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王国荣

《心经与生活智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6-8 08: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2-6-8 10:34 编辑

  经文架构

《心经》指出只要像观自在菩萨(例如观世音菩萨)般透过精深的修行,便可以认识到一切事物的空性,进而可以体证佛法本身的空性,破除一切执著,就连佛法也不执著,最终安住于究竟解脱。对于初发心修行佛法的普罗大众而言,《心经》既提供了佛理的认识,同时也指引出修行的路向。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它的主旨理解为:透过认识自我、一切事物、佛法的空性来破除执著,做自度度他的修持,最终达到解脱自在。

  经文用独特的架构首先指出(下文括号内乃是相关经文,以后会陆续加以解释):

  我们的肉体与精神(五蕴
  及一切事物(诸法
  的存在、质、量(生灭、垢净、增减
  都呈现相互变化的现象(空相

  跟着它逐层阐明我们执著的是什么:
  我们执著自己的身体(
  和心(受、想、行、色),
  乃至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
  执著与外间对象(色、声、香、味触、法
  的经验与所生成的认知(眼界……意识界),
  乃至引起一连串的心理反应而衍生的烦恼(无明……老死)。

  虽然佛陀宣说种种佛法教导我们不执著,可是我们却要执著这个“不执著”的佛法。我们执著于生、老、病、死的解脱(无明尽……老死尽),
  及超脱烦恼的修行方法(苦、集、灭、道),
  和修行之后达到的境界(智、得)。
  可见我们于任何对象,包括:自我、事物、佛法、得着(所得),
都总是有所执著。

  一切的执著总离不开“我”(五蕴)和我所认识及拥有的一切事物(诸法)。《心经》先以“色”“空”关系的三个层面来破除对“五蕴”的执著,又以生灭、垢净、增减三个层面来破除对“诸法”的执著,再以“无”的三个层面来破除对互联着“五蕴”与“诸法”的整个学习佛法过程的执著(本书在以后还会逐层解释)。这一切一切的执著都是苦恼的成因,而《心经》是帮助我们明白“空”的义理,并一层一层地破除这些执著,直至对一切事物(自我、佛法及其得着)不再有任何执著,使我们的烦恼能够彻底地止息。



(待续,下篇开始解释经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9 10: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2-6-9 10:18 编辑

解释经文

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语译:“观自在菩萨,修行达极高智慧到彼岸境界之时,如实知道身心是变化无常,超脱了所有苦恼和困厄。

1、   五蕴
现在开始解释经文,首先介绍菩萨及五蕴。菩萨是“菩提萨”的简称,“菩提”是觉悟。“萨”是有情众生,菩萨意译为“觉有情”,也可以泛指那些诚心修持佛法,同时亦全心全意普度众生的修行者,无论是出家人或在家居士都通称菩萨。观自在菩萨就是指那些修持极高的菩萨,例如以慈悲著称、闻声救苦、普度众生的观世音菩萨。五蕴指“色、受、想、行、识”。是组成我们身心的五种要素,故亦可理解为整个自我。总括来说,“色”——占有空间的意思,即可见的物质,亦代表我们的身体。“受”、“想”、“行”、“识”代表精神部分,佛教统称为“名”——不可见的心理活动,即我们精神的四种不同功能。蕴是积集之意,由于此五者互相蕴含、相互影响,故称为五蕴。
表列如下:
色——代表物质、身体。
受——即感受,概分为: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舍受)三类。
想——知觉,对外界的取象、记忆和想象。
行——有为的作意,即意志。
识——了别认识,亦能统摄受、想、行三者的活动。

  这段经文是说,当普度众生的修行者依智慧得到解脱,且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时,他如实地观察到身与心均是变化无常的,不执著身与心为自我,即不以自己肉体的美好或内心的感受和思想作为永久的生活价值,故他能彻底地摆脱身心的束缚。所以对他来说,根本不会有苦恼和困厄的存在。由于透彻认识到所有生命均是如此,故他亦希望其他众生明白这真实,帮助他们一起超脱苦恼和困厄,这“空”的智慧正好体现着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精神——对即使无关系的众生亦慷慨施与仁爱,令其得到快乐;对受苦难的众生感同身受,盼其苦难早日拔除。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1 10: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2-6-16 16:17 编辑

