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632|回复: 2

侧目的“第三只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1 20: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黑土地农垦第二代还很小的时候,大批各城市的少男少女涌入一向平静的黑土地,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知识青年”!真羡慕他们能生长在大城市,他们是那样的见多识广,他们学起东西可真快,似乎没有他们学不会的!但,随着农垦二代人逐渐长大和与他们从雾里看花看知青到朝夕相处,冷眼看着那些不是发自内心的形形色色表演,似乎逐渐的开始不太喜欢他们了!在他们潜意识里,知青是挺虚伪、挺矫情、挺自恋、挺自私的一代人。如今任何人无意揣测老人家当初是打着怎样的算盘,号召那成百上千万个少男少女到“广阔天地”去滚一身泥巴的“练一颗红心”。只是想说:城市知青这个群体事实上是咱们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形成的城乡两极格局中明显的受惠者和既得利益者。所谓“老子打江山儿子坐江山”,城市知青们从呱呱落地那天起,脚下踏着的就不是乡村的黑泥土,而是城市的水泥地和柏油马路。尽管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很低,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仍是极为明显的。因此知青们的童年少年时光,比当时中国广大的农村中的孩子,要幸福舒适得多。他们不必从很小起就跟随大人们到布满蚂蟥的农田里,学着插秧,收割,捡麦子,拾稻穗,遭受那轮真正的红太阳。他们就读的学校也绝非那种由各种乡村土庙祠堂改成的土房瓦屋,而是有玻璃窗,能遮风挡雨的砖房甚至楼房。当农村孩子还不知道幼儿园是个什么玩意的时候,那些“革命的接班人”——日后的知青们从两三岁起就接受了各位阿姨的小心照料,有的甚至还沐浴在从农村来的保姆的呵护中。他们正是通过血缘关系继承了当时社会里有利于他们的不平等,享受到了几乎所有中国农村孩子享受不到的“胜利果实”。   
   也正是因为这种年少时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造成的极大的优越感,他们后来到“广阔天地”滚一身泥巴吃了一些苦头后,就感到巨大的落差和无比的愤懑,便以为自己这伙人倒了一千八百倍的大霉,中了最最不幸的大彩,是开天辟地从古至今受到最不公正对待的受害者。于是在使用种种用脑子能够想得出来的,明的暗的,阴险的堂皇的,无耻的无赖的招术,一拨又一拨地离开了几十年后被他们称之为“第二故乡”后,回到城里暂时找回了公正的知青们,开始用种种催人泪下的文字来描述其受到的不幸,不停地通过各种媒体制造出被社会长期遗忘的孤儿形象和轰动效应。一时之间,呼天喊地泪雨如瀑,诅爹、咒娘般哀号若雷,竟在刚解冻的大地上掀起了团团波风浪雨。而这之中,最能表现他们当时强烈情绪的就是所谓的“知青文学”。尽管这种文学充分暴露了知青作家们艺术表现力的贫乏和思想的浅薄,但因为代表了当时两千万知青中大部分人的被压抑的愤懑,故而能一下子红遍南北,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在这种文学中,有些作家的声音显得特别高亢尖利、可笑肉麻,他们“松了绑就忘了痛”,“有了奶即是娘”,用一种矫揉造作、闻之欲呕的伪浪漫主义,来抚摩、美化昔日的苦难和悲惨。明明是遭人算计当了傻冒还偏偏高喊“青春万岁”、“理想万岁”,其昏庸和愚昧达到了极点,其虚伪和自恋简直惨不忍睹。
 没有人替知青们所在的当地人说话,他们无法获得表达的权利和机会。尽管乡村那么大,那么辛苦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养活着城市,但它又是那么无力,那么懦弱,没有发言权,只会忍气吞声,打落了牙齿和血吞。即使时而会愤愤不平,但它马上又会宽慰自己:知青毕竟是城里人,他们只不过是迫于时势和一时发昏才到这里来打打擦边球,他们注定不是生产喂养他们粮食的土地上的子女,他们早晚会离开的,这儿不是他们的家乡,他们不会多呆在这儿,哪怕一小时,哪怕十分钟......。
   黑土地不同于黄土地、红土地或其它什么土地!那里的知青们分食了本来属于当地人并不足以糊口的粮食!而黑土地是老国营农场的底子,早在十万转业官兵及各地迁徙来的人们十年的耕耘下,“吃”已经不是当务之急了。对第一代农垦人来说,知青的到来使他们在缩小城乡差别的意识上开阔了眼界,他们是知青适应生活的伙伴,是掌握生产技能的老师!知青如果对他们还有些尊重的话,那么对农垦第二代人,知青潜意识里更多的就是看不起了。知青根本没有意识到:是他们无意间抢走了本应属于农垦二代人的工作岗位和发展空间!其实,农垦二代人最庆幸的是:阻碍咱们发展道路的那些人终于走了!  
