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2-7-4 15:24 编辑
唐诗重情,丰神情韵见长,宋诗尚意,筋骨思理为胜。周裕锴老师在谈到唐诗和宋诗特色时,随口吟出几首诗来作例子。
唐代的贺知章《咏柳》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中充满感性,让人感到春天气息扑面而来,是对春天的赞美。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宋代曾巩也写过一首《咏柳》诗: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巩的咏柳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充满理性色彩。
唐代骆宾王七岁时写过一首《咏鹅》的诗: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十分生动形象。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宋代的黄庭坚在十岁时写过一首《牧童》的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这是一首饶有理趣,借题发挥的警世诗。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
唐代诗人韩愈被贬官后写过一首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派人迎凤翔法门寺佛骨入宫侍奉,韩愈上书劝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透露出作者忠而遭贬的愤怨,也含蓄地表现了他刚直不阿、坚持真理的倔强性格。“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尾联是说,我知道你远道而来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结语沉痛而稳重。
宋代苏东坡被贬海南岛后,写过一首《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一生大起大落,后半生基本在迁谪途中度过。因元佑党人案被贬至琼州,今海南。当时的南方是荒蛮之地,有瘴气,贬到那里的人没有几个能活着回来的。但苏轼性格豪放,心胸旷达,他后来离开海南时写下这首诗。诗中将此说成是一次奇绝之旅。即使在南方那种荒蛮之地死上多次,我也不感到悔恨,这里能游览到平生所见最奇异与险峻的风景,也足以使我的人生充满精彩。 苏东坡经受了巨大的磨难。然而他仍然能够用超脱的方式调节自己,足见其胸襟之坦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