又见到甘老师,我心里不由地升起一种敬意。
   
    郑武军老师把我们带去的鲜花,一朵朵地摘下,摆在甘老师夫妇的墓前,渐渐地摆出了一个“心”,我们只是默默地看着墓碑、看着墓碑上故人的照片和墓碑上的字,再就是刚摆的“心”……那天赤日炎炎,我们似乎没有感觉到,我们是那么的平静——心静。
    最后,郑老师说,想起了当年的许多事情。
   
    我调二中刚上第一节课,学生们却给我上了一课——他们把教室里取暖的炉子连炉筒子全拆了。好一个下马威,我真是火冒三丈!
    这是全校最捣乱的一个班级,当时是个“读书无用论”的年代,什么交白卷的“英雄”张铁生,什么给老人家写信不读书的小黄帅……那时,能否管好学生带好班级似乎是衡量老师工作的一个标志,否则,难以进行教学。
    甘老师给我介绍这个班级的情况,教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说,新老师第一件事处理得是否得当,是很重要的。于是,当晚,我就很快把炉子砌好了。我在工程一连,干的就是瓦工。
    我在课堂上,只讲了一句话:“是谁干的,自己来找我。我可以等着!”就这样,我等了整整三十二年。在去年我受学生之邀重返名山,我提起此事,才有学生承认。一个劲地说,当时不懂事,惹老师生气了,频频敬酒道歉。许多同学都说,当时,您在我们心中的威信一下子就树立起来了。这真是得益于甘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经过了不懈的努力,在甘老师及其他老教师的帮助下,我这个“老师”逐渐被学生认可,我们班还被评上了先进班级,我也被评上了先进教师。
    去年赴名山与学生们相聚,许多同学都由衷地说,当年,您那么苦口婆心地要我们好好读书,我们没有读好。但是,我们都把您的话告诉了我们的孩子,要求孩子努力读书,现在,有许多孩子考上了大学。据说,名山及宝泉岭高中毕业、考上大学,现在上海工作的就有一百多人!真是令人欣慰。
   
    我们在墓前鞠躬以表哀思。甘霖说,照个像吧。甘霖带了个相机,大多是他拍的,我们的集体照是甘霖调节好进行自拍的。效果真的很好。
   
    评上先进那时,甘老师特别高兴。好像记得是他用大红纸做了个大红花,给我戴上,还给我拍了张照片。我心里明白,这大红花凝聚着甘老师的心血和情感,后来,我写过一首诗《大红花献给谁》,当然应该献给甘老师。
    这次为名山场史馆找文物,我找到了这首诗,找到了那张戴大红花的黑白照片,还找到了我参加七七年恢复高考的准考证,证上的报名照,就是用的这张照片(当时没有其他照片),这张准考证托老窦带给了名山农场场史馆。
   
    甘霖真是仔细。他带了两个遮阳的帽子,我自己有了一个,他给郑老师一个;他带了一个饮料找到自来水接满了一瓶,带了一块抹布,这是清扫墓地用的;他带了一个相机,留下了我们的哀思和怀念;……
    郑老师说,甘老师就是一个很仔细的人。他做饭,把原料、作料都准备得仔仔细细,按序排得整整齐齐。甘霖说,我也是。真是“父为子纲”啊。
    郑老师对我说,看到甘霖就像看到他爸爸——甘老师。那模样、那神态、那举手投足之间,活脱脱一个甘老师。
    甘霖与姐姐甘露现在都已成家有子,事业有成。甘老师夫妇天上有灵有知,可安息了。
    我望着墓碑上甘老师夫妇的照片,是那么的慈祥,那么的坚毅。
有一段时间,陈姐带着两个孩子回北京了。我们几个知青老师去他家次数就更多了。我在二中两年多时间,经常与甘老师促膝交谈,可以说是推心置腹、无话不谈的忘年交,却从没有听到他说起他自己在文革中的苦难遭遇。他说过,多少开国元勋、革命功臣都没有逃过厄运,何况我一个平民百姓呢。
   
