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王国荣

对联趣谈(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11: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4-7 11:50 编辑

二十四、谜联

  今天我们话题增加点乐趣,就来聊聊轻松活泼的一种对联——谜联。

  某市举办新春灯谜晚会,主办者在门口张挂出一副对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
  人们被这副新奇的对联吸引住了。正当大家猜议纷纷不得其解之时,一位老人突然高兴地说:“嗨,这副对联就藏“猜谜”两个字!”接着他又解释道:“上联中,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暗寓“青”;“和狐狼猫狗仿佛”,暗寓反犬偏旁,合起来就是“猜”字。从下联看,“诗、词、论语”这几个字共有的,是言字偏旁“对东西南北模糊”,则扣谜,合起来就是“谜”。谜语“虽是短品,却是妙文”啊!”。人们听了,赞赏地点着头,发出欢快的笑声。
   像这种寓藏谜语的对联,称为谜联。谜联融谜语、对联的艺术特色于一炉,它既有谜语的迷离妙趣,又有对联的隽永风味,可谓是联苑的又一枝奇葩。
  如果依照寓藏谜语的手法不同而论,谜联可分为会意、象形、别解、增损、离合等类型。下面试举例说明。

(一)会意类。是直接从联语的文义去领会所隐射的谜底。例如:
       有口无口口代口
       是人非人人舞人。
  打剧种一。谜底是“木偶戏”
  又如:
      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打人名二。 谜底是“浩然”、“廉颇”。

(二)象形类。是把文字象形化,联文运用比喻来隐射谜底。
  例如:
         远木两行山倒影;
         扁舟一叶水横流。
  打一字。谜底是“慧”字。看,丰丰多象国画家笔下的两行远木,中间的部首是“山”的倒影,而用“扁舟一叶水横流”来描绘“心”字也是再形象不过的了。以上“丰丰”、“  ”“心”合起来就成了“慧”字。

  (三)别解类。是巧妙运用汉字的一字多义,造成文字的别解来隐身谜底。例如: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打物理学名词一。谜底是“速度”。从联文意思看,是“迅速度过”,别解为物理学名词“速度”。
  又如:
         开卷合村能诵读
         凭君传语报平安
  上联打应用文体一。谜底是“通知书”。从联文意思看,是全村的人通通识字知书,别解为“通知书”
  下联打成语一。谜底是“言而无信”。即将“书信”的信,别解为“信用”的信。

  (四)增损离合类。即不考虑联文的含义,只通过字形笔画的增加、减少、分离、合成来隐射谜底。例如:
           十月十日
           一羊一鱼
  打国名一。谜底是“朝鲜”。

  又如:
      明月半依云脚下;
      残花双落马蹄前。
  打字一。谜底是“熊”。 这副谜联,诗一般的语言,形象生动,对仗工稳。左上部首是“云”字的“脚”(最下部分),“残花”指“花”字的一小部分“匕”,“双落”即两个上下重叠的“匕”,“马蹄”即“馬”的下面四点。

  古代文人喜作谜联遣兴戏对,相传唐代诗人杜牧去杏花村酒店小饮,与店主杏云姑娘属对:

     半边林靠半边坡;
     一头牛加一卷书。
  上联杜牧以其姓“杜”设谜,下联杏云姑娘以杜牧之名“牧”应对。杜牧见杏云确为才女,遂收为女弟子。以上两副谜是用了“增损离合”的方法,来猜字。再如用汉字的象形法撰写的一副谜联:

  还有的谜联是综合运用了“离合”和“会意”两种手法:
     用人多开支太大;
     着力少质量不佳。
  打字二。谜底是“侈”和“劣”字。“侈”字由“人”和“多”二字合成,“劣”字由“少”和“力”二字合成。这都是用离合法。而以“开支太大”扣“侈”,以“质量不佳”扣“劣”,则属会意法。

