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4-2-21 19:32 编辑
读书笔记(20)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读苏轼的《赤壁赋》
苏轼的《赤壁赋》我很喜欢,早在学生时代就读过,背诵过。退休后练字书写过多遍,近日又书写了一遍。 《赤壁赋》也叫《前赤壁赋》,其实“前”字是后加的。因为作者在写第一篇赋时,并未想到几个月之后还要写第二篇。等第二篇也写成了,作者便在题目上加了一个“后”字。后人于是把第一篇的题目也给加上了“前”字。《赤壁赋》之本无“前”字,如诸葛亮《出师表》的原题并无“前”字一样。这两篇《赤壁赋》都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当时苏轼因作诗讥刺新法入狱,遇赦后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虽可自由行动,却须受当地县官的监视。黄州境内长江边的赤壁矶,苏轼曾屡次到那里游玩。这两篇赋和著名的《念奴娇》词(“大江东去”)都是这时在黄州作的。因此,须理解作者正处于逆境之中,以犯官的身份过着清苦的谪居生活。这在别人,或忧谗畏讥、惶惶不可终日;或意志消沉,以致于万念俱灰。而苏轼在《赤壁赋》中他并不怨天尤人,心怀忧戚,而其本身的生活态度更非全流于消极;相反,他还抱着思为世用的积极希望,这毕竟是难能可贵的。 近日读到吴小如先生谈苏轼《赤壁赋》之文,深感点评精道,受益匪浅,谨摘记先生文章要点。《赤壁赋》是“赋”,不是纯粹散文,却也不是诗,更不等于今天的散文诗。它是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来构成的带有韵脚的散文,却又饱含着浓厚的诗意。这在当时是一种新文休,是古典散文从骈文的桎梏中冲杀出来取得胜利后的一个新成果。可是这种新体的“赋”很难写,自宋代的欧阳修、苏轼以后,便不大有人染指了。既然它是“赋”,就应具有赋的特点。《文心雕龙 . 诠赋篇》:“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苏轼写这两篇赋,没有按照汉魏六朝时代的作家写赋时那样大量堆砌辞藻,但比起他本人的其它文章来,文采显然要多。至于“体物写志”,则《赤壁赋》以“写志”为主,“体物”的部分着墨不多,却也精警凝练,形象鲜明。作者在赋中铺张的内容,主要不是景物和事件,而是抽象的道理。但作者所讲的抽象道理乃是通过形象、比喻、联想以及凭吊古人和耽赏风月等方式来完成的,并不显得空泛或枯燥。这是在古人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结果。试以欧阳修《秋声赋》与之相比,欧赋的说理内容就未免过于抽象了,因不及此赋更为扣人心弦。此外,汉魏的赋一般在开头结尾都有短幅叙事,中间有主客问答,此文亦具备。可见作者并没有脱离传统“赋”体的规格,从体制上讲,它仍符合“赋”的要求。文学作品要继承传统,却不一定求其必遵循老路。苏轼正是本着这种创新精神来写《赤壁赋》的。 从贯穿全篇的思想内容看,《赤壁赋》所反映的只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同《念奴娇》的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意思相近;二是抓住时机耽赏大自然的江山风月,亦即《念奴娇》结尾的“一樽还浖江月”;而主导思想乃偏重于后者。但这两层意思都是从篇中所歌唱的“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两句诗生出来的,这就不难看出苏轼的立足点和采取这种生活态度的原因。也许有人说《赤壁赋》中并无什么值得肯定的的进步思想,不过主张“及时行乐”而已。这话当然不错。但在这篇赋中“及时行乐”的思想并未从文章的正面反映出来,读者所感受到的仍是作者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是应该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尽管它是短暂的)环境里,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而文章的成功之处乃在于它有一种魅力,即大自然之美足以使人流连忘返,不得不为之陶醉。这种沉浸于当前适意的境界中的满足,正是苏轼一贯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处于逆境之下。这种生活态度总比畏首畏尾的忧心忡忡或无所作为的意志消沉显得乐观旷达,显得有生机和情趣。因此,在特定的生活条件下和在常人无法忍受的处境中,这种生活态度应该说尚有其可取的一面。 《赤壁赋》在艺术方面的成就乃是主要的。作者在篇中驰骋着意气纵横的想象力,仿佛“所向无空阔”的“天马”;同时却又体现出作者细密的文心,谨严的法度,无论遣辞造句,都不是无根据无来历的脱离传统艺术渊源的任意胡为。作者戛戛独造的创新之处无一不建筑在浓厚而坚实的功力的基础之上。清人方苞评此文说:“所见无约殊者(没有什么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而文境藐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心地旷达),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调适而 遂也。”可为定评。盖表面看去似挥洒自如,仿佛没有费什么力气;实际上却是思路缜密,一丝不苟。这正是苏轼文章的不可及处。
2023年12月1日记
近日又书写了一遍《赤壁赋》:
《赤壁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