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7|回复: 0

榆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燕然搦管
李燕臣

    大漠的苍凉浩瀚无垠扑向边城,“榆溪”河畔、长城脚下一派生机,也许农耕与游牧的界线仅限于这道边城建起的高墙,阻隔了黄沙与绿地的接壤,祖辈隔绝、世代相对已有两千余载。前瞻榆林历史脉络清晰、西周时期榆林为雍州白翟封地,春秋统归于晋;三家分晋之后划分为魏,秦汉一统史称上郡,可谓举足轻重之地。榆林一度别称驼城、又称塞上明珠,其地理位置处在陕西最北端,连接陕、甘、宁、蒙、晋五省通衢,地处陕北地区及河套地区结合部,位于黄土高原及毛乌素沙漠交界处,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东晋时期,匈奴赫连勃勃在统万城(今陕西靖边白城子)建立大夏国。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北魏灭夏,设立统万镇,北魏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改设“夏州”。隋末唐初,榆林地方豪族梁师都强占此地据为梁国,设立夏国称帝统领夏、长、绥、银四洲,即今榆林、靖边、绥德、米脂四县。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梁师都被灭,唐朝复设银、绥、夏三州,均属“关内道”管辖。
    世事迁移、民心不古、沧海桑田、得失无常。纵观榆林城北石峁峭立、沟壑绵延,峰岭交织、莽原逶迤;漫漫黄沙压向“榆溪”河畔,但见绿柳成行、溪水清清,这里风情独特的景观俗称“红石峡”。只因红岩对峙、峭拔宏伟,河谷幽深、杨柳成荫,长城逶迤穿峡而过,才有“万里长城第一峡”之美誉。
    红石峡又名雄石峡,位于陕西榆林城北3公里处,此处峡谷长约350米,东西对峙、峭拔宏伟、巍然屹立。“榆溪”河水奔腾不息,像条飘舞在瀚海黄沙中的绿色飘带从谷底穿过,林木青翠,群花生艳,景色优美。东崖高为11米多,凿穿石壁、雕塑真佛,拓为雄山寺,洞窟内彩绘相间,尽显一派礼佛盛赞场景,神魔佛陀呼之欲出。西崖高耸约为15米。两崖相对、中夹一河,进口处立有城楼一座,走进峡谷下行但见书法篆刻遍布石崖,真草隶篆书于石壁之上、垂范千古名流本色,遒劲中见大义、雄奇中领真谛,笔走龙蛇、狂放不羁;集历代名家豪情奔放于清流石壁之间,荟萃书法篆刻于天地山川尽显律动意合中求静之态。
    《榆林府志》所载传闻;北宋年间,榆林归属西夏统管。当年红山有股泉水自穴中喷涌而出,向南流入深谷。夏王李继迁惊喜之余派人障水别流,凿石为穴,安葬祖先、复置灵位以求和顺。就在红石峡普济桥东侧原立有一方碑石,原文刻有“西夏王李继迁葬乃祖彝昌于此。”如今碑刻已毁,不知所终。“榆溪河”古称帝原之水,源于沙窝处的一股清泉;其源来自遥远的荒漠,从河套地区蜿蜒奔来,长约二百余公里;虽说源远流长也是榆林人的母亲河,此乃塞上鱼米之乡之源头。步入红石峡已是傍晚时分,夕阳下峡谷之内罩上一派金辉,高悬岩壁之上的大字尽显雄浑之态,溪水之间闪亮点点光斑,柳荫轻拂水面荡起长长的波痕,划过心扉的舆情尽染沧桑之感,也许逝去华年的风范展现于今的一瞬就是神采。
    榆林素有“九边重镇”之称、源于长城由此经过,所谓“九边”乃中国明代弘治年间在北部边陲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九边重镇是指东起清川江(现在朝鲜境内),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设立的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偏关镇(也称内三关镇、即偏头关、宁武关及雁门关)、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本为三县交汇重地、也称陕西镇)、甘肃镇(也称张掖镇)共九个边防重镇;明嘉靖二十一年,《皇明九边考》称其为“九边重镇”。榆林地域辽阔、莽原苍凉、峁岭相接、瀚海绵延,地处黄土高原北端与毛乌素沙漠相交,其战略地位可见一斑。因此历史上榆林城墙比北京还高、完全是战略需求所致;也是唯一由皇帝钦定的城墙高度,其城连接城防屏障也属全国之最。
