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4770|回复: 1

罗永占--面对感恩的知青,我们该做些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2 13: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面对感恩的知青,我们该做些什么
罗永占
    在我的案头,端正地摆放着两件物品,一件是一本书(文集,另一件是一份捐款捐书的清单。
    这两件物品,都源于知青。
    在这本356页的文集中,108篇文章的作者绝大多数都是知青,文章的内容都是对知青下乡时和返城后的生活、工作回忆。在书的封面,《岁月名山》四个字赫然醒目------这是一本源于名山的书,是一本“真正属于知青自己的书”。
    另外的几页纸,密密麻麻地印着一位位捐款知青的名字,这是一份各地知青、荒友为名山农场学校捐款明细。108名捐款者,多则3000元,少则几十元,捐款总额35150元,还有一页纸记录着为学校捐书的知青名单,这些有的是他们自己珍藏多年的书籍,有的是用现金到书店现买的书籍。
睹物思人。我虽然与知青不属于同一年代,更没有他们那一年代的人生体验,但是通过这本书,我被他们的经历所震撼,通过这份名单,我更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
    今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各地知青以不同的方式纷纷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原二师十二团(名山农场)的知青、荒友则是以回馈家乡、为第二故乡办实事为主题举办了系列活动。得知农场要建设场史馆,各地知青纷纷捐物,他们把珍藏几十年的宝贵历史资料和物品慷慨捐出,北京科技大学窦忠强教授还与本校其他教师一道带领研究生、本科生专门到农场对场史馆进行现场设计,为了拿出一份让农场满意的设计方案,师生们连续几天工作到凌晨;得知农场学校还有的学生家庭比较困难,各地知青纷纷捐款,杨洪坛3000元;王国荣、徐月清夫妇各2000元;李祖山1600元;窦忠强、魏坚、杨捷、王志均、张久琳、原政云、梁建一、王柏琴、李德贵、王平各1000元,500至600元的有16位知青,这里有的是夫妻各自捐款。在返城知青中,有的家庭负担很重,生活比较困难,但是为了家乡的孩子,他们慷慨解囊。北京知青张英崑在今年春节期间患了一场重病,住院花了很多钱。当时,捐款的组织者没有通知他,后来他听说了此事,立即捐出500元钱。在街道工作的张久琳同样身体不好,家境也不富裕,但是为了家乡的孩子,他也捐出1000元钱;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的课外读物,知青们积极为孩子们捐书,窦忠强、张久琳、董永祺、王平、高瑞、胡月欣、梁建一、吴淑英、石予民、沙钝以及北京科技大学师生等先后为孩子们捐书,张久琳不仅将自己的藏书捐献出来,还花1000余元到书店购买孩子喜闻乐见的图书,捐书总价值达3000元;当知青们听说有的老同事还吃不上自来水,在连队工作过的知青踊跃捐款,近两万元现金带着一份浓浓的情意随着清澈甘甜的自来水汩汩流进老乡们的心田。一件件实事,都成为知青回馈故乡的具体行动,他们将这颗感恩的心作为献给北大荒最厚重的礼物,一声声问候、一次次见面时的惊喜、一次次离别时的落泪,一切的一切,怎能不令家乡的亲人动容?
    回首40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对其功过至今争议不休,亲身经历过这场运动的广大知青都有着不同的感受。有的在感情上接纳了它,有的则在心理上一直抵触。原二师十二团的知青却以感恩的心态对待这块黑土地,在他们的心里,无法忘记自己所经历过的艰苦,无法忘记自己所遭遇过的挫折,但这些,都可以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化,唯一不能逝去的是他们对北大荒真挚的情感,他们在这块黑土地上所经受的磨练,成为返城之后战胜困难、迎接挑战的宝贵财富。这笔财富,与知青所经历过的艰苦、磨难融为一体,但是知青们将其当作一种恩情永远铭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报恩的欲望越加强烈,在人生中,这种情感所达到的境界让我们第二代北大荒人无比敬佩!
    40年光阴一闪即逝,如今我们站在前人的肩头展望未来。我们与知青时代擦肩而过,但却是他们最大的受益者。童年的学生时代,是在知青教师的辛勤教育下匆匆度过,使我们在幼小的心灵就有了城市的印记。如今,我们昔日的恩师也已经两鬓斑白,不知他们在离开农场之后又经受了怎样的艰难,而我们做学生的,对老师的恩情却无以报答。我们加这一代人从知青身上学到了知识,在知青大批返城之后,我们中的许多人又接替他们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当我们踌躇满志之时,不曾忘记,这一切的奠基者,正是那些为北大荒作出巨大贡献的广大知青。
    知青在这苍茫的土地上奉献了青春,在这荒蛮的土地上播洒了文明,在这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奇迹,在这辉煌的土地上凝练了精神,还有的,在这远离家乡的土地上献出了生命!
    在《岁月名山》的封面,一首诗淡淡地漂在名山脚下,漂在江水之上。
    “世界上有无数的名山大川
    但在中国东北的国境线上
    在黑龙江畔
    矗立着一座百米高的小山
    它叫名山
    是我们心中的山
    心中的名山”
   离别几十年了,这座山一直矗立在知青的心里,他曾使知青魂牵梦绕,现在又难舍难分。面对知青的这份情感,我们作为名山的建设者,此时又该做些什么呢?
   我们虽然不能使这座小山长得更高,但是我们却可以让她更加秀美;我们要使这块土地更加肥沃再不让知青为此担忧;我们要使这里的乡亲更加富裕再不让知青为此牵挂;虽然说落叶要归根,要知道,北大荒和城市的根是紧紧相连的。 我们要好好建设这个家园,静静地等候着知青们再一次归来!
                         写于2008年10月6日夜
(注:作者是名山农场宣传部部长)
    文章中照片是参加上海知青纪念上山下乡40周年活动期间和当年的知青教师的合影。
image006.jpg image004.jpg image002.jpg image00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4 12: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采飞扬,充满感情,满满的正能量,感人肺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4-19 07:51 , Processed in 0.05691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