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25|回复: 2

也谈AI(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9 07: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分支,其领域内开宗明义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进而推动人工智能覆盖下的新思维?开创出以人类智能相匹配反应迅速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各门类专家系统等一系列相关程序。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在理论和技术方面日益成熟,应用领域范围也在不断攀升。
上世纪末为了纪念首台电脑计算机诞生50周年举办过一次世人瞩目的人机比赛,此次比赛持续一周时间,于1996年2月10日至17日,在美国费城举办别开生面的国际象棋比赛,报名参赛者包括了“深蓝”计算机和当时世界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比赛开始面对棋王对坐的并不是计算机,而是“深蓝”研制小组的代表许峰雄。“深蓝”计算机是一台由国际商用机械公司(IBM)技术人员历经6年研制而成的带有31个处理器并行的超级计算机。该计算机有高效运算速率的优势,面对棋局3分钟内可检索500亿步棋,而其弱点是不能像人一样总结经验,随机应变能力落后于人类智能?但即便如此,计算机程序还是赢了棋王卡斯帕罗夫两局,差一点和人类棋王打成平手。1996年2月17日,比赛的最后一天,世界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对阵“深蓝”计算机。在这场人机对弈的6局比赛中,棋王卡斯帕罗夫以4:2战胜计算机“深蓝”,获得40万美元高额奖金。首次人机大战以人类战胜计算机落下帷幕。
时隔仅仅一年多之后, 1997 年 5 月 11 日,加里·卡斯帕罗夫以2.5:3.5 (1胜2负3平的结果)输给 IBM 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深蓝”在人机对战中笑到最后。那时计算机体积庞大、且以团队操作的形式战胜了棋王,好像没有那么振奋人心,因为人机对战如果换成围棋,“深蓝”竟然下不过一位普通围棋爱好者,其智能停留在何种层面上便可一目了然。
世纪更迭、时间进入21世纪,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迅速在众多领域内飙升并独占鳌头,不得不引起人类的关注!2016年3月9日在韩国首尔鈡路区fourseasons酒店、举行围棋人机大战的第一场比赛,此次比赛早已不是单纯的体育比赛,它关系到科技发展、哲学伦理以及人类尊严等一系列有关计算机研发层面的众多问题?欧洲各国的“围棋官网”因转播此次比赛的实况访问量翻了10倍,中日韩三国等围棋发达地区的关注度更是惊人,将此次比赛誉为见证历史的时刻并不为过。
比赛双方是“阿尔法围棋”对阵手持14项世界围棋冠军的韩国围棋大师李世石,此次围棋人机大战的赛程:定为第一局于3月9日举行、依次为第二局3月10日、第三局3月12日、第四局3月13日、第五局3月15日,每局在北京时间12点开赛。其赛制:也就是比赛规则采用中国现行围棋比赛规则,黑贴3又3/4子(黑贴7目半)。比赛用时每方2小时,1分钟读秒三次。其采用中国规则的原因,是因Alpha GO以中国规则为基础研发此项技术。有关奖金规定:双方对局采用五盘三胜制,优胜者可获得奖金100万美元(固定汇率:11亿韩元)。李世石下满五局可获得15万美元(约1亿6500万韩元)出场费,同时每胜一局获得2万美元胜局奖金。如果五盘全胜,胜局奖金为10万美元(1亿1000万韩元)。如果李世石五战全胜,最多可获得125万美元的收入。
此次人机大战、李世石对战“阿尔法围棋”的结果,虽然李世石落败,但他毕竟扳回一局,为人类智慧捍卫了“尊严”虽败犹荣!赛后人们反思棋局的进程?总觉得“阿尔法围棋”是利用“人海战术”赢得比赛并不光彩?分分秒秒之内数以亿计的棋局攻势压向李世石轮番作战令其身心疲惫,在对手筋疲力尽的情况下赢得此战也未可知?种种开脱之词致使每种说法都能自圆其说,总之人类在计算机疲劳战术的围攻下还是胜了一局棋。
众说纷纭之下“阿尔法围棋”不做任何评说;时隔一年多之后、于2017年4月10日在中国棋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围棋协会、浙江省体育局联手与谷歌宣布将于5月23日至27日在乌镇举行人机大战。届时柯洁将与“阿尔法围棋”展开三番棋对决,此次人机大战极有可能是人类顶尖棋手与人工智能程序的终极对抗;此外中国围棋国手还将组成团队与“阿尔法围棋”展开较量。