    甘老师,四川内江人,五十年代入伍当兵,后在洛阳步兵学校任化学教官。六十年代初随部队转业到北大荒。先后在名山农场农机站,十一连(良种站)工作,最后调二中,他因病在实验室工作。后来,他回了北京,在郊县的一个中学当校长,直至86年9月病逝,时年51岁。真是英年早逝。
    记得86年5、6月间,我接到甘老师的信,希望我去北京会面。我也非常想赴京与之一会。但是,我当时刚调到一个学校工作,是很难请假成行的。到7月份的时候,接到郑武军老师的电话,说是甘老师已病重住院,特别想见到你。我马上明白,情况严重了。我给学校请假,还分别找校长、党委书记说明情况,我记不得怎么说的了,但是,我清楚地记得,他们都被我说感动了,虽然,不能放下工作马上准假,但是,表示一定想办法。后来学校决定,今年的优秀学生暑期活动安排在北京,由我带队。
    甘老师给我说了一件我怎么也想不到的事情,说陈姐四年前就带着冤屈去世了……他叙说的时候,语气还是如他一贯的那样平静,但是,我深深地感觉到了他的悲愤和不平,也深深地感觉到了他们夫妇之间几十年风雨人生的感慨和深情厚意。
    后来,他提出,希望我能帮助他拟写一份材料,以备申诉之用,还说,他找了好几个人,都是他认为可以并愿意承担此事的,但是,都没有如愿。所以,最后只好找到我了。我明白他的话的份量。我当时表示义不容辞,真有点铁肩担道义的味道。一个重病的人疲惫的眼睛,充满了人生最后乞求被应允的欣慰;一个生命重危的人干涸的双手,微微颤抖的表达对希望的追求;……。但是,甘老师没有等到我请假再来聆听他详细具体的倾述,为他写一份考虑了很久才要求我来写的申诉材料……他走了,他走得那么匆忙,那么无奈,那么凄凉,那么悲哀。
    甘老师的一生经历我知之甚少,我在二中与甘老师共事相处的仅有的两年多时间,我视他为父辈兄长、良师益友,都是我在向他求教,我受教得益,我得到呵护帮助。我却从来没有或没有想到为他做点什么事,这回总算有了一次机会,都没有做到做成。我是那么后悔、那么揪心、那么遗憾、那么歉疚。
   
    我们离开了八宝山的墓地,中午郑老师请餐,甘霖有事,未得参加。我离京之前,甘霖发了一个短信给我,确是很有感慨的。大意是为他父亲有你们这样至诚至情的朋友,而感到高兴。(我也非常愿意将与甘老师的友情与甘霖继续下去)。
    我一辈子好交友,也可为朋友遍天下。但是,像甘老师这样的良师益友确实不多。我得过一幅画题词,曰“朋友满天下,知我有几人”。
    我想,甘老师就是这“几人”之一。
    我永远怀念甘老师。
                             2008年10月1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23: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配发的照片
甘老师的儿子为父母亲扫墓,名山老知青也参加了6.jpg 甘老师的儿子为父母亲扫墓,名山老知青也参加了2.jpg 甘老师的儿子为父母亲扫墓,名山老知青也参加了3.jpg 甘老师的儿子为父母亲扫墓,名山老知青也参加了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11: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念胜 于 2013-4-7 20:38 编辑
老土豆 发表于 2013-3-28 23:29
原文配发的照片

这是颜逸清在宝坛本文后的顶贴,此四句诗真是精妙得很!

    品读《怀念甘老师》,使咱感慨不已。窃以为,既是谈交友之道,也有想代替的话语,更有可说明的问题。先写几句,是为复。
    宏瑞无陈却蒙冤
    光复不甘留遗憾
    露霖纳福共婵娟
    念胜修书亡灵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 21: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13-4-1 21:38 编辑

    承蒙抬爱,精妙不敢,感叹而已。补上后两句:
    露霖纳福共婵娟
    念胜修书亡灵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7 20: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念胜 于 2014-4-5 01:20 编辑
颜逸卿 发表于 2013-4-1 21:32
承蒙抬爱,精妙不敢,感叹而已。补上后两句:
    露霖纳福共婵娟    念胜修书亡灵安

   谢颜兄,诗以“精”“妙”为上,后两句补上了,才完整,才精妙,也才不忘。
    也谢窦兄的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1: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土豆 发表于 2013-3-28 23:29
原文配发的照片

     我永远怀念甘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22: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念胜 于 2014-4-7 22:40 编辑
张念胜 发表于 2013-3-31 11:52
这是颜逸清在宝坛本文后的顶贴,此四句诗真是精妙得很!

    品读《怀念甘老师》,使咱感慨不已。窃以 ...

    宏瑞无陈却蒙冤
    光复不甘留遗憾
    露霖纳福共婵娟
    念胜修书亡灵安
    我赞颜兄此诗精妙,不仅是把甘老师夫妇的名字精妙地嵌入诗中,而是末句点睛:“亡灵安”后应该是个大大的“?”吧?!怎么安?!“念胜修书”,是诅咒,诅咒这世间的黑暗和不公;是呐喊,冤屈何日伸?!清平何时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7 23: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念胜 发表于 2014-4-7 22:39
宏瑞无陈却蒙冤
    光复不甘留遗憾
    露霖纳福共婵娟

    说来一首小诗,不过有感表达,考虑到昔日甘师夫妇、而今子女和老友,满足于吟诗的起承转合而已。然得仁兄数次称赞,不胜荣幸,权当鼓励。
    至于解读,古有“诗无达诂”之说。在下以为,在仁兄及读者心中究竟有怎样的观感,或许这才是最重要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1 15: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毛佩莲 于 2019-9-11 15:59 编辑

甘老师我有一点儿印象,他人很瘦,一双眼睛总是显得很平静、很温和,为人从容坦荡。今天看了张老师的文章,更加敬佩他的人品。朋友易得,品高者难求。在此向甘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3 11:33 , Processed in 0.0219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