    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在红石峡(雄石峡)建榆林寨;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在长城一带设置榆林卫。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九月、设立东路神木道及中路榆林道领绥德、米脂、清涧、吴堡四州县,西路靖边道、领保安、安定及安塞三县,可见当年设立榆林军镇之重要。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最终完善榆林建制、史称“三拓榆阳”之举;经此拓展修缮后的榆林城益发坚固,近600余年沧桑,屡遭兵火安然无恙。《明史》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第一百八十二 忠义六,如此据实记载:“榆林为天下雄镇,兵最精,将材最多,然其地最瘠,饷又最乏,士常不宿饱。乃慕义殉忠,志不少挫,无一屈身贼庭,其忠烈又为天下最。事闻,天子嗟悼,将大行褒恤,国亡,不果。”可见当年榆林城地贫饷少、但将士却忠勇可嘉。
    暮色染红城楼之时,我门一行人步入镇北台景区;镇北台城楼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城北约4公里处的红山顶上,此台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原为明长城的观察哨所,主要用于监控明长城一线的日常情况。镇北台是明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磅礴的宏伟建筑,就在台前有一片绿地,地边处有棵苍老的古榆树,枝杈繁茂、郁郁葱葱,尽显一方神圣似乎是在渲染此处的神奇。俗传万里长城有三大奇观,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所谓中有镇北台之说,即指此台呈正方形,台基为内夯黄土外包砖石结构实心建造,其高共为四层由下至上逐层缩小,台基相连长城故道,远望长城逶迤盘曲山巅伸向远方。镇北台每层台楼四周都以女墙雉堞,各层台顶外侧砖砌垛口两米之余,垛口设有瞭望孔,各层垛口内四周相通,上行阶梯相连;镇北台总高30余米,其台基呈正方型北面长82米,南面长76米,东西等距64米。镇北台素有“万里长城第一台”称号,夕阳下站在此台登临上行的阶梯上,逆光西望不觉有旷日苍凉、悲怆之感,西边天际涌起的暗红色蒸腾于石峁林立的天边,铺天盖地压向城头的暮色浸染班红,逆光中矗立的影像呈现出强烈的反差,为棕黑色的物体镶上一道金边;不觉慨叹自然成像的神奇,光与影中的色彩变化就如同水映天光,在时光流逝中千变万化。
    回想当年修建镇北台时、相关蒙汉之间的一件趣闻即“隆庆议和”。其事出有因本为蒙古部族内部的一件家事却引起纷争,当年成功把握“汉那吉事件”的宣大总督王崇古可谓功不可没;其实鞑靼首领俺答因家事争执发端,导致“汉那吉”毅然降明,最终达成“隆庆议和”的结果看似偶然;实则天赐良机才有把握分寸之缘。事端本末、必由汉那吉说起、汉那吉原为俺答之孙、自从其父铁背台死后,就被俺答之妻克哈团照顾。汉那吉成年后,又为他娶妻比吉,其后又娶了他姑母的女儿三娘子。不幸的是俺答也爱上了他的外孙女三娘子,因此三娘子便转投外祖父的怀抱。因此触怒汉那吉、当即他与阿力哥等十余人投奔“大同镇”降明;当时在任宣大总督王崇古的坚持下代明朝军镇受降并厚待之,俺答随后追至得知汉那吉未死,大喜即着手谈判营救。此事发生在明朝隆庆年间,在内阁大臣高拱、张居正等人的筹划下,以汉那吉换回汉奸赵全,并促成蒙汉之间开通“和平互市”、达成“隆庆议和”。明朝从而铲除了赵全等汉奸的威胁,同时也削弱了鞑靼内部的军事组织能力,换来了明朝百余年的和平。镇北台作为历史见证历经数百年沧桑,巍然屹立于榆林城北宣泄出一派祥和。
    据《榆林府志》记载,榆林城有五座城门、北为“广榆门”,东为“振武门”,大西门为“宣威门”,小西门为“斩东门”,南门为“镇远门”。各城门顶上均建有重檐歇山顶门楼,于今除南门尚存外,其它诸门及城墙均被拆毁。
    街灯亮起时,步上榆林老街依然能见到古城内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沿街走来华灯初照,古色古香的街巷氛围将游人带入记忆中的过去时;只见南门外的“凌霄古塔”在灯影中雄姿依旧,装饰一新的禅寺香烟缭绕。近看南门东西两座砖拱城门及瓮城尚存,城楼上灯光灰暗倍显清冷,穿过南门走进老街,街巷两侧的店铺灯火通明如同白昼,以经营各色小吃为主的店铺生意红火,还有些经营老物件的古旧铺面,光顾之人已是寥寥无几。
    从老街南端的文昌阁算起至街北的鼓楼,榆林老街素有“六楼骑街”之称,分别为文昌阁、万佛楼、星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等六座城楼依次排开骑在长街之上,行人必须从门洞通过,如此格局尽显榆林老街一派古风。文昌阁,建于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全楼共有4组28根立柱支撑楼体,以歇山式楼阁上下三层矗立街心,最下方两侧台基相对、中为通廊,台基之上有木制旋梯通往上层,可谓闹市通幽气势恢宏。旧时此处为官方与民同乐之所,每逢正月十五、榆林当地民间传统集会由来已久,通常农历春节百店休业,从初一至十五以庙会形式喜结集庆,共度华年;就在文昌阁前举行每年一度的民间传统四大盛会,即初一举办秧歌会,初五荟萃陕北说书,正月十五为首领开市,当地民间传统“泥娃娃盛会”为开市抛彩,每家商号以购得泥娃娃为彩头,庆贺来年财运兴隆,当地民众也以喜得泥娃娃为荣,文昌阁前人流攒动、盛会空前;当晚“陕北道情皮戏”开场,将盛会推向高潮。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如今文昌阁已被修饰一新,喜庆余年的彩头早已随风远去。