此次比赛与上次李世石参与的人机大战不同,5月份的对战由五番棋改为三番棋,无论输赢双方必须要下满3盘,比赛常规用时由2小时增加至3小时,另外保留5次1分钟读秒时间;此次比赛规则在棋手用时规则方面也作了相应调整,很多专业棋手认为对人类棋手来说稍稍有利。除了赛制的变化外,比赛奖金也创下新高,相比第一次人机大战100万美元奖金有所提高,如果柯洁在此次三番棋中获胜,他将得到150万美元奖金,如果失利,他也将拿到30万美元的出场费。
三番棋的最后一盘柯洁已没有退路,连败两阵之后他是为尊严而战。当日比赛“阿尔法围棋”执黑先行、双方进入棋局对决之后便展开争夺,也许是速求一先的想法迫使他试探性地进行四处挑斗,面对阿尔法围棋避而不战竟然处处脱先的思路令他不知所措?白28在右下角点角之后,阿尔法围棋下出了黑29挡、31并的精妙手段。可以说这样的招法恰似剑走偏锋行棋飘逸完全超乎他的想象令他陷入长考;此后、黑41点再次让他陷入长考,无奈之下他不能就此坐以待毙试图将棋局搅乱,从落子缓慢的动作到神情恍惚的面色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纠结。当棋局行至百手之余,白棋形势比序盘阶段大有好转但仍不乐观,此时他的心情也平复了一些。之后阿尔法围棋程序再也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虽说他再次被迫脱先,转而在右上角和右边行棋寻求战机已是无力回天。在现场讲棋的聂卫平评论说,执黑的(阿尔法围棋)已经赢了。
此次人机大战落下帷幕之时柯洁潸然泪下,阿尔法围棋在此次围棋终极比赛中以3比0完胜的优异成绩宣告结束,这也许是人类顶尖高手与计算机之间的最后一盘分先对决,其进程波澜不惊、毫无悬念。时隔仅仅一年之后“阿尔法围棋” 摒弃了所有人类棋谱,而是直接通过对战来获得认知能力,其版本更新的速度与能力可见一斑?“阿尔法围棋”在三番棋落幕之后,正式对外宣布阿尔法围棋将不再参与任何围棋比赛,并将公布阿尔法围棋的50盘自战对局及此次人机大战三局比赛的纪实原件,其著作权归属作者所有,至于商业转载请联系“阿尔法围棋”,从而体面退出围棋赛事。试想计算机从开发国际象棋软件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之后,计算机开发转型进入围棋领域,并以4:1战绩战胜世界冠军韩国围棋大师李世石,此间团队研发用去了长达二十年的时间;但从战胜李世石之后,“阿尔法围棋” 摒弃了所有人类棋谱,直接通过对战来获得认知能力,与人类顶尖棋手柯洁对决,经历三番棋的比赛,“阿尔法围棋”以3:0的优异成绩获得最终胜利。仅此一点说明计算机技术开发出的能力已不可小觑,从数字积累攀升到质的飞跃只需一年的跨度,量与质之间根本不存在任何误区的数字化进程为人类思维开掘出一条认知的先河。人类在围棋领域内的败北,其意义远超出胜负本身;说明人工智能开发不仅唤醒了时代,进一步使人类从茫然中警醒面对真实的自我,其反思者也应该是人类自身?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论述围棋在棋盘361个点上的变化是10的10次方,对于人类思维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所以围棋有千古无重局之说?而在“阿尔法围棋”程序中每点的变化又何止限于这一层面?其实“历代棋局的演化过程纷繁复杂,其精妙之处在于变化无穷”;所以南北朝时期的沈约在《棋品序》中叹道;“是以汉魏名贤,高品间出;晋宋盛士,逸思争流。虽复理生于数,研求之所不能;涉义出乎几,爻彖未之或尽。” 从古至今二人对弈之时纹枰对坐、手谈交流犹如麾下律动千军万马,奇思妙想如行云流水,见招拆招恰似藤牌遮挡箭雨;战云密布万马奔腾、烽烟起处尸横遍野,棋逢对手就是一场厮杀,棋局进程充斥其间的火药味不亚于身临战场;然而对局者从中获得了一场洗礼,那是净化心灵的宣泄,也是超脱现实的愉悦,乃至“逸思争流”妙不可言。所以“琴棋书画”之意趣不在于刻意追求艺术水准,其“逸思”品质志向高远,其境界远涉棋局之外。所以梁武帝萧衍在选拔任用官员之时,“琴棋书画”的水准已提升至“情志”的高度开启拔擢贤能的先决条件?作为文官乃至文人为何如此苛求愈甚?其内涵远在 “情志”之上,更深层次体现在其本真的是图之进取?所以说人类的初衷依然在生物智能领域之内徘徊,乃有琴棋书画情色所致才会生成主题诗词歌赋登堂入室,其贪婪的一面隐藏在社会背景下的隐忍,没有足够的诱惑氛围难以激发其强烈的动感?所言中华千载尽贪官的说法也就是氛围,环境侵蚀带来的恶果;造就了一种扭曲的氛围,没有贪腐的上下衔接就没有进退空间,在官场仕途之内就无法生存?在这种氛围之下静思进取也是惘然?然而在比拼高下的场景下就是在仕途的险阻下竞技,文华四溢、艺冠斗牛的彰显以求蟾宫折桂步入殿堂,但在历代诗词歌赋之中所展示出的文采可见一斑。其纵览尽可阅读中华文脉之底蕴,细品可观其垂范文苑之经典。文脉相传是在历史长河下逐步演进的推动过程,是人类全方位发展进程的结晶,并非只在历史文化领域内、哲学伦理范畴之间的探索?人类文明有高度、有温度、也有力度。其经典可谓文采飞扬、高瞻远瞩可与日月争辉;其温度在特定环境下炙手可热的场景笔墨难求?再有就是一纸檄文能号令千军万马所向披靡,其力度胜似征战杀伐远在枪弹之上、令兵马无法企及?