  下面有一谜联是猜一个成语: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这是用唐代诗人王维诗中两句来制成的谜联,意境十分壮观:大沙漠里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谜底是成语:“风平浪静”。这是用的会意法。

  还有两副猜地名的谜联也有特色:
    大漠延千里;
    春晖值万金。
  是猜我国两个城市名,谜底:长沙、贵阳。沙漠千里之长,扣“长沙”;春天的太阳光对于刚度过严寒冬天的人来说,是多么的珍贵,故扣“贵阳”。

      锦书初到手;
      宝剑不离身

  上联锦书者,书函也。人接到信必迫不及待拆开信封阅读,故打地名“开封”。下联“宝剑不离身”者,指为练武的汉子,故射“武汉”。常言“身手不凡”,此联中以“身”对“手”,小类工对。

  下面一联也甚有趣:
    坐也坐,卧也坐,立也坐,行也坐;
     坐也卧,卧也卧,立也卧,行也卧。
  传说过去两人属对,甲出上联,打动物名一;乙对以下联,也打动物名一,并声言道:“我的谜吃你的谜”。原来上下联谜底分别是“蛙”和“蛇”。

  1982年,五省一市工人文化宫在江西庐山举行“匡庐谜会”,东道主九江队以九江、庐山的历史名人制作了一副谜联:
      鲁肃遗子问路
      阳明笑启东窗
  南京队揭出谜底,原来是句欢迎词:“敬请指导,欢迎光临。”(鲁肃字子敬,“子敬”遗“子”,剩“敬”字;“问路”即“请指导”。“阳明”即王阳明,这里指阳光明亮;“笑”扣“欢”,“启东窗”即让阳光进来)接着,南京队回赠了一副谜联:

         羞于用典
         只要东风
  来谜底是“愧不敢当,无须客气”。“当”作“典当”解,与“典”对扣;“客”与“东”相对。这场友好的智斗,成为“匡庐谜会”的一则佳话。两副谜联,对仗虽不算十分工整,但酬答之作作,能如此风趣生动,紧扣当地时事,亦实属难得。

  下面再录几副谜联供荒友们欣赏,有兴趣的荒友可猜猜玩,若你将自己所猜的答案在跟帖中交流那最好了。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打字一。谜底:(  )

       大漠延千里
       春晖值万金
  打城市名二。谜底:(     )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打成语一。谜底:(  )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打《红楼梦》人名一。谜底:(   )

        相看黑面真如铁
        独具丹心未肯灰
   打物品一。谜底:(    )

        千层浪打依然聚
        万阵风吹永不沉
  打植物一。谜底:(     )

         曾无傲骨随人转
         犹有童心只自忙
打玩具一。谜底:(    )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
         乌龙上壁,身披万点金星
  打生活用具二。 谜底:(     )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6 13: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副许多人比较熟悉的析字联: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早就盼着再读国荣的“对联趣谈”,这么多的内容一下发上来,国荣辛苦了。我一定好好学习,一点一点消化。一楼最后是否有遗漏未发全,望再核实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17: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卫东 发表于 2013-4-6 13:33
早就盼着再读国荣的“对联趣谈”,这么多的内容一下发上来,国荣辛苦了。我一定好好学习,一点一点消化。 ...

  卫东你好!谢谢你一直关注此帖。能为喜欢楹联艺术的朋友介绍一些资料,我很乐意,因为有共同爱好。帖子第一楼未能全部容纳“析字联”的内容,有一部分文字移在二楼了。经核对,原先确有一段文字遗漏,现在二楼补上了。多谢提醒。这次网站恢复运行后,我发现有时所发帖子中部分文字会被截断,看来发帖后需要留心检查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7 15: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4-7 16:05 编辑

   上一话题(《谜联》)的帖子最后附了几则谜联,现将答案揭晓如下: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打字一。谜底:(

        
大漠延千里
        春晖值万金
   打城市名二。谜底:(长沙、贵阳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打成语一。谜底:(风平浪静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打《红楼梦》人名一。谜底:(迎春

         
相看黑面真如铁
         独具丹心未肯灰
    打物品一。谜底:(木炭

         
千层浪打依然聚
         万阵风吹永不沉
   打植物一。谜底:(浮萍

         
曾无傲骨随人转
          犹有童心只自忙
打玩具一。谜底:(不倒翁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
          乌龙上壁,身披万点金星
   打生活用具二。 谜底:(油灯、杆秤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7 17: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系列帖子非常好,好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7 17: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显庆 发表于 2013-4-5 20:54
国荣辛苦!