   其实知青返城没有错!在一个城乡两极格局存在明显分配差距的社会中,谁也不愿意生活在贫穷落后的农村里。从小体会到城市生活的好处和优越性的知青们更是不愿意。他们采取种种手段逃离农村,不过是人的趋利习性的一种当然表现,称不上多么阴暗卑鄙,更谈不上多么神圣值得称颂,如某些别有用心者所言。但是令人感到厌恶和不屑的是:他们在成功地逃离,腿上的黑泥还没有洗净后所摆出的那种极度煽情,反反复复吟咏个不停的“大曝伤痕”的自恋病。仿佛世间之最不幸,“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地被他们全都承受了,而那些坐了牢,甚至死在牢里的老右派们、“走资派”们、“地富反坏”们,那些一次又一次从饥饿线上及各种运动中偷生下来的老百姓们,就统统比他们幸运得多、愉快得多、好过得多!仿佛只有他们承受的打击最深重,只有他们品尝的屈辱最辛酸,只有他们才够资格诅天咒地的宣称:“老子惨透了!” 走就走了,干吗把历史上这点事儿说的如此惨不忍睹?  
   而知青中的另一部分人,在利用群体的表演获得同情喝彩之时,却将其在农村的滚爬摸打中掌握的、而在正常的学校教育中无法学到的各种生存技巧和各类社会关系网知识,运用于社会“寻租”机会的获得,在混迹于政界商界及各行业的过程中,于体制漏洞和改革缝隙中赚取了大量的生存资源,成为经济浪潮中一拨又一拨的暴富者和既得利益者,从而随着改革的进程,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们为主体的,掌握大量社会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中上层精英集团。也正是在此情境下,当他们在登上权力和金钱的峰顶,来俯瞰芸芸百姓的贫苦和忙碌,回首他们的“当年”时,他们聪明地发现:正是当年农村的艰苦生活,为他们日后的升迁和发达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使他们得以成就今日的辉煌。于是在这种“恍然大悟”后,他们开始利用手中的资源,互相呼应这去举办各种展览会、纪念会、茶话会、座谈会,在各类媒体上大造声势频频制造热闻,以一种发迹者洋洋得意的嘴脸来重温“昔日的理想”和“美好的生活”,用种种自欺的语词将其包装,美化,涂改,并声嘶力竭地高喊“青春无悔”,继续为之顽固地辩护乃至肉麻的吹嘘。 你们不觉得你们太虚伪了吗? 
后记:
     第一只眼、第二只眼、第三只眼的论述不是我的发明,受王建小说《同炕年代》的启发!“第一只眼”是知青自己看自己,“第二只眼”是城里人看返城的知青们,“第三只眼”是知青所生活过的土地那些当地人看知青的目光。视觉角度的对与错,只能见仁见智。自从登陆宝泉岭论坛,深受启发,也陆续写了一些回忆文章和反思文章,反思文章显得剑拔弩张和直白了些!每个人的经历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反思只是针对那个年代,与怀念第二故乡并不矛盾。知青们都老了,他们在论坛上喜欢回忆,回忆当年那些有趣的见闻和奇闻轶事,很多人对反思并不以为然,咱们的后代似乎认为父辈们当年的上山下乡就是如同歌中唱道的“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那样罗曼蒂克,这样好吗?
  其实,写反思文章挺费心血的,随之而来的责难使人郁郁寡欢!咱从《无悔青春的代价》一至六,《期待刘晓萌》《也说无怨无悔》一、二到今日《第一只眼的回眸》《第二只眼的叹息》《侧目的第三只眼》,算是一个小结,暂时远离反思和烦恼!从此写那些杂文和散文了!
                                 于2009年6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1 21: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3月宝泉岭论坛北京荒友举办了《循第三只眼 读同炕年代》读书会。
DSC03089_副本.jpg
冯绪杰和《同炕年代》作者王健
DSC03308_副本.jpg
DSC03173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1 21: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团部分荒友也参加了读书会
DSC03565_副本.jpg
和作者《同炕年代》作者王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3 05:30 , Processed in 0.02691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