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9174|回复: 13

关于对联的几个问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2 16: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5-30 14:16 编辑

关于对联的几个问答

(引用相关资料,试编几道问答,希望对想了解对联基本知识的荒友有所帮助。)
  一问:对联是怎样形成的?

  答:说起对联的来源也颇有趣味。每年春节前夕,按我国传统习俗,许多人家都要在门上贴上春联,表示吉祥、喜庆。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最早人们在门上贴的并不是对联,而是在大门两边挂上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木避邪。后来又在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这两个门神。以两位门神的像为符,叫桃符。
                              
   相传远古时候, 神荼与郁垒为一对兄弟,兄弟俩都擅长捉鬼,如有恶鬼出来骚扰百性,神荼与郁垒两便将其擒伏,捆绑喂老虎。后来人们为了驱凶,每年腊月三十,家家户户换上新符。因为神荼、郁垒在此,妖魔鬼怪就不敢来了,以此保护人们来年平安吉祥。北宋王安石曾在《元日》诗中描绘了这种古老的风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旧桃换新符。

  此诗写得很生动:“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到了后来,桃符的内容逐渐被两句对偶的吉祥诗句所替代,也就对联。关于第一副对联,有多种说法。大多数的观点认为是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作的(据清梁间钜《楹联丛话》):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这副对联的含义是什么呢? 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因为出现了对联这种形式,而后演变成春节贴春联的习俗。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倡导下,对联蓬勃发展。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心中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原因。原来这家户主是个阉猪的,家中无人识字,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再说干此行当,要写出恰当的春联,亦有一点难度。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副春联送给这户人家: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并书横批:祖传技艺

  帝王提倡,上行下效。推动了对联在民间的普遍盛行。从此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贴春联,成为一种民间习俗。对联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已逐步变成了美丽的装饰品,文雅的交际手段和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应用文。对联的文雅叫法是楹联,楹是堂屋前部的柱子,我们在名胜古迹旅游时往往看到一些楹上雕刻有对联,那就是楹联。《现代汉语辞典》“楹联”词条的解释为:“挂或贴在楹上的对联。泛指对联。”到了清代是对联达到空前鼎盛时期。在我国文学宝库中,先秦散文、汉赋、六朝骈体文、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外,清就是小说和楹联。


  二问:对联有哪些特点呢?

  答:对联之所以称“对”联,主要体现在它的“对称”上。通俗地讲,对联要成对成双,一副对联由上联和下联两部分组成,所以对联又俗称“对子”。“对”具体指五个条件:
  、上联和下联的字数要相等;
  2、上联和下联要求平仄相对;
  3、上联和下联对应位置的词或词组的词性要相同;
  4、上联和下联的句子结构要相同;
  5、上联和下联的内容要相互关联,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符合以上5个条件,才能算是对联。所以对联称之为艺术,它的最基本特征是“对仗”。也正是对联这种特有的形式和特点,使对联写起来美观,看起来爽目,读起来悦耳,听起来赏心。对联这悠久的传统文学样式,之所以长盛不衰,为人们喜闻乐见,正是因为它具有音乐美、造型美、意义美。下面分别将以上五点简要解说一下。

(一)字数相等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不多不少。“句句相联,字字相俪”,才能形成对仗。(巧联中偶见“缺字联”另当别论)。

(二)平仄相对
  汉字读音(声调)有“四声”,古代为“平上去入”,“平”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现代汉语没有入声,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对联平仄相对,是就声调、节奏、韵律而言,即指对联文字音调高低长短、相反相错,产生吟诵的音乐美感,琅琅上口,悦耳动听。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这样,下联平收,给人稳定的结束感。上联平声的字,下联就要以仄声的字相对。如林则徐青年时代撰写的对联,写景咏志:

    海到无边天作岸  (仄仄平平平仄仄)
    身登绝顶我为峰  (平平仄仄仄平平)

