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7|回复: 1

难忘的岁月(六十三)双脚踏上黑土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许国庆 于 2025-11-10 13:53 编辑

难忘的岁月(六十三)
                            双脚踏上黑土地
                                     许国庆
     2025年的8月,由原黑龙江兵团十二团(名山农场)知青集资修建的“知青园”,在名山农场场部落成,用以纪念当年在这里下乡的2703名各地知青的青春奉献。园区主体建筑为一座五面棱形石柱,每面分别代表一个城市(京津沪哈温),并刻有该城市下乡来农场的知青人数。
    看着“知青园”图片,不由想起了当年我们下乡到北大荒,初次踏上黑土地的情景。
    1969年的5月8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2团团部礼堂。
     近百名穿着草绿色棉大衣16~7岁的学生,松散的站在礼堂中央,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显得格外的疲倦。没人喧哗,没人走动,只是三五成群在窃窃私语,等着再分配。
    从天津塘沽下乡到北大荒,我第一次离家这么远,只看着我们乘坐的火车在不停的跑、不停的跑,从渤海之滨直跑到黑龙江畔。只一个东三省,地图上用两手指间就可丈量的距离,火车却跑了两天两夜。第一次感受到东三省竟有这么大,第一次真正感觉到了祖国疆域的幅源辽阔。
    一路上跨过数不清的河流数不清的桥梁,一路上绕过无数大山穿过无数的山洞,一路上记不清经过了多少个城市乡镇,记不清停靠了多少个大小站台,最后只记住了下车的一个小车站叫“鹤岗”。
    清晨时分,火车又停了,我睁开朦胧的双眼,车箱传来广播:让大家拿好行李,全体下车。打开车门一阵寒风吹来,立时浑身一紧,大家急忙穿好大衣。一千多人,瞬间挤满了小小的“鹤岗”站站台。
    走出站台,大家又分别换乘早已等候的大卡车,沿起伏的道路,浩浩荡荡继续前行。沿途一望无边的田野,印入眼帘的大多是土黄的色彩,没有城镇、不见楼房,偶有小村庄从眼前飘过。
    车队行进中,不时有车辆先后离开车队,奔向不同的方向。最后我们塘沽五中7、8、9三个班的同学乘坐的汽车,也离开了车队,一起来到了眼前这个莫生的地方。
    下了卡车,双脚算正式踏上了北大荒的黑土地。礼堂外的广场是光秃秃的沙土地,四周都是些各样的平房。那一刻大家一脸的茫然,不知这是哪儿?也不知离家有多远?下一站在哪里……各种猜想萦绕在脑海,若干疑惑等着答案。
    礼堂的舞台上陆续走上些人,大多是戴着狗皮帽子,身穿黑棉衣,可能当地人都是这装束。其中还有些军人,接我们的那个军人和送我们的“工宣队”员也在其中。
    台上一个“大领导”开始讲话,大至是些欢迎,辛苦之类词语,很简单。接着就开始分配人员。
先是介绍在台上的某某连的什么领导,接着逐一宣读被分配的同学名单。
    礼堂中不断有人答应着,不断听着一些耳熟的名字,陆续从人群中走出。分别时同学们默默无言相互拉拉手、摆摆手,也见有的同学在擦眼晴。
    念到名子的同学,一个个先站在了礼堂门口,一个连队大约分配7~8个人,人齐了就跟连队领导走出礼堂……同学们陆陆续续的往外走着,也不知都去哪个连了。
   礼堂里的同学在渐渐地减少,7、8两个班的同学已基本分配完,剩余的人都在注意听着。领导又介绍了军马连连长(封瑞田),开始没注意,紧接着就听到:许国庆!“到”!我下意识答应着,明白自己分在军马连了。
    “军马连”!好吸引人的连队名称,脑海中瞬间闪过:军马连,营房、操场,成群的军马,无边的草地……看到封连长已站在礼堂门口,我赶紧和同学们拉拉手,做暂时告別,走向大门口,站在封连长跟前。
    我抬眼望望这位连长:40多岁的年龄,一米八几的魁梧身材,一身退色绿军装,外罩件黑皮袄;黝黑的脸庞,浓浓的络腮胡茬,有一种威武军人的气质,但样子也好吓人的。
    封连长问:“你叫什么名字?” "许国庆!”"多大啦!”“17岁”!我回话。“好”。这是我接触的第一个北大荒人,也是我人生走向社会的引路人。
    接着有:蔡金玉、王润兴、窦桂贞,还有孙绍文、刘丽秀、张亚芳、赵玉珍陆续走出来,共4男4女,8个同班同学我们一起被分在了军马连。
    封连长看了看我们几个,又重新核对了每个人的名字,黝黑的脸上露出了朴实的微笑。只说一句:“好,大家去找自己的行李,跟我上车。”
    礼堂门前广场上,刚运到的行李散在了一地,四周已经围了好多的拖拉机、马车,还有几辆大卡车,看来都是来接人的。已经分好连队的同学,在行李堆里寻找着。
    封连长用手指着旁边一辆卡车说,你们找到行李放在那辆车上,我在车边等你们。
    我们也赶紧过去寻找着自己的行李,多数是一人一个箱子和一个被褥卷,找到后大家相互帮衬着装上车。确认行李无误后,几个人上了大卡车,和在广场的同学们摆摆手暂且告別。
    我们乘坐的卡车离开礼堂,沿着一条黄沙大道,一直向南开去。五月的北大荒寒风阵阵,车行带起的风更觉得冷飕飕的,几个人赶紧把大衣绒领子立起来,阻挡寒风。
    大家背向车头坐在箱子上,望着路两边无边际的田野向后漂移,大家猜想着不知下一站会是什么样的地方,我们所要去的“军马连”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连队?
    如今老团部已废弃荒芜,名山农场新场部所在地,已成农场职工集中居住的小城镇。办公楼、住宅楼、小公园、水泥路……农场的老职工坐在“知青园”座椅上,或许会向后人讲起,当年来名山农场的知青们,在黑土地上发生的故事。
                     纪念那难忘的岁月
                      2025年11月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5-11-11 16:09 , Processed in 0.03575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