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唱(50)
忽悠“哈尔滨”
上一期“边走边唱”写在4月1日的“愚人节”,“愚人节”里可以胡说一天,没有认真,这回,结结实实地拿我的40多年老友韩春玉“忽悠”了一把,说他赞助了10万元钱,居然有人认真了,“2007相约哈尔滨”筹备组长兴奋之极,吃了半瓶降压药片,活动的资金有保障了。待吴家芸老师解释后志民大哥大悟。不过办事极够爷们的韩春玉不会等闲的,火花这回一定闪到位,瞧着吧。
吴家芸和孙玉洁们这几天发来大量关乎哈尔滨的照片,命我转发给战友们,为“2007相约哈尔滨”煽风造势。每发来,就紧跟着一个邮件和一封短信,让我立即接收,整的我手脚忙乱。
浏览这些熟悉和生疏的照片,想起很多很多……
当年,南来北往的战友们多过哈尔滨,哈市战友们的家就是接待站、中转站。战友们带来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新的信息和友谊,带走了东北战友和父母家人的关爱,王志钧的82岁老母亲至今还能记住几个人的名字。
王志钧写了一部小说,以一个哈尔滨的老民族资本家风云创业史为背景。据说有人看中要拍电视剧,足见志钧对家乡的至深情感。写作过程中,曾要我写点我了解的哈尔滨以及我家的旧事,作为井市民风的参考素材,我写了一些,抽时间可以再唱几回。
我四岁就随家人从道里西14道街搬到平房区了。平房区虽属哈尔滨,但在郊区。在平房,去哈尔滨就说“去市里”(在北京叫“进城”),我一到“市里”大地方就不辨东西,常要结伴而行。下乡后常听吕盛华、盛国华、曹月顺讲他们有横渡松花江、游过去还能游回来的本事,羡慕死了。可以说,对自己的家乡只是印象而已,更多、更深的了解是在长大以后。
说到“长大”,还真是一点不假,1966年7月到了名山,年底,大革文化命进入高潮,母校25中学派还没下乡的同学又把我们接回去了,要我们这些学校的“骨干”回去参加“革命”。仅仅离开家乡半年,就觉得家里家外什么都变小了,变矮了,原来是16岁的我长高了,长大了。
我生活在哈尔滨16年,在名山为农7年,在北京却一住就是34年。今年老土豆57了。
现在,北京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一个海纳百川的多元文化的城市,这些年的“外来户”却反成了多数人,“老北京人”的概念已经很淡薄、很狭窄了,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外地人”如何如何的氛围。
尽管如此,仍然觉得久居北京的我还是东北人,客居他乡的感觉时时冒出来。听人的口音,我可以准确判断出是吉林人、辽宁人还是黑龙江人。看电视里节目的人物、背景,马上就知道是不是黑龙江的、哈尔滨的那的人和事。每遇东北人,就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总想搭个话头,整上几句家乡话。
哈尔滨的那些照片,老的、新的、这里、那里,一切都觉得亲切、自然,看着舒坦。
其实,看图说话是最好最高境界的叙述,图片就是故事。
乘着这股热乎劲,我在网上也搜索了很多哈尔滨的照片,加上吴、孙们发来的,林林总总、活脱一个东北大拉皮加上一锅五色大乱炖。我选择、分类,作成幻灯,分期发给各位,开始“忽悠哈尔滨”:
百年沧桑哈尔滨 夜幕下的哈尔滨 哈尔滨的教堂庙宇 冰雪世界哈尔滨 浪花松花江 梦幻太阳岛 哈尔滨老街 吃喝哈尔滨 罪恶“731” 哈尔滨的老虎
哈尔滨的城市雕塑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哈尔滨知青联谊会 …… ……
为“2007相约哈尔滨”干点能做的事是老乡加战友的本分。
2007年4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