  调平仄是对联创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基本定律,它是构成对联音乐美感的前提。1984年全国第二届迎春征联评委特邀顾问、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特别向评委强调“对联一定要讲平仄,平仄不协,就不宜入选。”有些对联内容很好,尽管上下两句字数相同,但平仄不协,也只能称作标语口号,不能算是对联。例如有一副对联上联“阳光洒满四化路”,它的声调是“平平仄仄仄仄仄”,按联律下联应是“仄仄平平平平平”,即使对出,也不和谐悦耳。只能以“仄仄平平仄仄平”对以“雨露长滋万顷田”。


  对联的平仄,具体要求:1、上下联各联内部平仄要交替。平声字和仄声字连用三个要交换一次,也不能一字一换。2、上下联要求平仄声相对。平仄格式分列如下,并举例说明(排黑体的字可仄可平):


  四言:
     仄         福如东海
     
平         寿比南山


  五言平起式:
   仄仄        云来山补缺
    平平       月静水无声   (广东黄婆洞联)

  五言仄起式:
    平仄      室雅何须大
    平平仄平      花香不在多  

  六言:
   仄平平仄     勤俭持家要法
   平     谦和处世良谋

  七言平起式:
   平仄   无求便是安心法
   仄平平仄平   不饱真为却病方 (北京故宫养心殿联)

七言仄起式
  仄仄   勒马黄河悲壮士
  仄仄平平   挥戈易水哭将军(刘伯承挽叶挺联)

  八言联同两个四言联,九言联多为一个四言联,一个五言联,以此类推,大体须按平仄交错规律。
  特别要注意对联的尾字(句脚),正格应该是“上仄下平”,即上联最末一字用仄声字,下联最末一字用平声字。“平声平调莫低昂”,平声悠扬高远,余音袅袅,犹如音乐的主音,下联用平收,给人以稳定结束的感觉。超短联,短联字数少,较难工对,有上联收平声,下联收仄声的。如清代张之洞在陶然亭与李文田对饮,张即以“陶然亭”出句,李即对以“张之洞”。“洞”即为仄声。联语三字以姓氏、虚词、名词相对,尾字虽以仄声,仍属工对。而长联、超长联几乎没有以沉闷急促的仄声字作下联尾字的。

   古人作诗有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也适用于创作对联。即在五言联中,第一、三两字可平可仄,在七言联中,第一、三、五三字可平可仄,而第二、四和第六字则一定要按联律。当然创作对联时,能达到工对自然是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6: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5-30 14:14 编辑

(三)词性相同
  具体地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介词对介词,助词对助词等等。如四川眉山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祠楹联:

    一门   父子   三   词客
    (数)(名) (数)(名)
    千古   文章   四   大家。

  上联言苏门父子三人均为填词名家,下联四大家是韩、柳、欧、苏四家,其中苏家包括苏洵、苏轼、苏辙,仍然是对苏门的盛赞;千古文章四大家,四家文章苏门占其一,四家非四人。另外在北宋文坛上,欧阳修堪称领袖,苏门为主力,四家里是没有王安石的,到唐宋八大家里才加上了曾巩和王安石。
  不同词性一般不能相对。例如:

      海      阔      鱼     跃
   (名词)(形容词)(名词)(动词)
     天       高      鸟     飞
   (名词)(形容词)(名词)(动词)

  上面的四字联是符合对联词性相对原则的。词性相对,这是对联组联原则中的一条基本原则,如果违反就不是对联。例如:

    昨日涨大水
    鲤鱼游上岸

  “昨日”是时间名词,而“鲤鱼”是动物名词,“大”属于形容词,“上”属于方位词。由此看来上述只能是两句话,而不是对联。

  名词可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宫室、动物、方位、植物等若干小类,形容词也可分为颜色、性质词和方位词等。同一类的名词最好能相对的。依历来的传统,名词分下列小类:
  1、天文类——日、月、风、云、宙、雨等;
  2、地理烃——山、水、江、湖、河、海等;
  3、时令类——年、节、春、秋、朝、夕等;
  4、宫室类——楼、房、宫、殿、门、窗等;
  5、器物类——刀、枪、铲、锹、杯、盘等;
  6、饮食类——饭、茶、酒、菜、羹、汤等;
  7、衣饰类——衣、帽 、蓑、笠、鞋、袜等;
  8、文具类——纸、笔、墨、砚、簿、册等;
  9、文学类——诗、歌、书、画、函、帖等;
  10、植物类——草、木、花、果、桃、柳等;
  11、动物类——鸟、兽、虫、鱼、鹰、鸽等;
12、形体类——身、心、手、足、耳、目等;
13、人事类——德、才、智、勇、志、行等;
14、人伦类——父、子、兄、弟、叔、姑等。
同一类的名词相对,当然最好。如春联:

      绿柳舒眉观新岁
      红桃开口笑丰年

  “柳”对“桃”是同属植物类,“眉”对“口”同属形体类,“岁”对“年”同属时令类,这样的对称为工对。
  但是不属同一小类的名词,也可以相对。如郭沫若题李清照故居对联: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如后主遗风。

  对联前部分的对句是很工的。但“大明湖”对“漱玉集”,“趵突泉”对“金石录”,都是地理类对文学类,这都不属于同一小类名词相对,叫邻对。所谓邻对,就是相邻两类不同事物的字词互相对仗。
  相邻相对不能离开太远。“海枯石烂”可对“天崩地裂”,但是如果对“龙腾虎跃”就不太好。
  其它如动词、形容词也可分类,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有些特殊情况也应注意:
  1、数目词除了一、二、三......外,还有孤、独、单、半,只等也属于此类。例如: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暖一家

   上述对联出现了“一”和“三”数字相对。以下也属于数目词相对。例如:

      长青树独茂勤劳门第
      幸福花只生和睦人家

  2、颜色词除了红、白、黄......外,还有翠、丹、赤、黛等也属于此类。例如:

      丹岩翠树千峰画
      红叶白云一片诗

  3、方位词:前、后、上、下、中、底等属于此类。例如:

      前门生百福
      后户纳千祥

  4、不及物动词可以跟形容词相对,例如:“乐”对“贤”:

      陋室一生颜氏乐
      清风千古伯夷贤

  5、连绵词只能跟连绵词相对 。例如:“杨柳”对“牡丹”:

      迎春杨柳随风舞
      含笑牡丹带露开

  6、成语只能跟成语相对。

      实事求是,真正智慧;
      弄虚作假,并非聪明。

   初学撰写对联的人,一开始往往对“词性相对”产生误解,以为大量使用同义词才算“对仗”。如上有“华夏”,下对“神州”,上有“无双”,下对“第一”,上有“宝地”,下对“风景”。这样,“华夏无双宝地,神州第一风景”上下联内容完全雷同。这种情况叫“合掌”,为对联创作所忌。关于“合掌”的毛病,曾在《对联趣谈》帖子提及,不知荒友们是否还有点印象?下面我们还会聊到。

(四)结构相同或相似
  上联是单句,下联也应是单句;上联是复句,下联也应是复句。在汉语语法中,“句子”的组成部分叫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词组”按其内部不同结构关系,可分为联合词组、偏正词组、动宾词组、主谓词组等。作对联时,也必须按语法结构。上联是主谓结构,下联也应是主谓结构;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应是动宾结构等。
如:
    终冬杨柳  梳风绿,——主谓
    (偏正)  (动宾)
    夹岸桃花  蘸水开。——主谓

  为了便于记忆,介绍一个语法口诀:
   主谓宾和定状补,成分结构记清楚。
   定语必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述后补。
   主语状语须判定,补语宾语要区分。
   各项成分辨分明,评撰对联有帮助。

  再举两副对联来说明其语法结构: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从语法来分析,上联的主要成分是“锋出”,下联的主要成分是“香来”。上联主语是“锋”,谓语是“出”。下联主语是“香”,谓语是“来”。宝剑是锋的定语,“从磨砺”介词结构做“出”的状语,梅花是香的定语,“自苦寒”介词结构做“来”的状语。