        显庆老师的四个字"国荣辛苦"发自内心,赞同。国荣老师认真总结分类归纳的"对联趣谈"种类多,趣味多,知识面宽,对于我这名外行感觉很难。但很喜欢欣赏。家园里有这么多有才华、有智慧,肯付出的战友们共同建筑,相信家园的明天会更和谐更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7 19: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成兴 发表于 2013-4-7 17:24
这系列帖子非常好,好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多谢成兴兄赞赏。追根溯源,正是当初你带头在艺海泛舟栏目开展了具浓郁传统文化色彩的对对子活动,健康的内容,高雅的形式受到部分荒友喜爱和响应,在此基础上才引出此系列帖子。你功不可没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7 19: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家云 发表于 2013-4-7 17:47
显庆老师的四个字"国荣辛苦"发自内心,赞同。国荣老师认真总结分类归纳的"对联趣谈"种类多, ...

  感谢家云老师鼓励。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我将自己阅读中积累的资料与大家分享,使我也得到重温知识,加深理解,有新收获的好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7: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4-8 18:42 编辑

二十五、两兼联

  宋代有个姓叶的教书先生,一日闲步庭院,见鸡冠花虽未开放,但长得茂盛可爱,随口吟道:
          鸡冠花未放
  刚巧有友人来访,便戏续下联:
          狗尾叶先生
  对句巧藏玄机,使该联有两种解读:
  其一:
        鸡冠花——未放
        狗尾叶——先生
  其二:
        鸡冠——花未放
        狗尾——叶先生
  联中“花”字既与“鸡冠”组成名词“鸡冠花”,又与“未放”形成“花未放”的主谓结构;同样“叶”字也在“狗尾叶”和“叶先生”中兼用。这位友人的巧思妙对,显然是拿“叶先生”来开涮。联中,像“花”、“叶”这样的字,既可属前词,又可同后面的字组词使用,这种修辞称“两兼”。运用两兼修辞的对联称两兼联。

  两兼联都有两种不同的解读,奇趣往往从中而来。请看这样一副对联:
  
       士农工商角徵羽
       寒热温凉恭俭让
  联中“工商”和“温凉”为双兼词。上联前四字“士农工商”古称“四民”;后五字“宫(工)商角徵羽”古称五音。下联“寒热温凉”是中药四味;“温良(凉)恭俭让”是旧时推崇的美德。本来,“士农工商”与“宫商角徵羽”、“寒热温凉”与“温凉恭俭让”,风马牛不相及,但经两兼词搭桥,却连接在一个联句中了。不过该联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上下联的前后部分内容相去甚远,虽有两兼词搭桥,但“焊接”痕迹太明显。何况,不少人对其“两兼”修辞很陌生,乍看起来,“寒热温凉恭俭让”简直不知所云。因而像这样的两兼联,只能算是文字游戏而已。