  经文:“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语释:“舍利子!身体离不开‘空’(变化无常的现象),‘空’也离不开身体,(认识)身体即是(认识)‘空’,(认识)‘空’即是(认识)身体;‘心’也是这样的。”


2.再释“五蕴”
  舍利子在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在《心经》中,有两次提到舍利子,目的是提醒舍利子的注意,以强调跟着所宣讲的句子的重要性。这里指出身心(五蕴)与“空”不可分割的关系。前面提过,别把“空”误解为什么都没有,它其实是宇宙万有,乃至现实人生所固有的特性。就像物质所具有的性质,例如:重量、体积等等,通过观测量度便可以得知,“空”也可以通过细心的省察来体证。这里将它比喻为宇宙的一种特性,存在于一切物质(色)之中,就好像重量是物质的性质而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譬如某人体重为七十公斤,其自身与重量是不可分割成为独立的两边,有身体则必然有重量——二而为一;但重量也须有所凭藉才能显现,那七十公斤亦要透过这个人的身体方能呈现出来。我在这里的解释只能让大家初步了管窥一下“空”的特性,读者要像观世音菩萨般深刻地观照,那就须通过闻、思、修,持之以恒地更深入了解佛法。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我相信是家喻户晓、很多人也曾听过的佛偈,亦曾经有许多很好和深刻的诠释,大家在将来深入研究时可以另行多加参考。为了使初学者易于明白,这里不从理论出发,而只从实践的角度和生活的体验来探讨。佛教有一首偈颂很能将其中的生活智慧画龙点睛出来,谓之:

   观色即空成大智,
   观空即色成大悲。


  《心经》这四句的首两句指出“色”、“空”两者的“不异”,接着的两句再指出两者的“即是”。“不异”与“即是”就是从不同的层次展示宇宙万有,乃至人生、伦理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以下试从三层含意来加以阐释。
第一,“色不异空”是说一切物质(“色”)都离不开变化无常的现象。例如:身体会呈现强壮与衰弱、疾病与健康等无常的变化(“空”)。执著身体一时的状况为恒久而忽略它的变化,会为我们带来烦恼,所以我们要修行,即是“自度”以增长智慧,舍离对色身的执著。所以,从“观色即空成大智”可经引申出“色不异空”的生活智慧是“自度”。

  第二,“空不异色”是说“空”,即变化无常的现象必须有所凭藉而呈现,故此不可离开物质本身(“色”),就好像重量不能离开物质而呈现出来一样,如果我们只执著对自身的观察,即只重视自己的修行(自度),那么我们的观察仍有所局限,不能全面理解“空”,就如宋人苏轼的诗所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故我们必须透过其他人的变化,观察其他人身上体现的空性,才能充分圆满地了解它的特质。所以,在我们修行的同时亦要帮助他人明白“空”,通过他们智慧的提升(变化),使自己更深刻地体证“空”,即是“度他”以长养慈悲。如此方可从他人、环境(“色”)中切实了解一切变化无常(“空”)而舍离所有执著。所以从“观空即色成大悲”可以引申出“空不异色”的生活智慧是“度他”。