     松竹梅岁寒三友
     天地人一体同春

  上联也有《论语》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意思。把“松、竹、梅”称为“三友”也有拟人化的意思。
  全联的中心语是“松竹梅三友”和“天地人同春”为上下联的主语,“三友”和“同春”为名词性谓语。“岁寒”是时间状语,“一体”是范围状语,“一”没有数字意义,可作“整”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6: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内容相关联
  对联虽然分上下联,但内涵是有机的整体。一副好对联,就像一首诗、一篇文章那样,必须有明确的主题思想。有的对联内容相同,互相关联;有的对联意思连串,前后承接;有的对联内容相反,互相映衬。总之,意思要关联。例如联坛专家严恩萱老师为赣南师范学专科学校八三届毕业典礼会场题联,是围绕大学生毕业的现场及毕业生今后的工作来撰写的:

    喜今朝桃李芬芳开花结硕果
    祝来日文章郁勃教书育英才

  如把毫不相干的话作为上下联的内容,是对联规则不容许的。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有一道试题是给出上联,要求考生对下联,闹出不少笑话。有些问题就出在对下联与上联内容毫不相关上。例如,针对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有一名考生对的下联是“牛健壮羊健壮牛羊健壮”。上联颂国家面貌,意义深远,而下联肤浅俗气,与上联之境界差之千里。最让人忍俊不禁又无奈的,是针对上联“祖国江山好”,有一位考生对出的下联是“日本少女娇”真是风马牛不相及。
撰写对联要求内容相关,但内容又不能完全相同,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不能“合掌”。“合掌”就像人的两个巴掌只有左右手的区分,实际都是一样的。从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对联题答题情况来看,有的考生虽然也懂得一些对联的基本知识,但在内容上却又犯了“合掌”的毛病。针对“扫千年旧习”的上联,有的考生对了“除万载歪风”的下联。应该说,下联与上联字数相等,词性也相同,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扫”与“除”都是动词。“千年”与“万载”都是数量词。“旧”与“歪”都是形容词。“习”与“风”都是名词。但是,这里却犯了“合掌”大忌,因为“千年”与“万载”是同义词相对,而且下联与上联的内容完全相同,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一般来说,对联要求内容相关,即上下联应围绕同一个相关的主题,或并列叙述,或正反表达,或转折递进。显然,要对好“扫千年旧习”的上联,最好从正反表达来考虑。有考生对的下联是“树一代新风”。这就是对得很工整的下联。
  上下联内容无关也有特例,即《对联趣谈》帖子中提到过的“无情对”。无情对就是一定要上下联的内容无关,而且离题万里才好。像“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字字对仗,很工整,但内容上分别说的是气象和名酒,非常离谱。当然,在考试时一般不能对“无情对”,除非题目有这样的要求。
再补充说说对联的文字相别。即对联上下联不要有异位重复字。例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大门上的对联:
        吾粤有材唯实学
        斯楼不朽是藏书
  这副对联上下联都没有异位重复字。

  2004年高考对联有上联:“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一考生对下联“春日驱寒南粤大地新年乐”,别的不说,就上下联两个异位,“春”和“大”字就知道对得不好。
  在相同位置上有重复虚词是允许的,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内的另一副对联:

       渊深者修诸己
       汲养者惠于人

  但在相同位置上有不是虚词的重复字是不允许的。2004年高考对联有上联:“科学能致富”,一考生对“艺术能修身”,相同位置上有不是虚词的重复字显然不行。


  三问:对联有哪些分类呢?

  :按用途分类有:春联、行业联、名胜古迹联、婚联、寿联、挽联题赠联、游戏联等。
按内容分类有:叙事述史联、写景状物联、抒情勉志联、评论说理联、批判讽刺联,戏谑智巧联等。

  四问:为什么对联讲究平仄相谐?