其实就文理而言、文之强势在于内涵、与理科不可同日而语?人类文明无论在哪方面比较远在ai开发层面之上,两者之间绝不是使用关系?如今继“抖音”之后的“豆包”又以“字节跳动”的方式侵入文学领域?戴上文案的冠冕掩饰其“自古文章一大抄”的实质?更不能容忍的是学生将不再写作文,老师也不再批改作业,文库之内填满垃圾,从而人类进入脑瘫状态尽可无止境的休眠,所谓文风被埋葬在冰冷的ai程序之间溃烂?这种肆无忌惮倾轧人类文明的行径不与禁止、反被提倡匪夷所思?可谓荒诞到极致!请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人类文明历经数千载世代传承凝聚出的精华所在就如此化为齑粉被无端践踏,其血海深仇不知从何而来?人类文明发展到今日面临如此之亵渎,一堆垃圾堂而皇之被尊崇为文萃时尚无端渗透于极有文化内涵的各个领域内竟如入无人之境?
不可否认如今再次细细体察ai的发展脉络,不难看出在医疗、航空、海运以及精密机械制造领域内的领先优势;尤其在人体医疗心脑手术治疗方面其精准度高于人类操作,由此类推在某些尖端领域内ai技术的强势大大超过人类操控范畴,如何有序利用其优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是当务之急!胡乱开发有损于人类尊严的软件应当予以禁止不容姑息,其负面影响当有所觉察之时已悔之晚矣?开发ai智能技术广泛用于人类服务就如同打开“潘多拉盒子”,想收回来的难度已不遂人愿?
现代量子物理学领域之内几经风雨,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种种假说被一次次认证,成熟理论又一次次被“推翻”?以光速不变为基础的相对论挑战时间以及空间的理论逐步被界定在有效的空间内自圆其说?乃至现实存在的因果关系发生倒置的变化?种种迹象表明判定影响未来变化的前提在于其事态发展下事务本身的界定选择,而不是发生发展才有结果的前因后果关系?如今挑战现实、空间、时间,乃至意识选择也出现了换位思考?面对处于世界巅峰状态下的前沿科研使命者的感知层面与认知层面发生了无解的裂变?也许人类意识认知下的选择正在推动前沿科技的探索,其发生发展的速率已无法掌控客观存在的盲区?
如今在风雨雷电界面的智能开发已经启动并加速运转,尤其在接收雷电方面的技术已离实际操作为时不远?如果能实际完成接收一次雷击的电量并能同时储存可完成整个地球用电量的百年之需?再看风能的高效,当人类成功掌控风能之后,瞬时之间能使一支航母舰队沉入海底?以枪炮为基础使用常规武器支撑的战争还能维持多久?以热核技术操控的讹诈还能否实施?与此同时人类还能否顺畅掌控其智能开发的新技术?到那时所谓的网络早已形同虚设?其实人类从开发ai开始就埋下了深不可测的伏笔?
展望未来不难看出宇宙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能否为我所用驱动着人类的贪婪?然而智能开发下存在的贪婪远比开发者本身要强烈千百倍?细细品味人类走过的艰难历程也是在贪婪驱动下一步步走向峰巅,冷静下来体察一下亿万年来的宇宙碎片,也能发现某座星球之内由于过度开发失去控制惨遭毁灭的先例,前车之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人类文明来之不易,在这场人类开发生物智能的竞赛中,希望人类本身是最终的获胜者?

作者   燕然搦管
2025年3月9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1 21: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慧人生人慧智,
事前说变说前事。
难知幻化幻知难,
炽热时光时热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8 14: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博览 发表于 2025-3-11 21:42
智慧人生人慧智,
事前说变说前事。
难知幻化幻知难,


智慧人生人慧智,
事前说变说前事。
难知幻化幻知难,
炽热时光时热炽。

感谢张博览老师关注此文。


文华本生慧,
世间有显贵;
忽闻走惊雷,
明贤思进退?
燕然搦管
2025年3月1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5-4-2 13:12 , Processed in 0.02774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