  表面看来,“色”与“空”好像有所分别,或者“自度”与“度他”是有自、他的对立。但佛教的精神不是这样的,它既要我们认识分别和对立,同时更要我们明白相同与统一。

  第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告诉我们不要执著“色”、“空”两边的分别。因为当我们明白这两者的依存关系,便可将之统一而超越两边的对立。例如:物质本身与所呈现的变化现象都同是依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故此“色”与“空”不应被分别为独立的两边,它们其实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两边背后因缘的相同性,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彻底舍离对两边的执著,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我们对身体的认识也是通过疾病和健康的对立变化而加深的。俗语有云: 久病成医。事实上,在健康无恙的时候,我们很少去想身体的问题,只因患病而渴望健康时,又或者健康却害怕患病时,我们才对身体特别关心了解。
  这里再从另一个生活的例子去看:以我个人的科学研究经验为例,在早阶段进行研究的时候,努力去增进化学本科知识,这就好比“自度”;当在教学阶段时,则努力去教导他人知识,这就好比“度他”。但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吗?不是的!在前一阶段“自度”的时候,显然自己的知识仍有不足的地方;在后一阶段“度他”的时候,固然需要前一阶段的知识为基础,但在指导他人研究的过程中,它会巩固和扩阔前一阶段的知识,促使本人对科学有一个崭新而又更透彻的理解。
  “自度”和“度他”其实是为修行的一体两面,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两者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令我们更深刻地体证“空”。我们的修为只是体现在人际关系之中,就像中国人所讲的品德——“仁”这一字是由“二人”组成的。所谓品德也就只能反映在自、他关系这面大圆镜中。自、他不是截然分别为两边的。就好像布施这么一件简单的善行,也必须要有施与受双方的依存才能成立。倘若没有布施的善长,固然无法成就一件善事,但纵有善长仁翁而无接受者,善事也是无从成就的。在整个事件中,一方面布施的善长固然应受到尊敬,但另一方面接受者也应获得尊重,因为只有施受双方均从善举中获得愉悦,方可称作圆满。
  讨论完身体部分,现在再谈精神部分。经文“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就是说: 我们的心——“受、想、行、识”所呈现的种种对立亦是因相互依存而产生变化的。心的变化更加复杂和微妙。就好像我们爱恋一位异性对象,这种喜爱其实是会变化的,可能日久生情,也可能日久生厌,但决非一成不变的。年轻人往往太执著一时的感情,以为双方的爱恒常不变,没有认清楚现在的自己,现在的对方,不懂得去考虑双方经历改变之后大家仍否合得来,殊不知世间的情侣会因缘分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倘若他们不执著于爱的恒常不变,而去加深对自己、对双方的认识,使感情建立在巩固的基础上,他们便能如实地处理双方的关系,那么纵使在爱情失意时也不会过度失落,更不会作出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傻事。
  “心”与“空”的关系亦跟“色”与“空”的关系一样,但为了减省字句,所以经文不再重复“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等等,“亦复如是”即代表了这些重复的字句。
  透彻了解人的身体和心的“空”性,我们便不会执著“我”为一个固定的实体,佛教术语称之为“人无我”。它不是指没有了我的存在,而强调不存在着固定不变的我。这也回应了经文开首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我”由五蕴构成,即身和心两部分。如果我们不明白身心的空性,那么“我”便会成为自己的最大敌人。倘若我们能依从空性来管理好身心,则能度一切苦厄,不但能增加人生成功的机会,而且能确保大家获得真正的快乐。

(注:经文中“舍利子”,又译作舍利弗。这里易将舍利子误为坚固子——即高僧火化后的舍利。根据原典,此处应解作弟子名称)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6 16: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2-6-25 15:41 编辑

经文:“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语译:“舍利子!世间一切事物都呈现两边相互变化的表面现象,不须执著生灭、垢净、增减的任何一边。


3  .诸法
《心经》再次提到舍利子,是强调经文(诸法空相)的重要性。在证悟者境界里的事物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即不落表面现象的任何一边),但这些高深境界却是难以用语言文字来解释清楚的,本书旨在从实践的角度提供一个理解入路。在现实世间,凡夫所认识的一切事物——不独是身心——均呈现出两边对立的现象,而这些现象也都是相互依存而变化的。一切现象都可以归纳为存在、质、量三个层面;而基于认识的分别作用,我们对任何事的看法永远有相对的两边,如:
高矮、大小、美丑、好坏等等。所以,我们可以将《心经》这里的经文理解为:从生灭    (存在)、垢净(质)、增减(量)三个层面来分析一切事物及现象,教导我们不要执著任何一边的表面现象,而取中道。从修行的角度来说,就是面对一切变化的现象时心中仍能如如不动,恰如《肇论》所说:

    旋风偃岳而常静,
    江河竞注而不流,
    野马飘鼓而不动,
    日月历天而不周。

  先谈“存在”这个问题。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靠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而科学上所说的“物质不灭定律”,也表明散尽的因缘会组成新的和合。如果旧事物不灭,根本就谈不上新事物的生。有灭才有生,所以我们不应执著这无常的生与灭。就像人生中的事业,它必然有着反复起跌,事业不可能永远不变,旧的会消失,新的亦会出现。但是在事物的生灭过程中,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坚毅的精神不断地支持自己向人生前路迈进。故此不必执著一时得失,只需以平常心看待一切生灭,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去承担相应尽的责任。
  至于“质”方面,以垢与净这一对例子来说明。其实,污垢与洁净并无绝对的标准,只是因为世人主观的执著,才有表面化的分别对立。就像苦口良药,一碗黑墨墨的中药,看来混浊而又充满沉淀,给人一种像污垢的厌恶感觉,但喝下去却能使身体康复。我们须舍离事物表面的两边分别,像垢与净,深入了解其中因缘,方能令事物发挥它的真实作用。
  最后有关“量”方面,增与减或多或少也是不能作为衡量事件本质的标准。例如做善事,虽然所捐的善款在数量上有多少的分别(或相对于上次捐款而言有增减的分别),而且也不能贸然否定客观上有不同的效果,只不过我们不单从表面作出判别,不执著于数目的多少,而更深入了解行善的道德意义。事实上,善长仁翁发慈悲心,捐出能力所及的财物去帮助别人,不论数目多少也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多少只不过是表面现象的两边的分别,我们必须超越这两边而深入去了解善行背后的因缘:慈悲心是主因,能力是众多助缘之一,因缘和合促成一个善举,这才是本质与意义之所在。
  《心经》从事物的三个属性教导我们,对任何事物不要偏执一边,因为事物两边的截然对立只是表面分别,而不是真实的作用。故凡事均须超越两边的对立去观察其背后的因缘条件,这样我们的理解会更深刻,所作的决定也会较为中肯,所衍生的烦恼亦会减少。所以,我们对任何事物都要从“空相”去深入了解其中的因缘,不执著表面现象的任何一边而取中道。
  “诸法空相”即是佛教术语的“法无我”。法是因应不同的人与环境而产生不同的结果,不会固定不变,因此我们对所有方法都不应执著。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6 17: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国荣 发表于 2022-6-7 10:55
4 、 空  

  有些人听到佛教讲“空”,就以为它是虚无缥缈、什么都没有的意思。其实并非如此!这就像 ...

把“空”和“零”放在一起讲,挺吸引人,虽然不敢说懂,但能听下去,看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5 15: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2-6-25 15:41 编辑

  经文:“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色。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语译:“所以在两边相互变化无常中没有独立存在的身,没有独存的心。没有独存的感觉器官,没有独存的感官对象,没有独存的知识概念。”

4 .

  到这里,经文已经清楚介绍“人无我”及“法无我”的重要思想,即是指出,我们的身心(“五蕴”)及一切事物(“诸法”)所呈现的对立现象,都依于因缘而相互转化(“空相”)。在这个基础上,《心经》再进一步强调五蕴、六根、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圣缔、般若、涅槃的空性。从次序上的安排,它使我们更有层次地易于了解所有的执著。我们执著身心为“我”,执著我们的感觉器官与外界接触后产生的认识和概念及一切所得。由这里开始,《心经》引用一连串的“无”字来逐层破除我们的执著。在往后的说明中,我会引用“无”从三个层次来讨论整个认识佛法和修行的过程:

  第一,  没有认识者(修行者)可以执著。
  第二,  没有认识对象(佛法)可执著。
  第三,  没有认识成果(般若智、涅槃果)可以执著。
  
  为了避免误会,我们需对“无”这一个字加以解释。前文已提过,对于一件事物,我们不能硬说它不存在,若“无”是有无的无——没有的意思,则我们也是执著“无”的一边而排斥“有”的另一边。故《心经》的“无”实在是指没有单独一边的存在,表面的相对两边必须依于相互作用才可成立。像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原理”一样:当观测一个微观对象微粒子(如电子)时,我们所使用的任何方法和工具都会对它产生干扰作用,致使有关对象的资料不可能绝对确定,因而有关对象的知识也是依赖于观测者本身,并非完全客观独立的。明白没有独存的一边并不代表要放弃自己的立场,只不过是在应付问题时我们更能自觉地抱着开放的态度,从更深、更广的层面着眼。由于不钻牛角尖,立场反而更加坚定。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是说,基于前两段对舍利子揭示的经文,我们透过“五蕴”与“诸法”透彻而全面认识到不论自我或是一切事物都是“空”之后(即“人无我”及“法无我”),就不会再将身与心固定不变地认为是一个独存的自我了。从修行的角度来看,就不执著有“我”这个修行者在修习佛法了。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30 17: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经》才二百六十字,却道出生活大智慧。
    国荣兄解读《心经》,美意延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 16: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颜逸卿 发表于 2022-6-30 17:17
《心经》才二百六十字,却道出生活大智慧。
    国荣兄解读《心经》,美意延年!

多谢逸卿兄抬爱美言。此帖是将潘宗光教授所著《心经与生活智慧》一书的内容向大家作些介绍,供有兴趣的朋友参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 16: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2-7-2 16:56 编辑

  5.六根、十二处、十八界

  接着按经文再破除我们对经验,包括感官、对象、知识的种种执著。我们是透过六个感觉器官与外界接触的,它们是:
  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念。

  佛教统称为“六根”。有关它们的外界对象:
   相对于眼是色,
   相对于耳是声,
   相对于鼻是香,
  相对于舌是味,
  相对于身是触,
  相对于意是法。
  佛教统称这六种外界物:

  色、声、香、味、触、法
  为“六尘”或“六境
  “六根”与外界“六境”接触而产生了别认识的功能,分别为: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佛教统称之为“六识

  “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也就是我们的经验来源。即:
  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
  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
  这“十二处”与其所产生的“六识”全称为“十八界”即:
  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
  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书中附十八界示意表,因电脑上无法画出,故省略)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概念,就是由这十八种元素(界即元素之意)所组合,是建基于“根”、“尘”、“识”三者和合而构成的。假如只有眼根而无视觉的对象——尘(即如黑暗中),就不能产生眼识;只有视觉的对象而无眼根(即如盲者),亦不能产生眼识。但即使是眼根与色尖俱全,而缺少了“识界”的主观的了别认识作用(即如心不在焉),我们则只有视而不见,乃至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虽有“根”与“尘”亦不能产生相应的认知。

  再举例子以综合说明,又譬如我们在饭店进餐的时候,会看到饭店雅洁的摆设和食物的精致外观,那就是眼界、色界、眼识界所组成的知识;听到饭店播出悠扬的音乐,那就是耳界、声界、耳识界所组成的知识;嗅到食物发出的香味,那就是鼻界、香界、鼻识界所组成的知识;舌头尝到的美味的食物,那就是舌界、味界、舌识界所组成的知识;身体接触到舒适的椅子和漂亮的餐具,那就是身界、触界、身识界所组成的知识;另外一些较抽象的接触——如服务、气氛等,那就是意界、法界、意识界所组成的知识。通过在饭店进餐的总体知识概念,倘若将它们作为判别下次经验的标准,对合意的贪恋,不合意的的憎厌,就会形成“执著”。