  :这个问题很重要,在前面说对联特点时已经提到过。这里再从另外角度重复强调一番。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它的声调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对联除了文字相对外,还要讲究声调的和谐。据说有的外国人听我们说汉语,感觉好象是在听唱歌,这就是汉语的声调在起起作用。恰当地利用平仄不同的声调,形成有规则的变化,可以使对联具有音乐美。
有人说对联是“二行诗”。其实也可以说对联是从古代诗词发展演变而来的。我国古代诗词就讲究平仄的协调,作为和古典诗词有关溯源关系的对联当然也必须讲究平仄相协。如以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这首诗的声律变化来分析: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细心的荒友可以发现,这首诗同一句中平仄交替(因为是古诗,有些字是按古音标的平仄),对联也要符合这样的要求。这样一来,我们可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看作一副对联,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看作一副对联。每联上下两句平仄相对,抑扬顿挫,富于变化,非常好听。在律诗和对联中,要求本句平仄相间,对句平仄对立,平对仄,仄对平。这样读起来,抑扬顿挫,更在节奏感。
  平仄必须相谐,这是指在写作对联时要遵守三条平仄方面的规则,这就是:
  (1)本句平仄相间。
  对联上联或下联的一句之中要平仄相间,而且基本是两到三个平声字之后接着就是两到三个仄声字,或者是两到三个仄声字之后接着就是两到三个平声字。例如春联:

   春情寄语千条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世第流芳万卷书
    仄仄平平仄仄平

  最好不要连续四个或以上的平声或仄声字,那样会没有节奏感。但是多字联进行断句后可以例外。例如春联:

   万户更新,欢声载道;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百花齐放,春色满园。
   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

(2)对句平仄对立。
  对句平仄对立,是指上联和下联相应的字词的平仄要相对,也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例如春联:

    处处春光好
    仄仄平平仄
    家家气象新
    平平仄仄平

(3)上下联收尾字必须一仄一平。
  这是一条定律,也就是说,不能全平或全仄。而且一般要求是“上仄下平”。就是说在撰写对联时还要注意“上仄下平”的规则,即上联最末一字是仄声,下联最末一字是平声。这是取普遍的规则,人们称之正格。例如春联:

      春晖盈大地(平平平仄仄)
      丽日照中华(仄仄仄平平)

  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这是因为平声舒缓、悠长,在吟诵时可以留下余音绕梁的感觉。
  下联是不是绝对不能用仄声?当然也有例外,如孙中山题书的“苦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上联最末一字“功”是平声,下联最末一字“力”是仄声,这是特殊的,人们称之为对联的变格。话得说回来,极大多数的对联比如说春联都应该是上仄下平,了解这一点,贴春联时才不会弄颠倒。

  五问: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平仄声的区分上一样吗?

  :有所不同。在古代汉语中,有四个音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按古代汉语来分四声,即平上去入,平声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按现代汉语来分四声,即阴、阳、上、去。小学生称其为第一、二、三、四声。阴阳为平声,上去为仄声。汉语文字的音调,非平即仄。“仄”就是不平的意思。平声平直高昂,声调高低变化不大;仄声短促低沉,声调高低变化较大。我们把
古代汉语的声调称为古四声,把现代汉语的声调称为今四声,相应的平仄如下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7: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5-28 14:12 编辑

    以前作诗、撰写对联要了解古四声,可以查工具书,过去这些工具书有的是经过官方制定用于科举考试统一标准的,如宋代的《平水韵》。最后一次全面制定的是清代公布的《佩文诗韵》。另外有的辞典如《辞源》字条下注有平、上、去、入四声。有兴趣的荒友在撰写对联时可以查对。撰写对联要了解今四声的方法,可查现行的各种字(词)典。

  六问:那我们撰写对联用“古四声”还是“今四声”好呢?