  有没有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完美的两兼联呢?有!请看下面一联:
             李东阳气暖
             柳下惠风和
   联中“阳”和“惠”为双兼词。该联有两种读法,意义各不相同。两兼词用在前面,则破读为:
             李东阳——气暖
             柳下惠——风和
  李东阳为明代天顺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气暖”,意指他性情温和。柳下惠为春秋时期鲁国大夫。相传他有次夜宿城门,遇一无家女子,恐怕其受冻,便各衣将她抱在怀里过了一夜,而没有越轨行为,因而得了个“坐怀不乱”的好名声。其品格高尚,令人如沐春风,故联中誉为“风和”。
  如果两兼词“阳”、“惠”用于后面,该联则破读为:
            李东——阳气暖
            柳下——惠风和
  其联意是:李树东边阳气温暖,柳树下面惠风柔和,与前一种破读的意义完全不同。然而,不论哪一种破读,上下联对仗都极为工整,而且,上下联全句“李东阳气暖,柳下惠风和”也很顺畅。可以说,两兼词“阳”和“惠”在该联中嵌用得浑然天成。

  过去某地街上有宾馆名“吕洞”,另有一牙医诊所,医师名姜子。有好事者将其撮合成联:
           吕洞宾馆
           姜子牙医
  如破读为“吕洞——宾馆”,“姜子——牙医”,是如实言事;如破读为“吕洞宾——馆,姜子牙——医”,则内嵌“吕洞宾”、“姜子牙”两个人名,其联意指吕洞宾的公馆,姜子牙的诊所。这可就逗出新趣了。联中,“宾”与“牙”为两兼词。
  另有人对以:
            吕洞宾馆
            徐霞客舟
   亦巧不可阶。

  近有人以三国诸葛亮、司马昭作嵌名联:
           路人皆知,野心司马昭天下;
           邦国尽仰,大星诸葛亮人间。
  上联中“昭”字与“司马”构成司马昭的名字,又转作动词,与“天下”连接;下联中也一样,“亮”字与“诸葛”构成诸葛亮的名字,又转作动词与“人间”连接。

   1934年江苏省教育厅编审室主任易君左出了一本《闲话扬州》的书,其中有关扬州民风的描述,引起扬州人不满,一时舆论大哗。扬州一些士绅甚至联名向法院起诉易君左,后来经庭外调解,由作者和书局公开道歉,停止发行,才逐渐平息。有人以此事出联征对。出句是:
      易君左闲话扬州,惹来扬州闲话,易君左矣;
   联中把易君左所写书名《闲话扬州》词序颠倒,言其惹来“扬州闲话”;联末又以两兼手法巧嵌易君左姓名。应对者虽众,但佳对难觅。几年后,才有人以林森(字子超)连任“国民政府主席”一事对出下联:
     林子超主席国府,连任国府主席,林子超然。
  林森自1032年起,曾三度连任国府主席,但大权却掌握于“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手中,林森当了个空头主席。对句也以两兼手法,在联末巧嵌林子超姓名,嘲其“林子,超然”。如此切人、切事的妙对,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
  
  过去,还有人出句求对:
          落花生地豆
  “地豆”是落花生的别名。“生”一字两兼,出句既可读作“落花,生地豆”,又可读作“落花生,地豆”。一时无人能对。事隔多年,才有人对以:
          英雄树红棉
  “英雄树”是红棉的别称,“树”在联中两兼。对句也有两种破读:“英雄,树红棉”。和“英雄树,红棉”。只是“红”对“地”词性不谐,略嫌美中不足。

  周恩来总理逝世后,唐双宁先生(中国楹联学会顾问)曾撰联挽道:
         千山齐白石亦白
         万水徐悲鸿更悲
  该联破读为“千山齐白——石亦白,万水徐悲——鸿更悲”。妙在联中“石”与“鸿”又分别与前词两兼,成为著名画家齐白石和徐悲鸿的姓名巧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全国上下的悲痛气氛。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9: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4-8 10:45 编辑

   
  注:上一楼有一例句:
   
路人皆知,野心司马昭天下,
   邦国尽仰,大星诸葛亮人间。
  因笔误,将“大星诸葛”误打成“大星计划”,现已改正。荒友中若有已复制此帖的,请你自行改正吧。抱歉。

   另,今天发现第二话题《回文联》中不知怎么会缺少了大段文字(此种情况自网站恢复运行后发生数次),现已补上。特此说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5-4-4 13:03 , Processed in 0.03290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