  因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经验和意识,故此,纵使对着相同的事物,也不可能有相同的见解,好像前面“不确定性原则”所讲,知识概念的产生本身就有着必然的主观成分。不独是微观的科学,即使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譬如:科学家与画家对于光就很可能有迥然不同的理解和反应,科学家会去探索光学性质与视觉的关系,而画家则以色彩光影来表达情感。这是由于训练的差异而在意识上产生不同的惯性。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由于意识的变化而产生认识的差异,例如同是一句别人赞美的说话,在心境开朗时听起来是衷心欣赏,但在心情烦躁时就可能以为是奚落讽刺,这就是由于意识影响了耳识,故此同一个人会从相同的声音得到相反的结果。通过“十二处”、“十八界”的阐释,我们了解到知识的生存条件,便不会贸然以自己的知识为绝对客观而自负,反而自觉地确认其中的主观成分。如此,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当更能体谅对方的意见和立场,亦较易于存异求同而达至双赢的圆满方案。

  回到经文,我们在前面的部分已了解到“五蕴”及“诸法”,它们所呈现的都是“空相”。既然“六根”与“六识”是属于“五蕴”,而“六尘”是属于“诸法”,我们在这里亦应了解到,任何知识概念中的元素,也即“十八界”中的每一界,均不能独自存在,而是相互依存而变化——“空”,故我们不执著任何知识概念(十八界)。

  此段经文中的“无”,在第一层次上是指出认识者(修行者)——无论是他的身心(“五蕴”)或是知识概念(“十八界”),都不是独存不变的,所以不可执著“我”和“我所”拥有的知识。经文中“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的“乃至”二字其实是包括了眼界和意识界之间的其他十六界而不再重复了。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7 10: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2-7-7 10:26 编辑

经文:“无无明,也有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语译:“没有独存的十二因缘流转,也没有独存的十二因缘还灭。”

  6. 十二因缘
  我们从“十八界”的变化了解到认识者(修行者)和知识概念,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一体关系。这里《心经》再进一步透过无“十二界因缘”指出,不要执著我所认识的佛法。我们先谈谈“十二因缘”,它以因缘法来阐释人生的发展变历程,分成十二个阶段,以序列表示:

注:书中显示的是一幅首尾相连的环形图,我不会在电脑上演示,仅抄写出图中的各项名词,它们是首尾相连接的。

    无明—行—识—名识—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无名”就是我们经常在欠缺醒觉的情况下,去做一件事,说一句话,或起一个意念,即是任何一个身、口、意的造作,我们便种了一个因,或者依佛教说,是作了一个“业”。这些业的因子会潜藏在我们心中,由于每个人在他前世今生中做了很多事,所以蕴藏着很多业的因子。每一个善业或恶业,加上适当的助缘,就会产生一个乐果或苦果。在我们一生中所发生的好事或坏事,都是由这些积聚的业所引发出来的成果。当然亦有许多业,在今生仍未遇到适当助缘而无机会引发,要留待来生。

  当人死后,因为过往的“无明”,致使生前仍有许多放不下的执著,加上过往的业仍未消失,产生了“”。因为这些业的不同善恶比重,和临终一刻刹那的执著,故此有特别的倾向和趋势,形成了“识”,并会去寻找它的归宿。假如在一适当时空有男女交合,受孕成胚胎,这“识”便会投入胚胎造成它的精神部分,即所谓“名”。父精母血造成胚胎的肉体部分,即所谓“色”。所以“名色”即代表一个有肉体与精神的生命。当婴儿出世离开母体后,逐渐成长,透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入”处(即六根)接“”到外境,从而产生感“受”,随着事物的好坏而产生“”或恨。爱一件事物便很希望得到,起了“”的贪念,并且想去占“”它。对恨的事物,则产生排斥心,想去逃避它。由于贪心和憎恨使我们在占有和逃避这两端疲于奔命,因而“生”起许多烦恼和痛苦。譬如:得不到所希望得到的而起的痛苦,即使目前排斥到,但害怕将来再见时带着更大的憎恨,也还是痛苦。这些痛苦会眼随我们一生一世,伴着我们成长,跟着我们“老死”。而新造的业会在死后就像以前一样,与“无明”执著重新组合“行”,再次投胎循环人生历程。结果是流转不息,佛教称之为轮回。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3 20:42 , Processed in 0.02397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