答:传统对联的平仄声律来源和依附于古四声。客观地说,现在懂得古四声的人已越来越少了。那么写作对联究竟用古四声还是今四声呢?对于这个问题有的专家认为,如果要成为专家当然要精通古四声,而作为一般业余爱好者来学习撰写和欣赏对联,两种都要了解,但只要熟悉其中之一,且要注意在具体撰写对联时两种不能混用。为什么两种都要了解?因为对联最早是按古四声创作的,我们了解它,就能欣赏它。为了方便更多的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习对联,恐怕也要容许用今四声来撰写对联,因为现在毕竟是推广普及普通话的时代。
  
七问:前面提到以前作诗写对联辨识字声平仄皆以《平水韵》为准,为何称《平水韵》?

  谢桃坊《诗词格律教程》有一处提到“平水韵”名称来历,特抄录如下,给荒友们友参考:
  “北宋景德四年(1007)崇文馆陈彭年等向朝廷呈上校定的《切韵》五卷,真宗皇帝敕令:‘爰命讨论,特加刊正,仍令摹印,用广颁行。’次年即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由朝廷正式颁布施行。自此《广韵》成为国家科举考试诗赋用韵之标准。稍后丁度等奉朝廷之命修订《广韵》简本,作为礼部科举考试时考官和士子的使用范本,此简本称为《礼部韵略》。此本经宋代历朝增修,于南宋淳佑十二年(1252)刘渊奉命编定《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因刘渊为平水(山西临汾)人,故此韵被称为“平水韵”。《礼部韵略》自北宋以来成为官方韵书的正统,此后元代的诗韵,明清两代的官方韵书皆属一个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7 11: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国荣 发表于 2013-5-22 16:56
(五)内容相关联
  对联虽然分上下联,但内涵是有机的整体。一副好对联,就像一首诗、一篇文章那样,必须 ...

       看了《有关对联的几个问答》,受益匪浅,作者问的具体,答得详细,举一反三、旁征博引,与《对联趣谈》一样,充满了趣味,因而引人入胜,对初学者来说,就像是一本教科书啦。但想“循规蹈矩”并非一日之功,只有对着“教科书”对照琢磨了。
      此处敢问王老师,第五问文中:“相应的平仄如下表:”怎么没见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7 14: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5-28 14:55 编辑
夏天里的小雨 发表于 2013-5-27 11:07
看了《有关对联的几个问答》,受益匪浅,作者问的具体,答得详细,举一反三、旁征博引,与《对联趣 ...

  谢谢明珍老师的关注和鼓励。上次发帖时,不知为何表格自动被省略掉了。现在重新发,也只有文字没有格子。很奇怪哦。

          古四声        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平      仄      仄      仄

        今四声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平      平      仄     仄


  从上表可以看出,古四声中的入声字,现在已经分派到平、上、去三声中,而用普通话是很难辨别出中古音中的入声字的,这是我们写格律诗和对联的一个难点。因此遇到某些字,若一时不能确定是否是入声字,则要用工具书来查对,如《平水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08: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5-28 08:56 编辑

  八问:现在理解了写格律诗和对联有时要用到关于声韵方面的工具书,但翻阅古代韵书如《平水韵》、《佩文诗韵》,发现它的韵部分类中,有些我们看来是同韵母的,如“东”、“冬”,它却分列在不同的韵部;而我们看来有些韵部所收的韵字是不同韵母的,如“支”、“垂”、“姨”等,为何却收在一个韵部内呢?

  答:
关于这个疑问,《诗词格律教程》中亦提到。特摘录相关部分,或许能给荒友一点启示:

  “《广韵》韵部经过合并后尚有一0六韵。读者翻检诗韵,可能产生两个疑问:第一,我们现在看来是同韵母的,中古音为什么要分为若干个韵部?第二,我们现在看来有些韵部所收韵字是不同韵母的,中古音为什么要收在一个韵部内?兹作简要说明。

