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0|回复: 0

荠菜 --心中的那一缕情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荠菜 --心中的那一缕情怀
刘军

       五月是春夏相交的季节,一天天地从公园路过,看着迎春、杏、樱匆匆开过,转眼丁香又红满了枝头,还有稠李子那一串串的白花带着沁人的香气挂了个满树,让人欣喜地感觉着春天的脚步。今天却突然发现,地上的荠菜也毫不含糊地开出了一片片的小花,不由心中一阵怅然,原本说了多少次去挖荠菜尝鲜的,如今生生却冷落了她。

       荠菜自有一份浪漫,“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这一名句有着深厚的生活底韵,也有着独到的眼光。荠菜是春天生发最早的野菜之一,打春出土未及立夏就开花了,一旦开了花她就与春天一快老去了,而老去了的荠菜也就无人问津了。其实荠菜也是一年三季生长的植物,发芽、长叶、开花、结籽不停地周期循环着,直到严冬的来临才蛰伏下来,等待着春风的召唤。但人们尝鲜只在呼春天,所以通常以为荠菜只生长于春季,过了春季也就淡忘了她。然而尽管被人们遗忘,她亦潇潇洒洒地轮回生长着,一样地开花结籽,一样地展现朴实的风华。

与荠菜结缘来自于母亲,是母亲在最艰苦的年代里教会了我辨识野菜,许是让我早些学会赖以生存本领。小时候跟着母亲挖荠菜是一种生活中的常态,一般是吃得了饭,就应该出门了,那时在大院里住,大院占地很大,菜地、鱼塘、树林都在其中,野菜自是不少。特别是荠菜,长相差异很大,色泽也不相同,母亲在教我辨识的同时,还会纠下一片叶子让我尝一下味道,促使我从形、色、味三个方面形成立体印象。正是在母亲的指点之下,竟然使将辨识各种野菜的秘诀烂熟于心,成了一种融于血脉中的东西。

      从上小学开始,挖荠菜就成了家中唯我特有的工作,放学、放假只要有空,就会拎着小篮去挖上一些,直到家人喊着吃饭才肯回来。挖荠菜是有一种情怀在其中的,那种说不太清楚的情结里有着一份为母亲的嘱托,其实挖荠菜母亲并没有专门的吩咐,只是荠菜在餐桌上的表现,让我感觉到了母亲对她的那种特殊的情感,于是心生动力,才持之以恒。直到下乡前,邻居们来送行,无意间对母亲说出“以后再也吃不上你儿子挖的荠菜了”,才顿悟出这些年自己承担了怎样的责任。挖荠菜应当说还有一份喜欢独处的自在,因为有了挖荠菜这个正当的理由,可以用那个时间去关心河塘里的鱼虾,树上的知了、牵牛,还有吸引人的蛐蛐、蚂蚱,可以去躺在地上望着天上的云胡思乱想。直到今天,我和家人去挖野菜仍然是带着这些个动机和情怀,只是多了一个教导孩子们爱上野菜的任务。

       挖荠菜准确的说应当是“挑”荠菜,工具以细长的头上有刃的铲刀最是趁手,轻轻地从荠菜根部斜着下刀,然后刀向上一挑,荠菜就跳出来了,用其它工具均无法体现那个“挑”字。用“挖”来定意这个动作想是工具笨拙了一点,下刀深了一点,那是对采撷根茎植物而言的,对付荠菜就显得事倍功半了。挖野菜分品种而选择工具是必要的,江南名菜野生马兰和草头的采取,那是用剪刀为好的,因为只要它最嫩的芽尖。在东北去采山野菜诸如蕨菜、刺五加芽、柳蒿芽、刺老鸦、黄瓜香等等,大多都是徒手而采,用“掐”或是“薅”最为贴切。我挑荠菜的刀是用捡来的断钢锯条打磨成的,用起来轻快顺手,钝了只要在石头或水泥地面上磨蹭几下就快了,相当省事。离开家的时候那把自制的小铲刀连同那个常用的小篮子顺手挂在了阳台的墙上。回家探亲看见它,忍不住要拎着它去院子里那些记忆中荠菜最多的地方转上一转,去找一找小时候的那种感觉。

       荠菜朴实,既可以食用,还可以入药,有明目、利水、和脾、止血等功效。其实在我心里,只有母亲说的可以充饥保命的功能最是重要。说道荠菜当然与吃紧密关联着,荠菜的做法相当多,但对待她南北方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北方人到如今对荠菜仍然停留在尝鲜的层面,仅仅是在春季随着她的生发而动,而且特别地敷衍,不论是真是假,形象即可,买回家包饨饺子就算达到了目的。山东人将她用在温饱的操作上可能想得更多一点,从电视上看到昆嵛山的旅游片中,有用荠菜做豆沫子待客提升了游客的新鲜感的报道,还有陕西的特色小吃荠菜麦饭等等。应当说,对荠菜理解最深的当属南方人,他们早已将荠菜列入了家常蔬菜,并经过改良常年种植,菜场四季皆有荠菜的供应,饭店常备与荠菜为伍的美味佳肴。上海小店中的荠菜馄饨便是统领各类馄饨的上品,并成为了最有影响的上海小吃品牌。而荠菜豆腐羹、荠菜炒年糕、荠菜炖山药等一些传统家常菜,也俨然成了沪上高中低档菜馆少不得的菜品,真可谓上得了厅堂,下得了草房啊。

      荠菜本身具有一种特殊的鲜味,是需要悉心品味和把握的,由于对此味道的理解,催生出了林林总总的菜肴和点心,而在这种理解的背后往往又倾注了对荠菜那种深厚的情感。荠菜作为野菜中的精灵在给人带来味觉上惊喜的同时,还会在瞬间使人的味蕾产生诱惑和依恋。而正是由于她的加入使得菜品味道的层次感更加丰富多彩,于是就有了素素相宜而淡雅、荤素相融而鲜爽、宜主宜辅而谦和、宜炖宜拌而洒脱,特别对那些喜爱荠菜的人仕来说,从中体味的又不仅仅是美味了。

       其实荠菜还有一份高雅,自古就有对荠菜的风雅传说,谚语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可见荠菜花虽小如米粒且素白,但依旧不掩其风质春华,装点在妇人的发髻之上,虽不似玫瑰牡丹雍容华贵,却能显现清丽与纯洁,仿若那种“洗净铅华与天下女子比美”的西施气度。荠菜的籽实也是特别的,是一个个小小的三角,排列在花茎周围,像一个个小小的荷包,要送给明天的情人。


                                           2025年5月14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5-5-22 02:22 , Processed in 0.04104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