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毛佩莲 于 2024-1-3 13:14 编辑
我的老师郑秀祥 毛佩莲
郑老师是我中学四年的班主任。两年初中,两年高中。
一九六九年的时候我应该上小学六年级,可是六年级却与七年级合并了,我们一下子就跳成了初中生。
郑老师就是在这个时候走进了我的学生生活。他那时大概三十来岁,脸庞黝黑消瘦,但一双略带深陷的眼睛,却颇有一股子精神气。他个子不高,身体单薄,操着一口参杂了湖南味儿的普通话。
初识郑老师,印象中他庄重而不苟言笑,再加上那一黑板看不懂的代数式,有相当一段时间,我在心里不肯接受他,也有些怕他。
第一次数学测验,当郑老师把批完的试卷发到我手上时,连我自己也吓了一跳——竟然不及格!看着这些错题我愣愣地发呆,心情就如这飞流直下的成绩,猛然间跌到了谷底。
我不想哭,可眼泪不争气,“扑簌簌”地落到卷子上。郑老师有些诧异,撇开讲台向我这边走过来:“你们……”他说,“你们落课有点儿多,慢慢撵。”声音不高,语气里带着惯有的沉稳,其中也不无安慰和体量。
我发奋“雪耻”,就从手上那本简易的数学教科书开始。
可是,无奈我心里憋着劲儿,那些陌生的数学题却不肯买账,常常叫我一筹莫展。有一天晚上,实在没辙了,就想到去问老师。可是问谁呢?郑老师吗?他就住在我家旁边的那栋房……不,还是不去吧。于是,我决定绕过他家,去找既漂亮又温柔的杨爱梅老师,杨老师笑起来的样子实在是可亲又可敬。
杨老师果然热情地接待了我;但当她接过我的数学书看时,却又非常遗憾地说,她也不确定结果。她问我为什么不去找郑老师,我不语。于是她说:“走,我送你过去。”我坚持拒绝:“还是我自己去吧。”
杨老师与郑老师家只隔两个门口。我顺着来路往回走,她不放心,就站在她家门口看着,眼见着我走到了郑老师家门前,并且握住了郑老师家的门把手,这才转身回屋去了。于是我也放开手,返身向家里走去。
第二天,上午第一节是郑老师的数学课。他没有像往常那样下课后收拾起课本和讲义回办公室,而是径直走到我面前。我赶紧从座位上站起来。他看着我,用刚好能听到的声音说:“昨天晚上你怎么没去我家?”我顿时脸红了,不知该怎么回答。他见状便不再追问,只是脸上仍保留着恰似尴尬的笑,又像是自嘲:“我有那么可怕吗?”
“……”
“那到底会了没有呢?”
“嗯。”这次我反应挺快,连忙拿出一个练习本翻开递给他。
那天中午放学,郑老师从后面赶上来,边走边扭头对我说:“下次可以试试问问我。”我说:“郑老师,我知道了。”他迟疑着动了下嘴唇,好像还想说什么,见我窘状,便放开脚步朝前走去。
第一学期寒假,我向郑老师借来一本《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集》,大概有100多页。暗灰色封面,泛黄的书页,应该是他上学时用过的。从此每天我都会找时间坐在我家那个三屉桌头,一道一道地用它刷题。开始很慢,可是随着书页一篇一篇地翻过去,剩下的题越来越少,我的兴致也越来越高涨起来。
实在做不出时我就去找郑老师,这也是借书时他与我的约定。有时就着他家的箱盖,有时是炕边的饭桌,或者就那么站着。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补课费,也没有中考、高考和升学率,面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现在想起是那么的珍贵!
寒假结束之前,我将最后一道题告罄。第二学期开学,我就成了班里的好学生,还当上了学习委员。
我的大部分小学和整个中学,都是在“文革”期间渡过的,除了课本,那时能读到课外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有一次,我偶然得到了一本“文革”前出版的小册子,里面记述了几个边防战士的故事,现在想想应该是短篇小说。我被其中的情节吸引,看得津津有味;但因为是借的,很快就还给人家了。
没过两天是作文课,我大概是受了那本小册子的影响,突然来了灵感,没怎么费劲儿,就顺利地写了一篇有点像小说体的记叙文,内容是:一次班级务农劳动。
一周后的再次作文课,郑老师把我的作文当范文,在班上大加赞赏了一番。等作文本发下来,我看到了郑老师自始至终细致的圈圈点点,还有一些地方的修改和文末的一大段评语,他对此文给予了“高度”评价。我看得飘飘然而激动不已,以至于事情过去了很长时间,还会想起并翻出那篇作文再看上一遍。其实,我最想看的,还是郑老师留在作文本上的那些红色批注。有一种感动,也有一种被鼓舞的激情。
从此我迫切地追求上了课外阅读,任何可能的机会都不放过。有时借来的书只有一个晚上的期限,我就通宵不睡把它看完。记得当时学校里有一位上海知青老师,她手上有一本《欧阳海之歌》,我借了还,还了借,反反复复看了三遍,一字一句地恨不得背下来,甚至还把一些喜欢的段落和句子,抄在了一个笔记本上。那段时间,只要一想起晚上能有书看,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虽然更多的时候是没有书看,但这个阅读习惯却被保留下来,直至今日。阅读给予了我人生的启迪与生活的快乐——虽然,也曾感叹过生命之悲怆与艰难。一篇不经意的作文,一次精心的作文点评,春风化雨,影响了我的一生。
高中毕业后,就再很少见到郑老师了。后来,他举家迁回了湖南,我也在之后去了北京。时隔四十多年,当如今有暇静下心来再回味曾经的学生时代时,又重新看到了郑老师那深郁的目光:一寸光阴一寸金,此时不为待何时?
真的很想他。
2021年9月10日
郑秀祥老师
陈老师和郑老师
屈克余、沙钝和郑秀祥三位老师。
十二团首届高中毕业照 前排左起第三位郑秀祥老师,第四位毛教导员,第五位是陈先洪老师,第六位陈炯主任。
|