    前行不远,街心立有一座四柱三坊的牌楼,匾额上书有“国泰民安”四个大字,唯此四字也许就是历代百姓的祈福,远望长街灯火排列成行,游人如织。再往前行便能看到矗立街心的万佛楼,此楼建于清代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楼内供奉有20公分高的佛像近万尊而得此名;城楼之上正殿两侧建有偏殿遥遥相对,像是围起一方道场,每年六月十九日,万佛楼前设有传统庙会,当地民众前来求佛者不计其数。
    星明楼,建于明代歇山式楼阁全木质结构,上下共有三层高20米,底层为四方石基台座,每个石基之上竖立巨柱7根,共28根木柱支撑全部楼体。星明楼是六座楼阁中较老的一座,仅次于凯歌楼,始建于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榆林卫“三拓榆阳”之时,此处与南门相对,当时便扩建为鼓楼,因原楼偏北俗称新楼,后改称星明楼。星明楼近于正方形全木质结构、楼基建在四尊石墩上,均为大青石垒砌而成,台墩基座中留有十字通道,通连南、北、东、西大街。基墩内角由4根巨柱通连三层的平坊,斗拱相连衔接梁柱构成主体框架工艺堪称奇绝,每层楼阁伸展飞檐翘首凌空造型优美,逐层收紧各层楼檐内施彩绘,飞檐翘脊之上平铺琉璃瓦,布局严整檐下外绕回廊、木制雕栏相围,花窗架顶精雕细琢,展示古拙风情,垂范精工造化。纵观楼顶十字歇山,四角攒脊正中宝顶,内置铜佛一尊高约两米为明代万历年间遗存。星明楼曾在明嘉靖年间进行过大修,后在清嘉庆及光绪年间多次修缮,1986年重施彩绘再次修葺,成为陕西省重点保护文物。
    长街之上灯光闪烁,两侧店前树影婆娑,前行不远便能看到立于老街左侧的陕西民俗文化馆,门廊正对一条深巷,看来天色已晚馆内展室早已关闭,只见门庭之下立有一方木牌,详述馆内展示内容条理清晰,没想到当地政府如此重视传承乃是当地民众之幸。
    前面不远处就是钟楼,建于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在榆林老街上最为独特的便是钟楼,独树一帜地展示出近代西洋建筑的风格魅力。其楼基采用传统工艺青砖砌拱,拱门之上书有“北临雁塞”及“南控乌延”的匾额,可分为面南背北之向,晓知榆林历史的厚重。台基出檐三层、用青砖竖置错缝连檐烘托出四面十字空心矮墙围起一方平台,线条流畅匠心独具,可谓中西合璧之典范。平台之上立有四柱三面屏风式洋楼,拱形悬窗平行于立柱之间尽显伟岸雄姿;楼顶正中建有一座木质重檐八角亭巍然耸立,宛如一朵绽放的莲花优雅庄重。亭内悬挂铜钟一口,以晨钟暮鼓的氛围跨越时空为一路走来的苍生报晓安康。其实传承就是一部忠诚的信使,钟与表之间相隔数千载可谓源远流长,但一脉相承的源流推动时代的发展进程催人奋进。
    凯歌楼建于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原名怀德门。正德十年(公元1505年)、明武宗巡视榆林时曾住此楼,后改名凯歌楼;此楼台高约8米有余,南北长30余米,东西宽20余米,楼下门洞南北贯通。楼上中部建二层木楼,四角有钟鼓小楼,东西配殿相对,文革时被拆除;现已复旧重修恢复前观。相传明代边塞战事结束之时,常在此楼前举行献俘、庆功盛会,故得凯歌楼之名。
    走近榆林老街的最后一楼就是鼓楼,也是传说中工艺最为奇绝的建筑;鼓楼始建于明代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可谓榆林老街之上六座楼阁中历史最久的一座。但在文革期间被强行拆毁,直至2006年重新复建。其楼高20米,建筑特点采用陕北窑洞式风格构筑台基洞开四门,洞顶由四块大砖相连封顶,接连四面拱顶,通连四面通道。楼分两层、二层上悬一面大鼓,用于击鼓报时。楼台之上建有明清风格歇山式重檐楼阁一座,其前庭立有四柱三坊牌楼一面气势恢宏;两侧相对有东西配殿,其格局尽显晋陕古风。
   站在榆林老街北大街之时已临近晚十点时分,晚风拂面确有几分凉意,回望长街不禁有些感慨,想来同在寰宇之内,地分八方,地方特色犹如一脉相承容南北东西之奇汇于文脉相传之大同、近数千载传承源远流长可叹为观止。


作者   燕然搦管
晋陕之旅《榆林》
2024年10月1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0-23 00:25 , Processed in 0.02335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