  《广韵》分部很细,但都有音韵学的依据。韵部之间,以现代汉语音韵的观点来看是同韵的,但实际上有区别,例如,“东”与“冬”,前者韵母为ung ,后者为ong ; “鱼”与“虞”,前者韵母为yC ,后者为 yo ;“萧”εu 、“肴”au 、“豪”au 、“删”en 、“寒”an 、“咸”em 、“衔”am 、“侵”yem 、“庚”ang 、“真” yen。这些韵部之间有韵头、韵腹、韵尾的差异,所以不能相混。“咸”和“侵”韵尾为双唇鼻音m,发此音时闭口,故称闭口韵,现在此韵尾在普通话里已发生变化而消失了。这些音理是很复杂的,读者只要明白中古音韵部之分不是随意的,皆有音韵学的依据,我们必须严守其部。

  在同一音部之中有些韵字,我们现在看来是不同韵的,但在中古却是同韵的。例如四支中收有“为”、“垂”、“吹”、“悲”等字,当时它们与“支”是同韵母的;十灰中收有“才”、“来”、“台”、“开”等字,又收有“回”、“梅”、“雷”、“杯”等字,当时它们的韵母同是ai;六麻中收有“车”、“遮”、“奢”、“爷”,当时它们的韵母与“麻”一样都是a。这种现象当然是由于声韵变化造成的。 学习诗律必须以中古音为准,因而作诗用韵仍应遵照《广韵》音系的韵部。 ”

  “我们要学会诗律,必须与上古音、近代音和现代音划清界限,切忌以现代普通话语音去比附。《广韵》各韵部的音值,语言学家只能推测和试拟。我们现在谈格律诗的四声是依,《广韵》所列四声……我们讲格律诗的平仄,依《广韵》所收字的平声字为平声,上、去、入三声所收之字为仄声。我们作诗用韵,依《广韵》音系简化的一0六部韵。这是规定,不容讨论”。

  “律诗是不换韵的,每首诗只能在某一平声韵部里选用韵字,不得与邻近的韵部如“东”与“冬”、“鱼”与“虞”、“真”与“文”、“寒”与“删”相混。如果诗中所用韵字,选用了邻近韵部的韵字,属严重违律,这叫做“失韵”或“出韵”,在古代科举考试时考官将弃置此试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8 10: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国荣 发表于 2013-5-28 08:53
八问:现在理解了写格律诗和对联有时要用到关于声韵方面的工具书,但翻阅古代韵书如《平水韵》、《佩文诗 ...

太……太高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14: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5-28 14:13 编辑
蜕变的蝎子心 发表于 2013-5-28 10:49
太……太高深了……

   你好!你的网名很有趣哦。谢谢跟帖。第八个问题是几年前宝泉岭论坛上一位对诗词有兴趣朋友在网上提出来的,当时我将谢桃坊老师所著《诗词格律教程》中的一段文字摘引跟帖,供网友参考。现在我将这个问题编入此帖,是想给对格律诗和对联有兴趣的荒友们在查阅韵书时(如《平水韵》)作个参考。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此本《诗词格律教程》是严格按辨识字声平仄和区分韵部必须以《广韵》音系的《礼部韵律》(平水韵)为准的,代表着传统作诗用韵(包括撰写对联)的规则。
  

  诗词学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平水韵”已经沿用了七百多年,现在的普通话取消了入声,原来的入声字被分派到平(包括阴平和阳平)、上、去、入三声之中。这样一来,含有入声字的诗句,用普通话朗诵起来会觉得不谐调。而且入声字要熟读硬记,不方便。再有就是认为平水韵分韵太细,仍过于繁琐。于是长期以来有人在探求一种新韵,如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中华新韵》和六十年代中期上海中华书局推出的《诗韵新编》。去年我在书店里又看到2002年出版的一本《中华新声韵律联选》,采用了现代新韵(按普通话语音分列十八韵目)等。可见现在格律诗的创作,包括撰写对联是实行“双轨制”(新声旧声并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8 18: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国荣 发表于 2013-5-28 14:11
你好!你的网名很有趣哦。谢谢跟帖。第八个问题是几年前宝泉岭论坛上一位对诗词有兴趣朋友在网上提出来 ...

既然文字、语言都在不断演变,其实对联也可以与时俱进啊,哇咔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14 14:54 , Processed in 0.02394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